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坛经》学生活
3698300000028

第28章 传香忏悔(2)

2.修行可以改变命运

【原文】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

【释讲】

大师首先讲“戒香”,谈五分法身的戒香。何谓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通常戒大概指五戒、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或十重四十八轻、六重二十八轻等等,而六祖说的则是“自性戒”,称“戒香”,即心中不执著非、恶等不好的东西。戒,本来就是要戒不好的,惠能便从这里谈。要戒什么才能不造恶?譬如不杀、不盗、不淫等,都是“不”,所以惠能说“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劫害”是依报的变化,成住坏空的情形)”,如此便称戒香。六祖并未从一般戒条名目上来谈,他不谈要吃素、不能喝酒、杀生等,而直接从自性中将这部分涤除。戒,是谈除恶的部分,此外还要行善。然而,自性戒不但要除恶也要除善,才能达不思善不思恶、绝对清净的境界。但在名相上,我们还是先讲除恶,这叫戒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第二个叫定香,“戒定慧”的定香,即看到善境或恶境自心不乱。文字相很容易懂,但真正境界一来,心是否即散乱?不管顺境或逆境,那时才是真正的考验。既如此,自己的心就要能接受这个历练。虽然坐在这里不动也是一种定,但重点是外在的境界一来,你能否不动?

【活学活用】

何谓外在境界?譬如在这儿坐一个钟头,脚痛、腰酸,这都属外在境界。人家骂我们,或你在不小心的情况下吃亏倒霉,能否心不乱?此即定境。所以有修养的人通常包容量较大,心不易散乱,这是指修养。但修养也会有个极限,到达某个程度还是会动;修行则无极限,任何境界,不管风怎么吹,他都不动,这是定。而这个“定”不同于一般的定义,它涉及真实的实相部分。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第三是慧香,心无挂碍,能任运自在。这可以自我训练,像你在考虑事情时,虽是按佛法的标准来,但是否有很多例外条件?假如有,那便是有碍。

是非分明者,比较有碍。譬如要救济他人,不过坏人例外,或认为救人是应该的,但只能救中国人,这就是例外,也即是“有碍”。一个标准定下来毫无例外,此即无碍,凡生命都得救,但心不能有额外的负担。饭吃到一半,蚂蚁爬上桌或苍蝇飞过来,你连忙赶走:“哎哟!飞旁边一点,不要爬过来,这样我不敢吃了!”这种心即是有碍,若是无碍,就算不小心把苍蝇吞下去也没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定义。

“常以智慧观照自性”,常用智慧来观照。例如我们很赞叹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但总认为那是菩萨境界,我们凡夫做不到。这时,就必须以这智慧来观照——我为何做不到?当然,很难样样都做到,但只要有一件能做得到,便从那件下手。

譬如,称赞人家总可以吧!任何人都可以称赞他人,于己无损嘛!如果说:“哎哟!你是○○党的,我不称赞,□□党的,那更不用说。”这就有碍了。智慧观照,所有众生都一样称赞,无有例外。这个智慧便是要将自己不当的部分除掉,选择一个可以做的,然后加以贯彻。实践过程中做不到,就算再怎么气自己不行,也必须磨炼下去。你就修“称赞如来”法门,逢人便赞道:“哇!你好庄严喔!”即使他可能早上来不及梳洗,那不要紧,先称赞再说嘛。不要说:“等等,你哪一省人?那省的人我最讨厌!”不要这样。要完全用智慧整理观念和行为,即使只有那一部分,你也可以做得到。

有人不愿出名,默默行善,那就默默地做,不加限制。譬如,发愿晨起即至马路或巷口扫地,扫的时候就观想所有路经的人,你都度他。只要你扫过了,他走过去便算有缘,他已经跟阿弥陀佛结缘啦!你不能挑剔人家鞋子太脏或走路不好看,对于每个人皆应以平等心看待。

运用智慧一定可以找到某个下手处,并将其无限扩大,心量愈大者可做的就更多。即使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都可无限地发愿,不断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凡经此路口者,不管过去、现在、未来都好,通通度,毫无限制,无有例外,此即是智慧观照。我们内心有无瑕疵,是否能把那瑕疵除掉,就看这个地方。能,就是多行善事,智慧展现,不造诸恶了。

“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不但不造恶,即使行善也不执著。此与上述戒香同,除不造恶外,亦多所行善,善恶皆不执著。“敬上念下”之前是讲“智”,“敬上念下,矜恤孤贫”是讲悲,所以慧上面有悲喔!此处虽谈“慧香”,然尚有悲;能够悲悯众生,上敬下孝。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第四是谈解脱,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这唯有真正的修行人能做到,在红尘中打滚的人就很难了。假设一位在山中修行的人,碰到一个孤苦寒冻、好像迷路的人,他可能会弄东西给他吃,尽管是通缉犯,修行人也会安置他,待其神完气足,再教他如何下山。修行人不会分别好人坏人,不思善不思恶。但如果身在台北就难了,你有没有感觉到?要救一个人,还得先想想:“哎哟!会不会窝藏人犯啊?”善恶立刻区分。所以红尘中要破这一点,难!故云:“出家修道易,在家修道难。”原因在这里。

出家修道人,如果警察指控他窝藏人犯,他说:“窝藏就窝藏了。”即使被判了死刑,他也轻松如常:“本来就得了生脱死嘛!”他已经置生死于度外,不计较后果;而在红尘中,我们难以做到这点,虽然这样,但至少还可尽量做到“自心无所攀缘”。

“自心无所攀缘”是指什么?就是恒顺,即心不攀缘,顺众生、顺一切境界。如果你说:“我不攀缘,这个境界来,我不要,所以我不攀缘。”那种“不攀缘”其实也是一种攀缘,它叫“逆攀缘”,既然会有个“不要”,就一定也会有个你要的。换言之,当你说“我不要”时,相对的也会有个“你要”的情况,只是它尚未现前而已。故就解脱的立场言,唯有恒顺。这要自己去体会,它这里面显现出心境在环境当中所可能产生的现象,真正的解脱就是在此情况中仍无所攀缘,自在无碍。一般人不攀缘或许还能做到,但很难做到无碍,能够自在无碍又无所攀缘,那一定恒顺一切境界,这时候便即解脱。

接下来谈“五解脱知见香”。前一个“解脱香”告诉我们,解脱,即无所攀缘、心自在无碍,于是很多人便常误以为佛法太消极。经文说不攀缘、恒顺,所以什么都好嘛!那么就会产生一种如俗语所说“人家拖,你就走”的状况,自己毫无主张、主见,变得消极颓唐。解脱知见就是补正上述情况。

“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既然不攀缘善恶,也不可沉空守寂。“空寂”就是内守幽闲,既不向外攀缘,又内守幽闲,那就无异享清福了。譬如你看世间人成天忙碌,不知忙些什么,于是你让自己沉入那种境界,深感幸福,这就是“沉空守寂”。解脱知见在这里提醒我们,那是错误的,必须“广学多闻”才对。

这时你又感到奇怪了,学佛不是要一门深入吗?不是叫我们不要装太多垃圾吗?为何又要广学多闻?这里是要我们从自性当中去广学多闻。你既已明白如何解脱,那么运用解脱之法就必须“识自本心”,自性不显便无由解脱。

“达诸佛理”,简言之,就是对佛理要通达,能够通彻了悟的道理。通达不是叫我们崭露头角、是非分明,而是“和光接物”,锋芒内敛。

“无我无人”,没有人我,就无是非。前面提过“人我是须弥”,须弥山即贡高我慢山,人、我间的界线就叫须弥山。很多人把须弥山当成外相实际存在的山,其实你从外相上是找不到的,它在内心里,它既妙且高。娑婆世界即建立在须弥山上,一有须弥山,这个世界就不可思议。何以故?不可思议此世间众生,为何如此差劲。极乐世界并非安立在须弥山上,其中无人我之别,然而却同样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极乐世界众生何故毫不分别,完全清净平等。所以“无人无我”,本身就已达到极乐世界。

“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一直到你解脱、觉悟,我们的自性、本性没有差别,它完全显露出来,此种情况谓之“解脱知见香”。“真性”、“自性”所指皆同。但名词既然有异,其实还有些微差别,但这里我们不必太深究了。

各位务必要记得,谈论佛法,尤其为人介绍因果律时,最后一定要强调:“修行可以改变命运。”不然,很多人最后将因果律当成了宿命论,此生之所以如此,乃因前生注定,而这辈子所为,下辈子也注定了。这是把因果律弄成宿命论了,果真如此,学佛还有何用?佛法所论之因果绝非宿命论或因果论,它叫“因果律”,这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修行即可改变。一般人的解释往往将它解偏了,就像谈“解脱”很容易落入那种消极、悲观的色彩,这时就要用“解脱知见”将它补正。

【智慧金言】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这个五分法身香,都是向内的,唯有自己的心鼻才闻得到,慧眼才能得见,所以六祖教我们不要向外寻觅。

3.“无相忏悔”之法

【原文】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善知识!各随语,一时道: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作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释讲】

能大师接着谈“无相忏悔”之法,他教我们如何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罪业通通消灭,可得三业清净。他说:“善知识!各随语,一时道。”

【活学活用】

首先是忏悔愚迷、愚痴。我们以前、现在及下一念,念念皆被愚迷所污染;从前所造的愚痴等罪,现在要通通忏悔,不再被染。这里并未指明是哪一条愚痴罪,这是总忏,要把所有愚痴罪,一时忏尽。

第二是忏悔“慢心”,愚痴容易产生慢心,这个慢心很普遍,有些成就者有慢心,有些无成就者也有慢心——虽然其他方面不如人,也要在这方面赢人,一定要找出一个——那就是自我的作用。人与人之间,虽然知道“人比人气死人”,却又往往“输人不输阵”(闽南语)。这是为什么呢?这是自我的存在。有愚痴就会起慢心,所以第二句说,“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懦诳染。”懦,即懦慢;诳,则有夸张之意。慢心通常会夸张、张狂起来,不仅自己的部分会膨胀,连别人的缺点也会膨胀起来。从前所做恶业懦诳等罪,通通要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第三句是忏悔“嫉妒”。

【智慧金言】

愚痴、傲慢、嫉妒都要忏悔。这只是举例,你要把贪瞋痴代换进去亦可,这叫“无相忏悔”,无须特别执著,它是从理上来讲。

4.我们需要“忏悔”

【原文】

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释讲】

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这里谈什么是忏、什么是悔。当我们想起来会对自己所作所为感到惭愧的,便叫“忏”;“悔”是做了以后,自己觉得不当,反省以后,有意要改,以后永不再犯,是为“忏悔”。然而凡夫愚迷,往往只知以前种种不对,后面便不了了之了。知道以往之非,不敢再造,但事后却又控制不住。

【活学活用】

所以忏悔有两个部分,“已造恶业,今不造”,从今以后不再造,而且这个恶业的反面,你要多做、去补,如此才能圆满。譬如过去杀生,现在不但不杀生,还要放生;过去会偷盗,现在不仅不偷盗,甚且要布施;过去有诽谤,现在不但不诽谤,还要赞叹称赞。应如此将不当的行为止住,并且还要积极地行。所以忏悔是个真正积极的法门,它不仅把消极的、负面的堵住,积极面还要赶紧建立起来。

【智慧金言】

“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假如不悔的话:那就没办法了。

5.自度度人

【原文】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释讲】

忏悔完毕就要发愿,所以做功课时,我们有没肴将两者合并啊?先忏悔后发愿,或先发愿再忏悔都不要紧,你认为怎么做,理路比较通达,就如此去修。像这个法门可以自己整理,怎么忏悔、发愿都写了,自己要用心正听。

【活学活用】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通常讲“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尽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里都再加上自性或自心两个字,但一般都是四个统一加上“自性”。到底是本子错?还是现在流行错了?其实,自性、自心两者差不多,无分轩轾,不用计较。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大家不是说“众生无边誓愿度”吗?怎么度?怎么说?会不会是惠能要度啊?地藏菩萨说众生度尽,才要成佛,众生不度尽,他不成菩提,所以等地藏菩萨去度尽就好,我就不用度了?不是这样的意思啊!,而这里也有类似的情况——会不会是惠能要度呢?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度我们这些贪着心、愚痴心、瞋恨心、分别心、傲慢心……无量无边,通通要修正过来,叫作“自性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我们看每个佛都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为何他们都成佛去了,众生还尚未度尽呢?这是指自性的部分。这些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都是众生啊,一旦你将这些都度尽了,你就成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