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教学理论发展与孔德拉秋克《教学论》选读
3721300000009

第9章 孔德拉秋克《教学论》选读(2)

所选教材应当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符合学生理论训练和实际训练的水平,符合他们的一般发展、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这一原则对于确定适合学生能力的学习负担量和使学生顺利掌握大纲材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然而,要求教材的量力性并一定不意味着不让学生解决复杂的问题。还必须保证中等技术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性。

所选的各科教材不许有重复现象。因为重复会对讲述的系统性和逻辑连贯性、对科学概念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不是材料的重复,而是材料之间的联系,能保证讲述的顺利进行。

为了保证国民教育制度统一性和衔接性原则,保证普通学校学生能顺利升入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学生能顺利升入高等学校,必须使这些学校的教育内容成为统一体系中的一些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因此在为中等专业学校选择教材时,要考虑到八年制学校和中学学生所受到的理论训练和实际训练。

同时教材的内容应当保证学生能受到普通中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

教材的相互联系

克鲁普斯卡娅指出,辩证的研究方法“能用一个共同的目的把一切科学联结在一起,能在它们之间建立具有巨大力量的内在联系”。

例如,物理课程中研究的液体表面涨力现象的物理本质的知识能帮助学生理解液体的特性。但为什么学生需要有液体特性的知识?掌握这种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何在?在某一具体场合下,物理教师以具体例子解说这种现象的本质,可以首先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例如,对于学习技术专业的学生,物理教师要说明怎样根据各种液体表面涨力系数的大小,利用这些液体减少两个相互磨擦的表面的磨擦力。

在中等专业学校,向学生阐述他们在普通科目中所要学习的一般规律、科学概念和事实的方法,应当以这些学校毕业生的未来专业所特有的对象和现象为例。同时在学习专门科目时,应当根据学生在学习普通科目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向他们说明生产过程的本质、各种结构装置及其动作原理,讲述专门理论和规律。

同时要向学生揭示已由各门科学说明的许多现象和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着的实际联系。详细研究这些联系,就能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而这些新的知识是不能通过分别学习的科目来获得的。

研究个别学科时揭示的物理、化学、生物及其它现象能为唯物主义地理解整个世界创造前提,因此必须为普通教育类、一般技术类和专业类等科目的教师建立一定的工作制度,使他们能确定各种科目间的联系内容,规定实现这些联系的顺序,以及为实现这些联系对所有教师提出统一的要求。

科目间的联系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因为在教学内容中反映着表现为一定知识体系的科学间的联系,但这些知识不同于某一具体科学所包含的知识,所以也就需要有专门的教学方法和方式。

科目间联系的辩证意义在于,这些联系是制定各种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础。实现科目间的联系能保证以科学的态度确定教学内容,形成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师如正确地和尽可能充分地进行科目间的联系,就能使学生养成独立地把知识从一个领域转用于另一个领域的能力。

在中等专业学校中,实现科目间的联系表现为由教师规定各种专门作业,学生要完成其中每项作业都需要利用他们在学习几种科目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这些作业就是让学生做介绍性的学术报告,作课程论文和设计,完成技术设计、制图和计算作业以及进行实验等等。

由于各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就能按普通教育类科目、一般技术类科目、专业类科目拟定所谓分类的科目间联系的线图。利用这些线图就能按专业拟定全部科目间联系的总系统图,以及探索出知识源泉的联系和暂时的科目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可确定科目间联系的具体内容。

除了科目间联系以外,在教材内容中还应有科目内部的联系。

三、对教材性质的一般说明

八年制学校毕业后升入中等技术学校的学生通常都要学习历史、文学和俄语、物理、化学、数学、社会学、科学无神论这样一些普通科目。

象历史、社会学、科学无神论这类社会科学科目对于教学生认识社会生活,使他们形成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有关最重要的社会事件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的材料,就能培养他们用科学的观点去理解社会生活的规律、由一种社会制度向另一种社会制度过渡的规律。

学生在学习社会学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哲学概念、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辩证法规律。密切联系其它科目来学习社会学,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世界(自然、社会),学会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来解释各种现象和事实。

科学无神论用以武装学生的知识,应能帮助他们成为有坚定信念的无神论者,帮助他们对各种宗教偏见进行斗争。

文学是对青年进行德育及形成他们世界观和性格的强有力的手段。学生通过文学形象能认识现实,形成对待现实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培养青年能同其它国家人民交往,利用他们的文学、物质和精神文化,中等技术学校都教学生学习外语。

研究物理和化学的现象及其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自然、现代技术和工艺。物理和化学能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情感。物理和化学知识是学习工业、农业和矿业等方面专业科目的基础。

为了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中等技术学校讲授内容相当广泛的数学课程,因为数学是学习现代技术、经济和工艺的必要工具。数学知识对于学习一般技术科目和专业科目,特别是学习工业、农业、商业经济等专业方面的科目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习许多技术专业时,学生都要学习一般技术类科目。例如,在工业、建筑、运输等专业方面,属于一般技术类科目的有制图、技术力学、金属工艺学、电子技术,有时还有其它一些科目。这些科目的范围和内容对于不同类别的专业来说可以是各不相同的。

学习一般技术类科目,学生就能为获得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一般技术基础。

专业类科目包括一般专业科目和主要专业科目。主要专业科目能决定和形成所要培养的专家的专业知识面。讲授一般专业科目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乃是他们掌握主要专业科目,学好狭窄专业的基础。

由于有了一般专业科目的知识,某种专业的未来专家就能很好地现理解邻近部门的知识,在必要时也易于从一种劳动对象转向另一种劳动对象,改换所担任的职务。例如:对第0401号专业《高炉生产》来说,《黑色金属冶金学》、《金属学》、《冶金熔炉》、《物理化学原理》等都属于一般专业科目。

在一般专业科目基础上讲授主要专业科目,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相当深刻地掌握更具体的对象和过程。

学生学习主要专业科目,就能谈得为以后的职业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由于掌握了主要专业科目的知识,学生就能成为某种活动领域的专家。

对上述专业来说,主要专业科目就是:《高炉生产》、《高炉车间机械和运输设备》、《高炉车间电气设备》、《技术分析》、《生产的经济、组织和计划》及其它。近年来还开设一些狭窄专业化科目,这能使学生更深入研究与专家具体工作条件有关的问题。这些科目的门数、范围和内容均由管辖中等专业学校的部和主管部门决定。

通常在各主要专业科目方面,学生要完成课程设计和课程论文。

体育的目的是训练在体力上得到发展的、能参加劳动和保卫祖国的青年,培养他们对各种主要运动的兴趣和养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参看第十九章)。

应根据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批准的《关于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生产实习条例》进行实习教学(参看第十一章)。

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规定有选修科目,而开设这些选修科目应当考虑到学生的愿望。每个学生选修课的总负担量每周不应超过四小时。

现在为理论教学规定的时数约占总学时的百分之七十,实习教学约占百分之三十。

为普通科目规定的时数约占总学时的百分之二十五,而对专业科目(包括实习在内)规定的时数约占总学时的百分之六十七。

中等专业学校日课部各种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须上的理论课和实习课的总时数每周为三十六小时。

四、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用书

教学计划是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批准的文件,其中规定了应培养专家掌握的技能、教学的进度、需要学习的学科及其学习的时数。

在我国,教学计划可由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管辖中等专业学校的各部和主管部门制定,但均须由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批准。

通常,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为制定教学计划提出应依据的材料:规定学习期限、学年结构、学生每日和每周学习总负担量、普通科目门数及其学习时间和内容、普通科目和专业科目的关系。

根据上述基本材料,各专业部和主管部门确定一般技术类科目、一般专业类科目和主要专业类科目的内容,生产教学的内容,规定学习这些科目的时数。

教学计划的数量视专业的数量而定。

教学计划首先要体现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遵守选择教材内容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共产主义思想性、通俗性、明确的职业方向,以及专家的训练符合生产的要求及其发展远景。制定计划要考虑到科目间的联系和讲述材料的逻辑。计划中还要体现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体现出在广泛的科学与政治基础上,就具体知识领域培养专家和把专家的理论训练同实际训练联系起来的思想。

尽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不同,但都是根据统一的要求制定的。

由于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在进行专业训练的同时,还应保证学生受到普通中等教育,所以普通教育类科目的门数和内容基本上应与完全中学的科目的门数和内容相一致。计划所规定的普通科目的范围是一切形式的教学都必须遵守的。

每种教学计划内容都为了实现普通中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

制定教学计划应根据同普通学校(八年制学校和中学)和高等学校衔接的原则,因为衔接性能保证普通学校毕业生有升入中等专业学校的同等权利和保证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有升入高等学校的同等权利。

各门科目间、理论课和实习课间的学时分配应符合对培养某种专业专家提出的要求,符合国民经济部门、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趋势。

除了为日课部制定能保证在八年制学校和中学基础上培养专家的教学计划之外,还应考虑到函授教育的特点制定函授教学计划。

日课部和函授部的基本教育内容都是一样的,这样就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并能保证日课部和函授部的学生受到同样的训练。

根据各专业的标准教学计划再制定全校的综合计划。

教学大纲是国家的文件,阐明一门学科教材的基本内容和逻辑顺序,并反映研究这门科目的具体目的和任务。这种文件是根据批准的教学计划制定的,为每门科目和各种生产实习规定应由学生在一定时期(一学期、一年)内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基本范围。

大纲中应列有按顺序排列的学科内容的题目。

大纲是教师必须执行的文件,只是为了照顾具体的条件(地区性及其它条件)才许可对它加以修改,但要取得中等技术学校领导的同意。考虑到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并根据各科教学经验的总结,可以对大纲的个别地方进行修改和补充,以期使之更加完善。

名门科目的教学大纲通常在前面都有说明部分。这一部分的知识同大纲本身内容的知识一样对于教学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说明部分中要规定研究该教材的任务,说明大纲的简明结构,并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和形式,怎样实现科目间联系和理论与实际联系提出一般方法上的建议。通常在说明部分中要按科目的课题把学习时间加以大致的划分。

教学大纲也象教学计划一样,应根据上述教学论要求制定,并报部批准。

教学用书。教材的内容在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科书中应得到最充分的阐述。教科书包含学生必须学习的学科知识,它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论要求编写的。教科书是学生应当掌握的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源泉。编写得好的教科书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教育。

对教科书的最重要的要求是:内容要有科学性和共产主义思想性并符合大纲的规定,材料要相互联系和有系统,叙述要通俗和明白。教科书的语言应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要简练而明确,特别是规则、结论、定义的措词更应如此。可以把教科书的材料划分成许多部分,但要考虑到应使每一部分的范围都便于学生掌握。

教科书中包括有:关于学生独立工作方法的必要知识和指示,为观察和练习布置作业,为复习和自我检查提出问题,还应有插图。

教科书的外部装帧(纸张、装订、字体、封面)及其最适当的分量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材料不充分的教科书对教学过程会有不好的影响,而材料庞杂、分量过重的教科书则又难以利用。

近来除普通教科书外,还出版了所谓的程序教学教科书(参看第九章)。

除了教科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利用大量的教学参考书,读本、习题集、汇编、指南和辞书。教学参考书与教科书不同,其中不一定都体现对教科书提出的教学论要求。教学参考书的内容可以不完全符合现行的学科教学大纲。

为了使学生有方便的学习条件,每所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都设有图书馆。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用书在为培养专家而组织教学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作用。因此在准备上述材料时,应当考虑到能保证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在学年开始前一两个月得到这些材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一般概念

通常认为教学过程是传递和掌握社会历史经验的特殊形式。教学的基本内容是经过概括的,人们在许多世纪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

为了正常地进行教学,必须对教学进程加以适当的组织和控制。

教学应当保证学生巩固地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保证发展人的个性,形成世界观、认识的能力和才能。

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的学说是教学的自然科学基础。他们揭示了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论证了条件反射理论,而条件反射理论就是教学过程的生理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