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执政党掌握了政权,有了调动全国人、财、物等资源的权力,而且权力之大,可调动的资源之多,都是执政前所无法比拟的。大批党员干部担任了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领导职务,手中掌握了这样那样的权力。如何对待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对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而且执政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倾向,容易滋生和积蓄既得利益,容易出现权力失控现象,容易失去生机和活力,等等。核心问题是是否脱离群众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权力观,永远不脱离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打造了“试金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强本固基的前进方向。江泽民同志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想立得住、站得稳,必须正确认识党的执政地位及其带来的影响,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保持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色,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真正代表人民利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执政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组织上,要把社会上各个不同部分的优秀分子都积聚到党内来,并以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同化他们,使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只有这样,党的执政地位才得以巩固和加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说明了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执政的内容、执政的任务、执政的规律和执政的要求,只有坚持做到“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掌好用好人民赋予的执政权力,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基础。因此我们说,“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
§§§第三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克服困难,战胜强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战胜各种大风大浪大险,经受住各种考验,不断夺取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胜利;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所谓历史“周期律”,并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过程中显示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象,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深深植根于中国这块沃土,不断吸取人民群众的营养,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归根到底来自人民群众这一最广大、最深厚的力量之源。
一、“三个代表”是我们党执政的动力所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最初的几十个党员,发展为今天拥有6600多万党员的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曾经比自己强大的多的敌人,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辉煌的业绩,这巨大的力量根本上来自于我们党能够发挥“三个代表”的作用,具有先进性。而党的先进性直接体现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上。
一方面,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的执政力量的物质来源。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只有当它学会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历史必然性的要求时,才能获得客观的存在依据,才能使自己的力量不断壮大起来,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个最根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我们党才有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带领中国人民开辟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把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向前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首先强调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求我们党必须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从而始终站在历史的前列。
另一方面,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的执政力量的精神来源。一个政党要想在实践中真正站住脚和有力量,就不仅要把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根本依据,而且要顺应社会文化进步的趋势,站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并努力为其开辟道路。同时,还应不断汲取社会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努力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保持精神上的优势。否则,就会萎缩不前,走向没落。
党的先进性还表现为它所代表并为其服务的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一个政党要想在历史上有所作为,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去实现历史发展的目标。离开了人民群众,必将一事无成。我们党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生命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使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有力支持,从而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可以说,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党的先进性的力量就无从发挥。因此,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执政力量的根本来源。
二、“三个代表”是我们党执政的活力所在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表现在“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党执政的活力所在。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键是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去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
这句话所包含的强烈的创新精神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情况新问题面前的勃勃生机与活力。这种生机与活力也正体现在“三个代表”思想所开辟出的既坚持历史经验,又努力实现新的结合的执政党建设的新境界上。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首先来自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其次来自它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也就是适应和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敏锐把握形势的变化,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其基本特点和总体趋势,进而作出新的判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因此,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中国共产党80多年历史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新的理论、新的观点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的活力所在。
三、做到“三个代表”我们党就无往而不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古今中外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古今中外大量历史事实证明,一个政党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就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为人民所拥护;不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就要被历史的潮流抛弃掉,失去人民的支持。苏联共产党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共产党,但未能摆脱垮台的命运。根本的一条,就是它不能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能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能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经验表明,我们党之所以成功,说到底就在于做到了“三个代表”;之所以遭受挫折与失误,说到底问题出在“三个代表”上。什么时候坚持了“三个代表”,当好了“三个代表”,党就前进,就朝气蓬勃,就走在时代的前列,就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什么时候偏离了“三个代表”,没有完全当好“三个代表”,就会走弯路,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人民就不满意。我们党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功,特别是20多年来,我们党成功地领导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这个伟大实践也极大地锻炼和考验了我们党,使党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更加充满生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我们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国内敌对势力,它们寄希望于中国共产党的失败,妄图把中国变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严峻挑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对这一挑战的最为科学、最为坚定的回应。只要我们党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这“三个代表”,努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就能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下,继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就能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
2.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和任务?
3.为什么说只要我们党做到“三个代表”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