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新观点下,不应追求水能的‘充分开发’,并不是发电量最多的方案就是最优方案。不要企图把一条江河全部渠化,对所有水量进行完全调节,而要选择一个包括生态环境因素在内的最优方案,有时这个因素甚至起到主导作用。”“让我们努力奋斗,一方面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把事实真相告诉人民;一方面要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选出真正的最优方案,要做到水能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要站在弱势群体一面,用我们的出色工作成果来证明我们的观点。要使怒江水电得到利用之日,也就是地方经济开始大发展,移民走向脱贫致富之时,更是生态环境得到认真保护,比过去更加美好之时。对所引起的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则要千方百计使之减小到最低程度,或进行补偿。用事实来回答某些人士对水电的责难和疑虑,则国家幸甚,人民幸甚!”潘家铮院士的文章集中代表了本课题研究者的共同意见。
1.关于开发“富了业主,穷了百姓”的问题
本项成果以怒江水电开发的定量做个案说明:怒江13级水电开发,年发电1029.6亿千瓦时,每年可为全国人民创造价值342.3亿元(电价0.35元/千瓦时,有效电量率90%),每年至少可增创国民生产总值5158亿元(按每度电创造国民生产总值5元计);东部地区可减少火电投资850.7亿元,每年节约标煤3705万吨。对于怒江流域各族人民而言,13个梯级电站的开发,总投资896.5亿元,如果2030年前全部建成,平均每年投入30多亿元,国税年收入增加51.99亿元,地税年收入增加27.18亿元。巨额投资,将扩大就业。按每投入20万元,就可带来一个长期就业机会计算,896.5亿元的总投资,可带来448250个长期就业机会。巨额投资还将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GDP的增长,促进财政增收。梯级的建设,将使电力成为流域区内诸多地方的新兴支柱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由于可以以较低电价带动和支持矿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地方经济将会实现产业更新和产业升级,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梯级水库的建成,除了水能的利用之外,还产生巨大的水利效益,使农业获灌溉之利,城乡获供水之益及河道通航之利。光潞江坝一地,就可增加灌溉农地2.31万平方公里(34.6万亩)。
怎么能说“开发水电,会富了业主,穷了百姓呢”?
2.关于“破坏‘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问题怒江流域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为生态环境恶化区,由于过度垦殖,植被破坏严重,林地多为次生用材林,由于水库大坝高程控制在海拔1750米,梯级水库建设对森林植被的影响很小,不会导致植物物种的灭绝。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界距怒江干流50公里,各种需要保护的动植物在保护区得到了保护。陆生植物物种分布在水库淹没以下地区的仅有4种,可通过科研解决物种的保护。“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面积1.7万平方公里,大部分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生物多样性密集区),除丙中洛一个电站的地下厂房在遗产地范围内以外,其他电站都在遗产地范围之外,梯级电站开发对世界遗产地的影响很小。相反,通过库区移民,可以减轻人为活动对遗产地的压力,使原生自然景观及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好的保护,电站建设与“三江并流”世界遗产保护可以协调发展。马吉梯级对贡山景区的青纳桶峡谷、石门关、怒江第一湾3个景点有影响,青纳桶峡谷、石门关(6.5%)仅很小部分被淹。怒江第一湾有1/3左右被淹,大部分还存在,仍不失为一大天然景观。总而言之,水电开发对生物资源、“遗产”景观、景区的影响都很微小。
3.关于“美国大规模炸坝,中国为何还要大规模建坝”问题本项研究成果证明:水坝已成为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设施。美国有大小坝82704座,约占世界水坝总数的10%,高度在15~30米之间的坝有6975座,30米以上的大坝有1749座。在美国所有大江大河中,只有一条黄石河,没有建坝。水电总装机为75500兆瓦,另有抽水蓄能装机19000兆瓦。水库总库容为135000亿立方米,为世界之最。按功能划分,美国水坝中用于供水或灌溉的大坝有1890座,20防洪的有大坝1873座,旅游、娱乐目的大坝有870座,以发电为主的大坝有629座。水库总库容为135000亿方。在美国,大坝的所有权由私人(占58%)、当地政府(17%)、州政府(5%)和联邦政府(3%)持有,公共设施占2%。美国通过修建水坝充分开发水能资源,综合利用水坝在防洪、发电、航运、漂木、供水、水资源调配、水环境保护、旅游、娱乐休闲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胡佛大坝、大古力大坝、田纳西河流域大坝群等都是美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开发的成功范例。
美国的82704座大坝,工作年限超过50年的,2000年达25%以上,2010年达41%,2013年达50%,2020年达76%。2030年有89%的大坝将超过50年。大坝的工程寿命一般为50年。超过服役期就该退役或拆除。
1946年以来,美国退役的水坝总数为467座。据调查,这些退役坝有以下特点:第一,占美国现有水坝总数的0.56%,所占比例极低;第二,大多都属于小坝,标明坝高的均方值不到5米,查明坝长的均方值约52米;第三,坝龄较长,服役期一般已有50~140年。位于缅因州的爱德华兹(Edwards)坝,服役了162年后才被拆除;第四,水坝一般存在安全隐患;第五,大多属于功能丧失的废坝弃坝;第六,绝大多数都是修筑在支流、溪流上;第七,约99%都不是用于发电的;第八,一些水坝的维护加固费用超过了水坝所带来的收益总和。
美国环保部门、渔业部门很多人曾提出,应该拆除俄勒冈州蛇河上的多目标坝。最后总统裁定不能拆除,认为蛇河上的坝是符合国家利益的,责成陆军工程兵团为下游鱼类的迁移研究其他设施。因此,拆坝主张在美国未能成为主流。美国拆除少量丧失功能的“老、弱、病、残”的退役小水坝,并不意味着对水电开发的否定。
一些人动辄拿这些按大坝统计标准都难以收录的非水电坝之废弃来作为反对水电的洋依据,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最近5年内(1999~2004年),美国有53座超过15米的大坝在建或已建成,其中包括高193米的SevenOaks坝,97米高的Olivenhain坝,87米高的DiamondValley坝,34米高的Fortune坝,50米高的TraskRiver坝和48米高的PennForest坝。1993年,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收到157份新的许可证申请,经申请复核后装机容量的高峰将出现在2007年,大约为7420兆瓦。
4.关于“开发水电带给移民苦难生活”的问题本项目的研究表明:怒江库区将淹没耕地58996亩,在怒江耕地总面积中比重微不足道;怒江人口密度低,水电开发涉及的移民人口48979人,每兆瓦移民2.3人,相当于全国同类工程平均移民人口的12%。我国在水库移民问题上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国家会采取包括投资移民在内的各种优惠政策解决移民问题。投资移民是移民以在库区享有的居住权和土地使用权作为资本入股,在电站经营中享有一定的股权,使移民的生活得到根本的保障,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所谓“水电开发会带给移民苦难”,只是抓住以往在移民工作中的某些失误而得出的片面结论,在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情况下,水电开发本身带给移民的不是苦难,而是他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幸福、美满生活的机遇。
5.关于“保留怒江原始生态河”问题本项目的研究表明:怒江根本不是什么“原始生态河”。早在1990年,西藏比如县就经国家批准,在怒江上建起了1600千瓦的水电站。1997年,西藏那曲地区又经批准在怒江干流上建了发电1万多千瓦的查龙水电站。怒江中下游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如1950年代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1950年代后人口迅速增长造成的过量垦殖,使海拔2500米以下的地区,原生森林植被被毁灭,由此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5.52%,土壤侵蚀面积占土地面积3734.66平方公里的25.66%。河流输沙量与日俱增,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1979年8月福贡利沙底发生泥石流,全村7户33人,除5人外均未免于难,9~10月全县因泥石流死143人;1985年,全州发生洪灾、泥石流,死10人,冲毁桥梁148座;1989年的洪灾、泥石流,死12人,毁房1387间。由于生态恶化,怒江州4万傈僳族人失去生存条件。流域区的经济发展,长期来靠消耗自然环境资源的状况,至今尚无根本的改变。所谓“怒江属原始生态河”的论断,完全是对舆论的误导。地学发展史的研究证明:20世纪以后的后工业化时代,根本不可能地球的哪一个角落找到“原生态”和“原生态河流”,近代以来的环境科学家们发现,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峰的积雪中都能找到DDT和重金属的存在;发现地球大气圈已出现了至少两个臭氧层的空洞;在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五大圈层中都不容忽视地出现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今日的环境,说“怒江是原22始生态河”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除以上六个方面之外,本项成果还针对建坝发电会使鱼类和生物物种减少;会污染大气环境,带来温室效应;会影响景观;会摧毁民族传统文化;会带来水体的变化和公共卫生问题;会带来地质灾害、诱发地;会使泥沙淤库及溃坝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的论述,使困扰人们的问题得到澄清,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由于篇幅的限制,恕不在此一一赘述。
由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做分析论证;坚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取长补短、求同存异的态度,本项成果陆续上网后,获全国40多家网站转载,多家报刊刊发,广泛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秦光荣在本课题组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高度评价此项成果,他说:“‘三江’水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事关云南快速健康发展、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课题,各位专家倾心研究,写出富有科学理论价值和科学决策价值的论文,是对云南工作的支持。”12月2日的《云南日报》、《都市时报》、《春城晚报》报道说:“秦光荣指出,水电开发必须与生态保护并重。开发‘三江’流域地区丰富的水能资源,发展电矿结合经济、电力生物工程经济、旅游经济,是改变这个地区几千年贫困落后面貌的必然选择。贫困是生态恶化的根源,生态恶化又进一步加剧贫困。以遏制水电开发来谋求‘原始生态’的保存,这只能使当地居民更加贫困,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据不完全统计,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了望》、《云南日报》、《中国青年报》、《昆明日报》以《怒江“争”坝》、《百名专家学者激烈交锋,怒江开发争论再次升级》、《开发水电可纾东南亚电荒》、《遏制水电只能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怒江电站或明年解禁》、《专家共商“三江”环保》、《水电开发势在必行》、《10年内开建“三江”干流水电》等为题,发表报道或评论。
2004年12月7日,香港《文汇报》的报道说:“争议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加大了环保的投入,更加关注开发给原住民带来的实惠。”在争论升级后,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到怒江进行调研后表示:“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不存在制约怒江水电资源开发的生态因素。相反,水电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怒江流域来说,最需要提高和改善的是流域人民的生存生活环境,最需要修复、呵护的是生态环境,怒江五十年没有开发的实践也证明,贫困是生态恶化的根源,生态恶化又进一步加剧贫穷,以遏制水电开发来谋求‘原始生态’的保存,只能使贫困更加贫困,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2004年12月30日,《了望》文章《怒江“争”坝》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11月13日联合召开了“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环评审查会”,包括4名院士在内的15名专家组成了审查小组,审查了由国内多家权威机构参与共同完成的“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这将给持续一年的怒江电站的争论下一个决断。虽然在审查中个别专家还有不同意见,但与会绝大多数专家已基本认可这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在修改完善报告书并完成审查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近期即将正式批复怒江梯级电站的开发规划。2004年12月7日,香港《文汇报》云南网又做了下列的报道:“针对全国拉闸限电的能源困境,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会长、曾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的何耀华研究员今天说,今后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电能需求,最主要的出路之一在于开发云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水电。他是在今天召开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上提出上述观点的。他说,‘三江’水电开发目前面临最大的发展机遇,但要破除‘电力紧张状况容易缓解’、‘大坝本身就是炸弹’、‘开发水电不如开发火电’等片面观点,把‘三江’建成国家大型的优质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