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法总比困难多大全集(超值金版)
3681800000017

第17章 抵制情感的冲动,别让负面情绪左右你(3)

1. 不为小事生气

古时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烦恼。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如果长期处于情绪不佳、易动怒的情形之下,对于身体健康,更是有绝对性的负面影响。不为小事生气,就要求我们开阔心胸,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动辄发火,愤怒要克制,怨恨要消除。

2. 化解你的愤怒源

钱玉芬教授举自己的经验为例——她自从结婚后对“外遇”特别敏感,尤其容颜随年龄渐长而渐失,内心开始不安,对丈夫的限制一天比一天多。所以在职场里,她特别看不惯眉来眼去的女生,觉得她们有勾搭男士的嫌疑,令人反感。她经常生闷气,明明人家没惹她,她就是看那种人不顺眼,动不动就生气,也不知道为什么。直到她找出自己最深处的担忧,及害怕的根源,对莫名的怒气了然于心之后,自己“与怒气对话”,终于怒气再无影踪了。

钱玉芬另有个亲身经验。三年前,性情温和的她竟然在公开场合痛骂一位同事,只因为看不惯他凡事居功,自以为是。她决定找出这件事对自己的意义,为什么会一反自己常态,在公开场合动怒。她自问自答:“他的行为根本与自己没关系啊,为什么生那么大的气?”再问自己,“不合理的事很多,为什么唯独对这件事这么生气?”“这位同事其实很勤快、不偷懒呀,他不过是爱求表现而已。究竟这件事对自己的意义是什么?”

从自问自答中,她诚恳分析,原来,过去的成长环境与学科训练,教她要谦虚,压抑了想表现自己、赢得赞赏的本性,那些像孔雀般的炫耀居功者,刺激她眼红、愤怒,深觉不公平。每生一次气,她就更加了解自己。经由自我对话,从过去找到引爆生气的关键经验。三年来,她没有再产生过这种具有毁灭性的怒气。

制服愤怒的重点在于理清愤怒来源,认清自己想通过愤怒来达到什么目的。如果在愤怒暴发之前,懂得体察自己的情绪,并且把导致自己愤怒的原因和发展做一个认真的分析和记录,愤怒也许会顷刻间化解。遇到问题等待3分钟再做结论,结果可能会由愤怒转为理解和平静。

3. 学会正确的“宣泄”

美国前总统林肯“永不寄出的信”,被公认为是消除生气和烦恼的良方。

一次,林肯的一位朋友愤愤不平地向林肯诉说了另一位朋友的无理。林肯听后不平地说:“你马上写信去痛骂他,往后不要与他来往。”信写后,却被林肯拿过来撕了,林肯笑着说:“我写过不少这样的信,但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寄出去,我们可以尽情地倾诉心中的不快,但没有理由去伤害他人。”这位朋友通过写信,烦恼与怒气已消除了大半,听了林肯的话感叹不已。

宣泄属于心理释放法,不良的情绪能量通过一定渠道释放掉,心理压力自然恢复平衡。比如找人倾诉、写日记、做有兴趣的事、精神胜利法等,都是有效的宣泄怒气的方法,而生气摔东西、打骂别人、吵架等是不可取的宣泄行为。

当事情不尽如人意时

我们在碰到不尽如人意的人和事以后常常会感叹世情的淡薄、人心的险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做到保持冷静和稳定得情绪,保持操守更保持好心情,或者保持正义感、保持理性,保持有所不为、有所不信以及保持与人为善的态度呢?

当事情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时,我们可以努力做到心平气和、冷静理智、谦恭有礼、助人为乐,而不是急火攻心、暴躁偏执、盛气凌人、四面树敌。甚至对那些或某一位对你确实是心怀敌意乃至已经不择手段地伤害他人的人,你也可以反躬自问,自己有什么不足之处:过去是否伤害过他(她)?有没有可能消除误解,化“敌”为友;还要设身处地想想对方是否也有情可原。

从长远看,一切个人的嫉恨怨毒、鼓噪生事、签名告状、流言蜚语、“棍子帽子”,在一个大气候相对稳定的形势下,作用十分有限。所以,你大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平稳地反应,保持良好心态,不受事情的糟糕结果所干扰,让各种事务按部就班地进行,不久你就会发现,事情就会往好的结果和方向发展。

当事情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时,你不妨换一个心态来看待,换一个心情去处理,事情就会有好的转机。

1. 接受既成事实

已故的美国小说家布斯·塔金顿总是说:“人生的任何事情,我都能忍受,只除了一样,就是瞎眼。那是我永远也无法忍受的。”然而,在他六十多岁的时候,他的视力减退,一只眼几乎全瞎了,另一只眼也快瞎了。他最害怕的事终于发生了。

塔金顿对此有什么反应呢?他自己也没想到他还能觉得非常开心,甚至还能运用他的幽默感。当那些最大的黑斑从他眼前晃过时,他却说:“嘿,又是老黑斑爷爷来了,不知道今天这么好的天气,它要到哪里去?”

塔金顿完全失明后,他说:“我发现我能承受我视力的丧失,就像一个人能承受别的事情一样。要是我五个感官全丧失了,我也知道我还能继续生活在我的思想里。”

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之内做了12次手术,为他动手术的就是当地的眼科医生。他知道他无法逃避,所以唯一能减轻他受苦的办法,就是爽爽快快地去接受它。他拒绝住在单人病房,而是住进大病房,和其他病人在一起。他努力让大家开心。动手术时他尽力让自己去想他是多么幸运。“多好呀,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能够为像人眼这么纤细的东西做手术了。”

这件事教会了塔金顿如何忍受,并且使他了解,生命所能带给他的,没有一样是他能力所不及而不能忍受的。

我们不可能改变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可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要在忧虑毁了你之前,先改掉忧虑的习惯,告诉自己:“适应不可避免的情况。”

2. 保持宽容的心

有一个叫做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然后坐在田地边喘气。爱地巴工作非常勤劳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房地有多大,只要与人争论生气,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3圈。爱地巴为何每次生气都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3圈呢?

所有认识他的人,心里都起疑惑,但是不管怎么问他,爱地巴都不愿意说明。直到有一天,爱地巴很老了,他的房地又已经非常广大,他生气,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跟房子,等他好不容易走了3圈。太阳都下山了,爱地巴独自坐在田边喘气,他的孙子在身边恳求他:

“阿公,您已经年纪大了,这附近地区的人也没有人的土地比您更大,您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啊!您可不可以告诉我这个秘密,为什么您一生气就要绕着土地跑上3圈呢?”

爱地巴禁不起孙子恳求,终于说出隐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说:“年轻时,我每次和人吵架、争论、生气,就绕着房地跑3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小,我哪有时间,哪有资格去跟人家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于是就把所有时间用来努力工作。”

孙子问道:“阿公,您年纪老,又变成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地跑?”

爱地巴笑着说:“我现在还是会生气,生气时绕着房地走3圈,边走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跟人计较?一想到这儿,气就消了。”

对某些事,把它想到最坏,并告诉自己“不过如此,还能怎样呢”,这样你反而轻松了。

3. 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小李因为工作的变动,到了一个全新的部门,这个部门似乎没有以前的职位风光,没有以前的地位显赫,于是他总是担心别人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怎么回事,是不是犯了错误腐败了而下来了。”等等,虽然是正常的工作调动,而且也是自己一直希望的,但还是担心别人会说些什么,于是呆在家中好久也没有露面。

有一天到大街上,遇到一个熟人,他说:“你不做老总啦?调到哪儿去了?”小李说:“不做了,调北京办事处去了。”他说:“好呀,祝贺你呢!”小李笑笑:“有时间去玩呀。”然后作别。但是心里总有一种淡淡的感觉,害怕熟人是在笑话他。

过了不久,恰巧在某处又碰到了那位熟人,他说:“听说你不做老总了,调哪儿去了呢?”小李觉得你这人怎么这样,这么不在意人,不是同你说过了吗?但最后还是淡淡地说:“我调北京办事处去了,有时间去玩。”他好像一下恍然大悟:“对了对了,你说过的,对不起呀对不起呀,我忘了。”听了他这话,小李心里突然清朗起来,好像是一下子悟出什么来。是呀,自己整天担心别人说什么,整天把自己当回事,而别人早把自己忘了,于是,照旧同原来一样,同朋友们一起喝酒聊天,大家依然是那样的热情,依然是那样的真诚和开心。

生活中的许多事我们原本可以不必在意。如果你现在正在什么地方受了冷落、被人忽视,不要怨气冲冲,你应该记住,没有人会太在意你。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而宽恕了他人,宽恕了事情本身,也就等于宽恕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