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农论”
3826600000048

第48章 农村现代化道路(14)

展,这是国内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管理层的共识。因为城市化滞后,严重地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也即商业和服务业,是降低交易成本,改善环境,增加人民生产生活便利,提高生活质量和提高人的素质的产业。二战以后,世界各国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已是唱重头戏的主角。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已占60%~70%,中等发达国家也超过50%。我国在建国初期就占30%左右,1953年为30.8%。因为搞了计划经济,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分割,城市化倒退,到1979年第三产业降到21.4%,80年代以后才缓慢回升,1992年为34.3%,1999年为32.9%。为什么我国的第三产业如此徘徊难增长,主要原因是城市化滞后。第三产业要以城市作载体,农村居住分散,服务行业发展不起来。从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居民的满意度,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该改变现行的城乡分割的格局,加快城市化步伐了。

日本靠着工业创造的财富,反哺农村、农业,大力支持农村各方面的建设,使日本农村现代化了,实现城乡一体化了;大力补贴农业,使农民富裕起来了,消除了城乡的主要差别,消除城市居民和农民收入的差别;可以说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是农业问题没有解决,40%以上的食品要靠进口。作为一个大国,从长远讲,这总是一个问题。我们中国,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对农业发展提出“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方针。经过20年的努力,现在可以说农业问题基本解决了。不仅是吃饭问题解决了,几乎所有的农产品都已供过于求。我们的耕地只占世界总量的7%,满足了占世界总人口21%多的供给外,现在是农产品的纯出口国。但是,因为我国的工业效益还不好,至今还不见《中国统计提要(1998)》,第37页。

能反哺农村,还要靠农村、农业来继续支持。我们的不少城市,建设得已相当现代化了,有一部分城市居民也相当富裕了,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但是,我们的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还相当落后,无论是交通、邮电、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环境与城市相差很远,要落后十几年、几十年。我们的农民收入还很低,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入差距,这十多年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是扩大的。1978年是2.3∶1,1984年缩小到1.7∶1,1999年扩大到2.65∶1,(5884元∶2210元)。加上城市居民有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农民则基本没有,所以实际差距还要大一些。我国的农业问题基本解决了,而农村问题、农民问题还没有解决,与日本正好相反。

1996年,中国农业获得特大丰收,粮食总产首次超过1万亿斤,其他农产品也大多是超历史的增产。从此,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就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销售困难,市场疲软,价格下降,一直持续到现在。(奇怪的是,工业方面的重要产品,也几乎是同时出现了供过于求。所以农村的乡镇企业由于产品销售不出去,库存严重,价格下跌,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为什么会这样同步,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经济学家至今还没有做出解释。)按照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从保证供给的角度看,农业问题可说是解决了。但是因为农产品销售困难,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就成了问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6年农民平均年纯收入比上年增长9%,1997年为4.6%,1998年为3.4%,1999年为2.2%。增幅是逐年减缓的。这是指全体农民,包括东部农民的大量第二、第三产业收入都在内的。我国农户总量中有62.4%属纯农户(收入的90%以上来自农业),这几年,“绝大多数纯农户的收入已经陷入了负增长”,“至今有半数以上的农户,自1998年以来实际上已处于收入绝对减少的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困境”。

农民连续几年收入增长减缓乃至减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仅有的,而农民负担却有增无减,农民的日常开支也是增加的,这就必然要引起社会矛盾。近几年政府把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作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年年开会,发文件,可谓千方百计,开了许多药方,但是总不见效。这两年,许多学者和领导人逐渐明白了,农村、农业的问题不在农村、农业本身,根本的问题是城市化滞后了,农业上容纳不了也不需要容纳这么多人。过去常讲,农民的问题是土地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现在农民的问题是就业问题。靠一家种八亩田农民不能充分就业,是富裕不起来的。现在“是要打开城门,让农村中剩余的劳动力,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去就业”,“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农业中就业的农民减少了,就能扩大经营规模,才能提高生产力,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多了,城镇居民多了,农产品也才有了市场。过去毛泽东说过,农村是广阔的天地,青年们到农村去,是大有作为的。时代不同了,现在应该说,城镇是广阔的天地,农民们到城镇去,是大有作为的。假如使滞后的第三产业发展起来,就可容纳上亿计的劳动力。所以,从发展农业本身,从提高农民收入,也要打开城门镇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现在的中国,一方面经济发展很快,各方面成就巨大,另一方面各种矛盾很多,困难很大,城乡矛盾,地区差距扩大的矛盾,贫富差别悬殊的矛盾,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矛盾,等等。

但城乡结构不合理,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则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主要矛盾。如果我们能因势利导,抓住时机,下决心改革已经过时、已经在束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经在阻碍生产陈锡文:《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上海农村经济》2001年第1期。

力发展、已经很不得民心(特别是占人口70%农民的心)的户籍制度,打开城门镇门,让农民进来,加快城市化的步伐,解决这个主要矛盾,那么,许多矛盾就可以得到解决或缓解了。

9亿农民用重拳敲打城门多年了,我们为什么楞是闭耳不闻,关门死守呢?古人云,许多事情是“水到渠成”,现在水已经到了,渠也看得见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的经验),为什么不肯开闸呢?这个闸就是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户籍制度。现在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改革,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什么这个户籍制度就不能改呢?

有人说,改掉了户口制度,相当多的农民转成了城市居民户口,将来再来个1960年,没有那么多粮食供应,岂不要酿成大灾难吗?1960年的大饥荒,是人民公社大跃进、瞎指挥搞出来的。我们以后按经济规律办事,是再不会出这种灾难了。而且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耕地,中国的农民,是能够养活中国人的。1952年,土改结束,我国有16亿亩耕地,1.1亿农户,49191万农民,户均耕地14.5亩,劳动力人均5.7亩。1983年,实行大包干,当年按国家统计局统计为14.9亿亩耕地,按后来国家土地局公布的详查数为19.5亿亩。

有1.85亿农户,84206万农民,3.4亿个农村劳动力,户均耕地10.5亩,劳均5.7亩。1999年,有2.4亿农户,87017万农民,49572万个农村劳动力,仍按19.5亿亩耕地计,户均耕地8.1亩,劳均3.9亩。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已经提高很多,但户均耕地规模反而下降44%,劳动力人均耕地下降32%。这表明我们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实在太多了。所以加速城市化步伐,让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是不会减少农业生产产量的。

有人担心,让这么多农民进城,将来出现墨西哥、孟买、加尔各答那样的大片大片的贫民窟怎么办?中国农民的传统是安土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重迁,他们如果在城市找不到比农村好的生产、生活的条件,是不会轻易离家的。印度的大批贫民窟的人,因为在农村没有土地,贫无立锥之地,不如就流浪到城市讨生活。中国的农民在农村有足以维持温饱的承包地,这是他们的根,也是他们的社会保障,他们不会轻易放弃的。所以这几年,城市里经济调整,工作不好找,清退了许多农民工,有2000万~3000万民工不是都有序地回到农村去了吗?并没有因此就滞留在城市而形成贫民窟。

另外,我们也应该有信心,党和政府有条件、有能力会办好城市化这件大事,也会管好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

调整城乡社会结构,加快城市化的步伐,改变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应是当务之急。1984年,着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预言过:“假若中国要在20年后有足以炫耀的经济表现,以我个人的保守估计,在这20年间必须要有三四亿人口从农村迁徙到城里去。”他把这件事称为“大搬迁”。他还说:“假若这个大搬迁不出现,经济现代化就难有大成,若要农村内大量增加农产品以外的工商业产品,就会因费用奇高而难以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