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漂亮女人征服世界:红颜命厚
3697500000014

第14章 漂亮女人怎样征服世界(4)

这个艰巨的任务也由西施来完成,她运用各种机会,柔其声气,媚其姿态,一遍又一遍地在吴王耳边数说伍子胥的不是。谎话说了一千遍便能使人信以为真,吴王的信心终于动摇,开始怀疑伍子胥的忠贞。在一次关于越国问题的讨论中,争执又起,吴王夫差竟命令伍子胥自杀,悲愤的伍子胥用双手先挖下自己的双眼,命手下挂在城门,说他死后也要看到越兵入城。于是,盛怒的夫差残忍地下令将他切成碎块,用皮囊装上,抛入海中。至今汹涌澎湃的钱塘潮就是伍子胥那不散的千古忠魂所化。那千万层的波浪,排山倒海,诉说他的悲愤,他的千古冤情。

伍子胥死后,伯否当政,注定了吴国败亡的命运。

周敬王三十八年秋间,吴王夫差耀武扬威的大会诸侯于黄池,精锐尽出,都城空虚,勾践乘机攻入吴国都城,将吴国太子在姑苏台活活烧死。夫差前后不能兼顾。四年后,吴国大旱,士民饥疲,勾践再度进攻吴国,吴军固守孤城,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了。周元王二年,越军以水师第三次进攻吴国,围困吴都达两年之久,恰逢江南春雨,大雨如注,吴都城墙坍塌,越军乘隙长驱直入,夫差突围来到姑苏山,乞降不成,用三层罗帕裹面,拔剑自刎,以示羞见先王和伍子胥于地下。吴越长久的争端,终以吴王夫差的死而结束,勾践在经过二十二年的辛酸岁月,才彻底地雪了当年会稽战败的耻辱。

吴国既平,勾践挥军北上。在徐州大会诸侯,周元王派人赐胙,封勾践为霸主。越人横行长江流域,不再记得弱女子郑旦与西施的功劳。

登峰之美征服男人征服世界

时至今日,我国有两块著名的无字碑。一块是汉武帝在泰山所立,他到泰山封禅,登上山顶,认为泰山大伟大了,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于是立一块无字碑。另一块就是武则天在自己的陵前立的,这是一块完整的高达七米的大石头。关于她立此碑的目的她自己没有说明。后人猜测,一是她觉得自己功劳太大,难以表达;一是她知道自已死后一定会引起沸沸扬扬的议论,干脆缄默不言,任由后人评说。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人。她的工谗善媚罕有对手,就如骆宾王在《讨武矍之檄文》中所说:“入门见妒,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孤媚偏能惑主。”而她主宰天下的魄力和气慨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史家为她撰写的本纪,对她的一生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义之威,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醉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盛矣!然犹泛延谠论,时礼正人,遵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

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人,父亲武士寻先是靠经营木材而致富,后来做了隋朝的鹰扬府队正。唐高祖李渊在汾、晋一带行军时,经常到武家落脚。后来唐朝统一天下,到李世民继位时,武士寻累官已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武则天的母亲是隋朝宗室杨达的女儿,笃信佛教,又内行不检。武则天醉心权势,胸罗机谋,信奉佛教,乃至于淫乱自恣等特性,似乎都来自父母的遗传。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笼罩着武则天幸福的童年。她属于那种早熟的女孩、年方十四岁便颇具风情。就在这一年,她成了唐太宗的“才人”。

四十一岁的唐太宗自一见到武则天就被迷住了。唐太宗一连临幸三夜,把武则天都弄得病倒了,且一病就是二十多天。唐太宗私下里称她“媚娘”,封她为“才人”。

武则天不是一般的女人,她知道唐太宗的年龄比自己大许多,不可能跟唐太宗一辈子。她和那些有机谋的妃嫔一样,在为唐太宗死后的出路找靠山。

承乾太子因声色犬马被唐太宗革去太子位,最得唐太宗宠爱的就是魏王泰。宫中的妃嫔都暗暗和他私通声气,再加上魏王泰年轻英俊,有几个放荡的妃嫔竟暗地和他结下私情。但武则天对他总是冷冷的,避而远之。她有自己的想法,尽管她也想找一少年美貌的皇子,图日后风流。但她更需要一个忠厚少年,日后一旦得宠,可以颠倒操纵他。在她看来,魏王浮滑阴险,将来决不能成大器,便是成了大器,也是一个无情无义的薄情郎君。因此任魏王对她殷情体贴,她总是不理不睬。她暗中选中的目标是生性懦弱、身体多病、忠厚老实的晋王李治。

只要是男人,在女人的一再挑逗之下,总难免难以自己,更何况是武则天这样的美人。一天李治入厕后,武则天又用金盆盛水捧给李治洗手,清澈的盆水中倒映出武则天的如花面宠,李治终于按捺不住心中那团热烘烘的欲火,情不自禁地蘸起水,轻轻地向武则天的脸上弹去并戏吟道:乍忆巫山梦里魂,阳台路隔恨无门。武则天立即答道:未曾锦帐风云会,先沐金盆雨露恩。一个心旌摇曳,一个色授魂与,就这样成就了好事。李治是一个忠厚的男人,在枕头上立下誓,说生生世世不忘今日之情。武则天是个有勃勃野心的女人,她侍奉了唐太宗这么多年,当然清楚唐太宗的性格。在武则天的调教下,李治在唐太宗面前乖巧起来,日益讨得唐太宗的欢心。恰好在承乾太子被废的调查中,又查出魏王结党营私,倾轧太子。对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太宗来说,这是最不能容忍的。加上长孙无忌的鼎力举荐,李治顺理成章地成了太子,住进了东宫。

东宫靠近后宫,武则天与李治的来往更加密切,就连李治的正妻王氏也看出残云零雨来。但想到自己有今日的地位,全靠武则天的妙计胜人,只好闭只眼忍耐下来。因此在唐太宗病情加重之日,正是他仁孝的太子与美艳的才人感情速浓之时。在唐太宗奄奄一息的时候,武则天还怀上了李治的儿子。

唐太宗驾崩,太子李治即位为唐高宗。按照唐代后宫的规矩,凡是经先皇召幸的贵人、女官,特别是“世妇”及“御妻”等人,均须离开内宫而入寺为尼。武则天当然也不例外,随众来到感业寺水仙庵出家。

面对青灯古佛,回首往事,仿佛繁华一梦。二十六岁的武则天,正是身心均臻于圆熟的时候,却日夜谛听着钟鼓和更漏,无奈地任芳华虚度。每当思起如今已贵为天子的李治,心中总涌起兴奋的希望。她坚信终究会有一天,自己重傅脂粉,再登华堂。然而转眼武则天已过了三十,她的希望与信心在日减,她有些自怨选错了人。就在她万念俱灰时,喜从天降,唐高宗和后妃一行驾临感业寺,为唐太宗的忌辰祈福。看着旧日的情人一袭袈裟,忠厚的李治竟流出了眼泪。旁人也许还认为皇上是思念太宗而落泪,但王皇后却十分明白其中的原委。“莫道相对无言语,一点灵犀暗里通。”武则天更是兴奋得双颊泛起醉人的红晕,唐高宗怜爱的眼神不时徘徊在武则天身上。只要皇帝还念着旧情,武则天就知道还有办法。

事实上,唐高宗和王皇后都是各怀鬼胎来见武则天的。对唐高宗来讲,他一直就没有忘记武则天,只是因即位之初,诸多军国大事要他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安排。再加上他也还受制于开国以来的种种清规戒律,不得不谨言慎行,以蓄养威望。另外出身名门贵胃的王皇后,处处用礼法对他加以管制,另外萧淑妃也分散了他一些感情,因此一下子还没有顾及武则天。至于王皇后更是非见武则天不可,因为王皇后出身名门,太过贤德方正,使得高宗兴味索然。萧淑妃乘机把高宗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萧淑妃吹得一口好萧,做得一手好汤饼,还能学市井中骂人的口吻与皇帝打情骂俏,不断变换手法刺激皇帝的新鲜感。于是王皇后醋劲大发,想起了武则天,更不惜用“饮鸠止渴”的办法来对付萧淑妃。当她在感业寺中看到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表情时,她暗暗地笑了。

唐高宗思念武则天,但碍于祖训,加上他本人的懦弱,暂时还一筹莫展,此时萧淑妃又为高宗生了个儿子。王皇后经过秘密安排,把武则天悄悄地接进宫中,蓄发换装。在高宗永徽六年的一个春夜里,不着痕迹地把武则天送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怀抱中。

武则天第一次入宫十四岁,作了太宗的小女人;第二次入宫三十一岁,以成熟的风情与母性的柔情,把比她小四岁的唐高宗撩拔得如痴如醉。第二天便被册封为昭仪,成为“九嫔”之首,仅次于皇后及“四夫人”,在后宫排名第六。

武则天使出浑身解数,把李治紧紧地抓住;又以卑词屈礼,稳住王皇后作她的踏脚石。不久,萧淑妃就败下阵来;又过了一段时间,王皇后也发觉不妙。“新人笑倚龙床戏,旧人哭堕凤头钗”,此时的武则天不仅是萧淑妃的眼中钉,也变成了王皇后的肉中刺。就象大英帝国的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所言“大英帝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现在轮到王皇后掉转头来与萧淑妃联合起来向武则天进行攻击与诋毁了,但她们显然不是武则天的对手。王皇后的母亲是魏国夫人,舅父又位居相国,平时养成一副颐指气使的大小姐脾气。武则天则饱经沧桑,受尽人间的冷暖,深深懂得地位低下的“群众”在斗争中的作用。因而待人接物,尽量采取较低的姿态,在后宫中广结善缘,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在双方明争暗斗的过程中,由于小人的通风报信,她对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知已知彼”,自然是“百战不殆”了。

武则天非常清楚,要想巩固自己的地位,要争得后宫的独霸地位,非把王皇后彻底打倒不可。深思熟虑之后,武则天使出一记“狠招”。武则天为打倒王皇后,居然亲手将自己的女儿掐死,然后嫁祸给王皇后。唐高宗相信了她的话,王皇后的地位开始动摇。接着又用栽赃的办法,指责王皇后与萧淑妃勾结使用巫法。浑厚懦弱的唐高宗不顾一班老臣的反对,在永徽六年冬天下诏废掉王皇后,正式册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不到一年就攫取到皇后宝座,确实是速战速决。

为防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机智而富权术、阴狠而毒辣的武则天当然要斩草除根,不会轻易放过打入冷宫的王皇后及萧淑妃。终于在武则天软硬兼施,寻死觅活的纠缠下,唐高宗经不起几番折腾,下诏将王皇后和萧淑妃赐死了。按照惯例,后妃赐死不外乎鸠毒及自缢,而武则天却命人将王皇后及萧淑妃两人各杖一百,然后斩断手足,投入酒坛之中,说是让她们骨软筋酥吧!王皇后至死不发一言,萧淑妃则厉声披发大叫道:“愿阿武为鼠我为猫,生生扼其喉!”萧淑妃的话象钉子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钉在武则天的心坎上,此后纵然宫中老鼠成群也不准养猫。

武则天巩固了在后宫中的地位后,就加紧利用唐高宗为病魔所困的机会,将大部分政务都操纵在自己手里,向皇帝的宝座进军。为此她还须首先在元老重臣中树威。

唐高宗麟德元年,西台侍郎上官仪为武则天召术士进宫穰灾一事上书大加指责,唐高宗也因每事必为武则天所制而愤怒,于是命上官仪代为草诏废掉武则天。但唐高宗却终于在武则天的眼泪攻势下,不但收回了成命,而且赔进上官仪的性命。唐高宗在对武则天稍作抵抗后就缴械投降,此后朝臣们大都明哲保身,守口如瓶。从此武则天更加肆无忌惮,一切任人大权大多取决于她,加紧培植自己的势力,国人把她与高宗并称为“二圣”。不久武则天自称“天后”,堂而皇之地颁布了十二条施政方针,开始独揽朝纲。

弘道元年,唐高宗心脏病发作,在东都洛阳贞观殿驾崩,享年五十六岁,武则天也己届花甲。太子李哲即位,就是唐中宗。不久武则天在乾元殿召集百宫,废中宗为庐陵王,立豫王李旦为帝,为唐睿宗,然政事全由武则天独断。她大封武氏亲戚,朝堂之上尽是她的心腹。经过几年的垂帘听政,等到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武则天在天寿元年重阳佳节,在则天楼上正式宣布自立为神圣皇帝,改国号为周,立武氏七庙,甚至还准备把侄子武承嗣立为太子,只是由于凤阁侍郎李昭德的坚决反对而作罢。她取名为“空”意思是日月当空,是年公元六百九十年,武则天也己是个六十七岁的老太婆了。

武则天一面贬杀异已,一面培植自己的势力。她在选拔人才方面非常有眼光,著名的大臣狄仁杰,后来“开元盛世”时的一代名相姚崇、宋像都是她一手栽培的。当时各州、郡、府、县举荐的文武之士到洛阳受封的不绝于途。武则天胸怀博大,就连把她骂得一蹋糊涂的骆宾王也不计前嫌,大胆启用。有一个叫沈全交的人做了一首打油诗公开诽谤朝政,连武则天本人也一齐大骂。有人把状告到武则天那里,不料武则天却笑眯眯地说:“这算不了什么。”

武则天当上皇帝,谁来当她的接班人,武氏子弟营求不已。还是狄仁杰向武则天说道;“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应把皇位与天下传给他的子孙。高宗皇帝把他的两个儿子托附给陛下,陛下现在准备把基业移给别人,这不合乎天意啊?况且姑嫂关系与母子关系相比,哪个更亲?陛下立儿子做接班人,那么千秋万世后,还能配食太庙,承继无穷。却没有听说过侄子为天子,而在太庙中还能祭祖姑妈的?”武则天于是在圣历元年三月从房州召还庐陵王李哲,立为太子。

对于武则天后人评说不一,功过是非众说纷纭。比较公平的评价是:“然则区区帷薄不修,固其末节。而知人善任,权不下移。不可谓非女中英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