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学校德育理论发展与马里延科《德育过程原理》选读
3829600000015

第15章 普通中学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特点(1)

(第一节)德育过程的一般特征

为了深刻理解德育过程的辩证性,深刻理解它的实质和特点,结构和内容,有必要揭示这一过程和普通教育过程的相互关系,研究这一过程的职能和性质,研究它的教育手段和考核的特点,以及研究这一过程职能发挥的效率。

对学生德育过程的分析可以使我们肯定,这一过程的一切方面与成分正是由这一过程的内容的逻辑性决定的:道德教育的任务与实现这些任务的各种活动系统并不是任意提出来的,而是根据这种逻辑提出来的。而德育过程本身的逻辑性则表现在按照学生年龄的潜力,及其内在的“自我运动”的推动力,使学生的个性循序渐进地、最合理地发展。这种逻辑决定着过程的整个结构。这一过程的各个方面与各个成分具体表现在它们相互作用的联系之中,但是现实情况并不是按照严格的同样的顺序实现的,在顺序上根据实施的具体条件可能有些变化。

德育与学生个性的发展过程都是由教育者、学生集体、家庭以及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指导并确定方针的。必须使这些方面的行动步调一致,而不要使本来属于学生自己的道德关系变成左右他们行动的某种特殊场所。德育过程的力量和效率是由所施加的影响的内容的丰富性与组织方式决定的。这种影响的不平衡性可用这些影响有时处于高潮,有时处于低潮这一特征来说明,这些影响的价值可以用个性发展的水平、个人行为举止的品质加以测量。

德育过程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集休连续不断地相互作用的总和,旨在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和质量,使学生的个性在德育方面达到应有的水平,以符合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理想。

德育过程的特点,首先是它的两重性。当一个人自身受到外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影响时,他必然会活跃起来。当一个人与这些影响相互作用并消化和接受这些影响的时候,他同时也在改变着自身的品质状况,并在自己的外部行为举止和对待周围现实情况的态度中表现其品质所处的状况。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创造必要的和足够的条件,以便使这一过程的各个方面达到最有效的相互影响。

德育过程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它和教学过程不同,教学在较短的时期之内可以取得成果,而德育过程的最终结果,却不会这样迅速地显示出来,它们似乎要缓慢得多。假如说,教学过程是在一定的组织和限定的时间内,在精确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话,那末,德育过程的时间范围就很难加以确定和规划。

德育过程的第三个特点在于,道德教育可以说是经过具体化了的一般任务,它是围绕一个中心循环地揭示出来的并通过各种复杂的活动方式实现的。

同时采用圆周式教学法使教育过程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得到保证。

保证教育对学生个性影响的统一性,同样是德育过程的一个特点。这种统一性是通过师生集体活动,通过学生的家庭生活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系统达到的。

测量德育过程的效率,应该把成绩和付出的教育劳动作一比较,在此基础上将产生一系列说明这种效率的相对值,其中包括学生信念的坚定性和个人行为的稳定性。

德育过程的实现,不仅要根据一定的要求,而且要考虑德育的特点,主要是根据学生集体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把学生看成是客体,而且要把他看成关系的主体来加以研究。

所以道德关系始终是积极的,正象学生本身是积极的一样。学生改造自身,同时也改造自身的关系。各种道德关系乃是社会发展与专门教育条件的产物;这些关系是在学生中间,在他们积累集体经验和个人经验过程中,在他们特意地参加这些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些条件下,学生道德的实质恰恰就是通过各种道德关系表现出来的。这种实质是统一行动的结果:即社会种系发展(人类的发展)和个体发展(个人的发展)的结果。

道德关系构成学生和成人之间、学校成员和班集体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自己的行动和意图同社会和集体中的同龄人现有的、经过学生集体和社会评价的准则作对比。学生的道德关系只有在个人的联系中才是直接的;通过其他学生或成人,通过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以及其他团体关系表现出来的则是间接的。这些关系是很活跃的,其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道德关系如果通过学生的意识,便会在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来,变为现实的实践的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各种不同形式的实际联系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居最重要地位的乃是道德关系。这些关系的多样性决定着学生个性结构的多方面性。现实的个性,既是由社会的各种道德关系所决定,也是由学校的各种具体关系的全部多样性决定的。在德育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参与各种不同的关系,同时自己又形成对待周围一切事物的自身的主观态度。一个具体的人都有各种主要关系和由此派生的次要关系。所有这些关系都会在教育、再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发生变化。在教育过程组织得比较完善和师生集体提出的要求比较高的条件下,这些关系的变化会比较顺利。

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对于各项教育措施、成绩评定和记分制度,对于学生集体、对于教师的行为举动等等,都会表现出自己的主观态度来。分析学生的各种主观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住有时觉察不出来的、刚露苗头的行为动机,而这些动机按其深度和道德价值来讲常常是十分重要的。因而可以说动机作为推动行为的原因乃是学生所参加的各种关系的内心动向。

在教育的过程中,假如教育上的影响在规定的体系中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那这种教育影响就会产生最佳的效果。

在道德教育中影响体系的内容,是由它的各种结构单位或者是德育所包含的条件和因素决定的。影响体系的质的成分和影响的内容是随着各种结构单位的改变而变化的。例如,当影响体系的结构单位只是那些表现组织形式、方法和形象化直观教具总和的成分时,这些成分还仅仅是构成了对学生个性影响体系的一部分。在德育过程中构成影响体系的更重要部分的乃是教育任务、活动类型以及进行这些活动的方法。

在德育过程中,运用影响体系可以更节省教师的精力,更合理地使用教师的力量,因为在研究和概括对不同年龄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对这些影响进行了科学的归类,有了这种科学的分类法,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去记住对学生的道德面貌有影响的各种零散的知识了。

教学在德育过程的影响体系中占着主导的地位。教学过程的教育实质,正如Э·И·莫诺茨昂所指出的那样,就是让学生自觉地掌握各门科学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认识兴趣与才能,养成对所研究的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类认识现象的积极而求实的态度;在教学与活动、教学与个人经验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形成学生系统的观点和信念,培养个人的道德-意志品质,掌握社会主义社会共同生活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

各门课程的教育影响,客观上是包含在这些课程的内容之中的。

但是,这些影响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在讲授内容和采用授课方法时利用这些影响的积极程度。教育思想和体现这些思想的具体材料极大地丰富了现行的教学大纲。例如,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教学大纲及教科书,提供了数量充足的实例,而且符合《学生教育的示范内容》的要求。又如四年级到八年级用的新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从它们的教育潜力的观点看来,具有很多优点,而且同以往所颁布的大不相同了。这些大纲和教材为培养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集体主义、义务感、对待学习和生产劳动的负责态度,以及道德意志品质等等打下了更加深刻和更加坚实的基础。文艺作品阅读、生物学和地理学等教学大纲也都蕴藏着极大的教育方面的潜力。

不过,在新教学大纲中还缺乏现代学校所必须的系统地阐明道德思想和道德概念的体系。例如,对于形成较为一般的概念:“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四至八年级)。新大纲所举的实际材料是相当充分的,但对于形成有关道德的简单准则一类概念(如荣誉和良心)来说,实际材料就显然不足了。这些年级的教学大纲对于如何富有感情地传授实际材料,特别是有关历史、生物、地埋、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实际知识材料,还注意得不够。在九至十年级的教材内容中,对于培养学生的苏维埃爱国主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责任感、荣誉感、集体主义、友谊与同志情谊、勇敢与意志等,均提供了丰富的事实。这种教材从课程教材角度看是有逻辑性的,但从道德教育的观点看,显然概括得不够,而且逻辑性也是不够的。甚至在文学和社会学课程中再三强调指出了伦理范畴,但没有提到这些范畴的定义,没有深刻阐明它的实质,使得高年级学生还不能十分全面和明确地获得有关伦理概念的知识,虽然就其智力水平来说,他们是能够掌握这一点的。历史和社会学课程内容也过于累赘,无助于解决重大而复杂的道德问题,对于这些复杂的道德问题既不能作出必要的总结和结论,也不能明确地形成道德概念;道德情感也因缺乏足够的道德行为的锻炼而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为了提高各门课程的教育效率,必须用每门课程中所包含的系统的道德思想和概念以及建立各学科间联系的办法来丰富教材,从而利用其他学科的教育潜力来克服一部分学科存在的“教育内容上的缺陷”。正是为了这些目的,有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课外教育工作中,在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教育活动中建立更加紧密的德育方面的相互联系。

为了避免德育中的脱节与“空白”现象,为了消除这一工作中的重复现象,必须采用这样的方法,即班主任在规划课外时间的德育内容时,应该仔细考虑全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潜在力量。教学和课外活动过多的重复,只能徒然浪费儿童的光阴,把必要的口头劝导变成道德上的说教。因此,在课外活动时间内进行谈话、讲演、辩论、读书讨论会等活动的次数,必须加以妥善安排;更应重视组织好社会公益活动和业余时间的文化娱乐活动。

为了使这种工作与德育相结合,全体教师所应该关心的,并不是所采取的措施本身,而是它们的教育效果,是这些措施在学生中引起的那些关系。必须永远牢记这点,以免教学和德育发生脱节。

鉴于我们的学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道德课程,各种道德的思想都是通过各门学科灌输到学生的意识中去的。灌输这些道德思想乃是每一个任课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在这里,每个教师必须具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具有广博的知识,开阔的思想境界。

学校担负着有效地解决教学、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使命,学校不能落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的后面,而在共产主义建设的现阶段,正当科学知识的领域迅猛扩大的时候,解决这一最重大的社会教育问题,需要更充分地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对于人类活动的某种爱好,养成他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培养他们在道德关系上成为成熟的公民。

中等义务教育的内容,就其所选定的科学概念与事实、思想与倾向的结构和组成的成分来看,其目的是以共产主义的道德精神来培养学生。而一些选修课程的目的也在于提高学生的一般文化水平和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的劳动训练和综合技术教育的水平,同时也兼顾到每所学校所在地区的特点。学习选修课程宜挑选有助于青年从事自学与自我修养的课程,有助于他们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和天赋以及必需的实际技能和熟练技巧,有助于自觉挑选职业。选修课程的内容具有形成共产主义道德的巨大的潜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作业(包括野外作业和在生产部门参加公益劳动)结合,就可以保证这些知识与生活、劳动的联系,保证明确的职业方向,保证在集体中获得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练习”如何遵守社会行为准则。符合学生兴趣的选修课为相互交往、各抒己见、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道德观点、信念和个人关系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就能形成集体与个人间的各种正确的相互关系,加强对每一个学主正面教育的影响。而集体自身也因成员道德修养的提高而得到充实,使集体成员的道德意识、行为、动机和活动在发展中得到统一。

但是,实践证明,通过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还存在着严重的障碍,有些教师往往不大注意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工作,不重视组织学生的独立作业,而更多关心的是组织小组的活动,关心那种“大忽隆”式的教育方式。经过对道德教育的合理体系进行研究,其结果使我们同样可以肯定,也还有许多更能顺利推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其他潜力仍然未被我们利用。

到教学工厂、校办农场、学生组织的生产作业队和其他的劳动联合组织参加劳动,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政治活动,都能培养学生敢于负责、忠于职守的感情,都能养成学生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培养他们以共产主义的态度对待劳动活动,对待人民的财富。假如学生认识劳动的社会意义,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在一起,正确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那么,这种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的道德效果将会日益提高。劳动活动是集体与个人各种道德品质形成与表现的现实条件。对各种不同形式的生产劳动、社会公益活动与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分析表明,各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相互负责和相互监督的关系都是在集体活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这些关系是影响个人道德发展的非常有效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