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中要养成的100个小习惯
3697100000018

第18章 突出个性才能当N1——创新(2)

新拥有极强的生命力;新,更具极强的竞争力。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新者,摆脱旧俗就会有所超越。

1984年以前的奥运会主办国,几乎是“指定”的。对举办国而言,往往是喜忧参半。能举办奥运会,自然是国家民族的荣誉,也可以乘机宣传本国形象,但是以新场馆建设为主的强大硬件软件投入,又将使政府负担巨大的财政赤字。1976年加拿大主办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10亿美元,当时预计这一巨额债务到2003年才能还清;1980年,前苏联莫斯科奥运会总支出达90亿美元,具体债务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奥运会几乎变成了为“国家民族利益”而举办,为“政治需要”而举办,赔老本已成奥运定律。最好的自我安慰就是:有得必有失嘛!

直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美国商界奇才尤伯罗斯接手主办奥运,运用他超人的创新思维,改写了奥运经济的历史,不仅首度创下了奥运史上第一巨额盈利纪录,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奥运经济学”模式,为以后的主办城市如何运作提供了样板。

鉴于其他国家举办奥运的亏损情况,洛杉矾市政府在得到主办权后即作出一项史无前例的决议:第23届奥运会不动用任何公用基金。因此而开创了民办奥运会的先河。

尤伯罗斯接手奥运之后,发现组委会竟连一家皮包公司都不如,没有秘书、没有电话、没有办公室,甚至连一个帐号都没有。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尤伯罗斯决定破釜沉舟。他以1060万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旅游公司股份卖掉,开始招募雇佣人员,把奥运会商业化,进行市场运作。第一步.开源节流尤伯罗斯认为,自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规模大、虚浮、奢华和浪费成为时尚。他决定想尽一切办法节省不必要的开支。首先,他本人以身作则不领薪水,在这种精神感召下,有数万名工作人员甘当义工;其次,延用洛杉矶现成的体育场;第三,把当地的三所大学宿舍作奥运村。仅后两项措施就节约了数以十亿的美金。点点滴滴都体现其创新思维的功力、胆识。第二步.声势浩大的“圣火传递”活动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后,在美国举行横贯美国本土的1.5万公里圣火接力跑。用捐款的办法,谁出钱就可以举着火炬跑上一程。全程圣火传递权以每公里3000美元出售,1.5万公里共售得4500万美元。尤伯罗斯实际上是在卖百年奥运的历史、荣誉等巨大的无形资产。第三步.狠抓赞助、转播和门票三大主要收入尤伯罗斯出人意料地提出,赞助金额不得低于500万美元,而且不许在场地内包括其空中作商业广告。这些苛刻的条件反而刺激了赞助商的热情。一家公司急于加入赞助,甚至还没弄清所赞助的室内赛车比赛程序如何,就匆匆签字。尤伯罗斯最终从150家赞助商中选定30家。此举共筹到1.17亿美兀。

最大的收益来自独家电视转播权转让。尤伯罗斯采取美国三大电视网竞投的方式,结果,美国广播公司以2.25亿美元夺得电视转播权;尤伯罗斯又首次打破奥运会广播电台免费转播比赛的惯例,以7000万美元把广播转播权卖给美国、欧洲及澳大利亚的广播公司。

门票收入,通过强大的广告宣传和新闻炒作,也取得了历史最高水平。

第四步,出售以本届奥运会吉祥物山姆鹰为主的标志及相关纪念品,结果,在短短的十几天内,第23届奥运会总支出5.1亿美元,盈利2.5亿美元,是原计划的10倍。尤伯罗斯本人也得到47.5万美元的红利。在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向尤伯罗斯颁发了一枚特别的金牌,报界称此为“本届奥运最大的一枚金牌”。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事物没有一尘不变的,要学会用活的眼光看问题。从前,有个“三国迷”。一天,村子里来了戏班子,唱的是《空城计》。

三国迷实在想看,可是家里没人看门,怎么办呢?失盗不是要吃大亏吗?他在堂屋里来回踱着。

猛的,他一拍大腿:“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放着孔明的计策为何不用?”于是,他敞开大门,把灯笼高挑在大门口,书案上也是明灯烛火的。然后把袖子一甩,就去看戏了。原来,他用的也是“空城计”啊!

看完戏回来,把家里的东西一清点,线没少一根,针也没缺一根,他赞不绝口地说:“孔明真神人也!”自此,他对诸葛孔明愈加佩服,敬若神明。

隔了不久,村里又唱戏。这回三国迷又点起蜡烛灯笼,敞开大门,跑去看戏。他又用上“空城计”了。

可是,他这次看完戏回来一看,不禁放声大哭,原来连家里的大门都被小偷卸掉了。他气得大骂诸葛亮,在书上见到孔明的名字,先是一墨杠,然后就挖掉,一本好生生的《三国演义》,被他挖得百孔千疮。

再好的计策只能使用一次,重复使用就非良策了。只有不断推陈出新,社会才能前进。

洛克菲勒有句名言:“如果你想成功,你应辟出新路,而不要沿着过去成功的老路走。即使你们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儿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但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且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经过,那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亿万富翁。”

人生不能一味地按着某种教条渡过,人生需要变革,变革才是成功的源泉。创新才是生命前进的动力。

4.只要用心会创新

也许你会说:“努力突破创新是很不容易的,我又不是科学家,又能有什么创造呢?”其实,创新意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固有的,只是有的人有意识地加以运用,而有的人则任其消长。

一个美国:女医生在非洲援助,她的丈夫林肯准备去看她。女医生在信中告诉丈夫,这里非常寂寞,大多数援助人员都忍受不了这里的生活,他们纷纷提前回国了。

在信中,女医生还告诉丈夫林肯,这里除了一些当地土著人,就是荒芜的土地,除此再没有什么可看的了,没有交流,没有娱乐,该有的这里都没有。让林肯做好充分的准备。

林肯不信,他到了目的地后才发现,当地的生活环境,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他和爱人生活在荒漠中的小屋里,又不会当地土著语言,离开翻译,寸步难行。而翻译也只是在有病人时,才陪着病人出现。也就是说没有病人的时候,也就没有翻译。

这里无人对话,没有事做。走出小屋,就是光秃秃的土地。晚上到处一片漆黑,没有路灯,只有满天的星星和讨厌的蚊子。

林肯这时才相信,为什么那么多人都离开了这里。原来谁也受不了这种可怕的孤寂。好在,林肯还是有准备的,他带了许多闲书供自己消磨时间。

这天,林肯从书中翻到一段关于“换个想法,便能换来一切”的精辟论调。

林肯放下书本,望着赤裸的非洲大地想,这种论调真是可笑,难道这种理论在这里也能适用吗?在这里,人能发财或是经商吗?林肯摇头。结论是否定的。

当然,林肯是特别希望这种论调能够成为普天下的真理的。真能如此,他也能换换自己的生活了。

“换个想法,便能换来一切”。林肯虽然否认它,但还是极力试图这么去做,因为除此之外,他无事可做。“让自己换个想法”,他在这样努力。

接下来,他开始了一连串惊人的发现。在他试图改变想法的同时,他的视角开始变化,移向自己从不注意的世界。他真的有了新的发现。首先他发现了土著人的手工艺品。他想,这能不能运往外界贩卖?他还发现这里的泥土非常特别,能不能用来做陶器?

他开始离开小屋,去发现更多。结果就有更多的惊喜发现。他发现这里有一种芨芨草,治疗外伤非常神奇,抹上之后,伤口就会慢慢愈合。那么多抹一些,加强浓度会怎样?

林肯为这些发现兴奋不已。从此,他不但不再寂寞,反而有做不完的事。

非洲没有变,荒芜的土地没有变,土著人没有变,星星更没有变。变化的只是林肯。他的想法有了不同,一切也就随之有了不同。

在后来的几年里,林肯成了美国商界大富翁。他扣开了非洲市场,为非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许多新奇的玩意儿被他发现。林肯如同我们许多人一样,他的改变不在别人和外界,而在自己内心的想法发生了巨变。

据世界科学协会对500例重大科学贡献的调查证明,许多科学奇迹早就存在于世。艰难的是,我们固有的看法必须打破。我们的目光,是否能跟随我们的想法转移。

“换个想法”,直到现在,科学家们每天所做的种种探索,90%仍然如此。要打破的、最难打破的,就是换个想法。我们的想法能否改变?只要改变,跟随而来的就是那些早已存在于世的无穷奇迹!

可见,在工作中不墨守成规并不是一定要去改变什么,它只是希望我们去做一个有心人,用双眼去观察,用心灵去领悟,如果你每天都坚持不懈的去探索,日积月累,你会更加灵活,你的工作效率会随之提高,总有一天,你会令自己都惊叹不已。所以,创新不是专家们的专利,平凡的你一样可能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在我们的周围,很多人尽管没有显赫的学历和卓越的天赋,但凭着细心的观察与探索,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别人能做到的,相信我们也能够做到。

18世纪的时候,雷电曾作为“神”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引起巨大恐惧。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决心揭示雷电之谜。

有一次,富兰克林有幸参观了美国学者斯窦士的电学实验,受到很大启发。这以后,他便开始动手做实验。

在实验中,富兰克林发现放电现象与天空中的闪电极为相似:当雷暴之中正电荷区和负电荷区之间的电场大到一定程度时,两种电荷就要发生中和并放出火花。这种现象叫火花放电。在火花放电时不但发生强烈的光,并发出巨大的响声。富兰克林认为:这强烈的光就是闪电,响声就是雷鸣。

但是,这种实验还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于是,富兰克林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在巴黎竖起了一根40英尺高的铁杆,在铁杆上装了一根尖铜棒,把它和一直通到地下的铜线连接,以进行雷电试验。试验成功了:雷电虽然打在铁杆上,但是从尖铜棒上经过铜线一直通到地下。这个装置就是现在常用的避雷针。

为了进一步增强说服力,富兰克林还要把大气中的雷电接引下来。

1752年盛夏的一天,美国费城的上空,黑云滚滚,雷声隆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赶到郊外用风筝接引雷电。风筝用铜手帕做成,在其顶上装了一根小尖铁棒,并用麻绳系住风筝。风筝放到天空后,富兰克林握着线绳,站在屋檐下观察。他明白,这种“引火烧身”的实验是很危险的。因此,他对威廉说:“万一不幸,你替我填写好实验报告书。”

当大雨倾盆,雷暴云来到风筝上空时,风筝因有铁线,立即从云中吸取了雷电,加之牵引的麻绳已全湿透,因而雷电直传到把柄上。富兰克林发现,麻绳原先松散的纤维全向四周竖起来,与实验室中毛皮带电的情况完全一样。当他用手指靠近把柄时,火花立刻向手上扑来。富兰克林感到一阵麻木,被摔到地上。

“威廉,我受到电击了!”富兰克林兴奋地跳起来,大声喊道:“但我终于证明了:闪电就是电!”

请看,为科学试验的成功,甘于冒险,个人生命都在所不惜,这是多么可贵精神!

富兰克林的这种贡献精神,和巴斯德一样,都是出于造福人类的志愿!正因为他们具有这种造福人类的志愿,所以他们才能甘愿冒险!因此,我们要有创新精神,就要具有甘愿冒险的精神。

我们都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要想适应这种一日千里的发展,仅仅靠埋头苦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敢于抛弃枷锁,打破不适宜的常规,努力扣紧时代的脉搏;谁能将这两者完美结合,谁注定是当今的时代骄子。

当然,人创造奇迹常常是在瞬间,可是没有一个创造奇迹的人是依靠瞬间的,成功在于平时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