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茶经》学生活
3697900000042

第42章 茶之保健(4)

做法:将以上药物切成小碎块,并置入容器内,沸水冲泡,盖闷15~2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边饮边加沸水,每日上午和下午各泡服1剂。

功效:清热化痰,养阴补肺。主治肺阴亏虚,燥热伤肺的咳嗽,症见咽痒而咳,干咳无痰,或痰少不利,口干唇燥。

注意:饮用时,可将口鼻对着药茶深呼吸,让药液的蒸气充分进入肺中,以润泽肺组织。

9.甘草沙参润肺蜜茶

材料:甘草3克,沙参5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沙参和甘草切成小碎块,并置入容器内,用沸水冲泡,盖闷约2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饮用时,先将蜂蜜倒入药液中,搅拌均匀后再徐徐咽下,每剂泡1次,每日上午和下午各泡服1剂。

功效:润肺止咳。主治燥邪伤肺,肺失宣降的咳嗽,症见干咳无痰,口干口渴,鼻唇干燥,舌红少苦。

注意:饮此茶期间,忌吃辛辣食物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10.诃杏茶

材料:诃子、杏仁各5克,甘草3克。

做法:将诃子砸碎,与甘草一起置入容器内,用沸水冲泡,盖闷10~15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边饮边加沸水,每日上午和下午各泡服1剂。

功效:敛肺止咳,主治肺气不足,肺气不敛,宣降失常的久咳不止,以及气短懒言、汗多乏力、脉弱等。

注意:凡外感咳嗽、热邪或寒邪所致之实咳,皆忌用本药茶。

11.润肺止咳茶

材料:玄参、麦冬各60克,乌梅24克,桔梗30克,甘草15克,茶叶10克。

做法:上药去杂质,干燥后共研碎混匀。每次18克,用纱布包,用白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2次。

功效:润肺止咳。适用于阴虚引起的燥咳痰少,咽喉不利。

12.桑菊杏仁茶

材料:桑叶、菊花、杏仁、茶叶各1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将杏仁捣碎与前2味共置保温容器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再加入白砂糖适量。代茶频频饮用,每日1剂。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止咳。适用于外感风热,咽痛喉痒,咳嗽音哑,痰稠微黄,口渴,身热恶风,舌苔薄黄。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等。

注意:慢性咳嗽,痰黄稠厚者忌用。

13.贝母紫菀养肺茶

材料:川贝母、紫菀、麦冬、桔梗各5克。

做法:将川贝母砸碎、紫菀、桔梗和麦冬切为小碎块,同时置入容器内,沸水冲泡,盖闷15~2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边饮边加沸水,每日上午和下午各饮1剂。

功效:养阴润肺,祛痰止咳。主治肺阴亏虚的久咳不止,症见久咳不止,痰少不易咯出,咳振胸痛,口干渴。

注意:饮茶时,可将口鼻对着药液深呼吸,让药液的蒸气充分地进入肺中,使药性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14.百合固金花

材料:百合、玄参、生地各5克,川贝母3克。

做法:将川贝母砸碎,将其余的药切为小碎块,同时置入容器内,用沸水冲泡,盖闷约2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边饮边加沸水,直至药味清淡,每日上午和下午各饮1剂。

功效: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主治阴虚肺燥所致的咳嗽,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难以咯出,久咳不愈。

注意:饮此茶期间,忌食辛辣燥火的食物。

15.玉竹润肺止咳茶

材料:川贝母2克,玉竹、桔梗、紫菀各5克。

做法:将川贝母砸碎,将其余的药切为小碎块,同时置入容器内,用沸水冲泡,盖闷约15~2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边饮边加沸水,每日上午和下午各饮1剂。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经热盛,燥邪伤阴,肺失宣降的燥咳,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

注意:饮用期间,忌抽烟和吃辛辣食物。

16.玉米须橘皮茶

材料:玉米须15克,橘皮9克。

做法:将上述药水煎取汁或用沸水冲泡,盖闷10~15分钟,再加白糖20克后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每日1剂,每剂煎服2次。

功效:健脾祛湿,化痰止咳,治疗脾虚不健,痰湿咳嗽。

注意:饮茶时,同时尽量将药液的蒸气吸入肺中,从而有利于痰液的稀释和排出。解暑中暑是夏日酷暑或高温环境下引起的以高热、汗出、昏厥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病。轻者仅头晕头痛、口渴、心慌、恶心、汗出;严重者骤然高热,神志昏迷,嗜睡,甚至躁扰抽搐。好发于田间作业的农民,高温作业的工人以及高温环境下行军、训练的军人,尤以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及产妇、幼儿见多。

1.薄荷荷叶茶

材料:茶叶8克,薄荷12克,荷叶1张。

做法:把荷叶切成细碎状,将荷叶与其他两种材料一起放入杯中,以滚水冲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有效地化解暑气,赶走身体暑热湿气。

2.茉莉荷叶茶

材料:绿茶、茉莉花各3克,荷叶1张。

做法:荷叶切成细碎状,与其他两种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一起煎煮约5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有效地消解暑气,驱走身体多余的热气,也能够改善夏季头晕胸闷的症状。

3.西瓜皮薄荷茶

材料:绿茶8克,薄荷10克,西瓜皮800克。

做法:西瓜皮切成碎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薄荷与绿茶叶,一起煎煮约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可以有效解暑,改善夏季疲劳、食欲不振的症状。

4.荷花茶

材料:荷花8克,茶叶10克。

做法:将荷花与茶叶混合,以滚水冲泡,约5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每天喝一次,具有解暑、排除身体热气的作用。

5.茅根茶

材料:白茅根、茶叶各8克。

做法:将白茅根与茶叶混合,以滚水煎煮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每天喝一次,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还有解毒疗效,可以改善夏季缺水的症状。

6.柠檬茶

材料:柠檬汁、茶叶各12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茶叶以滚水冲泡成茶汁,将茶汁与柠檬汁、蜂蜜混合,晾凉后即可饮用。

功效:解除暑热口渴的症状,有效地解暑。

7.西瓜茶饮

材料:西瓜汁180毫升,绿茶4克。

做法:将绿茶加入适量清水煎煮成茶汁,加入西瓜汁一起拌匀即可饮用。

功效:解毒,有效清热解暑,帮助生津止渴。

8.丝瓜绿茶

材料:丝瓜汁120克,绿茶适量,盐适量。

做法:丝瓜去皮后,切成片状。将丝瓜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滚。加入绿茶叶一起煮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有效地帮助解暑,还可以解除夏季中暑症状。

9.盐茶

材料:茶叶10克,食盐5克。

做法:用沸水1000毫升,冲泡溶解,待凉饮用。

功效: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用于预防中暑、中暑后口渴。

10.玉竹麦冬生津茶

材料:玉竹、麦竹各5克。

做法:将以上药物切成小碎块,并置入容器内,用沸水冲泡,盖闷10~15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边饮边加沸水,每日上午和下午各泡服1剂。

功效:养阴生津,主治暑热或邪热伤及肺胃,津液耗伤的口干唇焦,口渴喜饮,引饮无度,心中烦躁,舌红少津。

注意:本药茶宜凉饮。饮用期间,忌吃辛辣食物。

11.麦冬乌梅止渴茶

材料:麦冬5克,乌梅3枚。

做法:将以上药物切成小碎块,并置入容器内,用沸水冲泡,盖闷10~15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边饮边加沸水,每日上午、下午和晚上各泡服1剂。

功效:生津止渴。主治暑热或热病伤及胃阴所致的咽干口渴,引饮无度,心中烦热。

注意:本药茶凉饮其疗效较佳。饮用期间,忌吃辛辣燥火的食物。

12.竹叶清热除烦茶

材料:竹叶、麦冬各5克,知母3克。

做法:将知母掰成小碎块,与其他药一起置入容器里,用沸水冲泡,盖闷10~15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边饮边加沸水,直到药味清淡。每日上午和下午各泡服1剂。

功效:清暑益气,养阴除烦。主治暑热内陷所致的烦渴,症见高热心烦,口渴思饮,舌红,脉洪大。

注意:饮此茶期间,忌食各种辛辣燥火之物。

13.藿香佩兰茶

材料:茶叶6克,藿香、佩兰各9克。

做法:将上药置入容器里,用沸水冲泡,盖闷10~15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

功效:解暑,止吐泻。

注意:饮此茶期间,忌食各种辛辣燥火之物。

14.消暑止渴茶

材料:百药煎、细陈茶各等分,乌梅肉适量。

做法:将上药置入容器里,用沸水冲泡,盖闷10~15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

功效:消暑止渴。

注意:饮此茶期间,忌食各种辛辣燥火之物。

15.藿香花茶

材料:茉莉花、青茶各3克,藿香、荷叶各6克。

做法:沸水浸泡,代茶饮。

功效:治疗夏季暑湿,发热头胀,胸闷。

注意:饮此茶期间,忌食各种辛辣燥火之物。

16.三叶青蒿茶

配方:青竹叶1把,鲜藿香叶30克,青蒿15克,茶叶10克。

做法:将上药水煎汁或用沸水冲泡,盖闷10~15分钟即可,取汁冲泡茶叶饮用。代茶饮。

功效:治疗中暑、高热、胸闷恶心等。

注意:饮此茶期间,忌食各种辛辣燥火之物。

17.大青银花茶

材料:大青叶20克,金银花15~30克,茶叶5克。

做法:将上药水煎汁或用沸水冲泡,盖闷10~15分钟后取汁。代茶饮。

功效:解暑热。

注意:饮此茶期间,忌食各种辛辣燥火之物。

18.冰红茶

材料:红茶适量。

做法:将上药水煎取汁或用沸水冲泡,盖闷10~15分钟后取汁。代茶饮。

功效:解暑热。

注意:饮此茶期间,忌食各种辛辣燥火之物。

19.银花香薷暑感茶

材料:金银花、香薷各5克,茉莉花茶2克。

做法:将以上药物切成小碎块,并置入容器里,用沸水冲泡,盖闷10~15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边饮边加沸水。每日上午、下午和晚上各泡服1剂。

功效:清热解暑。主治暑热之邪袭扰卫表,症见头昏痛,微发热,口干口渴,咽痛,小便短赤,舌红少津。

注意:本药茶宜凉饮。饮用期间,应当注意保暖,避免伤风受凉。

20.淡竹叶茶

材料:茶叶、淡竹叶各6克。

做法:以沸水冲泡盖闷片刻,趁热饮用,每日2~3次饮服。

功效:清热,除烦,利尿。适用于中暑,尤宜于防治暑热心烦、口渴喜饮、小便短少等。

注意:饮此茶期间,忌食各种辛辣燥火之物。

泄泻

泄泻又称腹泻,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其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为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等病症之主要临床表现。

1.芪连茶

材料:黄芪5克,黄连2克。

做法:将黄芪和黄连切成小碎块,并置入容器内,沸水冲泡,盖闷15~2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边饮边加沸水。每日上午、下午和晚上各泡服1剂。

功效:益气固肠,清热燥湿。主治中气下陷、湿热下注的肠炎,症见大便日行数次,清稀如水,腹隐痛,气短懒言,神疲倦怠。

注意:饮此茶期间,忌吃生冷、油腻、辛辣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2.椒术茶

材料:花椒2克,白术5克。

做法:将白术切成小碎块,与花椒一起置入容器内,用沸水冲泡,盖闷15~2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边饮边加沸水。每日上午和下午各饮1剂。

功效:温中运脾,除湿止泻。主治脾不运湿所致的慢性肠炎,症见大便溏泻,日行数次,脘腹隐痛,不思饮食,口腻泛甜,苔白腻。

注意:饮此茶期间,忌吃生冷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3.粟壳枣肉茶

材料:罂粟壳、甘草各3克,陈皮5克,砂仁6克,沱茶2克。

做法:将砂仁切成小碎块,与其他药一起置入容器内,用沸水冲泡,盖闷15~2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边饮边加沸水。每日上午和下午各泡服1剂。

功效:调理脾胃,涩肠止泻。主治脾胃不调,水湿不运的慢性胃肠炎,症见呕吐恶心,泄泻不止,日久不愈,不思饮食,食入反胀。

注意:本药茶宜热饮。饮用期间,忌吃生冷和油腻的食物。实热之泄泻,忌用本药茶。

4.砂姜暖脾茶

材料:砂仁、干姜、茯苓各5克,陈皮3克。

做法:将砂仁砸碎,将干姜、陈皮和茯苓切成小碎块,同时置入容器内,用沸水冲泡,盖闷10~15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边饮边加沸水。每日上午和下午各饮1剂。

功效:暖脾散寒,升清止泻。主治脾胃虚寒,清阳下陷的慢性肠炎,症见下利清谷,滑脱不止,四肢不温,腹部冷痛,舌淡白,脉沉弱。

注意:本药茶宜热饮。饮用期间,忌吃生冷食物并注意腹部保暖。

5.补骨姜枣茶

材料:补骨脂3克,生姜5克,大枣5枚。

做法:将补骨脂和生姜捣烂,将大枣切碎去核,同时置入容器内,用沸水冲泡,盖闷15~2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边饮边加沸水。每日上午和晚上各泡服1剂。

功效:补肾健脾。主治肾阳不足,脾土失温和慢性肠炎,症见每日清晨泄泻,不思饮食,肢冷畏寒,肚腹隐痛。

注意:饮此茶期间,忌吃生、冷、硬及油腻的食物。大便干结者不宜用本药茶。

6.清食清肠茶

材料:神曲、麦芽、山楂、白术各9克,乌梅12克,红茶1克。

做法:将上药水煎取汁或用沸水冲泡,盖闷15~2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3日。

功效:开胃消食,涩肠止泄。治疗泄泻,急性肠炎,消化不良。

7.止泄红糖茶

材料:茶叶30克,红糖50克。

做法:先浓煎茶叶,再放入红糖,熬至茶水发黑,趁温饮用。

功效:涩肠止泄。治疗腹泻,消化不良。

8.凤眼茶

材料:凤眼(即椿牌,椿树之种荚)1把(50~100克)。

做法:加水适量,用武火煎至100毫升,加适量红(白)糖。温服,每日1剂。连服7日。

功效:健脾和胃,治疗水土不服产生的泄泻。

9.仙灵脾茶

材料:仙灵脾、炒六神曲各15克,煨木香9克,茶叶6克。

做法:上药共研为粗末,以纱布包,置于保温容器内,用沸水冲泡,盖闷15~20分钟后取汁备用。每次尽量多饮些,饮完再冲再饮。

功效:温脾助阳,暖中开胃。适用于肾阳不振以致脾胃阳虚,不能腐熟水谷,大便泄泻,日行数次,肠鸣气臌,胀痛不适;精神不振,腹部胀痛,胃口不开,纳谷甚少,或偶觉脘中有冷感,如慢性胃炎。

注意:肝胆湿热引起的纳减腹胀不宜饮用。

10.豆蔻五味子茶

材料:茶叶5克,呈茱萸10克,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各15克。

做法:将上药水煎取汁或用沸水冲泡,盖闷10~15分钟去渣取汁备用,趁热服。

功效:治疗五更泻。

11.醋茶

材料:浓醋1杯。

做法:加米醋少许,趁热服。

功效:治疗热性腹泻。

12.姜盐米茶

材料:茶叶15克,炮姜、食盐各3克,粳米30克。

做法:上药同炒至黄,水煎。趁热服用。

功效:治疗寒性水泻不止。

13.苏姜茶

材料:茶叶、生姜各15克,紫苏叶10克。

做法:将上药水煎取汁或用沸水冲泡,盖闷10~15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代茶服用。

功效:治疗寒湿腹泻,消化不良。

14.荠菜花茶

材料:茶叶、荠菜茶各15~20克。

做法:将上药水煎取汁或用沸水冲泡,盖闷10~15分钟,饭前服用。

功效:防治腹泻。

15.车前子茶

材料:炒车前子(布包)10克,红茶3克。

做法:将上药水煎取汁或用沸水冲泡,盖闷10~15分钟,代茶服用。

功效:治疗腹泻。

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可单独出现,也可发生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之中。凡外感或内伤以头痛为主症者,皆可属于中医“头痛”的范畴。

1.茉莉花茶

材料:茉莉花1汤匙、冰糖适量。

做法:将茉莉花取一茶匙放入茶壶中,以滚水冲泡5分钟,加入适量冰糖调匀即可饮用。

功效:有效地舒缓与治疗头痛症状。

2.川芎茶

材料:川芎4克,茶叶5克。

做法:将川芎研磨后,加入茶叶混合,以滚水冲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有效地止住头痛症状,并可以消除肢体酸疼症状。

3.香蕉蜂蜜茶

材料:香蕉150克,绿茶叶1克,盐少许,蜂蜜20克。

做法:将香蕉与绿茶放入碗中,加入沸水浸泡。加入蜂蜜与盐搅拌冲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有效帮助清热,治疗头晕目眩的症状。

4.陈皮茶

材料:陈皮12克,绿茶叶6克。

做法:将陈皮与绿茶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煎煮,煮滚后即可饮用。

功效:有效降火,治疗头晕头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