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坛经》学生活
3698300000019

第19章 释功德净土(1)

1.区别福德与功德

【原文】

次日,韦刺吏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

师曰:“是。”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养、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释讲】

这一段将福德和功德的区别说明得很清楚,很多人学佛常在这个地方迷糊了,修到福德去了,而不是修功德。佛法是要我们修功德,所以达摩代表的是佛法,梁武帝代表的是世间善法,虽说梁武帝所作所为并非全错,但迷信的成分太大,这都是受世间人福报的影响。不过梁武帝毕竟有善根,故能在佛门中大修福德,不仅修得人间帝王,更修得天上的天王报,不过福报有尽时,最后终究不免三界六道轮回。

【活学活用】

为何我们要常做这种严格的定义?因为定义不清,容易步入歧途。在佛门中若不好好修法身性德,反而修那些彩衣佛教,纵使修得富丽堂皇,终究与自性完全无关。踏入佛门中来,要修的即是自性这部分,而非富丽的外表,但绝大部分的人看得到外表的富丽,却不易得见内心的清净,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因为内在不易得见,所以就容易伪装。怎么伪装?借着现露外在的迷彩,让大家以为他好像修得很好,但也只是“好像”而已。由于修福德有这种弊端,这也是为何真正的修行人会常呵斥修福报的人,并非修福报不好,而是它会混淆真正修内心自性清净功德的部分。

这里也牵涉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因果关键——假如我们以清净心修福报,那个福报将会在未来变成适时而成熟的机缘,对你修功德、修自性清净有所帮助。假如修福报是矫作、是为了修给别人看,那就完了!你那个福报会在愚痴道现前,亦即会在畜生道展现出很大的福报,除此之外,在人间还会有余报。

我们常举一个例子,有人终生都住在医院的头等病房,这福报是不是很大?可是要那个福报干嘛?能到外面轻松自在地活动,不是很好吗?放眼社会,有这类福报的人还不少,当然不见得都是住在医院里,可能是把多余的福报,如时间、金钱等种种宝贝,都用在没必要的地方,花费在无意义之处。

有人一年到头都在世界各地旅行,这不累吗?他就是有钱啊!除了坐飞机以外,没事干,所以一直坐飞机,他着地的时间比浮在空中的时间还少。这就是他在过去修福报时带有一种矫揉做作的结果。种的是那种因,一旦现前,果就歪了,但若以清净心来种福田,福报来临时,会很切合你的需要。

譬如很多同修想精进做功课,但感时间不够,充足的时间是你想要的福报,但却用不上;一旦真的有时间了,你又不知怎么用功,昏沉、想睡、无精打采。虽然平常一直想利用一星期好好精进,但真有一星期的空闲,你还是把它睡掉了。这便是福报不具足,因为你在因地所种下的有偏差,将那个种染色了,像是放到红墨水里,长出的果就有色彩,不再清净了。以上先做个概说,接着按经文来说明。

【智慧金言】

前面一品的要旨在“摩诃般若波罗蜜”,谈的是智慧,《坛经》主要是谈与《金刚经》相类似的“般若智慧”。

2.功德与净士

【原文】

次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释讲】

讲完般若波罗蜜以后,第二天韦刺史就请客了,现今称为“斋僧”。“大会斋”通常都在中午,不要用世间想法认为是在晚上,佛都是中午吃饭,故大会斋也在中午。“斋讫”,即饭后,“刺史请师升座”。这一点最重要,将来如有机会请师父吃饭,想要饭后请师父开示,时间便要安排得宽松些,不然若是师父有事先走一步,你就只有福德,而得不到功德了;应供的人也不能饭后马上走,所以时间不宜太紧迫。发问前,可以先记下问题,再一个个依序发问。像韦刺史提问题就问得很清楚。

【活学活用】

韦刺史请惠能升座以后,与大众再次顶礼法师,问道:“我听师父这样说,实在不可思议,但仍有一点疑问。”我想这种状况大家都会有,直接开示此法,大家会有疑问:“讲了老半天,都没有教我们怎么烧香拜佛?”故“今有少疑”,稍有一点疑问,他不敢说很多,但其实这个疑问还蛮大的。“愿大慈悲,特为解说”,希望师父大慈大悲,特别为我们解说。由此可见,这一群人在私底下就先讨论过了。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

师曰:“是。”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惠能说,有问题就问,不要怕。韦公问他:“你所说的,是否即达摩大师的宗旨呢?”六祖肯定地回答。韦刺史的这个“可不是”,其实带有一点肯定哦!这不就是达摩大师的宗旨吗?这种中国话的表达,虽非百分之百的肯定,但其实已有百分之八十的肯定度,而把剩下的百分之二十跟达摩大师牵连起来,稍加存疑的意思。

韦刺史继续说了:“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达摩是由南方搭船至广州上岸,然后到南京与梁武帝见面的。那时梁武帝身边有个宝志禅师,基本上梁武帝比较偏重宝志禅师,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公案。宝志是个大成就者,但他也化不动梁武帝,梁武帝这个顽石就是不点头。梁武帝对周遭的修行人非常礼遇,像宝志这类国师级的大师,他供养了三位,而且与达摩祖师同样有成就。但这个皇帝就是教化不来,所以就一直种福田,现在话叫“做功德”,其实就是这里所说的“做福德”。

达摩祖师初到中土时,梁武帝既不认识,也不太重视他。梁武帝只听说从印度来了一位年纪蛮大的和尚,便让他住在皇宫里,但好久都不曾召见。因为他已经有大师了嘛!大概过了一旬,约十天之后,才加以召见。

梁武帝见到达摩祖师的第一句话便问:“我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还有印经等等,你看看,这样的功德如何呢?”这根本就是向达摩炫耀嘛!这种态度达摩祖师并非不知,所以他爽快回答:“实无功德!”记载只到这里,但其实可以想见,当时两人应该吵了一架,皇帝气得扭头就走,留下达摩在大殿里不知如何是好。过了一个月都没下文,达摩知道无缘了,于是“一苇渡江”,从南京渡过长江到江北去。

事实上,是梁武帝不懂得问啦,如果他问:“我种的福田怎么样?”达摩就会说:“不可限量!”这福德无量无边啊!但他问的是“功德”,当然毫无功德可言。梁武帝浑然不知自己问错话了,就像我们现在常常会用错字眼,你若是包个五千块红包给道场,我们就对你说:“功德无量!”那如果包一万块,是不是无量的两倍啊?这不是功德啊,更谈不上无量,那还得看你的心地状况。因此,理不通达的人,就会在这个地方产生很大的困扰。

“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韦刺史说,我不懂得这是什么原因,希望您能为我解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养、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惠能是个快刀斩乱麻的人,他毫不含糊,干脆利落地说:“确实没有功德,不要怀疑。因为武帝心邪,不知正法。”这番话可把梁武帝骂得很惨哦,但事实就是如此。若用二分法,非邪即正,武帝便是因为贪功德福报,所以侯景之乱时,被部下围困在台城上饿死,不得善终,这是因为他修的福报无法挽救他。

一个人如果很有钱,就必须让钱发挥作用。你修得那么大的福报,就要懂得让它发挥作用,产生功德。但梁武帝没有,他一直贪着,他不只造寺、供僧、布施、设斋、印经而已,连自己都出家了。他很大方,譬如一供养就拿出几十几百万,看到宰相只供养五百就很生气。可是宝志和尚说不能强迫人,那怎么办呢?他出家去。皇帝出家就严重了,大官们得要把皇帝请回来,怎么办呢?只得人人出钱赎回,一个人五百块当然太少,最少要十万块以上。梁武帝觉得一次还不够,连续出家三次。他是很有心供僧,但却都是一心为贪功德福报而修的,这并非真正修行佛法。

这种情况,也造成后代佛教徒对佛法认知的偏差,变成都是祈求福禄寿喜,求佛菩萨保佑。佛法是要你修行,结果你没修,反而只请佛菩萨来保佑,这是传统的一种错误观念。所以邪正之法一定要弄清楚。“武帝心邪,不知正法”,这一点绝对没错。

“造寺、供养、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武帝所做的一切只是求福罢了,不可将此当作功德,这是有区别的。我们先简单下个定义。何谓“功德”呢?从凡夫到成佛的整个过程中,你实际增长的部分叫功德,换句话说,菩提道你走上去,就不会退转。用现代话来说,生命品质一旦改善,只会愈改愈善,不会变恶,但若不从修行的方向走,则善恶必夹杂其中。

修福的人是怎样呢?譬如买了很多好衣服穿,看起来很高贵,却像站在橱窗里的模特儿,最好是不要动,他一动就糟糕了,为什么?气质不够。几万块的衣服,穿在他身上好像两百九十块的地摊货。像这个只是福报而已,生命本质没有提升。福德只是周遭的环境享受,而功德才是提升我们的生命本质。

很多人喜欢移民,通常能够移民都属有福报之人,否则也没能力出去。大概没有人会移民到非洲那些充满苦难之地去吧!可见你要移民的目的地,一定是比现在住的地方更好,不管是为了事业发展或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那都是一种福报。福报可以这样转移,但生命本质则不尽然。所以非洲那些落后、充满苦难之地,就会有菩萨过去,那些神父、牧师、修女发心前去终身投入,非常了不起啊!这不是移民,是生命本质的提升与改善,他们投入救度那边的众生,那是功德。假如只专注在生命或身体周围的迷彩,那都仅限于福报。迷彩一上来,我们就容易造恶,即使并非故意,你也不知自己种了什么恶因。

举个例子,常有三百块吃到饱的餐厅,有些人狂点了一堆菜,吃不完就丢掉。有没有冷静想过,只要拿够吃就好?拿多了,吃不完而丢掉,算不算造业?你可能说没有,反正是餐厅规定的。又如自助餐的碗筷是免费的,所以掉到地上就换新的,然后一餐饭吃下来,用了四五个碗。为什么一个碗不够用?这碗饭吃完,直接拿去盛汤就好,为何非得装汤一个碗,吃饭一个碗,放菜又一个碗?反正免费啊!你有福报这样享受,但也造业了。站在总体的立场,你浪费资源,已经在造业了,即使就个体的立场而言你不一定有过,可是总体的因果已经种下,你感觉不到。这种迷彩的部分,常常害人害己却不自知。

【智慧金言】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功德在法身里面,也就我们讲的,从凡夫到成佛的过程中,你怎么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个叫法身,让我们的法身逐渐显现出来。所以功德在法身里面,不在修福里。这都是很好的定义,不要看六祖他老人家书没读多少,说出来的话比读万卷书的人来得清楚,一点都不含糊。

3.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原文】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释讲】

上面这一段,带给中国很大的困扰。他说:“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这是功德的第一个定义。就文字上来定义是没有错,中国字可以这样解释,但这个解释,造成后来的人对佛教有某些曲解。

【活学活用】

譬如,马祖道一是大禅师,他建丛林以后,百丈立清规。有些人竟然把“马祖”解释成妈祖了,真是让人昏倒。那都只是在文字上打转,转到后来,妈祖是女的,而观世音菩萨现在不都画成女相吗?妈祖是观世音菩萨化身,最后连“马祖”也成了观世音菩萨化身,通通搞成一团。这就是从文字相衍生出来的,这种解释对佛法本身并无特别不利,可是对众生却有很大的伤害,众生被这么一搞,完全糊涂了。

这些定义,都是由于对中国文字牵强解释所产生的一种弊病。这段经文有六祖独到的见解,我们不想多作解释,各位可以自行领会。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这个关键还是在功德法身上面,功德在法身中,你必须求法身才有功德。换句话说,你只要不是朝向成佛的目标,都不叫功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