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太湖风云
3665700000009

第9章 子夜敌情 一

一天,林晓红与战友正在操练拼杀刺刀,薛永辉、周志敏等游击队干部来了,把她唤到山麓一棵婆娑成荫的银杏树下。

询问了下林晓红在集训班上的学习情况后,周志敏代表组织通知她去苏州城西北的浒墅关女子蚕业学校培训班学习。

“我在这里军事集训尚未结束哩。”林晓红瞪大了两眼,大惑不解。

周志敏道:“你现在的身份是黄球娣的侄女。

寄娘家潭西除了种植花果、下湖捕鱼,一到清明时就开始饲养春蚕,你小时候在盐城,以后随父去了西山煤旷,对植桑养蚕还是门外汉……”“这与打日本鬼子可是风马牛不相及。”林晓红说。

她内心顾虑:会不会领导安排自己去女子蚕校学习后,分配她做辅导村民植桑养蚕的工作,这样岂不与“参军杀敌”无缘了。

林晓红脸上的细微变化,早已叫薛永辉“洞察”到了,于是给她打了一针“放心剂”:“这次分派你去培训,时间上三个月,学成之后,可以回部队。

再说去浒墅关蚕校培训这个名额,是光福镇联络员范济春从镇公所争取来的,别人争也争不到哩!”“好吧。”听了这句话,林晓红顿时绽开了笑容。

“你去那里的不仅仅是把植桑养蚕的本领学到手,还有一个任务。”周志敏在一旁说。

林晓红一听,开始紧张起来:“我能完成得了吗?”“能。”薛永辉鼓励她,“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听秦子刚和寄娘说,你是个聪颖的女孩子,所以县委郑重研究,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你。”“谢谢同志们的信任。”一股暖流涌进了她的心田。

“浒墅关是国民党苏州特工站站长金维汉活动过的地方,如今他打起了抗日救国的旗号,在渔洋山、穹窿山一带招兵买马,活动频繁。

前不久,他与西山岛的姚冠群、白马涧的孔文龙桃园三结义。

金维权如果真心实意抗日,我们当然表示欢迎,但这三兄弟中只有姚冠群对日本鬼子的软硬兼施不买账,与山本太郎交过手,而孔文龙表面上抗日,可一见日本鬼子,东躲西藏,经不住日寇的利诱,公开投敌。

孔文龙已被我镇压。

但对金维汉这人,我们掌握的情况微乎其微。

为此,组织上给你三个月时间,把这个人的情况调查个一清二楚。”薛永辉把要完成的任务向林晓红作了交代。

“可是我得从哪里……”林晓红听了薛永辉的一番话,思考着如何入手。

“浒墅关女子蚕业学校里,至今潜伏着金维汉特工站的人员,你到了那里……”接着,如此这般作了布置。

林晓红一一记在心里。

接着,周志敏将浒墅关的情况作了简扼介绍:“浒墅关北倚沪宁线,南临京杭大运河,是日伪在苏南的重镇之一,那里不但有日寇重兵把守,绥靖司令龚胜梁的一个团也驻扎在那里……鱼龙混杂,十分复杂。

你到了那里处处谨慎行事。

为了使你的工作开展顺利,组织上派侦察员王毛暗中保护你,由他单线与你联系。

他的身份是你的表哥。”林晓红点了点头,一句话也没有说,只觉得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末了,薛永辉道:“到了学校里,你要与师生们打成一片,广交朋友,只要是抗日的,不管什么人,我们要表示欢迎,也不管他以前说过什么错话,做过什么错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需要组织上再作进一步的解释吗?”“首长讲得够清楚的了。”林晓红由衷地说,“个人安危,我不曾考虑,我是担心完不成任务,辜负领导上的信任。”“组织上派你去敌后,是让你去‘晒根’。”周志敏说。

“晒根?”林晓红巴眨着乌黑明亮的大眼睛,百思不解。

此时,薛永辉呵呵笑道:“这是我在部队听到一位首长讲的故事。

这位首长原是山东一个丘陵山区的农民,每当他分配一名同志外出工作,他便意味深长地讲他在农村种高粱的事。

他说,当高粱秧子种在地上,成活了,长结实了,要用锄头把高梁旁边的细根拔掉、锄断,这看起来是在折磨它,其实高粱的细根拔掉、锄断,晒在日头下,过些日子再把土培上,高粱就开始疯长,拼命地朝下扎根。

因为那里是丘陵山区,一到夏天,风大雨大,高粱没有结实的根,根本站不住……”“我们西山岛的小葱秧,农户把它摆在地上晒几天,晒后再栽,一沾水,立马活了过来,益发精神。”林晓红说,“可我去蚕校学习,这与晒根有什么关系?”“人也是这样,如果不学会吃苦耐劳,就容易脆弱生病,经不住风吹雨打,风雨人生。”薛永辉语重心长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