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卡列德患了忧郁症,意志十分消沉。他通常在这种情绪低落的情况下是不会见人的,但这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要参加,所以他决定扮一副假脸前往。开会期间,他的笑容可掬,并和别人开玩笑,装成心情愉快而又和蔼可亲的样子。令他惊奇的是,他的忧郁症也就这样渐渐地好了。卡列德并不知道他的这种偶尔心态无意中采用了心理学研究方面的一项重要原理:装着有某种心情,往往能帮助我们真的获得这种感受。在困境中要有信心,在不如意时要更加快乐。
多年来,心理学家和精神病专家们都认为,病人除非情绪有了变化,否则通常不会改变行为。在进行治疗的时候,病人先要弄清他的情绪究竟是怎么来的,是过去的什么事情触发的。例如,是羞于谈情还是勇于求爱,还是对爱情有点儿担心害怕。那么,治疗者与患者都要去置换那种情绪,用来置换的情绪要能够使病人的行为发生变化。
这种治疗对严重的心理病人是一种基本方法。但对普通人来说,每天都会有令人激动的事情,姿态与情绪之间的联系可通过其他各种方式起作用。如果改变某些行为方式,那也可改变我们的情绪。
怎样运用这个原理指导自己的生活呢?要能系统地掌握技巧,这就是:自娱自笑,自得其乐,切不可敷衍。
心理学家艾克曼的最新实验表明,一个人老是想象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感受某种情绪,结果这种情绪十之八九真会到来。一个故意装作愤怒的实验者,由于“角色”的影响,他的心率和体温会上升。心理研究的这个新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摆脱坏心情,其办法就是“心临美境”。例如,我们常常会逗眼泪汪汪的孩子说:“笑一笑呀!”结果孩子勉强地笑了笑之后,跟着就真的开心起来。一个人在烦恼的时候,可以多回忆愉快的时候,还可以用微笑来激励自己。当然,笑要真笑,要尽量多想快乐的事情。
情绪改变导致行为改变,一时的心态决定着一事的成败。
一位着名的演说家在解释成与败的差别时,他说,一个成功的橄榄球员在踢三分球的时候,他心里想的是:“只要我踢进这个球,我们就可以挤进超级杯,到那时每人就会有三千元的红包。”相反地,失败的球员踢球的时候想的是:“如果我漏了这个球,我们队员的三千元就没戏了。”
这就是成与败的差别所在。成功者心里想的是他希望的东西,而失败的人心里想的是他不希望的东西。结果却是各得其所。
实际上,每个人都会对这个世界和人生有自己的看法,持乐观态度的人,会表现出勃勃生机,满怀希望,积极进取;相反,持悲观态度的人,就会消极颓废,怨天尤人,从而裹足不前。
所以有人说,当我们微笑时,这个世界就向我们笑;当我们流泪时,这个世界也对我们哭泣。如果我们觉得自己不好,那就要想一想,不妨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或许生活会突然间灿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