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本科生应聘到一家外贸公司,她的意向是经理秘书,但公司开始却安排她做办公室文员,具体的任务就是负责收发、复印文件。她稍作了一点思想挣扎之后,还是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同事们交待的事情,她都能准确而及时地完成任务,同事们都夸她责任心强,交给她工作令人放心。有一次,经理拿一份合同让她复印,十万火急的样子,细心的她习惯性地快速浏览了一遍,当经理有些不耐烦地催促她时,她指着一处刚发现的错误给经理看。经理看完以后,惊出了一身冷汗。她的更正为公司避免了几百万元的损失,很快便被提任为经理秘书。
从根本上说,工作本身就意味着责任。所以,工作不是我们为了谋生而做的事,而要把它当成一种使命来完成。
将责任根植于内心,让它成为我们脑海中一种强烈的意识,这种责任意识会让我们在日常行为和工作中表现得更加卓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员工,他们在谈到自己的公司时,使用的代名词通常都是“他们”而不是“我们”,“他们业务部怎么怎么样”,“他们财务部怎么怎么样”,这是一种缺乏责任感的典型表现,这样的员工至少没有一种“我们就是整个机构”的认同感。
责任感是不容易获得的,原因就在于它是由许多小事构成的。所以培养责任感最基本的是做事成熟,无论多小的事,都能够比以往任何人做得都好。
有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布朗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
布朗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草丛中的杂草。”
布朗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布朗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布朗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个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究竟做得好不好!”
多问自己“我做得好不好”,这就是责任。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须承担责任的工作,相反,你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你肩负的责任就越重。不要害怕承担责任,要立下决心,你一定可以承担任何正常职业生涯中的责任,你一定可以比前人完成得更出色。
我们不少人往往有这样的偏见,认为只有没有能力、没有开拓精神、素质低的人,才会那么婆婆妈妈,那么注意细枝末节。而事实上,看重细节的人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因为有了责任心,他们在职场中的地位往往十分显赫。因为有了责任心,人们就会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出积极、认真、严谨的态度,而工作态度决定着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决定着投入工作的精力大小,从而决定着工作效果的好坏。所以,有责任心的更容易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骄人的成绩,更容易走向成功,甚至创造奇迹。强烈的责任心使人对工作、对生活、对他人、对自己都会表现出热情和活力。有为才有位,更高的职位也就意味着更多的责任。看来,恪守本职不仅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责任心是一个人必备的职业品德,同时更是必要的生活态度。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每一个职位所规定的工作内容就是一份责任,你做了这份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所担负的责任充满责任感。
责任感与责任不同。责任是指对任务的一种负责和承担,而责任感则是一个人对待任务、对待公司的态度。责任感是简单而无价的。据说前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桌子上摆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Book of stop here(责任到此,不能再拖)。他桌子上是否有这样一个牌子,我们已无从考证,但想告诉大家的是,这就是责任感。
一个人责任感的强弱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责还是浑浑噩噩,而这又决定了他做事的好坏。如果你在工作中,对待每一件事都是“Book of stop here”,出现问题也绝不推脱,而是设法改善,那么你将赢得足够的尊敬和荣誉。
当我们对工作充满责任感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懒散敷衍成为一种习惯时,做起事来往往就会不诚实。这样,人们最终必定会轻视你的工作,从而轻视你的人品。粗劣的工作,就会造成粗劣的生活。工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做着粗劣的工作,不但使工作的效能降低,而且还会使人丧失做事的才能。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只给你的老板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但是却可以毁掉你的一生。
那些责任感不强的泥瓦工和木匠,将砖石和木料拼凑在一起来建造房屋,在这些房屋尚未售出之前,有些已经在暴风雨中坍塌了;那些责任感不强的医科学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学好技术,结果做起手术来笨手笨脚,让病人有极大的生命危险;责任感不强的律师在读书时不注意培养能力,办起案件来捉襟见肘,让当事人白白浪费金钱;责任感不强的财务人员,在汇总时疏忽大意写错了一个数字,给公司带来灾难性的损失……这样的人,因为给老板和顾客带来灾难而最终会失去工作的资格。
责任感是我们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它使我们有勇气排除万难,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失去责任感,即使是做我们最擅长的工作,也会做得一塌糊涂。
缺乏责任感的员工,不会视企业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也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影响到企业的利益而感到不安,更不会处处为企业着想,为企业留住忠诚的顾客,让企业有稳定的顾客群。这样的人在老板眼里是一个不可靠的、不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一旦伤害公司和客户的利益,老板会毫不犹豫地将其解雇掉。
一个有责任感的员工,不仅仅要完成他自己分内的工作,而且他会时时刻刻为企业着想。老板也会为拥有能够如此关爱自己的企业,关注着企业的发展的员工感到骄傲,也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够得到企业的信任。事实上,只有那些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很强责任感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
对待工作,是充满责任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还是敷衍了事,这一点正是事业成功者和事业失败者的分水岭。事业有成者无论做什么,都力求尽心尽责,丝毫不会放松;成功者无论做什么职业,都不会轻率疏忽。
用最高标准要求自己
没有高要求就没有高动力。问及很多优秀的员工,为什么他们能够创造奇迹般的业绩,他们的回答各种各样,但是其中有一点非常地相似:他们对自己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都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完美的状态,能够使顾客百分之百地满意,同时要求自己能够成为公司团队中的最佳一员,要求自己能够为公司和同事创造真正的利益与价值。正是拥有了这样的高要求,他们才有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向着成功的方向努力。
曾有一名伟大的推销员这样回忆他成功的历程,他说:他开始做推销之前就读很多关于自我启发的书籍,这方面的书籍堆满了他的书架,这些书中给他影响最大的是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哲学》。
他是2l岁时和这本书相遇的,至今还有一节铭记在他的心中:“如果你想成功,必须明确自己的追求,并且要明确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把它搞到手。为此,你要具体地设定目标,详细、周密地做出到达目标的行动计划,尽最大努力去做,每天大声朗读。在没有实现目标之前就以目标的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当时,他的内心被“实现目标之前就像实现后那样的高要求来认真对待”以及“所有的成功都取决于人的精神状态”这种观点强烈吸引,但并不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可是不久,他按照这种观点去做以后便开始理解了其中的深刻内涵。
拿破仑?希尔讲的所谓“实现目标之前就以目标的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就是“将自己成功时的形象,放到愿望世界”。这样放进愿望世界里的形象就成为人的动力,人将会有强烈欲望去积极采取有助于自己取得成功的行动。所谓成功始于内心,指的就是这样的过程。工作,就以最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这种要求对人产生效果的原理就是通过这样的行动选择而表现出来的。
韩国现代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在谈到对员工的要求时是这样认为的:“我们认为对员工的最好的要求是,他们能够自己在内心中为自己树立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应该符合他们所能够做到的最好的状态,并引领他们达到完美的状态。”
在现时代的各种公司中,对员工的要求已经由原来的公司规定怎么做,员工只要老老实实照做,变成了员工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这样的转变要求员工心中必须具有对自己的高要求,因为这样才能达到自我管理、自我发挥的状态。
对于员工来说,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的时候,就意味着做到让客户百分百地满意,让客户感受到超值的服务,这就是卓越员工工作的惟一标准。这样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将造就优秀的员工,另一方面将造就成功的企业。
在各种行业中,零售业是最考验服务水平的行业。很多专家都研究过沃尔玛成功的原因,他们分析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沃尔玛拥有全球性的信息网络,能够及时有效地反应全球的零售业变化;二是沃尔玛拥有整体高效的成本分摊系统;三是沃尔玛员工提供了优质而无可挑剔的服务。在沃尔玛的店面里,员工都以最高的工作标准警醒自己。员工的微笑服务、耐心、诚实早已经是最基本的准则,他们追求的是向心中的完美状态进发。拥有这样的员工的沃尔玛当然不可阻挡地成为了零售业的巨头,甚至超过了很多实业公司,成为世界企业500强的第一名。而沃尔玛的员工也为自己是沃尔玛的一员而骄傲,因为这意味着优秀、完美与卓越。这便是员工用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给企业和自己带来的巨大效益。
敬业,从珍惜自己的岗位做起
工作岗位是人生旅途拼搏进取的支点,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舞台。珍惜岗位,就是珍惜生命,进而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很多人在工作中却不珍惜自己的岗位,总是心浮气躁,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由于没有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他们当然也不会有建功立业的成就感。这种人一见到别人做出了成绩,就会因羡慕而嫉妒,进而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牢骚,似乎自己没有成就,不是主观不努力,而是岗位不合适。于是,一旦领导将他们放到某个重要岗位上,他们又会因沾沾自喜而乐以忘忧,以至整天在“一杯茶水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中消磨时光。至于人生的理想,奋斗的激情,进取的潜能,创造的才智,统统都在这种舒适安逸中慢慢泯灭殆尽,到头来,难免平平庸庸、无所作为。可见,不珍惜岗位,实际上就是苟且偷安,敷衍人生,最终是对自己生命的浪费。
有人或许会说重要的岗位容易调动人积极性,而平凡的岗位很难让人产生敬业之情。但是,道理并非如此。就一个城市而言,没有人当市长是不行的;同样,没有人做清洁工也是不行的。想当市长的人很多,想扫地的人肯定不多。可是,市长只需要一个,清洁工却需要几千人,甚至几万人。即使这样,如果清洁工不认真工作,不珍惜自己的工作,他同样也会失去这一份工作。作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则更应该加倍地珍惜自己的工作,因为,你不珍惜你的岗位,自然会有人来替代你。
珍惜岗位,实际上表现的就是一种敬业精神。当前我们很多人在学习西方先进企业的精神和教义,其实我们更应该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千多年前的诸葛亮就曾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名垂千古。我们又怎能忘记,2003年SARS横行,在那场没有硝烟但很悲壮的战争中,许多医生和护士冒着生命危险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病毒的侵袭,为的是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正是他们才使得我们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他们正是我们“努力工作,珍惜岗位”的学习楷模。
珍惜岗位每一天是一条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只有踏踏实实,充分利用自己在岗位上的每一天,刻苦钻研,奋发图强,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
当年,年轻的帕瓦罗蒂从师范学院毕业后,问他父亲:“我是选择当歌唱家呢,还是当老师?”父亲回答他说:“你如果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只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我们只能选择一把椅子坐。”同样,如果你不珍惜自己的岗位,好高骛远,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岗位很平凡,那么请你回头看看掏粪工人时传祥、石油工人王进喜、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他们中的哪一个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岗位很辛苦,那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你该懂吧。没有辛勤的耕耘,又哪来丰收的喜悦?
珍惜岗位更是一种对自己、对企业、对国家认真负责的表现。当今的社会竞争激烈而残酷,你只有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才能保证自己的岗位不被别人取代。珍惜岗位每一天就是珍惜自己的就业机会,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有人说失去的时候才会懂得珍惜,如果你对工作总是漫不经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珍惜自己的岗位,总是以为自己是在为别人、为企业、为国家工作,到头来损害的不光是企业的利益甚至国家的发展,自己也会因此而丢掉手中的饭碗,到时候恐怕后悔莫及!
更大的成功和更高的薪水需要我们从珍惜自己的岗位做起,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更需要我们从珍惜个人的岗位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