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坛经》学生活
3698300000032

第32章 参请机缘(1)

1.不断培养疑情和警觉性

【原文】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

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曷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有晋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

【释讲】

能大师从黄梅得法之后,回到韶州曹侯村这个地方,无人知晓。“儒士”即俗称的读书人,当时有个读书人刘志略,现代则称刘志略居士,很礼遇能大师。

此段讲一个因缘。我们要懂得因缘,你看,惠能大师这时尚未出名,而刘志略对这种真有成就的人,能用至诚心来供养,这是第一福田。例如,你现在虽以至诚供养星云大师,但福田不大,因为他名满天下,你是慕名而供养的。又如惟觉法师,他是御史大夫的师父,你慕名而去供养,所以没什么。大家都喜欢找出名的人物,但最主要的功德已被人摘走了,剩下的只是分享而已。能大师这时已经得法,他是真的大阿罗汉,但无人知晓,而刘志略率先供养他,这个殊胜吧!这是明眼人,他有慧眼,福德因缘具足,所以这个功德福报很大。

所以提醒诸位,多培养一些新进法师,有人初发心要弘法、修行,你就必须加以护持,将来才会产生大德。不要等他修成了,名满四方才要护持,那时他还需要你护持吗?像现在的星云大师,你不护持他都没问题,他的名声已如雪球般愈滚愈大。问题是,刚开始雪球很难滚得出来,这时你懂得护持,将来他的成就不可思议,整个福报也都在你身上,他每度一人,那个福报都会降临到你身上。譬如,现在我们读诵这部经典,你所修的功德福报,刘志略这位老先生就通通抽成了。所以真要当护法、拥护修行人,就从这地方开始。不要先问人家修得好不好,只要他发心,你就供养、护持。“礼遇甚厚”,表示他对六祖非常恭敬供养。

“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刘志略有位姑姑是出家的修行人。因为这句“有姑为尼”,后人便称女众出家人为“尼姑”,所以最好不要称人家“尼姑”,否则这一叫,她就变你姑姑啦!这比丘尼的法号为“无尽藏”。她也是一位大成就者,常诵《大涅槃经》。有成就的人毕竟不同凡响,惠能一听便知妙义,于是为无尽藏比丘尼解说道理、意义。

“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曷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比丘尼拿起经卷问惠能,惠能道:“字啊!我看不懂,如果要问法义,那可以,你就问问看吧!”比丘尼道:“字都不懂了,意义怎会知道?”惠能回答:“佛法不一定与文字有关,文字是将佛法妙理记载下来,所以你念出来,我就知道。”这一点,与我们讲的“思维力”有关系,我们借此再说明一遍。

世尊当时说的话,经记载下来,都属可说的部分。可说的部分,是佛陀语言表达的一种技巧,借此将法义传递给我们,我们是否也能从中进入佛陀的境界、进入他的心境里面?心境难以透过语言文字表达,但你能否透过语言文字进入那个“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境界”,这是读佛经者绝对要注意的地方。假如没有这个心理准备,没有这层认识,就会被文字“转”过去了,即使穷尽一生,也都在文字相上打转,难以成就。学佛,尤其学经教者,若想解开这个谜团,绝不要被文字绑住了。文字仅为阶梯,引导我们一步步向上,若不能透过文字而进入佛境界,文字于你即成一个大障碍,变成“文字障”了。如此便是一种不幸。

这地方惠能告诉比丘尼:“文字我不懂,不过意义我知道,可以告诉你。”但一般人会觉得奇怪:“你字都不认识,法义怎么会知道呢?”先知道文字,才知道法义,那叫“文义”;而惠能这里所指的法义,是文字背后所表达的义理部分,那叫“妙义”,现在话称“法义”,亦即经文本身所表露的佛法义理。透过经文文句去体会那个部分,这有点类似中国成语所说的“弦外之音”,即文字之外的意义,套句华严的术语,即为“托事显法生解门”,这个法门就是借着文字所讲的事相,让你了解所要表达的法义。此处已经讲到这个重点,其思维方式与传统不同,所以不要用世间传统的思维来推理,否则会产生很大的障碍。

讲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我们顺便提个公案。世尊在灵山会上讲经,那时来听经的人很多,不晓得是否上万,但少说也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随众在场。那时,世尊什么都不说,就拿着一朵花停在那里,一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几个钟头过去了,光拿着花都不说话,一群人便开始毛躁起来,坐立不安地窃窃私语:“到底要讲什么?怎么不开口?”就在此时,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了。世尊道:“迦叶过来!花给你。”正当大家一头雾水时,世尊说:“我法讲完了,能讲的法通通教给你们了,不能讲的法我交给了迦叶。”那个经验,是不能讲的法。

类似的公案在中国也曾发生过。有一次梁武帝请傅大士讲《金刚经》,傅大士一上台,拿起一把经尺便往案上一拍,啪!接着手画个圆圈便下台了。他说,《金刚经》已经讲完了。梁武帝不解道:“等等!你讲了什么?我没听到啊!”梁武帝不懂。其实,他讲的是经验,经验是透过感受的,难以言传。这就是告诉我们那种义理、义趣,但你感受不到。

还有个例子,某上海人问一位犹太人:“你们怎么那么厉害!小小一个国家,周围又有那么多敌人,还能如此强悍,不被打倒?”

“其实也没什么啦!都跟你们中国人学的。”犹太人答。

“跟我们学的?我们以往总是被打得乱七八糟啊!虽然击退了法国,可是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一来,都毫无招架之力,又是割地、又是赔款的……”

“中国人有个供桌,我们也学你们在那里教孩子独立。”犹太人说。

这个上海人很纳闷,是怎么教呢?他说,因为孩子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心,所以就让孩子坐在供桌上,然后拍拍手喊:“爸爸抱!”孩子就会趴过来给他抱。等孩子再坐回去,他又说:“爸爸抱!”重复几次后,孩子突然要再趴过来时,他往后退一步,孩子便摔倒了。于是把孩子抱回去坐好,继续:“来!爸爸抱!”因为刚刚摔过一次了,这孩子开始犹豫,他开始感受能否上前给爸爸抱?他发现,爸爸往前时可以赶快靠过去,爸爸往后退时就不要上前了。这是一种经验,孩子摔个一两次就学到了很好的技巧。如果是对孩子用说的,小孩脑筋恐怕会秀逗,他会分辨不出来,但经验则是直接感受的。

修行就是一种感受的方法,难以用语言传递。有没有这种感觉?好多同修在厨房炒菜,同样的材料、器具、工具,炒出来的菜却都不一样。为什么?关键就在于经验。此即佛法所言:“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文字是材料,必须悟得那个方法,而非那个材料,你能透过文字而达到目标,才是关键所在。学佛若掌握不住此一关键,那就进不去了。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惠能讲完这番话以后,无尽藏比丘尼深感惊讶,立刻转告邻里中有修的大德说:“这人是有道之士,绝非普通人,大家应该供养。”可见她蛮有善根的,慧眼识英雄,不然一定与惠能起冲突。一般懂文字的人常有一种我慢、增上慢,认为惠能大师不识字,根本不可能懂得佛法嘛!其实,识字者所懂的是文字佛法,称为“文字般若”,惠能大师懂的是“实相般若”,是实相的部分。

“有晋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这时,便有晋武侯玄孙曹叔良等名人与村落居民,竞相来瞻仰、礼敬。

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僧居之,俄成宝坊。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烧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于是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这时的宝林寺,因毁于隋末之兵燹,便在旧有的基础上加以重建,请这些出家人来宝林寺住,短短的时间内就将佛寺重新盖好了。惠能大师住了九个多月,又被坏人找到,于是逃到前面的山里,那群人便纵火焚烧草木。学佛人不管在家出家,放火烧山都是犯戒的,可见那些人真是恶党,根本没学佛。于是,惠能大师隐身躲到石头里。一句“挨入石中”便带过去,你要怎么解释都可以。惠能大师是躲到两块石头的缝隙里,还是现神通躲进石头呢?用隐身术躲到石头里,这讲起来是现神通啊!这块石头因为有惠能大师结跏趺坐的膝盖印痕,甚至衣服的纹路都在,所以称为“避难石”。

惠能在禅宗历史里一花开五叶啊!如今能大师的子孙满天下,曹洞宗、临济宗皆为其弟子。有道是:“临济子孙遍天下”,不仅曹洞宗遍进去了,法眼宗、沩山宗、仰山宗也都算进去了,五宗七派尽为其弟子啊!然而禅宗不重事相,所以并未特别标榜。西藏密宗则相反,所以莲花生大士、阿底峡尊者……非常受藏人推崇,就因藏密在信仰仪式上很重视这一类,自然觉得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就很大。假如冷静地比较,能大师的成就绝不亚于他们,但中国禅宗并不重视这种事相的渲染,因此在这方面就不显得那么有名。即使如此,每个中国佛教徒都认识惠能大师,即使不确定“惠能”两个字怎么写,也会写“六祖”。这就是他的成就,毋庸刻意渲染;惠能大师毕竟有其实质的成就存在。

“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惠能在避难之时,想起五祖告诉他“怀会止藏”的叮咛,“遂行隐于二邑焉”。嘱咐惠能到哪个地方,就要注意,可以停止了。这叫后记,亦即悬记、授记的意思,告诉他今生到哪里可以在那边停止,法化可以如何弘扬传衍。之后,惠能也经常告诉弟子,该朝哪个地方,到哪里停止,法脉会如何延展,这一系统经常有这样的告知。

到此,是惠能大师前半部的机缘;接着,是他与弟子的关系。这地方很精彩,一位弟子就是一个公案。

一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

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祖师教弟子,如此简单几句,弟子便言下大悟了。我们讲了那么久,各位有没有悟呢?《六祖坛经》是法海记录的,他首先对自己作仓交代,免得后人有所误解。

【活学活用】

有位僧人,名法海,是韶州曲江人。他先到六祖这边来,问:“请告诉我,什么叫即心即佛?”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这定义大家仔细参详,不要当作解释名词看过去就罢了。

何谓“即心即佛”?前念不生就是心,后念不灭就是佛。各位能否体会呢?“前面那一念不出现,刚才那一念没消灭”,这在讲什么?他说前际后际,心在何处?佛在哪里?也就是谈“当下”。前念不生,后念不灭,那不是“不生不灭”吗?不生不灭就是心、就是佛。这所指即乃三世,他用三世来定义,不著过去,不著未来。过、未之间都不著,那便是“现前一念心”,即心即佛。反之,著于前念、后念,那就非心非佛。

这个定义非常明了,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但听者根器要够。现在我们也发生了一个问题,老觉得自己善根不够。各位是否想过,何时自己的善根才足够?人家法海听了八句就开悟了,我们听了那么久,怎么还不开悟?既然自认善根不足,那是否想过,应如何增长善根?总不能这辈子没善根,下辈子还依然故我罢?善根从何处来?你必须在此提起高度的警觉性。疑情若不够,即使境界出现,还是无由开悟;疑情够,高度的警觉性够,那便是善根了,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令你开悟。

善根即在于不断培养疑情和警觉性。没有疑情、没有警觉性,就是不能开悟。

必须提起高度警觉性及疑情,不断提醒自己,修行关键在这个地方。你的疑情和警觉性带得愈恳切,善根便愈雄厚,即使这辈子不能开悟,下辈子再来也快了。善根都是自己修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法海为何能一闻即悟,我们却不能?原因就在于他一直带着疑情、警觉性,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地方。很多人听不懂,看看左右邻居似乎也听不懂,便自我安慰:“不要紧,不只我一个落后,原来大家都一样。”若是如此,那就永远等下辈子,那只是男女老少重新排列组合而已,只是有因缘、有福报,但善根终究不足。各位想要有成就,一定要增长善根。如何增长?念念不失警觉性,念念守住疑情、守住正念!

这是个不二法门,是真实法,八万四千法门,不管是什么方法,原则都一样——念念不失警觉性、守住疑情、守住正念。警觉性、疑情、正念守得愈紧,善根就愈雄厚,否则就只是得一些福报,下辈子再来换换位置罢了。这是修行的要领,古圣先贤、古大德都是如此成就的,一旦你能抓住这要领,要成就也快,此即古人所言:“与诸佛祖师同一鼻孔出气。”不然你就等于换另一个鼻孔,走不同的路了。

能大师说“即心即佛”的第二个定义,是“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所以即心即佛乃“成一切相,离一切相”,而“成一切相”就是“离一切相”。换言之,即“于相无所住”。心能生一切相,因为万法唯识现,现前是心的作用,离一切相是觉、觉悟。相在不在?一定在,但不执著。所以,“即心即佛”便是“成一切相,离一切相”,这也就是“即相离相”。套句华严用语,即“住无所住”。有安住,但是住在“无所住”的地方,一切相都是相,但是不执著。这种情况,很多生活常例都可以拿来体会。

搭火车最不乏此经验,顺着轨道往前直走,好比走在菩提道上,周遭风景是否即是“一切相”?你有没有看到呀?有!可是所有相都往后跑,山、河、桥梁、树木、电线杆通通往后跑。你有看到,但不会执著,因为一执著,车子就走不动了,车子必须持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的心就如火车一般,你能否继续往前走?凡夫就是一看到相就停住了,黏在相上,心执著了,车子就开不动了。

一切相你要看得到喔!对佛法没有正确了解的人,会以为既然外面一切状况都是虚幻的,那就来个相应不理,一切都没看到。不是这样,那是错误的知见!凡夫与佛陀所见者无异,譬如凡夫看此物是花,佛陀来看一样是花,不会变成其他东西。所不同者,凡夫看到“这花好漂亮喔!”就卡在那里不动了,而佛陀却照样走过去,因为他不执著。有相,不执著,叫作“成一切相,离一切相”,称为“即心即佛”,这是第二个定义。

“吾若具说,穷劫不尽。”我若详细说就会说不完了。法海问的是核心的问题,这学生很懂得问问题,老师也很会譬喻作答,不像我们有许多同修净问些与佛法完全无关的问题。别的师父就跟我抱怨过:“有些人学佛那么认真,但问起问题,老是害我被骂。”我问他为什么。他说道:“信众一问某些问题我就想笑,我一笑老和尚就骂我,还告诫我,不管人家问什么,都不能笑。”我追问什么问题那么好笑,他说:“信众问,师父!我包五百万给你,真的会保佑我没事吗?”这哪是学佛嘛!这信众很诚心没错吧,否则怎会包五百万!可是接着却问:“会不会保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