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太湖风云
3665700000034

第34章 厉兵秣马 一

在西太湖石嵝之南的蟠螭山,东傍绣裘山,北为西碛山,山形盘曲,呈蜿蜒状,斗入太湖,犹如水山岛屿,远眺,类似无角蟠龙。

因位于潭东之南,又称南山,东首山麓有坞,呈凹状,四周石壁如削,高出七八米。

蟠螭山林木荫盖,梅花夹径,幽雅宁静,山上置有石壁精舍永慧禅寺,四周有天然半圆形岩石垒砌的围墙。

薛永辉得知姚冠群生母在穹窿山后,立即召集秦子刚、徐全根、林晓红等人一早至蟠螭山,在永慧寺内研究营救姚母董小娥的方案。

秦子刚首先介绍了一下穹窿山环境。

穹窿山山道蜿蜒盘旋,曲折伸向山巅,郁苍山巅,密林丛丛。

上真观在山顶,为吴中最早的道观,相传为汉平帝元始年间建祠,宋天禧年间改建,清顺治七年重建,康熙年间续建,同治年间再建,如今已有5048间殿宇,善男信女前去求香祈祷者甚多,香火极盛。

如果把一个人关在那里,或混在善男信女中,一时难以寻找。

即使我们看到,因熟悉董氏的人不多,弄不好会被当作求香者而疏漏。

我的意见,去营救董氏,先得将各下山道口堵住,然后进得道观,逐一觅寻;其次,时间选在晚上,这时候善男信女已经下山,寺院里只有道士……薛永辉转身征求林晓红的意见。

林晓红道:“我原是苏北盐城人,至西山岛有五年时间,因与董小娥相处过半年多时间,我从她的背影,就能一眼看出,这是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是,我对刚才秦子刚同志所说的穹窿山地形不熟悉,而且从未去过上真观,对这么多间房子、通道更是一无所知。

我们游击队战士中,经常在这一带打游击,大部分是本地人,不但对地形熟悉,而且对道观也了如指掌,我的意见,在分成若干组的时候,合理搭配一下……”薛永辉对这个才参加新四军游击队半年多的姑娘日趋走向成熟,感到由衷的高兴,说:“林晓红同志提出的问题十分重要,我们这里十多名战士,以三人为一组,共分五个组,但其中有两个组……”他看了看,都没有见到过董小娥,回头对林晓红道:“你先介绍一下董小娥的相貌特征吧。”这个可把林晓红难住了,想了半天,才说:“董氏六十多岁,鹅蛋脸型……哎呀,实在说不清楚,就这些了。”薛永辉鼓励的目光注视着她,道:“你在董小娥与众不同的特点上说。”林晓红两只乌亮大眼睛闪烁了半晌,还是说不出所以然,只得向大家申明:“总之,就是这么个模样……怕说错了,误导大家。”“我可以推荐一个人,他认识董小娥,不亚于林晓红同志。”徐全根想起了一个人。

“是谁?”林晓红说,“那敢情是一件好事。”“胡再德。”徐全根道,“这人自从与小学教员史丽瑜一起来潭东之后,担任着这个村的账房。

他一直嚷嚷着要参加游击队,真刀实枪地与敌人干仗。

好得他手头的事不多,不如叫他参加这次营救行动,也可以锤炼一下他……”林晓红表示赞同:“记得前几天他擅自从潭西搭船至冲山岛找我,被当地村民疑为奸细,抓了起来。

经过一番盘问,才知道他的身份。

冲山村的保长李富看到胡再德十分莽撞,生怕他带来祸端,摇船把他送回了潭东。

为此,他窝了一肚子气。

如果叫他参加这次行动,他一定会十分高兴。”接着把征求的目光移向薛永辉。

“好,让他参加这次行动,磨炼一下。”薛永辉点了点头道,“但在行动中,他一定要服从命令听指挥,切不可就着自己的性子乱来。

至于通知他的任务,交给你徐全根……”薛永辉简要地分析了一下胥口伪警所的兵力布防状况,于是便提出了营救行动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