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本证由血瘀、寒凝、痰浊、气滞等单一因素引起者固然有之,但相互兼夹而致气虚血瘀、寒凝血瘀、痰瘀互结、气滞血瘀者每每多见,所以必须掌握不同的证候特征,全面分析。
5.心火亢盛证是多种证候的综合概括
心火亢盛证不是单一、局限的一组证候,而是多种证候的综合概括。
心火亢盛的原因,常因七情郁结,气郁化火,或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肥腻厚味,辛辣之品,久而化热生火而致。《济生方·心小肠虚实论治》指出:“夫心者,手少阴之经,与手太阳小肠之经相为表里。若忧愁思虑伤之,因其虚实,由是寒热见焉。及其实也,实则生热,热则心神烦乱,面赤身热,口舌生疮,咽燥头痛,喜笑恐悸,手心烦热,汗出衄血,其脉洪实者,是实热之候也。”《医学入门·口舌唇》云:“口病有热亦有虚,心劳厚味病根株,热极偏盛口糜烂,中虚炎上亦难哺。”具体的指出了心火亢盛能引起多种临床证候。
本证的基本病理是心之阳热亢盛为患,扰乱心神,上炎于舌,迫血妄行。因阳热火亢的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亦甚为悬殊,轻者心烦失眠,舌尖赤烂破碎;重者狂躁不宁,或吐血盈盆盈盂。因此,对本证必须扩大视野,在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中去搜集、归纳,认识才能全面。
由于心开窍于舌,舌尖与心有内在联系,舌尖能较直接、正确地反映心火内炽的病情。故审察本证,应着眼于心与舌均出现实火内炽的现象,其主要标志是心胸烦热、舌尖红绛。具体辨析如下:
心火上炎:以舌赤、舌烂、舌痛、舌体生疮等为突出表现。
热扰心神:心位于胸中,心火内炽,内扰心神,轻则可见心胸烦热,失眠,称热扰心神证;重则见神昏谵语,躁扰不安,称热闭心包证。
心火迫血妄行:心主血脉,心火炽盛,血热妄行,脉络被灼则见吐血衄血。若火热热毒壅滞络脉肌肤,局部气血不畅,热腐成壅而致肌肤疮疡。
心移热于小肠:既有心烦口渴,舌尖红赤等心火内炽的表现,又见小便黄赤、灼热,甚至涩痛带血等。
6.痰蒙心神证与痰火扰神证
外感内伤皆可见之痰蒙心神证见于内伤杂病,多见于郁病、癫病、痫病。多由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气郁生痰,痰气互结,蒙蔽心神。其神志并不昏迷,而以神识痴呆,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喃喃自语,或多悲善泣为特征。痫病则多由肝风挟痰,上蒙心神所致,表现为一过性眩晕欲仆,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中痰鸣,或四肢抽搐,移时自甦,一如常人。
若外感秽浊湿邪,湿浊酿痰,困阻清阳,蒙蔽心神,则表现为面色晦滞,意识模糊,或昏蒙不省人事,喉间痰鸣等。
痰火扰神证见内伤杂病,则以狂病为多。
多因七情郁结,气郁化火,灼津为痰,痰火内盛,扰乱心神。其神志也不昏迷,以精神错乱,狂躁妄动,打人毁物,胡言乱语,哭笑无常,不避亲疏为特点。
外感温热病,邪热炽盛,灼津为痰,痰火互结,扰乱心神,则见发热气喘,喉间痰鸣,痰黄黏稠,烦躁失眠,或神昏谵语,躁扰不安等。
7.痰热壅肺证解析
痰热壅肺证是痰热蕴结于肺,肺气壅逆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温热之邪犯肺,或素有宿痰化热,壅阻于肺所致。其病情较重,不但可引起“肺痈”,甚至可痰热内闭而昏厥。
其主症是咳嗽,气喘息粗,痰稠色黄量多,还必须伴有里实热的症状。因为热壅于里,蒸腾于外则壮热,肌肤灼热;热灼津伤而患者需引水自救则口渴欲饮;热扰心神,而致心烦躁扰。
如果这些里实热症状悉备时,则为典型之痰热壅肺证。
本证症情较为严重,若治疗不及时,则热壅越重,气道越闭,呼吸越感困难,甚则出现鼻翼煽动;若痰热久壅,灼伤肺脏组织,血肉腐败而成脓血,则为咳吐腥臭脓血痰,表明已成肺痈。
正如《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所指出的:“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
若见高热昏厥,此为痰热内闭心包,属于叶天士所说的“温邪上受,逆传心包”,临床多见于小儿、老人及素体虚弱者,不可不慎。
此外,由于里热炽盛,津液耗伤,肺又与大肠相表里,大肠液亏失于濡润,则大便干结;热耗津液,化源不足,则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盛。
8.大肠湿热证的证候特点
大肠湿热证以腹痛、泄泻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因暑湿邪内犯,或饮食不洁,或湿热疫毒内侵所致。临床多见于湿热泄泻(以肠炎为多)与湿热痢疾(如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其病变特点之一是“湿”与“热”交结作祟,大肠传导不利;特点之二是病情易变,因泻痢最易伤津耗气,多致津气两伤,甚则津脱阳亡。
临床上导致腹痛、泄泻的原因很多,不一定就是湿热为患。若见大便色黄而烘热臭秽,或暴注下泄,伴****灼热,或下利赤白黏便,伴里急后重者,对腹痛、泄泻的症状才可以湿热作祟来解释。
湿热交结,壅阻气机,则腹痛;湿热熏蒸,大肠传导不利,轻则便溏烘热臭秽,重则暴注下泄;****灼热,是湿热下迫直肠而致;若湿热胶结,热重湿氲,熏灼肠道,脉络损伤,脂膜腐败,则可见下痢赤白黏液便;湿热壅滞,肠腑气机窒滞不畅,故里急后重,这是痢疾的典型表现。
至于其他的伴有症,也总与湿热病机不悖。
热盛、泻痢伤津,必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乃湿热之征象。本证常见身热(不恶寒),是为里热蒸于外的表现;泻痢初期,若见恶寒发热,则属于表里同病。
若泻痢太过,或小儿、老人及体弱者,出现口干乏液,尿少,肌肤干燥,眼窝凹陷,精神委靡,气短乏力,此为津伤气耗的表现,应高度警惕,慎防津脱阳亡之变。
9.中气下陷证的病理阐析
中气下陷证,可以理解为脾气虚弱证的另一种证候类型。它的本质是脾气虚,而集中反映在脾之升清、升举固摄内脏功能不足而下陷的病理变化。
脾主升清,一方面是把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到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输布到全身,即“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二是通过脾的升提固摄作用,维持腹腔内脏位置相对恒定。
若脾气虚弱运化、吸收水谷精微不足,清阳不升,头目失养,则见头晕耳鸣,目眩。正如金代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皆在脾胃先虚,气不上行之所致也。”
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多属胃下垂;****重坠,脱肛,子宫下垂等,都是脾气虚弱,升举固摄内脏功能不足而下陷的病理表现。至于眼睑下垂,根据“五轮学说”,眼睑为肉轮,属脾,临床运用补脾气、升清阳的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往往有效。
便意频数,久泄不止,小便混浊如米泔,都可以“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来解释。分而言之,便意频数是因中气不足,气陷于下,膀胱、直肠失于固摄;久泄不止既反映了清气下陷,清浊交混,气机逆乱,也反映了脾虚水湿不化,水湿下注于肠道。至于小便混浊如米泔水(多为乳糜尿),是因脾虚气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反下注于膀胱。明代皇甫中在《明医指掌·赤白浊精滑梦遗》指出:“脾虚则化气不清,而分注于膀胱者,亦混浊而稠厚?”即指此症而言。
10.肾气不固证的证候解析
肾气不固是肾病的常见证型。因先天不足,年幼而肾气不充,或房劳太过、肾气大伤,或年高而肾气衰惫,或久病虚损,耗伤肾气,以致肾气亏虚,封藏固摄之权失职。临床表现有腰膝酸软、耳鸣等肾虚的一般症状外,主要以下元不固为特点,表现为****、经带、胎儿、小便、大便等的不能控摄。
****不固:肾虚封藏失职,在男子主要表现为****不固,见遗精、滑精、早泄等症。
经带不固:肾虚冲任亏损,在女子可以表现为带下清稀量多,或月经淋漓不断,甚至血崩漏下等症。
胎元不固:由于肾虚带脉失约,胎气不固,则易出现胎动不安,滑胎、小产,或在怀孕过程中出现****漏血等。
小便不固:由于肾气亏虚,膀胱失约,故小便失禁,或尿后余溺不尽,或夜间遗尿,亦或小便浑浊如米泔等。
大便不固:肾气亏虚,不能固摄后阴,可表现为久泄、久痢不止,或大便滑泄失禁等。
必须指出,急性病中出现神志昏迷而大、小便失禁者,则不属此类。
其他辨证方法简介
1.六经病证的实质
六经,即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各经又可分为手足两经。它概括了十二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六经病证是机体感受外邪后表现出的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六类不同证候。所以,六经病证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病变。其中,太阳病属表,阳明病属里,少阳病属半表半里,三阴病统属于里。三阳病以六腑病变为基础,三阴病以五脏病变为基础。但由于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风寒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此不能完全等同于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
2.太阳腑证的病位及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的比较
太阳腑证多指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内传入腑所表现的证候。其中,太阳蓄水证因膀胱属太阳之腑,病邪内传入腑,与水内结于膀胱,致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小腹(《伤寒论》原文为少腹)满,小便不利,其病位在膀胱当属无疑。
然太阳蓄血证虽以太阳命名,但据《伤寒论》原文“其人如狂,血自下?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等所言,其病变实际应包括整个下焦部位,而不仅指单一膀胱的解剖部位。
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都出现下腹部胀满、拘急不舒的表现,但前者属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内停,故见小便不利;而后者病在血分,故有神志异常表现,而小便自利。
3.太阴病与阳明腑证均出现腹满而痛,如何鉴别
太阴病与阳明腑证均出现腹满而痛,但其病机性质迥异,应注意鉴别。
太阴病多由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脾阳;或脾阳素虚,阴寒之邪直中太阴所致。属脾虚寒证。脾阳不足,寒湿内蕴,升降失司为其病机关键。故其腹胀满而痛的特点是时作时止,喜温喜按。且伴见利下清稀,四肢欠温,舌淡苔白滑,脉沉缓而弱等症。
阳明腑证多因阳明经证大热汗多,或误用汗法,使津液外泄,以致热邪与肠中燥屎互结,腑气不通而形成。属里热实证。故其腹胀满痛的特点是腹满硬痛,持续不减,拒按。多伴见日晡潮热,手足汗出,便秘,或利下臭秽,甚则谵语,舌红,苔黄厚干燥,甚则焦黄灰黑燥裂、起刺,脉沉迟而实或数而有力等症。
4.厥阴病证的概念与性质
厥阴病是六经病中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经病,包括许多不同的证候类型,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脏腑、经络学说认识,厥阴病是厥阴肝、心包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表现;二是基于阴阳学说认识,厥阴是阴阳之间互为交通,阴尽阳复这种相互维系、相互转化的特殊关系,故厥阴病是阴阳失却正常交通而致阻隔的一类病证。将厥阴病看作六经病的最后阶段即是从阴阳学说角度来认识厥阴病的(厥阴为“六经之尽”);若从脏腑经络角度分析,厥阴病病位当浅于少阴病,即出现于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的较后阶段。《伤寒论》中更多阐述的是足厥阴肝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类型。
综上,厥阴病病变极为复杂,证候类型多样,寒热错杂,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当为其病理特点。本书所述厥阴病证内容仅为其一,是《伤寒论》作为厥阴病提纲的肝气乘犯脾胃的上热下寒证。
5.厥阴病证与太阳蓄水证都出现口渴,但病机不同
厥阴之脉属肝挟胃,上贯膈,故厥阴病多出现肝、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厥阴为病,疏泄不利,以致气机逆乱,阴阳失调,故证见寒热错杂。
其口渴是因胃热伤津所致。常同时兼见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强食则吐等胃热气逆的症状表现。太阳蓄水证出现口渴是因水蓄膀胱,使膀胱气化失司,不能布津上承所致,常同时兼见小便不利,或小腹胀满等水蓄膀胱,气化失司的症状表现。
6.卫气营血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六经辨证
与卫气营血辨证都是主要论治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但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风寒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而卫气营血辨证则主要用于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在《内经》六经分证的基础上,结合外感病的病变特点总结出来的一种辨证方法。其继承并发展了《内经》六经分证,使之完整化和系统化,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卫气营血辨证弥补了六经辨证详于风寒而略于温热的不足,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辨治外感热病的内容,共同构成中医辨治外感热病的理论体系。
7.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皆是温病的辨证纲领,在归纳证候、辨别病位、明确病机、分辨轻重、阐明传变等方面都有着共同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中,二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别。
(1)上焦邪袭肺卫之病,相当于卫分病证,但上焦邪热壅肺而无表证者,应属于气分病证。
(2)上焦邪陷心包的病变,可属于营分病证,但其病机变化与营分病证不完全相同。前者主要是邪热内陷,闭阻心包,心神错乱;后者则是营热阴伤,心神被扰。
(3)气分病证不仅限于中焦阳明胃肠和足太阴脾的病变,只要温邪不在卫表,又未深入营血,皆属气分病证范围。
(4)下焦病证与血分病证有明显区别:前者病变主要在于热伤肾肝真阴、精血,其证属虚;后者病变主要在于热盛动血、动风及热扰心神,病位不仅限于下焦,其证属实或虚实夹杂;而邪热久羁,劫灼肝肾之阴,虚热内扰,或虚风内动的证候与前者类似。
8.关于“逆传心包”
“逆传心包”的概念是由清代叶天士提出的,即《温热论》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其是指温病初期,肺卫之邪不解,内陷心包,闭阻清窍的病变。临床见有短暂的恶寒发热后,迅速出现神昏谵语、舌謇肢厥等表现。多因邪热亢盛,而患者素体心气虚、心阴虚,或痰瘀内停而致。反映病情发生了急骤变化,病情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