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3782600000030

第30章 社交中的心理应对(三)——如何让自己受人欢迎(10)

这种人做了你的同事,你除谨言慎行及和他保持距离外,最重要的是你得联络其他同事,建立联防及同盟关系,将他孤立起来。如果他向任何人挑拨或离间,都不要为之所动,不要受影响。

如果他是你的部下,那你就要想办法弄走他,孤立他。如果下不了手,那他就会孤立你,弄走你。

(五)应付雄才大略的人——虚心地学习

这一类型的人,胸怀大志,眼界开阔,而不计较一些小的得失。他们在工作时,不忘掉充实自己及广结善缘。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外,他们也会帮助别人和指导同事。

每到一个地方,不论他们是否已呆很久,或已成为组织中的正式主管,他们都能在极自然的状况下,影响别人,控制群体的行为。俗语所说的“虎行天下吃肉”,指的大概就是这种人。

雄才大略的人,见识往往异于常人,思考逻辑方式也有其个人特色。他们在时机不成熟时,可以忍耐,不论是卧薪尝胆或是从你的胯下爬过,他们都能接受。但是,时机成熟,他们便奋臂而起,如鹰冲天,没有人能与之争锋。

不是每一个雄才大略的人,都是成大功、立大业的。但是,做人处事自有风格,不卑不亢、不急不躁是他们的本色。

有雄才大略的老板,你是跟对人了。于是亦步亦趋,片刻不可相离。他晋升你也跟着晋升,碰到这种老板,你要虚心地向他学习。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当曲终人散时,别人都受益匪浅,而你不要两手空空。

有雄才大略的同事,如果大家利害一致,大可共创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如果一山不能容二虎的话,也可各取所需,各享盛名,而得其利。如果以上都行不通的话,你就全心全意地帮他成功,自己多少也留下识才的美名。

有了这种部下,你应有自知之明,知道他终非池中之物,有朝一日定会超过你。虚心地接纳他,给他实质上的资助及肯定。在会计学上称之为投资,到时候一定是有利润的。

(六)应付翻脸无情的人——应该留一手

这一类型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翻脸如翻书。说翻就翻,一翻就是好几页。在他们翻脸时,你不要问他们理由。你不必述说从前对他们的恩情和助益。他们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翻脸无情的人似乎是得了一种“忘恩记仇病”。你对他们的百般呵护,只要小事一桩不顺他们的心,就全盘翻覆。这有如野心狼子,你养育愈久,对自己的危险就愈大。这种情形,在国内的电视连续剧的剧情中,最常看得见。三十集中,让他们横行二十九集半,最后还是编剧者应观众的要求,将他们在银幕内正法。

翻脸无情的人发现,他们利用这种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简直是无往不利,处处占便宜。他们每次利用完别人,又找到新的利用对象时,就翻脸。反正每次翻的都是不同的人,别人不但记不住,也无可奈何,只能自认倒霉!

如果你的老板是这种翻脸无情的人,你在他手下做事时,千万要记住“留一手”。任务完成了,你就要小心被炒鱿鱼了。怎样化被动为主动呢?当他要翻脸的那一刹那,你就告诉他:“我等你好久了,为什么你今天才要翻!少来这一套,你这种手段我看多了。”

有着这种同事,你倒是大可不必和他一般见识,反正没有利害关系,各干各的活,翻不翻随便他!

有这种部下最令人伤脑筋,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最重要的是不能因为他常翻脸,而特别将就他。别的部下会以为你是欺善怕恶,这就划不来了。

(七)应付敬业乐群的人——工作得卖力气

这一类型的人,由于工作态度和做事方法正确,颇受公司的肯定和同事的爱戴。凡是他们在的单位及群体,都会有着不错的生产力和业绩。这一类型的人,会感染其他的工作同仁,让组织朝着正面的方向发展,给员工带来一个合作而和谐的工作环境。

当公司顺利时,大家共同努力,共享成果;当公司不顺时,大家咬紧牙关,奋发图强,再创生机。平时没事的当儿,他们会主动地训练新手,培养团体实力;工作忙碌的刹那,他们又能影响同仁,相互支援,共渡难关。这一类型的人,不论是你的主管、同事或部下,在和他们一起工作时,你都要学着和他们一样地敬业乐群。如果你表现出不是那个样子的话,你就会被他们比下去。

(八)应付踌躇满志的人——尽量顺着他

踌躇满志的人,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之所以会踌躇满志,是因为一直处在一种极顺的状况下,不曾尝过失败的苦头,因此也不怕失败。上帝既然对他们如此地眷顾,只要上帝不死,他们自然会再受眷顾下去。

他们没有办法接受别人的意见,如果别人够聪明的话,也不用和他们争辩。要知道一个长久不曾失败过的人,是因为他的智慧,而不是他的运气。

如果他是你的老板,在他的面前不要乱出点子。尽量照他的意思去做,他会把他的意思讲得很清楚。因为他怕你笨,所以他会多讲一遍。最后,再问你一次,懂了吗?等你回答懂了,他才放心。有时,他会礼貌性地问一下,对他的做法,有没有意见?此时你就立即肯定他的做法。你若稍有犹豫或再多问两句,都会被他嗤之以鼻。

对这种部下,交一些难度较高的工作给他做。做成功了,也不赞许;做失败了,再交给别人做。让别人做成功,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不用训练他和告诉他做事的方法,他听不进去。多花一些精力在别人的身上,对他绝对是有益的。

受亲属欢迎的社交技巧

(一)多沟通

常言道,“不走不亲,常走常新”,谈的就是亲属间要经常走动。你来我往,经常交流才能深化感情,密切关系。亲属的交往都是熟人间的交往,彼此间都有较多的自我表露,交谈亲切而且随便。在熟人面前,会更多地注视对方,面部表情多,非言语行为比较自由。双方可以大量谈论职业、嗜好及共同参与的活动等问题,而不像与陌生人那样只谈些粗浅的、表面的东西。亲属间的沟通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因为有助于个人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亲属间凝聚力的重要标志。我们提倡多沟通,也并不是“串门”越多越好。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了,彼此工作都很紧张,走动频繁会给双方都造成很大负担,所以沟通频率要适当,沟通方式要多样。除了交谈以外,还可以搞些郊游,共同参加一些文娱活动,甚至逢年过节互寄一张贺年片或其他小礼物,对于丰富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及密切彼此关系都是大有益处的。

(二)礼尚往来

亲属间的交往,礼节应酬发生的频率较高,如“新婚之喜”、“寿诞之喜”和“乔迁之喜”等,总要有所表示,以示祝贺,这是人之常情。礼品是感情的载体,亲属间的交往终归是情感的交流。只有礼尚往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彼此间的感情才能更深一步。这是人类特有的互酬心理作用。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这种心理影响去调节人际关系,平衡彼此间的感情。有时,一份薄礼常使多年积郁在内心的隔阂化为乌有。

社会学中的礼尚往来,并不是经济学中的等价交换。如果亲属有可贺之喜或有疾病在身,带点礼品去看望是可以的,古人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的说法,只要能表达自己的庆贺或慰藉之情就可以了。如果彼此在礼节上应酬过多、过重,不仅会增加彼此的家庭负担,而且还会使人觉得庸俗,进而淡化人际关系;在亲属交往中,应提倡“君子之交谈如水”的交往方式,注重情感交往,克服那种“礼品越丰富越表现人情深”的庸俗思想意识。

(三)不要给亲友出难题

给亲友出难题不外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让亲友帮助办违章违纪的事;二是要亲友代办力所不能及的事;三是事无巨细,明明自己能办的也要亲友代劳,理由是,既然是亲友关系,就应替我奔忙。

亲友之间的扶危济困是应该的,但帮助人从来就是相互的。那种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甚至不惜把亲友置于违法的做法是极端自私的表现。亲友间一方要考虑另一方的难处,另一方也应体谅对方的困难,应该帮的或能够帮的,就要主动热情地帮助对方。但任何一方都不能搞封建宗法制度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也不能因亲友的非分要求而“以权谋私”,拿原则做人情交易。而应保持理智,坚持公私分明。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说过:“我结交朋友的方法是给他人以好处,而不是从对方得到好处。”亲友之间交往应遵从这一原则。

受邻里欢迎的社交技巧

邻里关系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一种普遍关系。好的邻里关系等于为自己添了左膀右臂,在困难的时候,可以得到邻里的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思想得到沟通。反之,不好的邻里关系会招出许多麻烦。刘家和宋家是邻居。刘家嫌宋家的花盆妨碍他们走路,就和宋家发生了争吵;宋家为了表示不甘示弱,仍把花盆放在那里。谁知两天后宋家心爱的花被拔。宋家为此大为恼火,打伤了刘家的人。两家从此结下了仇,相互提防,上班心里也不踏实。一天,刘家的两个人在家休息,宋家的人生怕家里出事,一走神结果出了工伤事故,且不论两家的是非曲直,单就工作和日常生活而言,搞好邻里间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怎样搞好邻里关系呢?邻里间交往要遵守以下原则和心理技巧。

(一)主动交往

由于我国长期受封建社会的影响,自然经济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相应地产生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性心理。新中国成立以后,那种“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传统价值观念,仍然在不少人头脑中发挥作用,导致了人们热衷于一家一户式的与外界隔绝的人际活动方式。这是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要克服封闭心理,发展融洽的邻里关系,首先要提高交往的主动性。人际交往是互动的,只有在互动中人们才能彼此加深了解,深化感情。然而在交往的开始阶段,总要有一方更主动一些。对一些不熟悉的邻居,不妨主动叫出他们的名字,主动说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找出双方的兴奋点和共同点。这就为进一步交往打下了基础。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彼此相倚”现象。在陌生人之间,开始如果没有人打破沉默的话,往往大家都默不作声;如果有人谈笑风生起来,于是其他人也会很快响应。就是说,大家都相互示范。邻里间的交往也是如此。如果谁也不去主动交往,可能彼此间就一直“不相往来”下去;如果有一个主动些,大家彼此就会亲热起来。主动交往不仅是邻里交往的开端,也是邻里友好交往的基础。

(二)“不干涉内政”

人们常用“亲如一家”形容邻里关系之好。邻里之间有时因兴趣相投,谈话投机或相处时间较长,经常互相帮助,形成了比较亲密的关系。这种邻里友谊给双方都带来了许多方便和愉快。但这种友谊再深也只是邻里之间的友谊,而不能忘了“不干涉内政”这条原则。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界限。“不干涉内政”是邻里交往的界限。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既有共同的社会属性,又有其独立的人格品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不同的人其活动圈永远不会完全重合。个人身上的事,只要不危害社会,不危害他人就没有究底的必要。诸如生理缺陷、私生活、家庭状态和宗教信仰等,那是个人的人身权利,邻里间关系再好都不能妄加评论,更不能以个人感情代替他人的意志,否则就会出现好心无好报的现象。在经济上应当清清楚楚,如果借钱善忘,时间长了也会引起人家的反感。邻居夫妻吵架,无论哪方有理无理,作邻居的也只须劝说,讲些道理,切不可站在一方立场上帮着另一方吵。为什么有些关系密切的邻里,忽然关系恶化了,甚至反目成仇,原因就在于超越了邻里交往的界限。

(三)严于律己,礼让在先

严于律己就是在交往过程中,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为自己的快乐和方便而去影响别人。如公用的厨房、走廊、庭院不多占用和堆放杂物;午休与晚上休息时间音响尽量小些,不大声喧哗等。严格要求自己是一种文明的、有修养的交往方式,也是人际交往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常言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指的就是高尚的道德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的感染作用。明朝时,山东一姓董的人在京城做官,家里给他捎来信,说家中因盖房砌墙和邻里发生争执,要他出面干预。此人见信后便提诗一首给家人:“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墙有何妨?”其家人接信后受到启发,砌墙时主动让出一些地方。其邻里也从中受到教育,也主动让出一些地方。结果两家墙砌好后,中间形成了一条八尺宽的过道。这过道被后人称为“仁义胡同”。这告诉人们邻里间如果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克制利己欲望,彼此礼让,不怕吃亏,就会减少或避免矛盾的产生。

(四)热情帮助,相互理解

邻里之间要主动、热情,相互帮助,不能关起门来对邻里的事不闻不问。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邻里的老人、行动不便的病人以及其他有生活困难的人,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感到邻里关系的温暖,增强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邻里间的交往是双向的情感交流。如果你希望别人尊重你,你必须对别人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尊重是改善和发展邻里关系的重要手段,理解他人和克制自己是一致的。如果邻里是天南地北地凑到一起来的,性格各异,爱好不同,生活习惯也千差万别,就更需要彼此理解和尊重。

有人总结了处理邻里关系的“三戒”可供参考。

一戒搬弄是非。有些邻里习惯风言风语说闲话;看到别人打扮得漂亮些就说三道四,邻家的男主人家来了个女客人就胡乱猜疑;别人家婆媳间有点小口角,就添油加醋地传来传去,往往闹得邻里间矛盾丛生。戒除这种现象的有效办法,就是不给搬弄是非者以市场,既不去打听邻家的私事,也不偏听偏信。

二戒多心多疑。邻里间出现矛盾,往往是出于误会,或是自己的心胸狭窄,好猜疑,习惯于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以主观想象去推测他人。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凡做了错事的人,都有一种内疚感,这就更需要别人的宽容与理解。宽容理解本身就是一种温暖和力量,使人心理感到安慰,如果对做错事的邻居一味责难,反而会使其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三戒以邻为堑。战国时有个叫白圭的人自夸善于治水。孟子批评他说,你用筑堤挡水的办法使水流到别的国家,实际是把邻国当作排泄洪水的沟。后人就用“以邻为堑”形容那些只图自己利益,而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的人。冬天扫雪切不可扫开了自家的路却挡住了别人家的路;不愿往自家门口泼脏水,也不要把脏水泼在邻家门口……

如果人人都遵守邻里间交往规则,那么邻里间的矛盾就会大大减少。如果出现了矛盾,也不要感情用事。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冷静协调,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求大同存小异,只要抱着以和为贵的态度,矛盾就不难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