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的忠告:外交官爸爸写给儿子的信(超值金版)
3663600000015

第15章 教养——追求精神与心灵的完美(7)

(九)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作家名

作品

国别

欧仁·鲍狄埃

《国际歌》《铁匠的梦》《起义者》

高尔基

《海燕之歌》《母亲》《在人间》《童年》

苏联

马雅可夫斯基

《列宁》

苏联

奥斯林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联

法捷耶夫

《青年近军》《毁灭》

苏联

§第19封信 生活是智慧的源泉

常常听到人们感叹: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太匆忙了,有时顾得了走路却顾不上看路。当有些人看到某些难以判定的事物时,就匆匆走过去,也许就与最珍贵的东西失之交臂了。如果停下来瞧一瞧,或许你就会发现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了。

很多时候,成功并不需要深奥的理论或者精密的实验室,其实哪怕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也能触动你发明创造的那根神经。比如,发现某种产品的缺陷,注意某种需求等等。就在我们身边一些熟视无睹的事物中,才蕴含着最多的智慧。

生活中的知识,永远都学不完,但关键是要学习。从生活中学习并不需要什么学习资料,只需要你用心去看、去观察、去体会。有时候,从一件小事中你会得到许多在书本中学不到却又非常有用的知识。有时候,从小事物的观察中你会发现无穷的乐趣。你是否凝视过百合花的花蕊?在你吃香蕉的时候是否细看过香蕉籽的排列状况?或者观察冰块中央的星状迸裂?威廉·布雷克说:“从一颗沙砾里看世界,从一朵野花中见天国。”他并没有夸大其词,而是感受太深。

许多人只看想看的东西,却不去注意实际存在着的世界。我们每天站在镜子前凝视自己,肯定会觉得镜中的映象与脸盆大小相等。但你若蘸点皂液将镜中映象的轮廓描摹下来,你会发现这椭圆形只有你脸的一半大小。你随意地退几步再看,镜中的形象依然与你刚才画的那个椭圆形相吻合。画家莫里斯·司特恩说:“我并不一味教导我的学生画模特,而是试图教他们去看。因为观察力才造就艺术。”同样的道理,观察力可以发现别人难以发现的事情。

詹姆斯·巴里在视察海军基地时,紧盯住那些用来迷惑敌军而停泊在港口的假军舰。突然,他转头对自己的侍卫说:“这些假货有问题,四周没有一只海鸥,敌军马上就会发现真情的。”于是他下令扔些食物在周围以吸引海鸥。这就是观察生活的力量,以个人的独特方式观察世界,你便能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无处不存在着让人惊喜的东西。同样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形状却不同。同样一种事物,从一个角度看上去是灾难,换一个角度看上去可能就是幸福。

从生活中学习,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孩子,不要忘了,生活是人生智慧的源泉。

★延伸阅读

▲随时随地记下心中的想法

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也许是刹那的感动,也许是一方美景,也许是一种突然而至的灵感。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随身携带一个本子,把看到想到的一一记录下来,也许将来你不会从事多么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但我们都不会拒绝生活中的各种创意灵感。

生活向来具有独特性,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即使是再平凡的生活,带给我们每个人的感受也不会完全一样,生活处于混沌状态的人会看着别人的生活,并且感慨万千,他们也许生活在别人的光晕边缘,然而,对于有心的人来说,别人的生活是他们观察的对象,他们自己去体会自己的生活。两种不同的人,两种不同的生活,无关优劣,但是,我们不能一辈子总搭别人的车,一辈子不去自己体会生活,多记录一下自己身边的事,以及它们带给你的灵感,慢慢挖掘自我意识。也许随身携带一个本子并不是最好的方法,但这种形式的确是浪漫的,把你平生中看到、想到的记录下来,不仅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而且将来没准你的这本相当于“参考文献”的随笔还能有发表的可能,让更多的人来借鉴和解读你的想法。

可以听上去并不会觉得有那么多的好处,但逐渐的你记录得多了,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你也许就会发现,这种方式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你是艺术创作者,捕捉到的灵感会成为创作之源;再比如,你是其他职业的人,你所看到的想到的也不会超出你的职业思维习惯,记录的东西说不定就会为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倘若你再带点感性的思维,这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会使你整个人变得圆融。

生活向来属于用心体会的人,繁忙的生活中,不忘体会人生,忙碌的工作中,不忘享受生活。不要再给自己找诸多无法安静下来的理由和借口,这不过是无心体会生活的人的托辞;而有心人却能在闹市里找到自己的安宁,让自己的生命显得完整无缺。

时间总会将浮躁沉淀下来,随身携带一个本子,把看到想到的随时随地记录下来,人生匆匆,我们不过都是人海中的过客,精心留住一些美好。等重新翻开这个本子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曾经珍藏了这么多令人感动的瞬间。

▲随时记录的益处

一、 引发思维,储备资源,为成功找出路: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件小事在我们不

经意间被忽略。一次和友人的谈话,一次短暂的旅行、一次逛街购物等等,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可是,如果你是有心的人,把这些经历中的所看所想记录下来,你会发现,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里面深藏的智慧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习得,目之所及耳之所闻会为人们更深入的思考提供契机,在思考中恍然大悟,找到成功的出路。

案例:一位大学生关于洗发水的记录和思考

“一次和同学去逛超市,发现超市洗刷用品的柜台上宝洁公司的产品:舒肤佳、玉兰油、碧浪、汰渍、激爽、佳洁士、护舒宝,等等。我们发现单洗发水这一类产品,宝洁公司就推出了6个品牌:飘柔、沙宣、海飞丝、潘婷、伊卡璐和润妍。我想就算你没有有使用这6个品牌中任何一种洗发水,你身边肯定会有人使用,你也肯定看过这些产品的广告。

我当天只记下了所见到的具象,有一天我翻开那天的记录时突然产生了疑问:宝洁为什么要推出这么多个洗发水品牌呢?这样不是更浪费广告费吗?这些品牌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当然,我不会把这种现象看成是这么大牌的公司犯得低级错误,后来我就进行了深入思考。发现保洁的洗发水,品牌各有特点,例如:飘柔强调的是发质的柔顺,海飞丝专注于去屑,潘婷突出的是营养,而沙宣给人的印象是专业。这样的侧重满足了不同的需求,也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如果,只专注做一个品牌,做得再好也无法满足不同需求人的需要,这样就会使市场很狭窄。”

§第20封信 做个善于读书的人

人生好比一本大书,今天,我所希望的,就是你打开人生这部长卷来认真读。读这部长卷之所得,远胜于读尽天下书。

每当你正在埋头读书时,恰好碰上许多仁人志士、学者名流聚集一堂。那么,无论你在读的书是多么引人入胜,也要舍得放下,赶紧赴会。因为,你从他们那里得到的会比你从书本里得到的要多得多,可能是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上百倍。话虽这么说,做起来却很难。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生活的压力逼得你奔波忙碌,声色犬马又在诱你上钩,一天之中,到底还有多少闲暇供你支配?所以,对很多潜心学问的人来说,享有一段读书时光,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呵。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看待,怎样去支配这段宝贵的光阴,使它真正变为自身的财富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提纲挈领说几点。

首先,最好别让那些一无用处、杂七杂八的闲书耗掉你宝贵的光阴,那种书大都是些无聊文人专为那些同样无聊的人而胡编乱造的,你只要到大小书店去浏览浏览,就会发现满书架都是这种无聊的书。尽管这类书无害,但都是垃圾,最聪明的选择就是敬而远之。

其次,读书要专,要咬定目标,不达目的,绝不读其他的书,尤其是不相干的书。今后,你可能还会涉猎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正是考虑到这点,我建议你从现代史中抽出几个特别重要而且你又对它有兴趣的年代作为精读的重点,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准备工作就是尽可能把那些跟重大事件相关的书都搜寻过来,除此之外的书就不要去管了,再循序渐进,读些可信度比较高的史书、文件、回忆录、文献等,并且相互参照,分析比较。

在这里,我只是提醒你在涉猎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时一定要专注,绝没有硬要你把它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的意思。当然,你要是还有比这更好的学习方法,更能有效地利用你的宝贵时间,那自然更好了。同样是读书做学问,与其全面撒网、遍地开花、多头并进、八方涉猎,不如选准主题、咬住不放、深入探索、系统梳理,这样更见成效。

在同时研读多本书时,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书中的内容或见解五花八门,观点甚至意见完全相反之处比比皆是,碰到这种混乱局面不必担心,也不必束手无策,摆脱困境的最好办法就是再找几本别的书来对照研读,问题很快就能迎刃而解。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绝不会坠入迷雾,误入歧途,而且经过这么一折腾,反而因祸得福,学得更深,记得更牢,理解更透。这是指读书,如果你想把关于这个主题的印象更丰满、更生动、更富立体感,那么除了看相关方面的书之外,最好还要关注当代政客、专家学者之间的唇枪舌剑,学会征询和倾听别人的高论。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知识不但完整,而且终身难忘。

在你步入社会大门以后,自然还要读更多的书。这个阶段读什么书?怎么读?我归纳了以下几点,作为对你的忠告:

(1)在你踏上社会后,不必贪多贪广而埋头读得太多太苦,与其读死书,不如读活书,这就是学会在同各式各样的人交谈中长见识。

(2)千万不读无聊无益的书。

(3)专注一个主题,阅读与此相关的书籍。

如果真能实实在在地按照上述几点来做,那么一天顶多挤出半个钟头来读书也就足够了。

★延伸阅读

▲读书笔记五法

1.划线、记号:在书的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画线或做各种符号。如直线、双线、圆圈、黑点、交叉、箭头、曲线、方框、疑问号、惊叹号等等。无论划线还是做记号,都应有明确的目的,要少划,否则就会眉目不清,主次不分。

2.批注:阅读中,在文章的“天头”“ 地脚”和其他空白处,随时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或体会。它有旁批、眉批、尾批等。旁批是在句子旁边批,眉批是在书头上批,尾批是在段、篇或回的末了批。

3.摘录、卡片:摘录时应注意不要断章取义,不要改动原文的字句和标点。卡片上方应写明摘抄内容的标题和类别,卡片中间抄录具体内容,卡片的下边注明内容出处。抄好后要进行归类整理,便于以后查找。

4.笔记:在阅读时,把有关各家之言简要记载下来,或把对书本内容经过钻研以后掌握的重点,书中内容的结构,重要的内容摘录下来,然后进行系统的加工整理,成为一个专题笔记或专著笔记,保存下来,备以后用。

5.读书心得:也叫“读后感”。是读书之后,因有感触,受到启发而写下的心得体会。写读书心得前要认真阅读原文,写读书心得时先要简要介绍读物的概况,读后的感想要做到有感而发、观点鲜明、突出重点、联系实际、叙议结合。

▲读书笔记的形式

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1.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2.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3.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4.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5.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6.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7.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不管写怎样的笔记,首先要读懂文章,这是基础。写读后感一般要先把文章主要内容做一个概括,然后根据自己选择的角度进行评论,或者评语言,或者评人物,只要是自己的看法即可。

§第21封信 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我亲爱的孩子,你是否注意到:在生活中,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十分谨慎的,他们总是呆在自己所熟悉的地方,从事自己所熟悉的工作,并且避免一切未知的领域。我相信这都是由人们的早期教育形成的。

我们国家的早期教育往往以牺牲人们的好奇心为代价告诫人们要谨慎,并往往以牺牲人们的冒险精神为代价告诫人们要注意安全,逃避有疑问的事物,呆在熟知的领域,绝不要漫步到未知的领域中去。这种教育方式导致人们不敢轻易地去尝试未知的事物,从而使人们无法完整地发挥自己固有的潜力。

把自己的整个一生都献给了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的牛顿曾经说:“我们能体验到的最美好的事物便是神秘的。神秘的事物是所有艺术、所有科学的真正源泉。”

但是许多人都习惯于把未知的事物等同于充满危险的事物。人们认为,生活的目标也就是应付确定的事物,也就是使自己总是清楚自己要走向何方。人们认为只有傻瓜才会冒险去探索生命中的未知领域。

当一个人还是个对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的孩子时,就被教导着要对任何事情都有充分的准备。但是,人们怎么能为未知的事物做好准备呢?就因为人们对未知事物无法做好准备,所以,人们学会了避开未知的事物,这样人们就会认为避开了无数的麻烦。注意安全,不要冒险,是从小就一直被灌输的教条。

然而,人们对所有确定的事实总会感到厌烦的。因为如果人们每一天都会知道第二天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人们就会失去感受生活的乐趣;每一件事都知道确切的答案,人们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同样,不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人类也就不会进步。

安于现状,不去涉足未知领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以相同的方式去做那些相同的事情,直到我们终老病死时为止,这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然而,这种生活方式往往会使我们厌倦生活,使精神陷入萎靡不振的状态中。只有新的刺激才会激发出人的各种潜力,才会使我们发现意想不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