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擦去心灵的尘土
3673700000038

第38章 怎样判断个性是否健全、成熟

个性,也叫人格,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总和。它既包括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也包括他对待生活、人生的态度,对待信仰、道德标准,价值观念的态度等。总之个性体现了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风貌。可以说,个性是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的核心和支柱。

一个人的个性如何不是天生的,它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所处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所以,个性具有个人的独特风格,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鲜明特点,但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改变的。

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也正是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改变、纠正个性特征的某些不良倾向,培养和锻炼健全、良好的个性,对于身心健康以至学业、事业的成败,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那么,什么是健全、良好的个性呢?简单地说,健全的个性就是个性结构中各方面得到平衡协调发展的完整个性。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能较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二是能广泛地与人交往,并及时调整和处理好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三是能保持身心的健康发展,保持心理平衡;四是能在学业和事业上不断取得进步,有所成就,为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心理学家把健全、成熟的个性更加具体化,列出以下10个标准:

1.做事有主见、有原则,不人云亦云、不盲从,不以别人的喜恶作自己待人处事的标准。也不凭“哥儿们”意气用事。

2.承认自己个性中的方方面面既有其长、也有所短,并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磨练自己,扬长纠短。

3.对人有宽厚、容忍、谅解的博大胸怀,能够正确对待对方的一切优点和缺点,并懂得怎样与对方和谐相处、搞好团结,而不是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与人水火不相容。

4.充分明白“人必先自爱而后人爱之,人必先自助而后人助之”的道理,能处处事事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同时,也充分明白“良好的动机未必会带来良好的效果,手段与目的不可分割”的道理,行事考虑得比较周全,注意方式、方法,凡事三思而后行,不急躁、不冲动、不莽撞,以达到愿望与效果的一致。

5.思考问题有两点论,尽量全面、不偏激,不走“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两个极端。

6.能面对现实,凡事能从实际出发,用积极的态度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既不抱非现实的幻想和奢望,也不好高骛远,勉强去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

7.性格开朗豁达,情绪乐观稳定。高兴时,不忘乎所以;遇到不快甚至不幸时,不过于忧伤、焦虑和悲观。

8.热爱生活、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做事有恒心、有毅力,善始善终。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勇于克服、敢于拼搏、意志坚强、不灰心、不气馁。

9.热爱集体,讲文明,有道德,守纪律,能尊老爱幼、助人为乐,遇事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多为国家、集体和别人着想,而不患得患失,处处打个人小算盘。

10.有远大、高尚的理想和信念,能朝着正确的目标,脚踏实地不断前进而不停步后退,更不迷失方向,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