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要懂得的历史潜规则
375300000041

第41章 4 在复杂的环境中保全自己

第四章4 在复杂的环境中保全自己

人世间的许多危险,都不露痕迹地潜藏在看似波澜无惊的环境中。要保护自己就要千方百计避开一切可能的危险。

唐朝郭子仪爵封汾阳王,王府建在首都长安的亲仁里。汾阳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进进出出,而郭子仪不允许其府中的人对此给以干涉。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恰巧,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正在梳妆打扮,而王爷郭子仪正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毛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使唤王爷就好像奴仆一样。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郭子仪,回家后,他禁不住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都把这件事当成笑话来谈论。郭子仪听了倒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却觉得大丢王爷的面子,他们决定对父亲提出建议。

他们相约一齐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郭子仪听了哈哈一笑,几个儿子哭着跪下来求他,一个儿子说:“父王您功业显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重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进入内宅。孩儿们认为,即使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大将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

郭子仪听了这些话,收敛了笑容,对他的儿子们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全家人的性命。”

儿子们感到十分惊讶,忙问其中的道理。

郭子仪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而没有看到这声势有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们常说要急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让我归隐?再说,即使归隐,也找不到一块能够容纳我郭府一千余口人的隐居地呀。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喜欢落井下石、妨害贤能的小人从中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郭子仪之所以让府门敞开,是因为他深知官场的险恶。正因为他具有很高的政治眼光,又有一定的德性修养,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政治环境,因此即使在自己功勋卓著的日子里,也时时做好了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危险。

和郭子仪相仿,汉代开国大功臣萧何在保护自我方面也做得很好。

萧何是最早支持并参与刘邦起事的亲信,在反秦灭楚兴汉的事业中立有大功,刘邦在论功行赏时,将他排在功臣之首,并给了他可以佩剑穿履从容入宫朝见的特殊待遇,以示恩宠。

后来韩信被诬为谋反,当时刘邦率兵出征在外,萧何为吕后设计除掉了韩信,解除了刘邦的心头大患,萧何由此从丞相提升为相国,封地增加了五千户,还给了五百名士卒作他的警卫。朝中大臣无不向他表示祝贺,只有一个叫召平的秦朝遗老独去致哀,对萧何说:“你很快将有大祸临头了,如今皇上风餐露宿转战在外,而您坐镇京师,并未立下战功。皇上之所以给你增加封地、设置卫队,是由于韩信刚刚谋反,皇上对你心存怀疑,以此加以笼络,并非是对你的宠信。请您让出封赏不要接受,并将自己的家产拿出来资助前方军队,皇上必然高兴。”萧何认为他说的十分有理,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十分高兴。

又过了一年,英布谋反,刘邦又一次率兵出征。他一再从前线派使臣回京师打听萧何在干什么。萧何认为皇帝出征在外,他便应当尽心尽责地安抚百姓,筹备粮草,输送前线,如同他多年来所做的那样。又有人对萧何说道:“您不久将有灭族的大祸了。您如今位为相国,功列第一,官不可再升,功不可再加,可您自入关中十几年来,甚得民心。如今皇上派使臣来打听您的情形,是担心您名声太大,对他构成威胁。您何不到处压价买田,高利放债,使人民对您有怨言?只有如此,皇上才会对你放心。”萧听了他的意见这样做了,刘邦果然十分高兴。

当刘邦班师回朝时,老百姓纷纷拦路上书,状告萧何,刘邦一点也不怪罪萧何,反而将老百姓的状纸交给萧何,笑着对他说:“你自己处理去吧!”

经典释评:

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境遇,有和风丽日,也会有狂风骤雨;有波澜不惊,也会有浊浪排空;有阳光普照,也会有电闪雷鸣……如何于变幻繁复的环境中保全自己,需要高人一筹的智慧。郭子仪和萧何的立身之道给我们展现了韬晦智慧的精妙,仔细去品读、思考,我们会发现韬晦潜规则的更多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