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杰出叫厚黑
3697600000022

第22章 自卖也自夸

如果不懂得自我推销,一辈子也别想出人头地。要想成功,就必须厚着脸皮为自己争取机会、制造机会,逮到机会就要自我推销。

虽说“慧眼识英雄”,毕竟有慧眼的人太少了。因此,如果不懂得自我推销,一辈子也别想出人头地。要想成功,就必须厚着脸皮为自己争取机会、制造机会,逮到机会就要自我推销。在现代社会中,传播媒体如此发达,只要能够善加利用,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加容易。虽然要花点广告费,但最终总是能赚回来的。

翻开报纸、杂志,打开电视机、收音机,浏览街头巷尾,你发现最多的东西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广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在当今激烈竞争的信息化时代,从身处“闹市”的每个职业者到每一家企业,无不面临残酷的竞争性生存压力,随时都有被另一个人、另一家的企业取而代之的可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家新企业诞生,同时又有成千上万家企业关门倒闭。同时类似的事情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也在不停地发生着。

如何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是企业主、职业人士时刻都在思考的大事。关键就是想方设法使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无可替代者。于是,将自己打扮成世上或独一无二、或无“人”能出其右,利用各种机会广告自己,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以赢得消费者的天下,已经成为市场中“人”极其普遍的做法了。也正是许许多多的企业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广告的宣传作用,才打开了一扇扇市场大门,才能一夜之间红遍了一方天地。也正是广告的传播作用,许多能工巧匠、人中龙风才能成为猎头公司“捕猎”的目标,成为被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竞相挖掘的对象。再好的商品,如果不摆在顾客的面前也是不行的,这大概就是新翻俗语“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来历吧!

所以,放下你的架子,让你的面子厚起来推销自己吧!

如今几乎人人皆知的可口可乐饮料,当初就是靠强大的广告宣传,才打开了世界各地的市场。

可口可乐在创业的早期,就尤为重视广告的宣传。1911年,可口可乐的广告费高达lOO万美元。30年后,猛增至l000万美元,又过了8年,广告费突破了2000万美元。到1958年,更是高达4000万美元。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可口可乐那独特的红白两色的标志,已深深地印入全球消费者的心中。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已是妇孺皆知,它的商标成了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商标。

1999年,美国旧金山一家形象咨询公司,在美国、日本、西欧对1万名消费者进行调查,选出的世界十大著名商标,可口可乐名列第一。这种通行全世界296个国家和地区的大众饮料,其销量独冠全球,这不能不说是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罗伯特·伍德鲁夫的功劳。他在利用广告宣传推销自己的产品方面,堪称奇才。

“要让全世界的人都喝可口可乐!”70多年前,雄心勃勃的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伍德鲁夫刚一走马上任,就响亮地提出这样的口号。今天的人们,没有喝过可口可乐的可谓少之又少。可口可乐以它的独特风味,深深吸引着全世界的广大消费者,平均每天的销售量达10亿瓶(罐)以上。而在100多年前的1886年,可口可乐问世后的头一年,平均每天才卖出9杯。从9杯发展到现在的10亿瓶以上。这无异于一个天方夜谭般的神话,而创造这一神话的头号功臣,当数罗伯特·伍德鲁夫。

然而,把这样一种略带药味的饮料推到国际市场,要使全世界饮食习惯各异的人都能接受它,谈何容易!1919年,目光敏锐的罗伯特·伍德鲁夫的父亲不惜花费2500万美元收购了可口可乐汽水厂以及可口可乐专利权,并创建了可口可乐公司的时候,可口可乐自19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几度易手,而且由于经营不善,销量不断下降,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1923年,由于老伍德鲁夫年事已高,他的儿子,35岁的罗伯特·伍德鲁夫当上了可口可乐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小伍德鲁夫的苦心经营下,公司转危为安并迅速崛起。他先在国内市场尝试新的推销方法,那就是采用自动售货机来销售可口可乐。这样一来,便大大地扩大了可口可乐的销售面,无论任何地点,任何时候,都能让消费者买到可口可乐。这一推销手段,很快赢得了董事们的一致称赞。但伍德鲁夫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因为他一心想开拓的外销市场总是不理想。

1941年,“珍珠港事件”促使美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使可口可乐的国内市场出现了不景气,海外市场的开拓更是毫无进展。伍德鲁夫内外交困,整天吃住不安,导致胃病复发。一天,他正准备上医院去看病,恰巧收到他的一位老同学班塞打来的电话。班塞现任麦克阿瑟军团的上校参谋,刚由菲律宾回国。班塞在电话中告诉伍德鲁夫,他在炎热的菲律宾最渴望喝的饮料就是可口可乐,可惜,许多战士都和他一样,很难在战场上喝上可口可乐。班塞的一席话激起了伍德鲁夫的灵感:如果前方将士都能喝上可可可乐,不就成了海外市场的活广告吗?当地的老百姓受其影响,自然也会喝这种饮料。这就等于间接地打开了外销市场。次日,伍德鲁夫风尘仆仆地赶到华盛顿,找五角大楼的官员们洽商供应前方可口可乐的问题。尽管他费尽口舌,被珍珠港事件搅得晕头转向的国防部官员,却没有一个人听得进他的意见。一瓶可乐能提高多少士气?这个念头未免太可笑了。

回到公司之后,伍德鲁夫发现形势已不能再等,他决定展开一场宣传攻势,促使国防部的官员改变主意。为了一举成功,伍德鲁夫亲自指导宣传提纲的撰写,他说:“一定要把可口可乐与前方将士的战地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还要写清饮料对战斗的影响,可口可乐对前线将士的重要不亚于枪弹,公司的成败在此一举,各位要用尽全力,使之一举成功。”画册最终定名为《完成最艰苦的战斗任务与休息的重要性》,并用新版印刷,显得图文并茂,生动感人。小册子极力宣传,在紧张的战斗中尽可能调剂战士的生活,当一个战士在完成任务、精疲力竭、口干舌燥时,喝上一瓶清凉的可口可乐,该是何等的惬意呵……他还举行记者招待会,许多贵宾,包括国会议员、前方战士家属以及国防部的官员应邀参加。在会上,他巧舌如簧地鼓吹他的观点:“可口可乐是军需用品,这是大家都应该承认的事实。我们把可口可乐送到战士手中,是对在海外浴血奋战的子弟兵的诚挚关怀,是为战争的胜利贡献一分力量。我们所做的不是商业行为,而是在为战士们争取福利。”

他的话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当他走下讲台时,一位年迈的老妇人迎上去拥抱他,热泪盈眶地说:“你的构想太伟大了,你对前方战士的一片爱心会受到上帝支持的。”不用怀疑,伍德鲁夫这一天才的宣传,使国会议员、军人家属和整个五角大楼为之倾倒。经过磋商,五角大楼的官员不仅把可口可乐列为前方战士的必需品,而且还支持伍德鲁夫在战地设工厂生产。

五角大楼的“全力支持”使可口可乐公司如虎添翼。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公司就向海外输出了64家可口可乐工厂的生产设备。军用可口可乐的总销量,竟达50亿瓶。至此,可口可乐公司已成功开辟了国际市场,并为战后的新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二战结束,大批美军陆续返回国内。伍德鲁夫意识到,失去了这么一大批可口可乐“义务推销员”,如果不尽快推出新招,他费尽心机在海外打下的根基就会连根拔掉。一天,心事重重的伍德鲁夫去医院看病之后顺路又去拜访了老同学班塞。这时班塞已从前线回国,转到国防部一个福利组织工作。伍德鲁夫向班塞征询可口可乐怎样在海外扩大销售的意见。班塞依据他在东南亚的多年经历,告诉他,受美军的影响,东南亚人喝可口可乐已经喝上瘾了。只要你们能保证供应,销路不成问题。但美国国内条件和国外不太一样,在国外有许多事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当地人来经营,才能解决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伍德鲁夫担心公司无力负担,他想的是如何以较小的投资,换取更大的利润。

班塞建议说:“你把可口可乐的制造权卖给当地人,让他们自己出钱建厂经营好了。这种方式在东南亚一带肯定行得通。”根据班塞的建议,伍德鲁夫提出了拓展海外市场的当地主义新思路: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去开拓可口可乐的海外市场。

具体方案是:一、在当地设立公司。从员工到负贵人一律聘用当地人。二、由当地人自己筹措资金。总公司原则上不出钱。三、除由总公司供应制作可口可乐的浓缩原料外,一切设备、材料、运输工具和销售等,都由当地人自行来办。四、总公司统一负责销售方针、生产技术、员工训练。有资料显示,战后25年,除了在美国本土的利润外,可口可乐总公司单靠批发仅占饮料重量0.31%的原汁,每年的经营总额就高达将近10亿美元,年均纯利1.5亿美元。

可口可乐终于成为全世界销量第一的“饮料之王”。可口可乐公司之所以能凭借这种饮料的独特口味,成为国际饮料业的“日不落王国”,重视广告宣传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伍德鲁夫的天才也主要表现在这方面。伍德鲁夫本人极其重视广告的作用,经常亲自动手制作。他向董事们强调指出:“我们的可乐中,99.7%是糖和水,如果不把广告做好,可能就没有人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