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373300000032

第32章 4写尽世事,宋词中的别样世界

第一篇第六章4写尽世事,宋词中的别样世界

“明月几时有,把就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词大多立意高远,意境幽深,和唐诗高亢的格调不同的是宋词愈加的内敛,因为身处时局的关系,宋代词人更多的是抒发了一种迷茫和痛苦的情绪,在词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探讨和对未来的无助这样一种感情。

北宋自经历了不断的改革问题之后,党争不断,朝政混乱,文人官场失意,空有一腔抱负却无从施展,便躲进词的世界中逃避世事。

为官一世的苏轼一心出力却是有心无力,面对这样的境地,尴尬的苏轼不免心有抱怨,将其发泄到诗词中,也是自成一家,对于世间万事的看法,苏轼从来都是藏于诗词中豪迈万丈的气魄之后。

乃至后人叹道:“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他的嬉笑怒骂藏于无形,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写照下,或许可瞥见他内心深处的一抹孤独和无助。但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苏轼在经历宋朝跌宕的起伏后,虽然也曾一度消沉,甚至想到出世“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在屡遭挫折后,面对“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发出“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感叹。经破落而言悲哀,这是足以让人同情而落泪的。

但是也存在着另外一种“临末世而赋悠闲”的人,自从少年起就混迹于烟花巷陌中的柳永,永远一番婉约情怀示人,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忧困的压力太大了,所以压的人只能逃避现实,在市井酒肆之间寻求安慰,比起苏轼的仕途坎坷,柳永直到年过半百的时候才获得进士出身,同样是身负才华,命运偏偏就如此不公,在三年又三年的赴京赶考中,柳永内心的激情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消磨耗尽,只能躲进繁华中去,所写之词虽然热闹,却掩不住深处的寂灭之感,比起苏轼的悲天悯人或者洒脱豪放,柳永的艳丽浮华不是人人都懂的,虽然只有极少的人可以理解,但是一旦理解了,便唯有黯然独坐,一同感受苍凉而已。苏轼大概从来也不会想到将寂寞寄予到烟花之地,他身上还有士大夫所看重的礼仪廉耻的味道。而柳永则不然,一直被排斥在仕途之外的他只有在最喧嚣之所,才能让他暂时忘记心中最深处的寂寞。

与苏轼一样,柳永因词而闻名,也因词而困顿。柳永因写过“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当时的皇帝。时人曾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苏轼因为诗文之祸被贬黄州时,面对极度贫乏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理想不再的打击,也曾发出“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身。走遍人间,依旧是躬耕。”这样的感叹,唯有周邦彦年少轻狂,学过柳永的流连烟花之地的不羁行为,却因后来在太学读书,因献《汴京赋》得官。徽宗时他先后在议礼局、大晟府任官,为王朝制礼作乐。又献诗蔡京,说他“化行禹贡山川内,人在周官礼乐中”。那正是北宋王朝临近覆亡的前夕,周邦彦为了迎合那个腐朽王朝里纵情声色的士大夫们的胃口,而写下了不少内容空乏,辞藻艳丽的诗词。

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各自的经历也不尽相同,柳永的笔头虽然流淌着阳光、春雨、丹青,却掩不住满腔的离愁和字里行间的斑驳泪痕,那个时代空让他怀了满腹的才情,却不给他施展的空间,因为对功名的不屑和对自己的放逐,柳永的词中更多的是体现了对个体的关注,那时的青楼之地也是很多达官贵人的流连之所,在内忧外患的宋王朝里,很多人不愿意面对沉痛的现实,而甘愿躲在脂粉后沉迷,柳永可以感受的到他们的无奈和悲凉,因为他亦是其中一员,“愿天上人间,暂得欢娱,年年今夜。”可是夜夜不同,年年在变,宋朝在以不可遏止的脚步走向覆亡时,这些在花酒中迷醉的人终归要醒来,无论是当亡国奴还是以死殉国,他们所做的,柳永无法再看到,因为他已死去,死在自己编织的春梦无痕中。

苏轼也无法看到,因为他也死去,死在了满腔愤懑之中,而依然活着的周邦彦却只是埋头造一些内容单薄的词句,在一座即将就要喷发的火山顶上追求文字乐趣,周邦彦早年曾经有过和柳永类似的生活经历,词也受他的影响,但是在享受过宋朝政府给予的优厚待遇后,周邦彦的词作已经背离了词里所必须有的轨迹,未尝得适时适世之志,从而荒其一生,只流传下铺陈华丽却无内涵的滥句!

词人的作品永远是和时代背景联合在一起的,就算没有明言,也是暗中隐讳,这些词人不止是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一个生活时代的详细记录者,他们用自己的笔不屈的写着诗篇,是一个个不屈生命的流露,在宋词中的别样世界里,世事依旧纷飞。

麻辣说史

苏轼和柳永都很郁闷,不同的是,苏轼以豪放词抒发郁闷,柳永以婉约词抒发郁闷。东坡毕竟是做官的,手上有点钱,又热爱美食,自己发明了东坡肘子,东坡肉。相比之下柳永就穷困潦倒许多了,而更让柳永郁闷的估计是,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都是进士,连儿子、侄子都是,柳永却迟迟成不了进士。不过,柳永还是难能可贵的,毕竟在五十一岁的时候考上了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