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体西用”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四辑·第九卷)
3827500000001

第1章 时代和生平

中国近代社会是空前动荡、变化的时代,充满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变化剧烈。张之洞就是出生在这样的时代。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一字香涛,号壶公,晚年称抱冰老人,死谥文襄。先世是山西省洪洞县人,后迁至直隶南皮(今河北省南皮县)。道光十七年(1837年)丁西八月初三日生于贵州省的兴义府官舍(今贵阳)。当他刚刚懂得人情世故时,已是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张之洞的曾祖父张怡熊,曾任浙江山阴知县,以廉洁闻名于当地。

祖父张廷琛,宇献侯,贡生,为四庠誊录,曾任福建古田知县。父亲名张,字又甫,号春潭,少孤,境遇坎坷,勤奋好学,嘉庆年间任职贵州安化县,后调古州同知,任兴义府知府,因参加镇压苗民起义,死后清政府追赠他为贵东兵备道、太仆寺卿。其母朱氏,是四川邛州知州朱绍恩之女。张之洞兄弟六人,他排行第四,4岁丧母,由继母抚育。

张之洞出身于世代为官的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这对他维护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对他忠君爱国的政治生涯不无影响。

张之洞幼年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自幼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道光二十一年,5岁的张之洞开始了学习生活。入塾读书,专心努力,学习识字必懂方止。张之洞父亲主张博览群书,认为“姑令纵观,不解无妨,浸灌既多,长大后自有解者”。所以,张之洞幼年时便学习经学、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其父家教甚严,以勤俭、朴素、努力好学加以勉励,告诫说:“贫,吾家风,汝当力学”。严格的家庭教育,以及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给张之洞以后在仕途中忠于职守有重要的影响。他11岁起学作诗文,记诵绝人,进步很快,有神童之称,受到塾师的嘉许。

道光三十年(1850年),张之洞入南皮县学,进一步受到正规的封建教育。这对他成为封建政权的忠实卫道者有重要影响。

中国自隋朝建立科举制度以来,凡欲作官为宦,必须经过科举考试。到了清朝,凡科举出身的被称作“正途”,尤其为一般知识分子所追求。

科举制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着重要地位,是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它影响、指挥着学校教育。可以说,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控制教育的重要工具,知识分子若想挤入仕宦行列,就必须按照科举考选人才的标准去塑造自己。

张之洞也是遵循着“读书——科举——为官”的公式踏入社会的。咸丰二年(1852年),16岁的张之洞参加顺天府乡试,考取第一名举人,这是他走向仕途的第一步。同治二年(1863年)张之洞参加会试,中一甲第三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授职翰林院编修。

同治六年(1867年)张之洞任浙江乡试副考官,这是他的第一个官职。他考课极严,录取生员多为朴学之士,知名者50多人。

同年八月就任湖北学政,他勤于教务,认为“学政一官,不仅在衡校一日之短长,而在培养平日之根底。不仅以提倡文学为事,而当以砥砺名节为先”。在他看来,学校应该以“砥砺名节”,“培养根底”为教育目的。也就是说,应该将年轻一代培养成为遵守封建纲常名教,效忠统治者的后备军。本着这种思想,他书写一幅试院楹联,上联是:

“剔弊何足云难,为国家培养人才,方名称职”;下联是:“衡文只是一节,愿诸生步趋贤圣,不仅登科。”这幅楹联正反映了张之洞为官初期注重旧学,主张学习中国儒家经典和纲常名教的思想。

张之洞生活的年代,正是清朝国势日衰,财政枯竭,武力软弱,内外交困,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张之洞从维护封建政权的立场出发,妄图通过教育培养出“砥砺名节”、“步趋贤圣”的人才,以挽救濒于覆灭的封建王朝。在任职学政不久,循例发题“观风”(命题考试士子),希望通过对知识分子的考核,发现“经世致用”的人才。他在给下属的命令中指出,题目发下后,可由生员任选,以期各尽所长,共相磋切,讲求实学,“务得通经学古之士,经世致用之才”。到任后的第二年,在他主持下,就测试了汉阳、黄州等府和武昌各地生员。同治八年(1869年),他创立经心书院于武昌,分经义、治事两科,广收优秀学员。张之洞任职湖北学政,整顿学风,提拔奖励有真才实学的学生,颇得众望。

同治十二年(1873年)六月,张之洞任四川乡试副考官,八月,任四川学政。四川地处西部边陲,又因平定太平天国余部和苗族人民的起义不久,战后学校尚未恢复,试场舞弊积习已久,攻讦冒籍顶替者不绝。考生以舞弊为能事,考官不仅不于追究,反而索取重贿,以渔利为本分。面对弊端累累的四川教育现状,他立志整顿。在给清廷的奏章中表示,要“整饬士习,培养人才,剔除弊端,体恤寒”。

为了改变不景气的四川教育,他与总督吴勤惠(吴棠)商议,筹建尊经书院,亲自制订学规章程,延聘名儒,分科讲学。鉴于边疆地区购书不易,他捐款购买图书数千卷,并建尊经阁为藏书之所。他还鼓励士绅捐款助学,筹集学田,作为办学经费。每逢余暇,则亲到书院讲学,并着《窝轩语》和《书目答问》,传授读书方法,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戊戌变法运动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就是尊经书院的优秀生。

光绪七年(1881年),张之洞任山西巡抚。他立志整顿山西吏治,勤考吏属,振作革弊,罢废贪污害民的县官,严禁鸦片,荐举人才。

除一般政务外,尤其重视文教工作。到任后不久,首先制订明备所乐舞生章程,派专人赴山东置作乐器、祭器,请直隶定州乐师、舞师来山西训练乐舞技艺;然后,积极整顿科举考试,大修贡院,改变山西科举考试中存在的弊病;他还创办令德堂,选全省高材生入堂学习经史古学,聘请王轩总校事,杨深秀为襄校,杨笃为襄校兼监院。王轩治之礼、许氏说文,兼及金石。杨笃精之礼,训诂尤专。王、杨皆治朴学,承乾嘉老辈师法,不为俗学所囿。所以,在堂诸生都精经史古学,乙酉乡试凡史学词章有根柢者,多为堂中肄业学生。杨深秀后成为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

张之洞在兴办的各种学校中,十分重视旧学、经学和纲常名教为重要学习内容。其所建经心书院、尊经书院均“令诸生通经学古”;在令德堂又设经史古学。以后在湖北、广州所办书院中,也设经学、史学、理学、经学诸门。甚至在戊戌变法运动之后,维新变法思想已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时候,他在湖北创存古学堂,仍以旧学为主,以保存国粹相标榜。他在《创立存古学堂折》中明确表示:鉴于“道微文敝,世变愈危”,所以创存古学堂“以存国粹,而息乱源”,教育学生“以忠孝为归”,“以圣经贤传为本”,以实现“崇正学,明人伦”的培养目标。这是张之洞教育思想中保守的一面,也是重要的一面。

从以上各节可以看到,张之洞走入仕途的第一个命官就是教育官。以后,多次出任文教官职。如光绪三年(1877年)充教习庶吉士,光绪五年(1879年)任国子监习业,光绪六年(1880年)授翰林院侍讲,光绪七年(1881年)授翰林院侍讲学士,在巡抚、总督任内,也重视教育工作。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他掌管中央学部事务,参预制订中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法定颁布施行的学校系统,即《奏定学堂章程》,并任经筵讲官。在他的一生中,他参预制定了晚清的教育方针政策,厘订过学校规章制度,创办了许多旧式的和新式的学校。

他长时期从事教育工作,对于中国近代教育有重大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