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四民分业教育思想与《管子》选读(第一辑·第八卷)
3826400000014

第14章 《管子》教育文论选读(10)

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推,福将自归。彼道自来,可藉与谋,静则得之,躁则失之。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所以失之,以躁为害。心能执静,道将自定。得道之人,理鸢而毛泄,匈中无败。

节欲之道,万物不害。

弟子职第五十九

【原文】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

【原文】

少者之事,夜寐早作。既拚盥漱,执事有恪。摄衣共盥,先生乃作。沃盥彻盥,盦拼正席,先生乃坐,出入恭敬,如见宾客。危坐乡师颜色毋怍。

【原文】

受业之纪必由长始;一周则然,其余则否。始诵必作,其次则己。凡言与行,思中以为纪,古之将兴者,必由此始。后至就席,狭坐则起。若有宾客,弟子骏作,对客无让应且遂行,趋进受命。所求虽不在,必以反命。反坐复业。若有所疑,奉手问之。师出皆起。

【原文】

至于食时,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盥漱,跪坐而馈。

置酱错食,陈膳毋悖。凡置彼食:鸟兽鱼鳖,必先菜羹。羹中别,在酱前,其设要方。饭是为卒,左酒右浆。告具而退,奉手而立。三饭二斗,左执虚豆右执挟匕周还而贰唯庵之视。同庵以齿,周则有始,柄尺不跪,是谓贰纪。先生已食,弟子乃彻。趋走进漱,拼前敛祭。

【原文】

先生有命,弟子乃食,以齿相要,坐必尽席。饭必奉羹不以手。亦有据膝,毋有隐肘。既食乃饱,循鏏覆手。振衽扫席已食者作,抠衣而降。旋而乡席,各彻其鋍,如于宾客。既彻并器乃还而立。

【原文】

凡拚之道:实水于盘,攘臂袂及肘,堂上则播洒,室中握手。执箕膺揲,厥中有帚。入户而立,其仪不忒。执帚下箕,倚于户侧。凡拚之纪,必由奥始。俯仰磬折,拼毋有彻。拚前而退,聚于户内。坐板排之,以叶适己。实帚于箕。先生若作,乃兴而辞。坐执而立,遂出弃之。既拚反立,是协是稽。

【原文】

暮食复礼。昏将举火,执烛隅坐。错总之法,横于坐所。栉之远近,乃承厥火,居句如矩。蒸间容蒸,然者处下,奉碗以为绪。右手执烛,左手正栉。有堕代烛,交坐毋倍尊者。乃取厥栉,遂出是去。

【原文】

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席问所何趾椒衽则请,有常则否。

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长其仪。

【原文】

周而复始,是谓弟子之纪。

形势解第六十四

【原文】

山者,物之高者也。惠者,主之高行也。慈者,父母之高行也。忠者,臣之高行也。孝者,子妇之高行也。故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主惠而不解则民奉养,父母慈而不解则子妇顺,臣下忠而不解则爵禄至,子妇孝而不解则美名附。

故节高而不解,则所欲得矣。解,则不得。故曰:“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

【原文】

渊者,众物之所生也,能深而不涸,则沈玉至。主者,人之所仰而生也,能宽裕纯厚而不苛忮则民人附。父母者子妇之所受教也,能慈仁教训而不失理,则子妇孝。臣下者,主之所用也,能尽力事上,则当于主。子妇者,亲之所以安也,能孝弟顺亲,则当于亲。故渊涸而无水则沈玉不至主苛而无厚则万民不附,父母暴而无恩则子妇不亲,臣下堕而不忠则卑辱困穷,子妇不安亲则祸忧至。故渊不涸则所欲者至。涸,则不至。故曰:“渊深而不涸则沈玉极。”

天,覆万物,制寒暑,行日月,次星辰,天之常也。治之以理,终而复始。主,牧万民,治天下,莅百官,主之常也。

治之以法,终而复始。和子孙,属亲戚,父母之常也。治之以义,终而复始。敦敬忠信,臣下之常也。以事其主,终而复始。爱亲善养,思敬奉教,子女之常也。以事其亲,终而复始。故天不失其常,则寒暑得其时,日月星辰得其序。主不失其常,则群臣得其义,百官守其事。父母不失其常,则子孙和顺,亲戚相欢。臣下不失其常,则事无过失,而官职政治。子妇不失其常,则长幼理而亲疏和。故用常者治失常者乱。天未尝变,其所以治也。故曰:“天不变其常。”

地生养万物,地之则也。治安百姓,主之则也。教护家事,父母之则也。正谏死节,臣下之则也。尽力共养子妇之则也。地不易其则,故万物生焉。主不易其则,故百姓安焉。父母不易其则,故家事辨焉。臣下不易其则,故主无过失。子妇不易其则,故亲养备具。故用“则”者安,不用“则”者危。地未尝易,其所以安也。故曰:“地不易其则。”

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阴气毕下,故万物藏。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赏赐刑罚,主之节也。四时未尝不生杀也,主未尝不赏罚也。故曰:“春秋冬夏不更其节也。”

天,覆万物而制之;地,载万物而养之;四时,生长万物而收藏之。古以至今,不更其道。故曰:“古今一也”。

蚊龙,水虫之神者也。乘于水则神立,失于水则神废。

人主,天下之有威者也。得民则威立,失民则威废。蛟龙待得水而后立其神,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

【原文】

虎豹,兽之猛者也。居深林广泽之中则人畏其威而载之。人主,天下之有势者也。深居则人畏其势,故虎豹去其幽而近于人,则人得之而易其威。人主去其门而迫于民则民轻之而傲其势。故曰:“虎豹托幽而威可载也。”

风,漂物者也。风之所漂,不避贵贱美恶。雨,濡物者也。雨之所堕,不避小大强弱。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人虽遇漂濡而莫之怨也。故曰:“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

【原文】

人主之所以令则行禁则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恶死,莫不欲利而恶害。

故上令于生、利人,则令行;禁于杀、害人,则禁止。令之所以行者,必民乐其政也,而令乃行。故曰:“贵有以行令也。”

人主之所以使下尽力而亲上者,必为天下致利除害也。

故德泽加于天下,惠施厚于万物,父子得以安,群生得以育故万民欢尽其力而乐为上用。入则务本疾作以实仓廪,出则尽节死敌以安社稷,虽劳苦卑辱而不敢告也。此贱人之所以亡其卑也。故曰:“贱有以亡卑。”

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体累而寿命损。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夫物莫虚至,必有以也。故曰:“寿夭贫富无徒归也。”

法立而民乐之,令出而民衔之,法令之合于民心,如符节之相得也,则主尊显。故曰:“衔令者君之尊也。”

人主出言,顺于理,合于民情,则民受其辞。民受其辞则名声章。故曰:“受辞者名之运也。”

明主之治天下也,静其民而不扰,佚其民而不劳。不扰则民自循不劳则民自试。故曰:“上无事而民自试。”

人主立其度量,陈其分职明其法式,以莅其民,而不以言先之,则民循正。所谓抱蜀者,祠器也。故曰:“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

将将鸿鹄,貌之美者也。貌美,故民歌之。德义者,行之美者也。德义美,故民乐之。民之所歌乐者,美貌德义也,而明主鸿鹄有之。故曰:“鸿鹄将将,维民歌之。”

济济者,诚庄事断也;多士者,多长者也。周文王诚庄事断,故国治。其群臣明理以佐主,故主明。主明而国治竟内被其利泽,殷民举首而望文王,愿为文王臣。故曰“济济多士,殷民化之。”

【原文】

纣之为主也,劳民力,夺民财,危民死,冤暴之令,加于百姓毒之使,施于天下。

故大臣不亲,小民疾怨,天下叛之而愿为文王臣者,纣自取之也。故曰:“纣之失也。”

无仪法程式,蜚摇而无所定,谓之蜚蓬之问。蜚蓬之问,明主不听也。无度之言,明主不许也。故曰:“蜚蓬之问,不在所宾。”

道行则君臣亲,父子安,诸生育。故明主之务,务在行道,不顾小物。燕爵物之小者也。故曰:“燕爵之集,道行不顾。”

明主之动作得理义,号令顺民心,诛杀当其罪,赏赐当其功,故虽不用牺牲璧祷于鬼神,鬼神助之,天地与之举事而有福。乱主之动作失义理,号令逆民心,诛杀不当其罪,赏赐不当其功,故虽用牺牲璧祷于鬼神,鬼神不助,天地不与,举事而有祸。故曰:“牺牲挂壁不足以享鬼神。”

【原文】

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虽不用宝币事诸侯,诸侯不敢犯也。主之所以为罪者,贫弱也。故国贫兵弱,战则不胜,守则不固,虽出名器重宝以事邻敌,不免于死亡之患。故曰:“主功有素宝币奚为?”

羿,古之善射者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操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发而多中。明主,犹羿也。

平和其法,审其废置而坚守之,有必治之道,故能多举而多当。道者,羿之所以必中也,主之所以必治也。射者,弓弦发矢也。故曰:“羿之道非射也。”

造父,善驭马者也。善视其马,节其饮食,度量马力,审其足走,故能取远道而马不罢。明主,犹造父也。善治其民,度量其力,审其技能,故立功而民不困伤。故术者,造父之所以取远道也,主之所以立功名也。驭者,操辔也。故曰:“造父之术非驭也。”

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明主,犹奚仲也。言辞动作,皆中术数,故众理相当,上下相亲。巧者,奚仲之所以为器也,主之所以为治也。钩削者,斤刀也。故曰:“奚仲之巧非钩削也。”

【原文】

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

故欲来民者,先起其利,虽不召而民自至。设其所恶虽召之而民不来也。故曰:“召远者使无为焉。”

莅民如父母,则民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莅民如仇雠则民疏之。道之不厚,遇之无实,诈伪并起,虽言曰吾亲民,民不亲也。故曰“亲近者言无事焉。”

明主之使远者来而近者亲也,为之在心。所谓夜行者,心行也。能心行德,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矣。故曰:“唯夜行者独有之乎。”

为主而贼,为父母而暴,为臣下而不忠,为子妇而不孝四者人之大失也。大失在身,虽有小善,不得为贤。所谓平原者,下泽也。虽有小封不得为高。故曰:“平原之径奚有于高?”

为主而惠,为父母而慈,为臣下而忠,为子妇而孝,四者人之高行也。高行在身,虽有小过,不为不肖。所谓大山者,山之高者也。虽有小隈不以为深。故曰:“大山之隈奚有于深?”

【原文】

毁訾贤者之谓訾,推誉不肖之谓。訾之人得用,则人主之明蔽,而毁誉之言起。任之大事,则事不成而祸患至。故曰:“訾之人,勿与任大。”

明主之虑事也,为天下计者,谓之荴巨。荴巨则海内被其泽,泽布于天下,后世享其功久远而利愈多。故曰:“荴巨者可与远举。”

【原文】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偷得利而后有害偷得乐而后有忧者,圣人不为也。故圣人择言必顾其累,择行必顾其忧,故曰:“顾忧者可与致道。”

小人者,枉道而取容适主意而偷说,循利而偷得。如此者,其得之虽速,祸患之至亦急。故圣人去而不用也。故曰:“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