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素书》学生活
3698100000042

第42章 安礼章 顺应事礼才能事业有成(3)

周宣王死后,子宫涅即位,就是幽王。周幽王开始主持朝政时,社会动荡多事,内外交困,而周幽王却任命“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士,引起国人很大的怨愤。他又宠爱褒姒,将申后和太子宜臼废掉,立褒姒为皇后,以褒姒子伯服为太子。褒姒为褒国(今陕西汉中西北)人,姒姓。幽王昏淫无道,只知讨好褒姒,不关心民众。褒姒不喜欢笑,幽王费尽心机欲图褒姒一笑,而褒姒始终不笑。在古时为有利于传递军事情况,往往于军事要地,每隔一段距离建一座高大的台子,称作“烽火台”。如果有敌入侵,白天则举烟,夜里则举火报警。倘若周天子举烽火报警,诸侯都有派兵驰援之义务。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无敌来犯却点燃烽火,诸侯以为有敌犯周,纷纷率军队至京城勤王,来到之后,才明白是空跑一场。此情景引起褒姒开怀大笑。幽王为此而数举烽火,其后诸侯遂不至。这个典故就是后人所说的“烽火戏诸侯”。

姬官涅在幽王五年废申后及其太子宜臼的时候,遭到大臣卿士极力反对,但姬宫涅一意孤行。宜臼被废后,到其母家申国逃难。这时候周王朝的力量十分衰微,就好似一中等诸侯国,齐、鲁、晋、卫已不听从周王朝的命令而独立。申侯虽不满姬宫涅,但还没有公然叛周。幽王八年,姬宫涅立褒姒子伯服为太子,遂使周、申之间矛盾趋于表面化。幽王九年,申侯与西戎及郐侯联合,准备反周。第二年,姬宫涅针锋相对,与诸侯结盟于太室山,并派兵讨伐申国以示威。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与郐国、犬戎举兵讨伐镐京,因先前有烽火戏诸侯之举,故姬官涅再燃烽火而诸侯不至,势穷力孤,被打得大败,带领褒姒、伯服等人及郑伯友(桓公)向东逃窜,在骊山下坡被戎兵追及。戎兵杀姬宫涅、伯服与郑伯友,掳褒姒,掠夺周室财宝而去。幽王被杀后,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虢公翰又另立王子余臣于携(今地不详),形成两王并立的局面。宜臼为避犬戎,将首都迁到洛邑,是为周平王。另立的周王余臣在公元前760年被晋文侯所杀。

上喜怒无常,下惶恐终日,最后不得不痛下杀手的例子还有很多。

金代的海陵王完颜亮是辽王完颜宗干的次子。由于是庶子,经常遭受正室徒单氏的歧视,不得不委曲求全以求自保。这种青少年时期的经历,造就了他既早熟持重,遇事谨慎而又猜忌残忍、城府莫测的性格。由于父亲的庇护,完颜亮在十八岁那年被熙宗封为奉国上将军,其后官职屡得升迁。而自小养成了善于察言观色和见风使舵的性格,也使他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因此,完颜亮的官位不断上升,最后成了金熙宗时期首屈一指的大权臣。

完颜亮虽大权在握,但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金熙宗既昏庸猜疑,又残忍好杀,弄得完颜亮大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这种朝不保夕的宦海生涯促使完颜亮下决心除掉熙宗。公元1149年12月9日,完颜亮通过内应,带人闯入熙宗的卧室,杀死了熙宗,然后,就在金熙宗的血泊中即位。

为了消灭异己力量,完颜亮严密封锁消息,诈传熙宗圣旨,以召集众大臣们到朝商议。众人丝毫不知就里,匆忙到来,完颜亮便埋伏武士,在朝堂之上捉住了曹国王宗敏、右丞相宗贤,立刻处死。

完颜亮夺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诛杀熙宗一支的宗室,以稳定自己的权力。完颜亮先与宗本的好友中书令萧玉联系,授意他诬告宗本谋反。完颜亮拿到了这一“证据”,便派人前去宣召宗本,说是皇上要开一次打马球的盛会,让各地精于马球的贵族大臣前往参加,宗本并未料到完颜亮会加害于自己,便与宗室其他成员一起前来参加盛会。结果,还没等他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完颜亮处死了。在除掉了这个最有权势的熙宗宗室之后,完颜亮又杀了东京留守宗懿、北京留守可喜、益都尹毕王宗哲等人,同时还派唐括辨杀死了秉德,甚至连最为老实无能的东京留守宗雅也不放过,他们的家属亦被全部杀死。这样,太宗子孙有七十余人被杀,宗翰子孙有三十余人被杀,两支宗室无一幸存。

寻找安全感是所有人的本性。喜怒无常的人,却让他身边的人没有安全感。这样一来,别人为了安全,就只能铤而走险——没有能力的时候,远离那让自己无安全感的人;有能力的时候,消灭那让自己感到不安全的人。

【智慧金言】

其实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并不是仅仅看他做成了多大的事,而最终要看他个人的修为究竟有多高,是否可被人学习、借鉴。许多人尽管做出了一些成就,但由于修为所限,不论是才华、操守、道德都不足为人所道,这种人也不能算成功。比如说,五代时期的冯道,尽管做过五朝宰相,也做过不少好事,但就是由于他操守有亏,在历史上很少被人提起,更没有人说他是成功的人生。

而在个人的修为上,最重要的就是稳重,始终保持住内心的平静,不为外力所动,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只要达到了这个境界,无论是谁都是成功的人生。

在大哲学家老子的眼中,沉稳、慎重同样是个人修为的重要标准。他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泰然处世,清静无为,才是做人的根本。

对上级不怠慢对下级不侮辱

【原典】

轻上生罪,侮下无亲。

注曰:“轻上无礼,侮下无恩。”

王氏曰:“承应君王,当志诚恭敬;若生轻慢,必受其责。安抚士民,可施深恩、厚惠;侵慢于人,必招其怨。轻蔑于上,自得其罪;欺罔于人,必不相亲。”

【解读】

一个有序的社会,是由许许多多具体的规范促成的,尊重上级,亲爱下级,就是整个社会秩序当中的一环,破坏了秩序,就会引起混乱,轻则获罪,重则丧命。

人们在读历史的时候,常常痛恨皇帝在大功告成后,屠杀功臣,而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之叹。但孰不知许多大臣在成功名就之后,功高震主,甚至居功轻慢,结果犯了“轻上生罪”这一条,而最终被杀。汉代的刘邦本来定下“异姓不可为王”的规定,但韩信在战事最吃紧的时候,却逼刘邦封他为王,直接挑战领导的权威。虽然刘邦从大局考虑满足了韩信的愿望,但是怀恨在心,最后还是将他杀了。

我们在高级灵长类动物世界,常常会看到相互之间疏理毛发,在生物学上这就叫“理序”,通过疏理毛发来确定每个猴子在族群中的地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动物的群居性越强,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会越复杂,而“秩序”的作用也就越大。

所以对于人类而言,甚至对一个单位而言,“秩序”是稳定的基石,是一个单位凝聚的根本。尽管有时候这种“秩序”并不合理,需要不断地改进,但也只能采取渐进的方式,骤然间的变动,就是革命。而革命的代价,一般都难以承受。

【活学活用】

切忌侮辱下属斥责要讲究方式

有效的御人离不开必要的批评,但不能粗暴,也切忌侮辱,一定要讲究方式。

对于外向型性格者,大可毫不客气地纠正其错误。因为,此种类型者在被斥责之后,通常不会留下后遗症。换言之,他们懂得如何将遭受斥责的不甘心理向外扩散,脑中余留下的只是教导的内容。甚至上司若对他们大发雷霆时,他们反而能提高接受的程度。

然而,对于内向性格的人则不可采取前述的方法。由于内向性格者在受到责骂时,情绪会变得非常紧张,且往往将不甘心理积沉于心底。如此一来,不但无法将痛苦往外扩散反而可能因此萎靡不振。对于这种类型的人,可融批评于表扬之中,即先表扬,后批评,在被批评者自尊心理的天平两边各加上相同的砝码,使他保持心理平衡,理智地接受批评。

身为上司者,如果能够只是指出对方的错误,而不是见了面就加以痛斥,相信下属将不至于产生诸如上面的想法,而觉得上司并不是在指责自己的为人,只是针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过失罢了!于是便会虚心学习,努力谋求改进。愿意更进一步地接受上级的批评和指导,从而使上级的统御力大大地增强。

例如,商店某售货员在柜台内违反工作纪律与人闲聊,经理批评她的方法是,早晨上班见面时,先夸奖她穿戴可体,打扮漂亮,在她受到夸奖而心情愉快时,这才对她严肃地说,你今后在工作时间要多注意柜台纪律。显然,这种批评很容易为人接受。因为人受称赞后再听批评,心理不会不是滋味的。

有些领导喜欢“痛打落水狗”,下属越是认错,他咆哮得越是厉害。他心里是这样想的:“我说的话,你不放在心上,出了事你倒来认错,不行,我不能放过你。”或者:“我说你不对,你还不认错,现在认错也晚了!”

这样的谈话进行到后来会是什么结果呢?一种可能,是被骂之人垂头丧气,假若是女性,还可能嚎啕大哭而去。另一种可能,则是被骂之人忍无可忍,勃然大怒,重新“翻案”,大闹一场而去。

这时候,挨骂下属的心情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就是认为:“我已经认了错,你还抓住我不放,实在太过分了。在这种领导手下,叫人怎么过得下去?”性格比较怯懦的人会因此而丧失信心,刚强的人则说不定会发起怒来。

显然,领导这样做是不明智的。

有的领导说:“不是我得理不让人,这家伙一贯如此。做事的时候漫不经心,出了问题却嬉皮笑脸地认个错就想了事,我怎么能不管他?”

的确有这样的人。即使这样的人,在他认错之后再大加指责仍是不高明的。不论真认错假认错,认错本身总不是坏事,所以你先得把它肯定下来。然后顺着认错的思路继续下去: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错误造成了什么后果?怎样弥补由于这一错误而造成的损失?如何防止再犯类似错误?等等。只要这些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解决了,批评指责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管它是真认错还是假认错呢?

要知道,一千个犯错误的下属,就有一千条理由可以为自己所犯的错误作解释、辩护。下属有能力自我反省,在挨批评之前就认错,实在是已经很不错了。当下属说:“我错了”,当领导的还不能原谅他,那实在不能说是个高明的领导。

此外,对领导批评之后即能认错道歉的下属也不用太责备,特别是一些极轻微的错,第一次犯错误和不小心犯错误等,只要稍微提醒他一下即可。

犯错误是第一阶段,认错是第二阶段,改错是第三阶段。不管是经过批评后认错,还是未经批评而主动认错,都说明他已到达第二阶段,当领导的只能努力帮助他迈向第三阶段。

【智慧金言】

轻慢上级难免会罪及自身,侮辱怠慢下级难免会众叛亲离。看不起身边的亲信大臣,留在身边却不重用,其他的臣子就会轻视叛逆。

上级对下级以礼相待,下级自然回报以忠诚,这是君臣相处之常道。如果为下级的对上级居功轻慢,那么上级即使软弱无能,也会忍无可忍,做下级的轻则削职,重则亡身。从另一个角度看,上级如果喜怒无常,欺凌侮辱下级,下级就不会亲近他,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政策法令就无法做到上下畅通。历史上许多弑君犯上事件,多数因此而发生。

做人自信,用人不疑

【原典】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注曰:“暗也。明也。”

王氏曰:“自起疑心,不信忠直良言,是为昏暗;己若诚信,必不疑于贤人,是为聪明。”

【解读】

凡是总怀疑别人的人,是因为他连自己都不相信。相反,凡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一般也不会怀疑别人。

在历史上,最怀疑臣下的王朝可能就是明朝。明代各朝皇帝,总是疑神疑鬼,对谁都不放心,被冤杀的大臣有很多。后来的研究表明,朝代的朱姓皇帝家族可能存在一种精神方面的遗传病。这种病导致明代皇族有种病态的心理,怀疑一切人、一切事。

每个人都是一个宝库,而自信是挖掘这一宝库的唯一工具,只要充分相.信自己,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原先患有口吃病,幼年结巴,语音微弱,演说时常被人喝倒彩。他始终对自己信心百倍,为了克服疾病,每天清晨口含小石子,呼喊练习,终于成为口若悬河,辩驳纵横的演说家。

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凯勒,著作蜚声海内外。但又有谁知道,她幼年因病造成又聋又瞎,是个残疾人。但她自信自强,14岁攻克多种外语,通晓德、法、古罗马、希腊文学。20岁考入著名的哈佛大学。

自信的人才能以一种更加平和的目光看待世界、看待别人,唯有自信者方可成功。

【活学活用】

不可轻易相信也不可轻易怀疑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说:“大家都讨厌的人或事,不要轻易相信,必须自己加以考察后做判断;大家都认为好的人和事,也不要随从,还要自己再观察,然后做结论。”

孔子提出的这一主张,既抓住了人们认识并判断事物的错误所在,又恰到好处地点明了正确认识、判断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它是我们为人处世不可忽视的重要策略。历史上大量正反事例,也反复印证了它的必要性。要“不疑人,也不受人欺”,哪一方面有了偏失,都会带来危害。

周公曾辅助周武王灭殷建立周朝,不幸,武王灭殷后,就病重不起。在武王生病期间,周公十分担忧,便写了一篇祷文,请求上天让自己代武王而死。史官把周公的祈祷记在典册上,放进用金绳索捆的匣子里,珍藏起来。武王逝世后,武王的儿子成王继位,因年纪小,不能管理国家大事,就由周公代理。这时,周公的哥哥管叔、弟弟蔡叔等人,对周公代管政事大为不满,一方面到处散布流言,说周公要篡夺王位;另一方面组织力量联络已归降周朝的纣王儿子武庚,策划叛乱。周公为避开锋芒,只好避居东都。周成王对这些传言,将信将疑。他看到周公不但在武王执政时期表现出忠心耿耿,尤其在自己年幼即位时,他代管朝政,处理政事井井有条,对自己、对母后也是毕恭毕敬,当自己长成能亲政时,毫不犹豫地把政权交给自己,由此看来,流言不可信。可是不相信吧,又觉得周公是先朝元老,自己年轻力量单薄、根基不牢,流言也决非空穴来风,一时拿不定主意。不过他并未贸然对周公采取非礼的行动。不久成王发现了周公所写的祷文,才深切地了解到周公对周王朝的忠诚,很受感动,于是派人接回周公,帮助治理国家,并派他率领部队平定了武庚、管叔和蔡叔的叛乱。

对于众人的意见、社会的传言,信还是不信,都不能盲目,既不要盲目相信,也不要盲目不信。正确的态度、重要的途径是必须“察”之。察传言所讲事物的原委、内情,察自己对传言所指对象的了解深度、广度和正确度,尤其要察散布传言者的动机、目的,有了这几“察”,才能尽量不做出错误的举动。

【智慧金言】

自己怀疑自己,则不会相信别人;自己相信自己,则不会怀疑别人。

黄石公的意思是说,是信还是疑,不可一概而论,要分具体情况。自疑疑人,是由于对局势不清,情况不明;自信信人,是由于全局在胸,机先在手。

邪恶之人无正直之人

【原典】

枉士无正友。

注曰:“李逢吉之友,则‘八关’、‘十六子’之徒是也。”

王氏曰:“谄曲、奸邪之人,必无志诚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