大量研究证明:平素爱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人,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胆固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因素;饱和脂肪酸可使血胆固醇增加,损害动脉血管;高盐饮食则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饮食因素。
认识心脑血管疾病
何为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等,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即动脉血管内壁有脂肪、胆固醇等沉积,并伴随着纤维组织的形成与钙化等病变。这种病变发展至心脏冠状动脉时,则形成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急性死亡)。从正常动脉到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管狭窄,需要十到几十年时间。但从无症状的动脉硬化到有症状的动脉硬化,如冠心病或中风,只要几分钟时间。很多病人因毫无思想准备,也无预防措施,所以死亡率很高。
何为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动脉、静脉系统发生病理改变所致的疾病,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等)。以脑动脉系统疾病最常见,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会出现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甚至失语、偏瘫、大小便失控等症状,发病急、病情重、危险性大,重者可致死亡。
饮食决定心脑血管健康大量研究证明:平素爱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人,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胆固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因素;饱和脂肪酸可使血胆固醇增加,损害动脉血管;高盐饮食则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饮食因素。
什么损害了心脑血管
现代医学观点:动脉粥样硬化是主因
何为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壁发生的病理改变,胆固醇、中性脂肪等微粒子堆积在动脉内膜,使其增厚,导致动脉壁硬化。通常先出现在与心脏相连接的主动脉,再向中等大的动脉和细的动脉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如何形成的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比较漫长,在儿童时期动脉壁内膜就有局部的脂肪沉着,形成脂纹;在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等因素影响下,青春期动脉内膜形成了纤维斑块,构成成年时期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基础;30岁后,纤维斑块逐渐增加,厚度达到血管腔的75%时,就会发生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脑血栓等。
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疾病
心脏冠状动脉的血管壁较厚,其内层的1/3从流经的血液中摄取营养,由血管内膜向外膜渗透。如果血管壁厚度增加,这种渗透会变得迟缓甚至停滞,胆固醇、中性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就会慢慢堆积在动脉血管的内膜,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疾病
脑底动脉随着大脑的发育,分支会越来越多,致使有些动脉血管形成直角甚至大于直角的转弯,如果血液黏稠,就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脑血栓,最终导致脑血管疾病。
中医专家观点:气血失衡是基本病机
心脑血管疾病相当于中医学的心悸、胸痹心痛、眩晕、中风、失眠、痴呆、癫、痫、狂等病症,主要辨证分型有痰火扰心、饮阻心阳、心血瘀阻、心阳虚弱、心阴虚弱、脑脉受损、脑髓空虚等,都与气血失衡有关。
气血与心、脑的关系
心主血,心与血的生成有关;心主脉,心与脉的功能有关。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和脉的相互合作,心气的推动起主导作用。脑髓以经脉为通道,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密切相关,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脑只有依赖气的温煦和推动,血的濡养和流畅,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气血失衡的发展规律
气滞血瘀是心脑血管病的早期病机,也是最常见的病机,多属实证,会出现胸闷胸痛、惊悸失眠、头晕目眩、头痛头胀等症。
痰瘀交阻是气滞血瘀的结果,往往出现在心脑血管病中期阶段。
会出现头重头蒙、耳鸣耳聋、胸闷胸痛、肢体麻木等症状。
痰瘀互阻,既易寒化,也易热化。寒化则伤气耗阳,出现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口流涎沫、半身不遂等症;热化则伤津损阴,出现胸口隐痛、头晕目眩、心悸、气促汗出等症。
针对这一基本病机,中医专家提出:调气活血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调养必吃的健康食物
茄子所含的生物类黄酮(维生素P)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防止出血、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及降压作用。
芹菜含有丰富的生物类黄酮(维生素P),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可降低血压。用鲜芹菜捣汁加白糖饮用,对高血压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作为防治高血压的膳食,最好将根、茎、叶一起洗净食用,或者叶、茎当蔬菜食用,根部洗净后加马蹄放入砂锅炖水饮,常食有降压、安神、镇静的功效。
荠菜富含胆碱、乙酰胆碱、荠菜酸钾等成分,具有降低血压的功能。所含的黄酮素、芸香甙等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保健食品。高血压、眼底出血、眩晕头痛者,可用鲜荠菜6~9克,煎汁代茶饮。
黄瓜含有膳食纤维,对于促进肠道中腐败食物的排泄和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压有一定作用。
冬瓜不含脂肪,且钠含量极低,有利尿排湿的功能。
常食冬瓜有明显的消脂减肥作用,因其含钠量低,对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香菇含有香菇嘌呤等核酸物质,能促进血中胆固醇的分解与排泄,从而防止血脂升高。香菇中的香蕈太生有较好的降脂作用,经常食用能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胡萝卜含有槲皮素、山柰酚等物质,是参与组成生物类黄酮(维生素P)的重要物质,可促进维生素C吸收,改善微血管功能,还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脂,促进肾上腺素合成,有降低血压、强心等效果。
番薯可提供大量胶原和黏多糖类物质,能保持人体动脉血管的弹性,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
木耳有抗血小板聚积和降低血凝的作用,可减少血液凝块的形成,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和血管硬化患者,可用黑木耳或银耳3克浸泡1夜,蒸1~2小时,加适量冰糖,于睡前服用,每日1次,10日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无副作用。注意:煮熟的木耳不宜在室温下存放,因其中所含的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可转化成亚硝酸盐,对健康不利,应现做现吃。
燕麦含有皂苷和丰富的膳食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β-脂蛋白等功能,常食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绿豆磨成绿豆粉食用,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家兔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高脂血症病人每日吃50克绿豆,血清胆固醇下降率达70%。
玉米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功能,并具有延缓细胞衰老和脑功能退化的作用。玉米油是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肥胖症和老年人的理想食用油。玉米蛋白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能促进脑细胞呼有良好的健帮助脑吸,组织里氨的排除,脑作用。
魔芋中的纤维素能有效地防止便秘,还有减少胆固醇积累的作用,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有重要意义,特别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食疗。
柿子肉汁中所含的单宁成分及柿叶中的黄酮苷能降低血压,并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液量。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可取野生柿榨汁,用牛奶或米汤调服,每次服半茶杯,可作防治中风急用品。平时可取柿饼加适量水煮烂,当点心吃,每日2次,每次50~80克,常食有效。用柿叶泡开水当茶饮,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稳定和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很有好处。但柿子不宜多食,更不宜空腹食,别吃未成熟的柿子和柿子皮。
山楂含有的三萜类和黄酮类成分,能加强和调节心肌,增大心室、心房运动振幅和冠状血管血流量,防止由于电解质不均衡引发的心律失常,有降低胆固醇、降压、利尿和镇静等作用,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佳品。
猕猴桃可降低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有稳定血压及降低血压的作用。冠心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症患者,可常食猕猴桃鲜果、果汁饮料及其罐头制品。
苹果能防止血中胆固醇的增高,减少血液中的含糖量。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患者宜常年不间断地食用苹果,每天吃1~2个。
海带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坚持每天食用2克以上的海带可预防高血持食用脂血症压、动脉硬化、高;每天坚10克以上海带,对高血压病有治疗作用,可降低血压,使血压保持稳定。
淡菜为贻贝科动物的贝肉,因晒干时不加盐,故名“淡菜”。有补虚除热、降低血压、软化血管的功效,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常食有宜。
兔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是心、脑血管病伴肥胖者理想的蛋白质食品。其胆固醇含量很少,而卵磷脂含量较多,能有效抑制血小板黏聚,阻止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壁,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
花生可将肝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使其排泄增强,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有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用醋浸泡花生仁7日以上,每晚服7~10粒,7日为一个疗程,可使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或接近正常。花生壳也有降低血压、调整血中胆固醇的作用,洗净泡水代茶饮,对于血压和血脂不正常者有一定疗效。但高脂血症患者不宜多食花生,以免使血中脂质升高。
核桃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滋补佳品。核桃中的油脂可供给大脑基质的需要,核桃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锌和锰是脑垂体的重要成分,坚持每天适量食用可补脑。
松子中的脂肪成分为亚油酸、亚麻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软化血管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常食有助于防止因胆固醇增高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另外,松子富含磷,对大脑神经有益。
醋能防治动脉硬化。每日吃数粒醋泡花生,可降低血压、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
常食醋蛋,对防治动脉硬化、脑血栓、高血压、心肌梗死等有较好疗效。取米醋180毫升,浸泡一个生鸡蛋46~48小时,用筷子把蛋挑破,将蛋清、蛋黄搅匀,即成醋蛋。每天早晨取25毫升醋蛋液,加2~3倍温开水,再加蜂蜜调匀,空腹服用,分5~7天服完。
蜂蜜适合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长期食用,可以营养心肌、降低血压、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便秘患者可于饭前用温开水化服蜂蜜半杯,坚持长期服用,必有良效。
心脏病、动脉硬化患者可每日服蜂蜜2~3次,每次2~3匙;或首乌、丹参各25克,水煎去渣取汁,调入蜂蜜25克,每日1剂。
大蒜所含的大蒜油可有效地对抗血脂升高,对高脂血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大蒜汁和大蒜油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而产生降血压作用,能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和心肌梗死的发生。大蒜含超氧化物歧化酶能阻断自由基的连锁反应,能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