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3680100000015

第15章 “抗拒心理”与“攻击行为”

“抗拒心理”和“攻击行为”是社会心理学和病理心理学都关心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日常生活里,有些人被叫做“反对派”;或者他们自己干脆就以“反对派”自居。他们的抗拒心理比较严重,几乎成为“反对癖”,无论对什么事或什么人,都表现出抗拒的行为。这种人往往具有下列一些特点:自以为是,夸夸其谈;固执己见,振振有词;不能和别人合作,干什么事都别别扭扭;事情还没有做,意见就一大堆;谁不同意他的意见,他就反对谁,只能听奉承吹捧他的话,而听不得反对他的正确意见或善言劝告,等等。

这究竟是因为什么缘故呢?他们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社会心理学认为,所谓抗拒心理是一种失常心理,它是用抵抗、反对集体或者别人对自己的一切要求、指令的形式,来逃避外界的压力,从而维护自己的个人尊严、面子。有抗拒心理的人,当他的需要受到挫折的时候,他就会对阻碍他的人、阻碍他的需要不能实现的规章制度和周围环境等等,产生攻击的行为。比如说,他们往往用摔坏器皿、脚踢桌椅、重重关门等等行为来发泄攻击情绪。有些人没有这样做,但是愤怒、敌意和破坏的情绪却长期地积压在心头,没有发泄出去,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他们进一步地心理失常,并会用社会所不允许的、人们不能接受的方式,把他们的抗拒心理表现为攻击行为(例如打架、破坏工具等等)。

西方《青年心理学》一类书籍里,大讲特讲“逆反心理”,并认为逆反心理是青年心理的一个特征。青年们的逆反心理,有些是由于好奇心所形成的。比如,专门爱看受到批评或批判的作品、影片、电视片等等,他们辗转相传、争相传阅。我认为这种出自好奇心理的逆反心理,不能和抗拒心理与攻击行为等同看待。但是,在青年人中也确实有少数一些人,总是爱“唱反调”、“对着干”,喜欢充当“反派角色”。有些人甚至走向极端,充当与众不同的“英雄好汉”角色。这就是不正常的抗拒心理了。

对于这些青年,需要诱导他们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来排泄攻击性情绪;帮助他们把攻击性情绪转化为竞赛性的、奋勉性的和觉醒性的意念。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消极有害的攻击情绪,变为建设性的积极心理活动了。

至于“攻击”,它是愤怒情绪的一种表现。所谓“攻击行为”就是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往往会立即表现出种种反应当中的一个明显的反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攻击行为的表现方式区分为两类。

1.直接攻击。有谁敢于“虎口夺食”吗?我想人们不仅不敢从虎嘴里夺去它正在吃的肉食;就是一条狗正在啃骨头,也不大敢轻易地去夺取吧。因为谁如果这样做,谁就会遭到“护食”者的直接攻击。人类也有种种攻击,只不过比起一般动物来更加复杂罢了。敌我双方“狭路相逢”,你若是挡住对方的去路,他必定会向你发动攻击,这是最明显、最直接的攻击方式。在平日里,当我们遭受到挫折的时候,不一定采取打斗的方式,也许是口头的咒骂、书面的诋毁,甚至用怒目而视的面部表情,以至紧握拳头的手势、动作等方式,来表示我们的愤怒情绪。至于有个别的人失去理智地开车乱撞人,以至用机枪扫射人等凶杀性质的攻击行为,那就是属于极端严重的事例了。

直接攻击属于一种低级形式的抗拒心理表现,正像在幼儿时期,被一块石头绊倒后,哇哇大哭,反过来再去用脚踢这块石头,进行“报复”那样,对构成挫折的物(或人)直接地、立即地进行反应。但是在成年人的社会里,这种直接的、立即的攻击方式,通常是被社会、集体所不容许,会遭到大众舆论否定、反对和谴责;同时,这样做法,也常常是“于事无补”,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后果不堪设想。因而,在现实社会里,当个人受到挫折的时候,就会出现变相的攻击方式。

2.间接攻击。又可以叫做“变相攻击”或“转向攻击”。“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些人无辜地被批斗后,回到家里会把玻璃杯摔个粉碎,发泄心中的愤怒;有些人白天工作不顺心,人事纠纷搞得他头昏脑胀,晚上回到家里,会“迁怒”于妻儿老小,把他们当作发泄心头怒火的“撒气筒”。象这样一些表现就属于间接攻击。通常,在遇到下面这两种情况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采用间接攻击。

①理智上认识到对某人不能直接攻击的时候,就会把愤怒情绪发泄到其他的人或物上去。社会心理学认为,这种情况常常是慑于对方的权势,敢怒不敢言,不敢直接攻击;或是碍于自己的身分,不便直接攻击。但是不管是怎么样的情况,由于挫折而产生的愤怒并没有消失,于是就会变着法儿地迁怒于别人和别的事情上。

②心情不佳,陷入所谓“莫名的烦恼”的时候,也容易采用间接攻击。攻击的对象不明显,挫折的来源也不明确,甚至当事者自己也不知该如何攻击是好的时候,往往会采用间接攻击。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长期以来,经常不断地遭受某些小挫折积累的结果。这些小挫折很可能是来自心理上的愤懑不平,或者来自生理上的内分泌失常,或某些慢性疾病的痛苦折磨。虽说挫折不算是激烈的、严重的、“狂风暴雨”式的,但是日积月累,郁集在胸、愤愤不平。因而会常常表现为闹个小别扭、发个小脾气,噘着嘴巴、皱着眉头,嘟嘟囔嚷、骂骂咧咧,不听话、不合作,而且常常会把愤怒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或者发泄在别的事情上。

成为间接攻击对象的人,值得人们深表同情。他们是些无辜的人,代人受过,被人泄怒,心理学上把这类人叫做“替罪羔羊”。为了家庭和睦,社会安宁,友爱相处、团结协作,他们忍受了这一切,默默地作出了牺牲和贡献。这些人是很值得尊敬的。

那么,咱们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攻击行为”呢?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所有这些攻击行为,不管是直接的攻击也好,间接的攻击也好,都只不过是发泄愤怒情绪,或者是进行自我防卫的一种手段罢了。虽然说这些攻击行为都有社会心理学上的依据,可以理解,可以谅解;但是话又说回来,在和平建设的日常生活里,在人和人之间交往联系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毕竟应该也有可能用理智来战胜情感,应当提倡谦虚忍让的美德,大家互相多体贴、多谅解、多帮助、多团结,和睦相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