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淝水之战1.王谢家族
3702900000008

第8章 冠礼成矣(8)

王导不喜:“谢侯何出此言。春秋之后,谁能比孔子?”

谢鲲正色道:“不然。儒道之学希言自然,欲人成圣。君言春秋之后谁能比孔子,欲使孔子绝后乎?孔子自比周公,乃功在周公之上。今吾以逸少比孔子,非妄言也。”

“请详述之。”

“孔子之后无圣人。何哉?士人皆习孔子之道也。老子之后无圣人。何哉?士人皆习老子之道也。习其道必在道中,必不能自成一道。圣人者,自成一道之谓也。今吾观逸少书法若龙行青天,九州斯在下矣。非孔非老,自成一道,以圣人言之,有何不可!”

王导笑曰:“君言是也。不过以逸少目前的修为还不足,须痛加砥砺。”

谢鲲一笑:“丞相又错了。即为圣人之才,那么一切无改。虽然目前逸少还不是圣人,但以圣人之礼待之,宜乎!”

王导向谢鲲深深行了一礼:“君言甚美,‘于我心有戚戚焉’。”(此为孟子语。)

二人欢笑,就此议定即以王羲之的生日为举行冠礼之日。

王导又思国家新兴,不宜铺张,欲以下礼举行。

谢鲲不乐:“吾知丞相厉行节俭,然此为大典也,不可不盛。既然丞相觉得上礼太过豪奢,那就以中礼的规格举行吧。万万不可为下礼。”

王导一笑,同意了。

二人又论及谢安来,皆叹他们小字辈真真是把我们这批老头子比下去啦,甚感欣慰。

其时,大儒范宣子恰在建康,谢鲲乃前往拜见,邀为赞者。(赞者,古代举行典礼时辅助司礼者的人。《史记·秦始皇本纪》:“阙廷之死,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

范宣子喜曰:“南渡以来,吾久未见周公。今丞相与谢侯兴此盛举,老夫不敢辞。”

谢鲲故意说:“此非古礼——吾好任诞,非儒者也。”

范宣子大笑:“连你这个不是儒者的人都在行儒礼,可见大道之行也,那还有何话说。”

二人握手一笑,莫逆于心。

到了七月十一日那天,自然是风清日朗,天随人愿。

建康城万人空巷,庶民尽出,一起来看王导为王羲之举行冠礼,那个热闹劲大似卫郎当年。

因怕人多不便,王导早早地就命手下用锦幔把相府前的街侧拦了起来,分开人流。

人们只好远远地观望凝听,皆不忍离去。好事者蜂拥上前。

谢鲲正在大厅中忙碌,渐闻外面人声喧哗,知道是什么事,笑着对范宣子道:“冠礼不可缺少乡大夫、乡先生,(《礼记·冠义》云:“(冠者)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挚,礼仪用物。在此用雉尾。)正好麻烦您老去邀请几位。”

“甚善。”

于是范宣子从外面请来了好几位年长者,一个个都喜滋滋地,美得不成。

范宣子心中笑骂:没见过世面的老头儿,冠礼还没举行呢,美死你!

暗窥大庭中,冠盖云集矣。

冠礼就在丞相府举行。

相府大院,自然宽敞。更喜庭中有苍松两列,翠竹万竿,郁郁青青,生机无限。

王导指眼前青松,对皇帝司马睿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初来江南时,臣觉此松身影孤单,今日视之,分明又是一棵大夫松。”

司马睿亦笑:“丞相家多出大夫,此松自然是大夫松。”

心中却想:王家人果然有纂位之心!那大夫松乃是秦皇泰山封禅时封下的,老家伙自比秦皇,居心叵测!

王导哪知其心思,忙着向司马睿父子介绍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