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剑客叫宫本武藏。他和别人真刀比武,都是百战百胜。他的武功为什么这样高强?因为他曾经专心一志地锻炼,不分昼夜地练武,练到可以无需思索,只凭下意识就能打胜对方的程度。
经营公司亦是如此。一旦经验丰富了,遇事就不会犹疑不决,仅凭下意识所想的去做,就很得当。没有很深的功力却拿真刀和人比武,那他的脖子非被砍掉不可。同样道理,下的功夫不够而从事经营,公司就会被搞垮,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所以,为了成为成功的经营者,必须以学习剑法的认真态度来做事。这样,即使是下意识想出来的销售计划,也将是可以实行的,而无需花三天、四天的开会时间。所以,我们就必须把自己的想法、做法,修炼到具有名人技艺的地步,同时也无需思考三天、四天,而能在下意识的刹那间判断该怎么做。
有些成功的演艺人员,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令人惊叹。他们会为了报纸上一小行对自己不利的评语而整夜睡不着觉。这种战战兢兢的心理,正表示他们的专注。也唯有这样,才能练成高超的技艺。
任何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必将产生一种自我满足的心情。当一个人认为“今天工作得很起劲,做得的确不错”的时候,纵使是身体疲倦,也会觉得饮食是美味的,精神也轻松得很心安理得。想到自己的工作能心满意足,最后便会产生“尽人事、听天命”的安全感。
“力有不逮”是无可避免的。然而,确信自己已竭尽了最大的努力,是一种安慰、一种喜悦。这种心情不是任何东西所能替代的,也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那些以为金钱可以将工作取而代之的人,并未能真正了解工作的喜悦,也未能真正领略工作的乐趣。不能领略工作乐趣的人,可以说是最不幸的人。
成功与失败固然重要,但是,竭力以赴的心情,比成败更为重要。
松下先生曾去杂技场看表演,其中一项特技,是一位美丽温柔的小姐站在墙壁前,然后一位中国人沿着她的身体边缘,接连不断地直射了二十多支短剑,看得他全身紧缩,心脏几乎要炸开来。
好不容易全都射完,只见二十多支短箭,漂亮地顺着身体曲线插在墙壁上,人们这才从热烈的鼓掌声中松了一口气。这才是专家!观众虽然紧张恐怖,表演者更是稍有差错就人命关天,并且不只投射一剑,而是一口气二十多剑,又要日复一日地表演,一辈子恐怕也不见得都万无一失吧?真不简单!若是以稻草人为目标偶尔失手倒也无所谓,但却不会有人看。正因目标是人,稍有偏差就没命,客人才愿意花钱。这种事唯有专业者才能胜任。
我们的工作也是如此。既然以此为正业而赖以维生,就得具备这种精神,达成这件“事业”工作——能站在严酷的境地,完成相当的本领后领取一份薪资,不然就只是业余而已。
我们的工作岗位就是我们人生最佳的“练武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该努力成为真正的事业人员。所谓的工作,不单是自己获得各种知识或请教他人就能成功的,而是要亲自去体验,自己领悟、揣摩要点才行。
现在浅显地以经营学为例。经营学可以从向人请教,或阅读来学习,但即使读过万卷经营学的书,不见得就能做好经营工作,别人的经验和书中的知识,只能供参考而已。所谓活的经营、活的工作是想教无法教、想学也无法学的,只有靠自己实际经历揣摩、钻研,才能领会。否则,即使大致上是会做,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专家。一个人务必在能自悟的前提下,种种知识才能有效地发挥。要能自悟,必须有“练武场”似的地方。例如,若要领会游泳,就必须有海、河或游泳池等场所,不然就无法领会。
工作亦然,幸亏在你未来之前,最佳的“练武场”早就为你准备好了。那就是你自己的工作岗位、自己的公司,真可说是得天独厚。剩下的问题,就看你是否决心要在那里修炼体悟了。
在公司的练武场有薪资可领,再方便不过了。但你若说:“我在这练武场学习还领薪水,实在太不应该,我愿缴费学习”也是值得的。
其实不必如此,只要有这种精神,你的态度与观念自会不同。本来应该缴学费的地方,反而领月薪。即只要对此有认识,工作态度自然会谦虚、有劲,不久就进步到领取练武场师傅代理人的薪资也不为过。
如上所述,现代社会对薪水阶级的要求就像那投射短剑的艺人一样以活人为对象,要具备一次也不许失败的专业能力。你若肯下决心,亲自体验这条严酷的道路,成功是一定可以达成的。
找对你的位置,做好你的工作
某公司的一位员工曾经讲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段时间,公司的业绩差,员工们少有笑语。老总体恤下情,组织了一次郊游。有人带了毽子,于是大家就围成一个圈,相邻的人左右横传,可是没几下便有人踢偏,所有的人又一拥而上,结果大家都撞在一起了,毽子却如失羽的鸟,“啪”地掉进草丛。接二连三,屡试屡败。结果谁都不承认是自己的错。让大家挨个踢了一回,人人都能轻轻松松踢几十下,甚至几百下的高手也大有人在。有人灵机一动,拖一个人到圆圈中央去,毽子一旦踢偏,让其应急冲上前救援。这一招果然有效,连续踢的最高记录上升到几十下。兴尽,随着夕阳下山来,路上大家却七嘴八舌地若有所得:所有的圆周,都需要圆心,它是一点与另一点的援臂桥,在人所共有的鲁莽、犹豫、偏差间,不单单是衔接,也是随时紧盯,查缺补漏。这个位置,不可或缺。一个同事说:“领导是必需的。”另一个同事说:“但最重要的并不是他的才华和能力,而是……”经理慢吞吞地接口:“他的位置和责任。”众人相视而笑。
这次郊游对公司的震动很大,公司上上下下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并承担这个位置的责任。许多人找不准自己的位置,自然也就不明白自己的责任,就像踢毽子的运动一样,你越努力,结果越糟糕。从那以后,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人人都确定了自己的位置,个个都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公司的效益直线上升。
小王和小赵同是一知名大学校长办公室的秘书,一起负责起草文件、对外宣传以及一些日常接待工作等。小王人长得漂亮,性格开朗活泼,喜欢在某些场合表现自己,虽然偶尔犯一些小错误,大家也总是原谅她。小赵则平日里默默无闻,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提高自身素养上。她努力了解学校各部门的职能和每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今后的工作做出前瞻性的预测和判断。
小赵和小王同时陪校长去会见一位给新校园投资的大公司的老板,签一个重要的合同。当他们正签合同的时候外面下起了小雨,小赵想起随身并未带雨伞时,就立即掏出钱给宾馆服务人员,让他马上去附近的商店买一把伞。当校长与投资方走出宾馆时,外面雨正下得急,小王顿时手足无措,这时小赵接过服务人员送过来的伞,递给了校长,校长从容地为投资方打伞,送其上车。事后,校长对小王和小赵的办事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她们在学校干了四年,第一年小赵做的是普通秘书的工作,第二年升任为办公室副主任,第三年由副转正,第四年出任校长助理。而小王呢,则一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办公室秘书。
秘书的职责是辅助决策者做好必要的日常工作,处理各种日常问题。下雨虽然是件很小的事情,但在只有秘书和老板在一起时,下雨需要准备雨伞对秘书就不再是一件小事了。很显然,小王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忘记了她做秘书的职责。
每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和工作性质有了相当的了解,自然就会明白自己在这个位置上的责任是什么,并同样明白自己逃避责任的后果是什么。可以说位置意味着责任!
在生活或工作中,我们有没有关注过自己的位置呢?
有人会问:“位置为何物?”
位置,简单地说,就是处于某种环境中时一个人的角色。比如,少年时代,我们与父母在一起,我们的位置就是做一个好儿(女);为人妻、为人父(母),就要做一个好妻子、好父亲(好母亲);在工作中,我们更要找好位置、扮好角色、负好责任,做一个好领导,一个模范员工。只有找准位置才能够负起责任!
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是什么,更不知道责任是什么。他们从来不去考虑对组织的贡献是什么,也不去考虑自己在整个团队工作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责任在哪里。
位置意味着责任!如果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责任空缺和工作空白区就会减少。犯了错误,是谁的问题,谁该受到处罚,就会很清楚,也不会有扯皮现象的发生。像这样,工作中具体的责任(整个工作责任中对应自己的位置的那部分)已经被划分得很清楚了,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好。找准自己的位置,也就意味着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一个人在二十岁的时候,想改变世界,结果他没有成功;三十岁的时候,想改变国家,结果他又没成功;四十岁的时候,想改变自己所处的周边环境,结果他还是不成功;五十岁的时候,他才终于明白:其实首先要改变的是他自己!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选择好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否则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到头来一事无成。
刘备以布衣之身凭人和而兴霸业,吕布勇冠三国,却落得家破人亡,殒命白门楼。观其成败命运,我们可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特点给自己定位。
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寻找的艺术,你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社会的需求,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就成功了一半。
做好分内是责任,做好分外是进取
如果你对工作能够多一份进取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并尽自己所能每天多做一些分外的事,做一些对别人和对工作有益的事,那你就会比别人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对员工来说,工作似乎都有分内分外之分,但在老板那里,所有工作是不分分内和分外的。优秀而卓越的员工在优质高效地做完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后,总能自觉地协助同事和老板做好属于团队、属于公司的工作。他们总能跟老板或跟同事结成一个视角,抱定一个目标,坚守一个信念。为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所有的工作都是自己或都是与自己有关的。正是这种姿态成就了他们奋斗拼搏的进取心和不断高涨的积极性。
如果你每天都能坚持这样做,那么你会从自己的努力中获得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补充,同时还会增强个人的工作能力。
蒂尔是一家公司的秘书,她的工作就是整理、撰写和打印一些材料,很多人认为她的工作单调而乏味。但她并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好。她说:“检验工作的标准不是你做得好不好,而是你是否可以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工作中的缺憾。”
她每天认真仔细地做着这些工作,做久了,她发现公司的文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甚至公司的一些经营运作也存在着问题。
于是,她除了做每天必做的工作之外,还细心地搜集一些资料,甚至是过期的资料,她还查询了很多有关经营方面的书籍,把这些资料整理分类,然后进行分析,写出建议。然后,她把打印好的分析结果和有关证明资料一并交给了老板。老板读了她的这份建议,感到非常吃惊,一位年轻的秘书,居然有这样缜密的心思,而且分析井井有条、细致入微。老板很欣慰,她觉得这样的员工是公司里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公司的骄傲。后来,蒂尔的很多建议都被公司采纳了。
当然,蒂尔很快得到了老板的重用,得到了晋升。她觉得她只比正常的工作多做了一点点,但是老板却觉得她为公司做了卓越的贡献。
现在,很多员工都把老板放在了与自己对立的位置上,他们把工作与酬劳算计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多一分的努力,多一点儿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做,或者说做了就得计较要有回报。他们不认为多做些工作还会为自己带来什么。作为职场中的员工不应该抱有“我必须为老板做什么”的想法,而应该多想想“我还能为老板做些什么”。
如果你是一名货运管理员,也许可以在发货清单上发现一个与自己职责无关的未被发现的错误;如果你是一个过磅员,也许可以质疑并纠正磅秤的刻度错误,以免公司遭到损失;如果你是一名邮递员,除了保证信件及时准确到达外,还可以做一些超出职责范围的事情……这些可能是你工作职责以外的小事,但是如果你做了,就等于在积极进取中播下了成功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