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回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中国建设银行的上市是一个热点问题,你们读财经专业的,你们都很清楚,“财经”一向都是个事故多发的领域,搞财经的人都很聪明,但也有不少人现在关在监牢里面。这说明什么?财经问题非常敏感,当然最敏感的还是金融领域,尤其是银行,这是一个事关国家经济命脉和老百姓经济生活的一个领域,对于这个行业的改革之路可谓是谨慎又艰辛。银行都在准备上市,这可能是一条改革的出路,为什么?我想就三点来说明:第一、中国加入WTO了,对世贸组织有承诺的,必须在将来一定时间开放金融领域,上市对于银行的资金实力和融资发展机会以及由此而提升的综合竞争能力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第二、目前中国的银行业基本是国有为主,我们在这方面的监管方式比较单一、监管水平还比较低,监管能力也不高,监管人员也不够,这是一个现实,所以银行的坏账损失也比较严重,坏账损失多了国家要保证它的正常运营就会往里注入资金,你们学财经的应该关注一下这方面的新闻,所以对于提高银行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是我们国家的决策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上市公司我们也可以叫做公众公司,就是一个可以供市场、社会机构和股民去监管的公司,这样他的经营方式就会透明化,暗箱操作的问题就会得到遏制;第三、选择境外上市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境外的股票市场发展比较成熟,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比较多,尤其是在监管水平方面值得我们学习。选择香港上市,我个人认为一方面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另一方面香港也回归祖国,对于这个既敏感谨慎又需要促进改革的领域来讲,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至于就业机会,那当然是好事,这恰好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现在的学习不仅要与实际相结合,还要注重与国际运营规则和国际运营惯例相结合,既懂得国际规则又注重与国际运营惯例相结合的国际型金融人才将会成为这个领域备受欢迎的人才。
四、中国传媒大学大学生职业规划讲座问答录音整理(2005/12/7)
Q1、学生提问:李老师,您好!我是本科读的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专业,后来改行考了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对于我的个人职业发展,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老师回答:单纯从个人的学习和就业出路来讲,你有通信领域的背景,同时又有传媒职业的背景,你属于复合型中高级人才。选择职业的发展除了结合自身的兴趣、性格外,其实还有个人的经历和学业也很重要,盲目的放弃和盲目的重新开始都是不可取的;我想告诉你的是不能把传媒职业只局限于电视台和媒体,传媒其实也是一种沟通和传播手段,通信行业也需要优秀的传媒人才,尤其是既懂通信又懂传媒的复合型人才,反之传媒行业也需要通信人才,建议您把思维放开一些,多个角度审视行业特点,从这个两个行业或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出路,从中结合自身优势发掘职业发展机会。
Q2、学生提问:李老师,您好!我读的是媒体管理专业,觉得我们学校太过于专业了,出去找工作可能就局限于媒体方面,不如其他学校的企业管理就业面那么广,对此,请问李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老师回答:我觉得这位同学的担忧也有一定的道理,希望就业的面太广一些,但我想告诉你的是面太广未必是一件好事,你们将来要出去找工作,也可以说你要选择一个职业,职业其实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职位,一个是领域,学管理出去可能做市场营销或做行政管理,但这只是讲了职位的名称,没有说道领域,我们要找哪个行业或哪个领域的市场营销、哪个行业的行政管理,这个也是我们就业时需要考虑的。如果你能即早有一个领域定位,我觉得对你将来的工作会比较有益。传媒大学也有学校的定位,如果传媒大学的专业都和别的学校开的一样,那就没有竞争优势了,至少在中国的传媒领域你们学校是第一吧。
Q3、学生提问:李老师:你好!我是大一年级的学生,对大一年级的学生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老师回答:大学四年,时光很宝贵,要珍惜,除了学习,多和同学交流、沟通,多交朋友,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锻炼一下自己的组织能力,寒暑假多去参加社会实践,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岗位上增加一些阅历,为将来的工作准备一些技能。
五、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职业规划讲座问答录音整理(2006/5/24)
Q1、学生提问: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李老师对我们在校大学生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老师回答: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多,去分析和追究这些问题对于高校的老师或国家的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可能是有益的,能够帮助他们制定相应的应对政策和措施。但对于我们当前的在校大学生或即将要踏入社会的在校大学生,去追究这些问题没有多大用处,我们应该从自身的努力出发,通过完善和提升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出路。大一、大二年级的同学除了把理论知识学习好之外,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多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来了解社会,提高沟通能力,大三学生的社会实践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或职业方向,为大四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Q2、学生提问:我是学人文专业方面的学生,我发现我又不怎么喜欢这个专业,觉得这个专业就业前景不是特别理想,而学校转专业又不行,我现在上大三了,发现自己可能对市场营销方面比较感兴趣,请问李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老师回答:将自己的兴趣和就业出路去结合这是最好的方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往往又不是那么容易,不过你能找到你感兴趣的方向就说明你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人文专业的就业前景因人而异,总体感觉这个专业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不能一概而论。目前中国的大学转专业是比登山还难的事情,这需要一个过程,中国的职业规划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兴趣和志向为本的教育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越来越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出路或经济发展时,相关部门会在这方面加大力度的。就你的情况而言,其实很好办,人文专业和管理学、市场营销方面专业跨度不是太大,抓紧时间去选修一些经典课程,如企业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等,利用寒暑假去实践一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我相信你会有不少的收获的。
Q3、学生提问:李老师,你好!我是大一年级的学生,发现自己读了不怎么感兴趣的专业,觉得很迷茫,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上周我们学校有位女博士因求职受挫而跳楼身亡,觉得自己的压力也很大,你对此有什么评价或对我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老师回答:大一年级还是职业探索期,不要那么紧张,大一学的都是基础课,首先把基础课程学好;人民大学还是偏向文科或经济管理方面,跨度不是特别大,我建议你可以利用寒暑假去参加社会实践,多与人沟通,找一些职业或岗位描述来分析,看一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然后对应一下这些职位要求,去选修一些相关专业的课程,做好相关的准备,大学毕业时肯定能如愿找到你感兴趣的工作的。对于上周的女博士跳楼问题,不想做过多评论,人走了就让她好好走好,但有一点还是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坦然面对就业压力,积极寻求出路,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把自己的兴趣和就业出路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学习和就业出路结合起来;最后就是想告诉大家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事情,请珍惜生命。
六、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型讲座问答录音整理(2005/10/17)
Q1、学生提问:李老师,您好!我是大三年级的学生,请您谈谈3G的发展对我们邮电背景的学生有什么好处?我们如何去准备和应对?
李老师回答:3G在中国的发展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但不管怎样,说明中国的相关领域决策层们已经意识到了3G对于中国通信行业的发展机会。对于发展进步缓慢的问题,这个很正常,任何新事业的发展都会有一个过程,我想这个可能和两个原因有关:第一是3G的发展在国外来讲并不是一帆风顺,至少在目前运营3G的几家大公司还没有实现盈利;第二就是3G的标准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标准,是我们自己的标准还是用国外的标准。不管最终的结果怎样,但至少说对于我们邮电大学的学生是一个利好的机会,用火爆的股票市场的俗语来说你们都是黑马或潜力股。关注3G,不能太过于单一,不能只看运营商的动态,而要关注整个3G产业链,整个产业链上的相关公司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比如说将来有可能生产3G通信运营设备的公司,3G运营商还有3G终端手机设备供应商还有3G的增值业务运营公司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早一些选择一家有潜力的黑马,那么有可能你们的前途将不可估量。
Q2、学生提问:李老师,您好!我是大四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要找工作了,北京的几大运营商都很难进,想去外地吧又不甘心,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老师回答:北京的几大运营商公司确实都比较难进,尤其是应届的大学本科生。但是我还是建议同学们,眼光放长远一些,至少有两点我可以给你们建议:第一、不要只盯着运营商,通信行业公司很多,国外公司和国内公司都不少,通信设备生产制造商、手机终端制造商还有电信增值业务运营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第二、外地的运营商,大家也可以考虑,你们到地方去可能机会更大,稀缺也是一种优势更是一种资源,说不定地方的领导更重视你们,你们的机会更多,而北京的几大运营商,人才济济,都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也不少,将来在地方做好了调到北京也是有机会的,我有不少同学就是这种情况,不少都是从地方升到总部的。
七、北京科技大学大学生职业规划讲座问答录音整理(2005/12/6)
Q1、学生提问:李老师,你好!我是学计算机的,都说计算机很热门,当初高考就报了计算机,但上了大学后我自己感觉不是特别喜欢自己的专业,我对沟通方面和与人打交道方面还比较喜欢,请问李老师有什么建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