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未来在磨砺中生辉
3713800000011

第11章 打开精神中的镣铐

朋友之间的感情往往被重视,有的青少年非常在意自己在朋友心同中的位置。在意是否被朋友接受。他们对朋友和同学的言语接触很敏感,容易产生兴奋、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有时。他们受到群体朋友的打压,强迫自己采取某种行为,哪怕不惜一切代价,唯恐被大家排斥。夸大了这种正常同学关系的力量,甚至充满了幻想,认为只要处理好了同学关系,就等于拥有了一切。友情胜过了亲情,其他的人之常情被忽略不计。由于理解上的偏差,便时时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谈举止,自我检讨,这就是所谓的“人际敏感”。它源于中国人具有的他制、他律的他人价值取向,个体对自我的价值判断往往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

这其实是一种心灵上的“枷锁”,我们应该学会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脸色,不要对自己太过苛刻。

也许,带着这种心灵枷锁的人,并没有感到这是一种枷锁。自己正为之所困,相反,却感觉良好。有些中学生表现得尤其突出。说话时,怕自己的言行欠妥当,得罪伤害别人,引起同学不满。做事时,谨小慎微,点点滴滴认真反省;痛苦时,“男儿有泪不轻弹”,忍气吞声,自我压抑消沉;高兴时,故作平静,不显山不露水,相当含蓄,甚至自我调侃,怕同学看到自己的高兴而心生不快。表情上,老担心透出冷漠、骄傲等神情,唯恐对自己产生误解,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察言观色,穷于应付,甚至变得唯唯诺诺,战战兢兢,苦不堪言,精神上套上了沉重的的枷锁,形成了心理障碍,身心都受到了伤害。

有时为了保持自己与同学的那份“真情”,不惜违规违纪,包庇他们身上的缺点,和老师打游击,甚至“助纣为虐”,这是人际交往异化的另一种表现。

有一次,一个同学所在的宿舍,出现了晚自习以后还在打扑克、外出打游戏机等违纪现象。班主任进行了调查,绝大部分学生都承认错误,只有这个同学一人矢口否认,不如实反映情况。经过仔细开导,原来是怕影响同学关系,受到同学孤立。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以前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心灵深处留下过类似的创伤。而这种表现的实质,归根到底是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天天生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迷失了自我。

别人的要求往往是超常的、拔高的,甚至是挑剔的、敌视的,如果不用自己的标准、尺度来衡量自己的言行,自然会陷入迷茫当中。其实,别人的评价正如股市的股评员所说,以上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以人为镜,可以明理。外人的看法有时可以借鉴,修正自己,做得更好;有时可能无价值,甚至故意扭曲事实,属歪理邪说,若以此为标准,则愚不可及,南辕北辙实属情理之中。

心理医生告诉我们:“心理健康问题是每一个现代人都会面临的难题,也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过关的必修课。”打开心灵上的枷锁。既可通过心理医生的治疗进行,更需要自我排解,自我矫正。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脸色,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凡事要有一定之规。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内在的自信。爱看别人脸色的人,也必定是一个自卑的人。既看不起自己,又怕别人否定自己。因为自己的脆弱,就觉得别人承受力差,进而再损伤自己。因此建立起自信,才是解除心理疾患的良药。要学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挺起胸走路,抬起头做人。”只要把心思和精力用于该做的事上,用在自己追求的目标和向往的乐趣上,就会与人为善,和睦相处,也不会出现矛盾。坦然面对非议和攻击,轻松地学习、生活。

自己的路自己走,这样的人,永远是快乐的成功者。

学业上的成败,生活上的苦乐,还得靠心灵的浸润。只有真正铸打出启迪心灵的金钥匙,打开精神上的镣铐,青少年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