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幸你住的5层公寓发生火灾,而你住在4楼,你会在第一时间有何行动呢?
A.往一楼跑
B.先想到找水或者找灭火器
C.往顶楼跑
D.往自家阳台跑
4.如果你的外表能有一种改变,你会希望拥有什么样的外表?
A.超优的上半身身材
B.超长比例的美腿与美臀
C.超白皙透明的全身皮肤
D.超美的放电眼睛
答案解析:
4~6分:自闭指数
18%。就算是个外星人出现在你面前,恐怕你也能上前聊上几句。自闭是一种确实存在的东西吗?这个问题对你来说真的很难理解。开朗活泼的你,喜欢与人互动,无法忍受寂寞和孤独。你很像一台会自动发电的广播器,即使没有人理会,你也能够自得其乐。
7~9分:自闭指数4
2%。非要下个定论,那么只能说你是个“合群”的人。其实,你对于与人互动很有自己的一套,想说想聊就绝对找得出话题。但是,在内心深处你却经常觉得麻烦,对于没有兴趣的事情,还要客套几句表现诚意,这种行为实在让你感到难以忍受,但结论是,你还是会继续这样下去!
10~12分:自闭指数7
2%。你很安静,但并不是那种完全不理会别人的态度,只是如果没有必要的话,宁愿低调地过自己的生活,和别人有着非常与众不同的思维逻辑,所以很容易对“沟通”这档子事情感到无聊,虽然偶然遇到万中寻一的同道中人,会忍不住多说几句,不过那也是极少发生的。
13~16分:自闭指数9
1%。看看你的朋友们,是不是正在聊着你搞不清楚的话题?就算是热闹的聚会,你也能忽然就飞到没人理解的空间,常常会成为人群里的幽灵人种,你属于自闭指数高度危险区域的人。
被嫉妒之火燃烧
症状表现
大凡嫉妒心理极强的人,都是心胸狭窄、多疑多虑、自卑、内向、心理失衡、个性心理素质不良的人。认为别人行,就表明自己不行,别人成功就显得自己无能。把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处于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看到别人的天赋条件比自己好,就嫉恨不已;看到不如自己的人或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居于优越自己的地位,就认为自己在他人的心目中是不行的,是无能的。因此,心理无法平衡,不能释怀,睡眠不好,饮食无味,整天昏昏沉沉的,有时甚至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案例再现莹莹和丁丁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俩人同在一个宿舍。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莹莹活泼开朗,丁丁性格内项,沉默寡言。丁丁逐渐觉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鸭,而莹莹却像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莹莹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莹莹。莹莹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丁丁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莹莹不在宿舍之机把莹莹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莹莹的床上。莹莹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丁丁,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嫉妒让丁丁心里不能平静,导致长时间出现失眠问题。
案例诊治
莹莹与丁丁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两个字——嫉妒。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嫉妒者通常对他人的优越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感情,俗称“红眼病”。嫉妒者突出的特点是心胸过于狭窄。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内心常产生心理冲突。狭隘性格一经形成,就会循环往复地自我折磨,甚至会罹患忧郁症或消化系统的身心疾病。我国的传统医学专着《内经·素问》记述:妒者“情志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内经·素问》中还写道:“妒火中烧,可令人神不守舍,精力耗损,神气涣失,肾气闭塞,郁滞凝结,外邪入侵,精血不足,肾衰阳失,疾病滋生。”嫉妒可使肾气闭塞,郁滞凝积,导致各种神经官能症,严重的还会引起内脏系统功能紊乱,产生心律不齐、高血压病、冠心病、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等等疾病。我们可以经常在报纸的社会版上看到关于因嫉妒而发展到残暴伤害或杀人的案件的报道。可见嫉妒是多么可怕和恐怖。那么,该如何消除嫉妒心理呢?
(1)认清嫉妒的危害。嫉妒的危害一是打击了别人,二也伤害了自己。遭到别人嫉妒的人自然是痛苦的,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反而会延误了自己的前途,一举多害。认清这些是走出嫉妒误区的第一步。
(2)克服自私心理。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机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3)摆正位置,正确认识自己。要知道世上万物发展是不平衡的。“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强中自有强中手”,每个人都有自己较弱的一面,也都有别人所不能及的一面。何必拿自己的弱项与别人的强项比,徒增烦恼呢?因此我们要全面地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正视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发现并开拓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开创新局面。
(4)培养豁达的人生态度。人生本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角色。人人各有归宿。要勇于承认有些人有比自己更高明更优秀的地方,努力向他们学习,奋发图强,把自我的这种好强个性转化为一种内在竞争机制——一种推动自己勇敢向前的力量,从而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5)把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不断地充实生活。培根说得好:“其实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因为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有它的只能是闲人。”学会升华嫉妒心理,把它化为一种动力,每一时期给自己确定一个奋斗目标,并为此努力拼搏,在不断奋进中,不但你取得很大的进步,嫉妒心理也会烟消云散。
(6)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是老百姓常说的一句俗语,在心理学上叫“感情移入”。当嫉妒之火燃烧时不妨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扪心自问,“假如我是对方又该如何呢?”运用心理移位法,可以让自己体验对方的情感,有利于理解别人,有利于抵制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蔓延,这是避免嫉妒心理行为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7)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对手之间想要互取所长,共同进步,还必须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这也是消除嫉妒心理有效的方法之一。
小贴士
测试:嫉妒心理的疯狂程度
有一天你和你的情人约会时,天不从人愿,突然下起雨来,雨声中夹杂着雷声,附近林中甚至有棵树被雷击中,你认为被击中的树是哪一棵?
A.森林中的树
B.池塘边仅有的一棵树
C.矗立在山丘上的老枯木
测试结果:
A:击中森林,这时火苗可能窜向其他树木。选择这个答案的人可能一旦嫉妒心起,就会升起妄想症,说不定会常打电话给对方,但却又不出声。容易钻牛角尖,这类型的人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为嫉妒的奴隶。最好先调查清楚事实之后,再开始爆发你的怒气。
B:池塘边同时有表示怒气的雷鸣与代表相反性质的水,选择此答案的人,其嫉妒心不易膨胀。你感到嫉妒时,会承认自己的失败,是自身的力量不足。而经由这一段反省之后,你得到自我成长的粮食,相信同时也能将嫉妒化为提升自我的动力。
C:枯木使人联想起死亡。选择这个答案的人容易将嫉妒转为憎恨,而且对对方产生敌意。在不知不觉中憎恨愈来愈大,到最后只想向对方报复。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有必要改变自己,像是提升自我使对方刮目相看,将怒气化为正面的力量等。
总是心情很差
症状表现
心境恶劣,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沮丧忧伤,心烦意乱,脑力迟钝,对工作和学习感到吃力,生活枯燥无味,心情压抑,时常怨天尤人,性情烦躁不安。感到生活无意义和前途无望,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
案例表现
李某,男,21岁,某大学二年级学生。李某人际关系状况很差,经常为一些琐事与他人斤斤计较而发生争吵,越来越多的同学都不愿与他交往。他忧心忡忡,不想与他人说话,感到倦怠无力,有时感到气短、心悸,心情很是苦闷,时有轻生念头。消极心境的起因是高中时有一次班主任托他的父亲办一件私事被拒绝,于是班主任便伺机对他进行报复,在很多事情上故意刁难他,甚至还唆使其他教师一起来整他,唆使班上的同学不与他来往等。致使他在学校被孤立,几乎没有同学与他来往,甚至邻居也对他存有戒心,不让自己的孩子与他来往。他的父母听到对他的议论,非常恼火,根本不听他的申辩,对他严加训斥和管束。他就在这样恶劣的人际关系环境下整整熬过了高中生活,心情十分苦闷,沮丧,但又无处诉说,精神上受到了极度压抑,此后一直失眠。
案例诊治
李某由于长期被孤立以及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养成了孤僻、多疑的病态人格和歪曲的自我意识。可见恶劣的心情对健康的危害则犹如任何病原体,而良好的心情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任何药物都无法代替的。其实,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情的方法就在你的手中。
(1)同化的宣泄。同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模仿,当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情感时,用在内心里和别人同化的方法,以此来缓解内心的痛苦来达到心理的平衡。
(2)往外的宣泄。当一个人很悲哀的时候,看到花朵上有水珠,就会觉得花也在掉眼泪——“感时花溅泪”,把自己压在内心的悲哀通过花宣泄出来;有人看电影或小说时,情不自禁地感慨故事中的某些情节而伤感,甚至流泪,实际上也是一种投射的宣泄。
(3)想象的宣泄。虽然想象是一种“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阿Q精神”,但它确实能使你暂时地轻松、愉快一下,这就能起到宣泄的作用。当然像阿Q那样整天沉浸在想象中而脱离现实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但暂时地“过一把瘾”却是调节心理,疏导压力的好方法。
(4)退化的宣泄。当遇到很棘手的事,你所学会的应付和宣泄的手段都使不上时,就会不知不觉地退化到小时候的宣泄和应付的方法——哭。当你哭出来的时候,你就会把内心的压力一起哭出来了,所以当你哭完时,就会有一种轻松感。只有情不自禁地流出来的眼泪才能达到宣泄的目的。另外,想拥有一个好心情,也要从对自己的要求上着手:
(1)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希望越大,往往失望也越大。很多人给自己定的抱负太大,期望值过高,使自己根本无法实现,以致认为自己无多大本事,情绪低落。若把目标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仅易于实现,而且心理也容易满足。
(2)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很多人喜欢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其实要求别人能迎合自己,这既不现实又不合理,其结果多是自寻烦恼。
(3)专心致志。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心理致病主要是由患者急需处理的事情很多,精神压力太大而引起的。因此,要想减轻自己的精神压力,可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
(4)做出让步。一个能干出大事的人,往往只注重大事,只要不影响大前提,在小事情上善于做出让步,以减少小事给心理上带来的压力和烦恼。
(5)自我调节。当遇到挫折而带来烦恼时,应迅速转换环境,将精力转移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去。
(6)多做善事,助人为乐。多帮助别人做些事,使自己沉浸在快乐的工作中,不仅能忘却烦恼,还能在生活中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小贴士
怎样保持好心情
坚持健康饮食,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两大要素。但要加强心理健康,我们还得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一些“增值性”的体验:
(1)珍惜自己。善待自己,重视自己的存在价值,提高自信才有能力去关怀他人。
(2)多交朋友。好朋友就像家人一样,可以在需要时听你倾诉,给你规劝,让你摆脱孤独无助的情绪。
(3)及时放松。认真工作很重要,但也要懂得及时的放松,让你每天都能恢复精力,投入正常的工作。
(4)增强适应力。适应力强,在遭受任何变化或竞争的时候,都能够积极面对,把改变视为一次成长的机缘,这样,你就不容易被暂时的挫折击垮。
(5)保持愉快心境。坦然面对压力,你就会发现生活还是充满乐趣,心情不会受到影响。在面对窘境时,适当的幽默,和乐观的人交谈,看一场喜剧,都是面对窘迫时调剂心境的好办法。
请你谨记:唯有保持心境的健康,你才能拥有健康的生命。所以,好心情和身体健康应该获得同等的重视。每日花些时间来恢复良好的心情,你就会获得一生幸福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