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学校德育理论发展与马里延科《德育过程原理》选读
3829600000006

第6章 当代学校德育模式(2)

日本教育的发展是以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道德教育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中体现了日本的教育目标,即培养青少年具有广阔的胸怀,强健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成为世界中的日本人,尤其强调培养具有活跃于国际社会的、有个性的、心灵丰富的青少年。日本的道德教育模式因而呈现出通过生动充实的内容、具体扎实的途径、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青少年的重要特征。

日本中小学的德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

第一,直接的道德教育途径直接的道德教育途径主要以学校课程的形式而实现的。

年,日本文部省制订《学习指导大纲道德将》,决定中小学特设“道德时间”,每个年级每周都设有一节道德教育课,全学年共有35学时。

道德课是作为整个道德教育的补充、深化、综合开设的,它不同于二战前的“修身课”,其主要内容是围绕文部省制定颁布的德育基本条目进行的,原为小学36项,中学21项。后来对德育内容进行了修改,1968年为小学32项,中学13项;1978-1979年改为小学28项,中学16项。道德课的目标规定为“人的尊严精神”和社会共同体伦理。

道德教育课的主要特点是德育内容序列化,教学方法多样化。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把德育内容分解为不同的层次、深度和侧面,在小学及初中各年级反复循环,由浅入深,形成渐进的过程。在教学方法上有讲授、讨论交流、阅读、视听、角色扮演和实际锻炼等。直接的道德途径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必要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基本的品德。

第二,间接的道德教育途径间接的道德教育途径主要是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的德育,学校的特别活动以及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进行指导的活动。

各科教学中的德育目标是通过学习各种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真理、科学的态度、逻辑化的思维方式等,打下良好品德的基础。在各年级的《学习指导要领》中,根据不同教学科目的知识结构、内容特点明确而具体地规定了培养学生具有哪个方面的思想品质及如何培养的方法。

学校的特别活动是课外教育的一种形式,在日本的教育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每个学生不可缺少的、除了家庭和社会之外的“第三生活场所”。特别活动的目的一是提供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活动;二是通过集体活动,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形式和社会意识的发展;三是培养学生自主的创造能力;四是促进个性的形成、培养自我教育力和自我表现力。

特别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课外学习室。这是在责任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以德育和治学方法指导为主的教育活动。主要目的是解决:

充实集体生活;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班级、社会以及他人的关系;自觉地为集体,为他人着想,并做出自己的贡献。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方面的障碍。

对学生的就业与发展问题进行指导,使之选择更适合自己能力、个性发展的出路。

④有关健康与安全方面的生活指导,包括精神卫生和生理卫生教育两方面。

⑤进行人主观的教育,具体包括:对自己个性特征的分析认识,健康人生观的确立,自觉劳动观的培养等。

以上这些活动,多以专题讲座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有的学习内容则与“社会性”学科结合进行,尤其是道德教育。

(2)学生会活动。学生会是学生自发和自治的组织,主要任务是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基础上,谋求校园生活的管理和改善。

包括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传统与校风,确立和维护校纪,美化学校环境,培养良好教养与情操。学生会由各个部发起和组织各种活动。

(3)俱乐部活动。在特别活动中占有主要地位,其中有些活动被学校规定为必修的学分。俱乐部活动十分丰富,名目繁多,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类:一类是文化性活动:二类是体育性活动;三类是生产性活动。

(4)全校性活动。全校性活动主要是由全体学生参加的、每年的一些例行活动。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一些仪式性活动、学艺活动、文体竞赛、旅行、保健安全、劳动生产等活动。

第三,潜在的道德教育途径。潜在的道德教育途径主要是指那些时时、处处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无形的途径,如教师的表率作用、学生之间的关系、班风、校风、学校环境及家庭环境和社会风气等等。为了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大环境,学校加强了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使各方面的潜在因素发挥积极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途径虽不同,但都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力的发展,在学与做的结合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精神风貌和完美的个性。

(四)国外德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启示

根据我们对建筑在不同理论基础之上的各国道德教育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德育发展的进程中所出现的主要趋势,概括起来有:

1.综合化倾向国外的中小学德育无论在理论的研究与建树上,还是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上都明显地体现出综合化发展的倾向。每一种道德教育理论都力图广泛吸收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原则,各国的德育实践的多种模式在不断地相互借鉴和补充中获得完善,而那种在理论和实践上绝然地各持一端的现象逐渐被取代。

由此,我们感到在我国的德育领域,无论是理论的确立还是实践应用都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我们应广泛吸收和借鉴不同的学科理论和各国道德教育模式中合理的因素,改变德育那种孤立、被动的地位,将总结经验式的德育理论研究,转变为探索与创造性的研究,在改革中形成我国德育的独特局面。

2.适应性倾向国外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十分强调适应性,一是适应本国的国情,二是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这样就兼顾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以及个人发展的需求。各国在制定德育目标时首先从本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出发,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培养现代化的人才,同时又考虑到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可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的实际需要。

在制定各国的道德教育方案时,也是从实际出发。例如英国在编制道德教育计划和教科书的过程中,不仅对在校的中小学生、教师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而且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还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或升入大学的中学毕业生进行反馈性调查,以制定出一套既适应社会又适应学生需要的道德教育方案。

道德教育的适应性国际发展趋势对我们是极富启发的。我国的教育历来重视从实际出发,但往往强调了国家发展的需要,政策指令性的内容较多,而顾及学生个体的发展与实际需求不足,德育的效果未能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在进行德育改革中应从目的与效果的关系中去探索如何体现适应性,在确定我国的德育方案过程中既不能凭借先入为主的主观意念,又要防止盲目仿效国外具体作法的情况。

3.可操作性倾向我们在进行比较研究中发现,各国的道德教育模式都不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而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呈现出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有的道德教育方案编制成易于操作的程序,或提供详尽的应用说明,不仅便于教育工作者掌握,而且进一步扩大了应用领域。例如美国和英国的道德教育方案都向教师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的教学安排、教学建议、实施方法,以及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策略和手段。

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进行德育改革过程中,创造出许多好的方法,但有些研究成果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而使一些颇有前途的德育方法无法形成完整而科学的体系,也难以被普遍接受并得以推广。因此,我们应重视应用性的研究,使那些有价值的德育研究成果和有效的德育方法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普遍开花。

4.素质教育倾向注重培养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的素质是国际教育的普遍发展趋势,德育更集中体现了这一倾向。无论从各国的德育目标的规定中,还是内容安排与方法的应用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共同关心的问题。德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美德”,解决眼前的社会规范问题,而是想方设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形成完美的个性。

我国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已有所认识,并着手进行实验,但还没有取得完全成功的经验,还需广大科研人员和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面向未来,培养人才,是我们进行德育的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5.改革与发展倾向在多年的研究与探索的基础上,各国虽都建立了各自的道德教育模式,但没有一种是尽善尽美、无懈可击的,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

为了进一步改善学校的道德教育,美国在九十年代初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十点建议,呼吁全国各界人士通力合作,建立一个有利于学校培养道德成熟公民的社会环境,共同担负起对青年一代进行道德教育的义务;要求学校注重向学生传授正义、利他、勤奋和尊重他人等美德,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同时还提出吸取其它领域的研究成果,提高了德育研究水平。

八十年代末日本将德育作为当前社会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并在“加强道德教育全国大会”上提出了改革的原则和措施,强调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形成“人”,学校应当成为儿童的“精神食堂”,必须给儿童以丰富的精神养料,培养儿童具有追求真、善、美之心和富有同情心;同时还提出道德教育不能单靠学校进行,必须使学校、家庭、社区密切结合起来。

世界各国德育改革与发展趋势还呈现出许多其它的特征,但归结到一点就是向着促进社会繁荣,利于人的发展的方向迈进,这也是我国进行德育改革的目标,我们相信在广泛学习和借鉴别国经验的基础上,定会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道路,开创具有社会主义特色、富有强大生命力、生动活泼的德育新局面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