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学校德育理论发展与马里延科《德育过程原理》选读
3829600000028

第28章 德育过程中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6)

C·Л·鲁宾斯坦强调指出:“在生活、交际、学习过程中,形成或正在形成这样的一种综合(或系统),即体现在言语中的,或多或少加以概括的知识,借助这些知识,他(学生)可以认识周围情况及其自身。”可见,道德概念是在词语中表达出来的,因此,教师知道道德概念定义在何时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即使对于高年级学生,当他们尚未领悟“职责”概念的定义的时候,也不能一下子提出这个问题。学生预先没有知识上的修养,只机械地背诵一些概念的定义,但不能理解它。所以在概念定义形成之前,必须使学生先能领悟它。概念,既可以由教师阐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阐述。随后,这些概念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明确。学生掌握道德概念的进展速度,为确定他们概括与认识所学的德育材料的能力提供了可能。

巩固道德概念是形成道德概念所作的一系列工作的不可少的环节。为此,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和实践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依靠自己所掌握的道德概念的迫切感。巩固概念的工作,通常不光在校内进行,也在校外活动中,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

专门的检查表明,各种年龄的学生都具有某些道德观念和业已形成的道德概念,一般没有例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各种不同性质特征的道德概念没有明确的认识,这说明他们在道德方面的思维能力还是较弱的。

道德概念的培养工作不应当枯燥无味,使人厌烦,而应当使学生对它感兴趣,产生一种愿望。如果学生善于分析概念的社会历史实质,确定其最重要的特征,确立跟其他道德概念的相互联系,并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那末,这些道德概念就能比较顺利地形成。

作为道德概念专门培养对象的学生,通常对这些概念具有明确的表象;学生应从经验性的概念定义上升到概括性的定义水平;要能表现出一种逻辑的思维,掌握的各种概念要跟其他概念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学生在形成概念的第一阶段往往把自己行为经历过的或个人观察到的实例放在首位;在结束阶段,学生在判断时首先考虑的是与别的概念有明显区别的这些概念的典型特征,学生养成了运用这些概念的明确的逻辑性,就更易于理解某些道德原则和范畴。

虽说掌握道德概念在学生个性的道德形成上是个重要环节,但是更重要的是应把形成的概念转化为学生的个人信念,因为概念本身并不能变成行动,它们总是以间接的方式表现为信念的。为此,在道德活动中,学生必须培养自己对行为举止的观点,并使这些观点变得坚定不移。所谓坚定的观点,就是对道德思想的真实性与正义性表示深信不疑并决心遵循它们。

主观上有根据的和体验过的,同时又为生活经验和社会舆论所证实的道德知识,就能非常顺利地转变成信念。可见,道德信念也就是指导个人行动的各种道德原则和准则的感受很深的知识。因此,如果学生对待这些原则缺乏应有的积极态度和应有的感情,那就不可能形成必需的道德信念。所以,个人对于在各种不同情境中遇到的不道德行为规范持否定态度,这对于道德信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Л·M·阿尔汉格尔斯基写道:“道德信念具有两大特点。首先,把一般熟悉的道德要求转变为充分认识它们的必要性,从而使外部行为为内心所接受,使道德要求与促使行动的意志动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个人坚定的生活态度。其次,假如谈到共产主义觉悟,道德信念则是和本质上崭新的服从社会利益的个人的愿望、意图、意念相联系的,因为这种社会利益就体现在社会道德的要求之中。”

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过若干阶段。在初期,学生应该确信领悟道德知识的必要性并确信道德知识的真实性,然后,通过行为的实践运用这些知识,这种行为对他们来说,不是出于强迫,而是由于需要。

正在形成的信念可能跟原有的信念发生矛盾。这些矛盾应通过正反行为的对比加以克服。信念形成的不平衡性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特征决定的,同时也取决于行为经验的积累。

信念有助于对行为举止的了解并促使行为举止得到合理的改善。信念总是产生在行为或行动之前。例如,假定学生已经开始形成一系列坚定的道德观点,那就完全可以认定他的道德信念已经形成。

列宁以令人十分信服的论据向共产主义大学的听众们指出:“你们只有学会独立判断这个问题的时候,才能认为自己的信念已经十分坚定,才能在任何人面前,在任何时候,很好地坚持这种信念。”

信仰是道德自觉的一种形式,是发展学生某些道德品质的思想-心理基础。因此,道德的信念和信仰都是个性的全部刚毅特性以及个性的道德倾向性和道德定势借以形成的基础。

如果道德信念是指学生对于经过生活经验的检验,并成为高尚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的道德知识的真实性和正义性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那末,道德信仰就是指个性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表现为学生对思想、观点和见解的自觉忠诚,因此就能立场坚定,决不动摇。道德信仰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伪的。真正的信仰是建立在自觉地领会社会需要和社会要求的意义的基础之上的,虚伪的信仰表现在被歪曲的行为方式方面,并相信自己和任何人的理想和要求是绝对正确的,这些武断的信心就被用来为他错误的行为作辩护。持有虚假信仰的学生往往表现出浮夸和虚伪,最后这些虚假的信仰得花大力气去克服。

道德信念的形成过程包括:掌握知识;在理论上与实践上确信这些知识的真实性与正义性;竭力遵照已掌握的道德要求,使行为符合自己的观点;让周围的人们对于学生的行为举止感到满意和赞许;不容许出现与掌握的概念相抵触的情况;产生遵循自己的想法和责任感的需要。道德信念的形成是通过学生意识的反映,首先是学生参加的并在生活中观察到的那些社会关系的反映实现的。因此,在儿童的环境中,必须创造反映社会关系的那些关系。

道德信念的源泉来自各种观点、个人的各种关系、道德经验和道德义务。应该把环境(活动、社会舆论、生活感受和重复的行为动作)看作是信念形成的条件,而范例、榜样、理想等等可能是信念形成的直观手段。

学生个人道德信念的形成过程要求我们对意识发挥的职能进行细致的研究,因为意识能把共同的东西与个别的东西熔为一体。在学生的意识里有了包罗万象的、人所共有的形态和个人的逻辑以及大量的道德概念和信念。但是学生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要受道德的裁判,因此,所谓道德的行为,我们既可以把它理解为理论上的抽象化的行为,又可以把它看作构成这个学生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形形色色现象中的一个方面的实践活动。

坚定的道德信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否具有从起主导作用的道德思想出发,独立地、批判地分析人们行为和动作的能力。这些能力,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形成新的道德信念,而这种信念的源泉可能来自集体的和某些个人的要求,或者来自独立解决某种道德任务的需要。

道德信念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在第一阶段,学生应当领会各种道德知识,从而把这些知识看作是符合真理的;到第二阶段,就应当有组织地进行实际可行的道德活动。

假如学生善于对他们学到的知识建立起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就能较快地掌握这些道德知识。在这种情况下,道德知识便容易跟原有的知识同化,要不然,那时新获得的知识就会跟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

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告诉我们,道德知识的掌握及其巩固程度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取决于学生本人对这些道德知识和行为经验的概括、综合的能力与才干。

作为行动和判断的一个主观方面和行为指导原则的道德信念,对于学生的道德面貌起着决定作用,并反映着学生的觉悟程度和他对待世界、对待人们、对待自己活动的态度。被学生深刻领会的道德思想构成了道德信念的内容。因此,那些能给学生行为的某种方式起定势作用并对学生具有内在约束力量的知识也转化成信念。于是道德信念便成了学生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学生的道德概念和信念的形成是在积极的社会活动和劳动活动中,掌握全人类的文化知识和积累个人道德经验的过程中,在生活、教学、教养的客观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因此,教学-教育工作应充满各种道德思想,应该利用多种卓有成效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满怀激情地促其实现。

各门课程的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以及在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过程中,在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中开展的各式各样的活动和家庭的生活方式都是形成道德概念和信念的最重要的源泉。做好这项工作,要有明确坚定的目标,这是保证形成深刻的概念和坚定的信念的必要条件。

人文学科主要包括道德思想、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它们对于道德概念与道德信念的形成,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在学校教育的结束阶段,应广泛应用社会学课程,在研究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各种概念和信念将概括某种体系。

道德概念与信念的形成过程,不仅仅归结为道德教育,而且还包括智力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广阔领域,在组织这种活动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在中小学生的信念结构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属于感性方面的,可是到高年级起决定作用的已经是属于理性-意志和思想方面的了。

实践证明,假如学生的道德意识能够做到知识和行为经验的统一,那么学生的道德意识就能顺利地形成;如果道德知识与个人经验处于彼此分离的状态,就会导致个性发展的片面性。正如苏联共产党所教导的那样,知识,信念与实践行动结合,是衡量教育活动成果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