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得到叫放弃
3697700000014

第14章 果敢放弃这样的事(8)

“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因袭的人。你心灵的完整性是不可侵犯的……当我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想用别人的观点去看一件事的时候,错误便造成了……”

这是爱默生所讲的名言。这对喜欢强调“由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以增进人际关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大震撼。

也许,我们可以把爱默生的话做如下解释:“要尽可能由他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但不可因此而失去自己的观点。”假如成熟能带给你什么好处的话,那便是发现自己的信念及实现这些信念的勇气——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因素。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哈洛,达斯,对顺应群体与否的问题十分关切。他在1955年的学生毕业典礼上,以《超越盲从的重要性》的题目发表演说,指出:

“无论你受到的压力有多大,使你不得不改变自己去顺应环境,但只要你是个超越盲从而具有独立个性气质的人,便会发现,不管你如何尽力想用理性的方法向环境投降,你仍会失去自己所拥有的最珍贵的资产——自尊。想要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可说是人类具有的神圣需求,是不愿当别人橡皮图章的尊严表现。盲从虽可一时得到某种情绪上的满足,却也时时会干扰你心灵的平静。

达斯校长最后做了一个很深刻的结论。他指出:“盲从是导致人生失去自我的危机因素之一,人们只有在找到自我的时候,才会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到这个世界上来、要做些什么事、以后又要到什么地方去等这类问题。”

一味地盲从别人,一味地做盲从的事,永远不会走出自己的路,永远不会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永远生活在步人后尘的阴影之下,只有勇敢放弃那些盲从的事,才可能找回自我,重塑人生!

二十、放弃争吵的事

争吵之事既伤已又伤人,两面不讨好,争吵时凭一腔义愤填膺之气,徒逞一时之快,过后又悔之不迭,简直是得不偿失。所以说,这类傻事我们还是尽量放弃的好,要学金人之三缄其口,让争吵之事消灭于萌芽阶段,把我们过盛的精力用于有益的其它工作之中,这样就两全齐美,于已于人都有益处。

要是有人对你无理取闹,怎么办?是忍气吞声呢,还是立刻反唇相讥,事后又后悔呢?

因为别人无礼而生气本是人之常情。日常生活中免不了要应付那些麻烦人,你绝对可以用非对抗的手法,维护自尊之余,又不必开罪对方或者与人争吵。

我把这种技巧称做“嘴皮功夫”。

我在机场见过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旁人都指着他咯咯直笑。等他走得近一点,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的运动衫上写着“我不是篮球运动员”。他走过去后,我转过头,看见运动衫的背部写着“你是赛马骑师吗?”

我追上去问他,这么可爱的运动衫是什么地方弄来的。“这玩意儿并不稀奇,”他微笑说,“我家里还有满满一抽屉呢,我最喜欢写着‘我身高2.16米,此处天朗气清’的那一件。”

他又说:“我16岁到18岁那两三年间长高了几乎30厘米。总会有些人很无聊,来挖苦你。妈妈终于对我说:‘你若是打不过他们,就站到他们那一边好了。’

是她先想到让我穿这些自嘲的圆领衫的。”

我们都会有些痛处,给人一碰就容易心浮气躁。你不妨收集一些巧答妙对来应付那些难听的话,要是遇到恼人的情况,看看能不能苦中有乐。

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你拿起听筒,只听到一阵连珠炮:“我三星期前向你们要了一份目录,到现在还没有收到。你们到底是怎么做生意的?”

遇到这种情形,别忙着解释有一半员工得了流行性感冒没来上班。此类解释也许本意很好,但通常只会使对方更加恼怒,因为听起来像是在敷衍塞责。对方的牢骚若是合情合理,就不妨直截了当地说:,“你说得对,很抱歉你还没有收到,请把姓名住址留下来,我亲自去办,今天就寄给你。”

我最近去看医生。诊所里坐满了人,我对面的男士已经把那堆旧杂志全翻阅过,在座位上局促不安,每隔几分钟就看一看手表,最后冲到接待员窗口敲玻璃。“是怎么回事呀?”他气哼哼地说,“我3点钟还有事!”

“抱歉让你等了这么久,”接待员说,“医生还在开刀,脱不了身。我马上就打电话到医院去问问,看他还要呆多久,谢谢你耐心等侯,向人家道歉并下代表认错。仅仅表白对方多么失望,从而化解怨气。然后立刻行动,亡羊补牢,进而匡正错误,以免一误再误:至于该做而还没做的那件事,可以不提。

有位我认识的男士,讲了一天晚上他跟太太去岳父家吃晚饭的事情,“进餐时我提到兴建高速公路工程再度推延是严重错误。我岳父却说他很高兴。他说:‘那条高速公路本来就不该建的,建了会破坏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山谷。

“可是我每天上下班来回要多花一个多小时。我于是对他说,我认为兴建那条高速公路利弊参半:目前公路上车辆的数目是10年前的4倍,道路却未见增加。我那位泰山大人于是大发牢骚,说我这一代年轻人太自私,只顾自己的方便,完全不在乎意义重大的古迹。

“我忍无可忍,冲口说道:‘进步是挡不住的。’这下子完了。岳父马上站起来走掉,离开时还说:‘我不必在自己家里听你胡说八道。’

“真希望这件事情从未发生过。假如我稍微有点警觉性,觉察到他对这个话题多么敏感,很可能就会婉转地说:‘我们看法不同,那也没什么。’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不愉快。”

凡有争论,当事人几乎都各有言之成理的论点,因此,如果你显然无法令对方改变心意,对方也显然无法说服你,就应该立刻罢手。切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出的话有时会造成无法补救的伤害。

想避免出现僵局,一种有效的办法是说句“我们两人都是对的”,然后再转向比较安全的话题。比方说,夫妇俩对如何管教十来岁的孩子意见分歧,而且各自坚持己见,嗓门越扯越高。其实,只要说“嘿,我们都是为了孩子好”,自可摆脱敌对状态,再度携手合作。

你甚至可以置身事外,不参与辩论。我有一次跟几位同事谈到市长选举。当时竞争活动丑闻百出,候选人互揭疮疤。那几位同事立场不同,辩论渐趋激烈。有位同事转向我,问道:“你看应该谁来当市长?”我不打算卷入他们那种没有结果的辩论,惟有高举双手微笑说:“这次就饶了我吧。”

总之,不论你处于什么情况之下,争吵之事还是避免的好,因为这些徒劳无功的争吵你即使赢了又有什么好处,到头来还不是一个输家,又劳心又费神。

二十一、放弃没有回报的事

有位老禅师说过,“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名往。”这句语深刻体现出,无论任何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是要求有所回报的。没有人愿意做没有回报的事,这个道理就是一个无知幼儿也是懂得的。

现实社会中有些人“只埋头耕作,不寻求收获”。他们以为,只要有所付出自然会有所回报。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并非付出代价,就有同等的收获。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自己的同学、朋友,几年不见,聊起天来,眼里多半都是收获,这个当官了,那个成了专家。这时候是最刺激人的。一些平时“只会耕作”的人,不由黯然神伤,顿生感慨……

在利益面前,不要逆来顺受,也不要过分谦让,应该大胆地向领导要求自己应该得到的。“丑话说在前头”,在接受任务时谈好报酬更易让领导接受。争利把握好度,既不争小利,不计较小得失,又不得过分争利。当然,折扣的方法有时也很奏效。

当我们考虑工作究竟是为什么的时候,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回答,比如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上电视或发新闻的话。然而,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我们是为利益而工作,比如金钱、福利、职务、荣誉等等,否则就未免太虚伪了。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说为利益而工作是正大光明的。

之所以强调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要学会争利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有那么许许多多的人因为不会争利而频频“吃亏”。不会争利一般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敢争利,甚至连自己应该得到的也不敢开口向领导要求,既怕同事有看法,也怕给领导造成坏印象,大有“君子不言利”的味道;一种是把个人的私利看得高与一切,结果整日地跟在领导屁股后喋喋不休地讲价钱、要好处,把领导追得很烦。依我们的观点,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争利也有个技巧问题。

在认识上,争利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