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364600000066

第66章 俄国市民小说

第六十五章俄国第一部市民小说:《罪与罚》

穷困潦倒的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精神上受到极度压抑,杀死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

,并

误杀了一个无辜者。他从此陷入了更大的痛苦,后来在妓女索尼雅的感化下自首。他被流放

到西伯利亚,索尼雅万里相随。“在索尼雅无涯的柔爱中,他终于看出了神的光辉。”一个

清晨,他匍匐在她的足前,“新的生活于是展现在他的眼前了。”

这就是饮誉世界为名作《罪与罚》的故事缩微。

市民小说治世良方

费多尔·米哈依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生于俄国莫斯科。他的文

学活动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40年代和60~70年代的文学活动。《罪与罚》(1866)、《白

疾》(1868)、《卡拉马佐夫兄弟》(1879~1880)等名著都著作于晚期。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要代表作品。作家的思想观点和艺术风格在这部作品中有

比较集中的表现。作家之所以选择“罪与罚”这样的主题,第一,是因为60年代,俄国的犯

罪现象引人注目。第二,是因为作家在服苦役的过程中对犯罪现象有广泛深入的观察和理解

。第三,是因为这个主题便于作家展示自己的人生观和治世良方。

书中的主人公、失学的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杀害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伊凡诺夫娜,

既有政治的动机,又有经济的动机。阿廖娜·伊凡诺夫娜手中聚集了大量的财富,而许多穷

苦人却衣食无着。正是这种社会不平等才诱发了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行为。

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行为又带有知识分子的特点,有他的所谓“理论”依据。书中多次论

及两种人: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所谓平凡的人,就是被欺凌和被侮辱的人,就是平民,

这是拉斯柯尔尼科夫同情的普通人;而不平凡的人,实际上是奴役和支配多数人的人,即像

拿破仑那样的主宰世界的人。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的动机之一是想检验一下,自己到底是不

是那种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他真诚地同情受苦受

难的普通人,表现出舍己救人的好品格。但在他灵魂深处起支配作用的依然主要是利己主义

。他杀人抢劫的第一位的动机是要用抢来的财物完成自己的学业,救助母亲和妹妹。从这个

意义上说,他的行为与一般抢劫杀人犯并无多少区别,根本不是作家认为的那样是什么暴力

革命行动。他的这种行为与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无任何共同之处。后者的目的是解放人民,

而前者是救助自己。在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理论”中还含有蔑视普通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和无政府主义的因素。

19世纪的俄国,现实是黑暗的。封建****制度给俄国人民造成无比的苦难。正确对待这样的

世界就显得极为重要,当然,遗憾的是作家带着强烈的偏见,描写了两条道路,即拉斯柯尔

尼科夫的道路和索尼雅的道路。前者是施行暴力的道路,后者是容忍、牺牲的道路。结果是

斯柯尔尼科夫的暴力行为不仅没有改变社会的不平,而且使自己陷入无法摆脱的痛苦境地,

最后还在索尼雅的精神感召下,走上了认罪、赎罪的道路,并从中获得解脱和幸福。拉斯柯

尔尼科夫和索尼雅的不同道路及其结局,鲜明无误地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社会理想

。

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前后内心世界中巨大的矛盾冲突,他极其痛苦的精神

过程。在犯罪前,他想的是该不该灭掉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这只虱子,以解救他自己和马尔美

拉陀夫一家这样的穷苦人;是否会证实自己是个拿破仑式的不平凡的“超人”。结果首先证

明了他自己不是“超人”,同时也表明,他一家和穷苦人的处境并没因杀死放高利贷老太婆

有任何改变。相反,他自己却跌入了无法自救的痛苦的深渊。于是,他又产生了新的精神矛

盾。这新的精神矛盾也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他无数次地猜测、估量自己的犯罪行为会不

被发觉,罪行是否会暴露。一人独处时,如此;触景生情时,如此;遇见司法人员时,更是

如此。这种有罪待罚的恐惧心理充分表现在他的全部言行中,强而有力地折磨着他,使他度

日如年,寝食不安。二是良心的谴责。犯罪首先在他心目中的袭击对象是个对众人有害的“

虱子”,而犯罪后他却意识到,那被杀的老太婆是个人,而他成了杀人犯,他对人犯了罪,

而不敢见人了。这个折磨给他带来的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沉重,比对罪行被

揭发的恐惧,更加难以承受。他说:“我杀死的是我自己”;“我杀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

一个原则!我破坏了一个原则。”作家正是通过以上两个方面谴责了暴力。拉斯柯尔尼科夫

在罪行可能被揭发的恐惧和良心谴责的长久折磨下,终于接受了基督教精神的感召,跪在索

尼雅脚下,最后到警察局自首。当然,作家也写了拉斯柯尔尼科夫内心中的另一种矛盾:他

在理性上,长时间认为自己无罪,而且一再愤怒表达自己的这种态度。但是他深知法律和人

群始终认为他有罪,他理应受到惩罚。他既害怕这种惩罚,又仇视这种惩罚。这种内心矛盾

一直折磨着他,直到他经苦役的摧残而最后在法律和上帝面前低头认罪时为止。作家否定他

为是“革命”的暴力,却肯定当局实行的反革命的暴力。这跟列夫·托尔斯泰晚期的思想不

同。托尔斯泰不赞成以革命的方式改造社会,也反对沙皇当局以暴力对待人民。他否认人有

惩罚他人的权力。

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服刑时期的恶梦,进一步体现了作家的创作意图。他梦见世界陷入大灾难

中,可怕的鼠疫流行,绝大多数人死亡。还发现了一种叫做“旋毛虫”的微生物。被这种微

生物侵袭的人马上就有鬼魂附体,就得疯疯癫癫,这些人还自以为自己是真理在握的聪明人

。人们互相仇视、互相残杀。瘟疫、火灾、饥荒吞噬着人们。不难看出,这荒唐的梦境所象

征的,是社会革命,是作家虚构的所谓革命。革命是灾难,它将毁灭一切,这就是作家要告

诉读者的。这是作家从拉斯柯尔尼科夫经历中所得出的结论。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经历是“个

别”,他的梦境所体现的是“一般”。从中可见作家是多么仇视革命理论、革命行动和革命

者。其实,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和革命毫不相干,他连杀富济贫的绿林好汉都不是。惟一

可取的地方是他真诚地同情受苦人,然而事实上他什么都没有做。他的犯罪活动没有给人民

带来丝毫的好处。

体现作家创作意图的,除拉斯柯尔尼科夫和索尼雅这两个主要人物外,还有一些人物和情节

,它们从不同侧面发挥着否定暴力和革命的作用。比如:地主斯维德里加依洛夫犯了罪,后

来认识到这种罪恶,但没有经历赎罪的苦难,而是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又如:油漆匠

尼古拉本来无罪,他只是偶然拾到了拉斯柯尔尼科夫慌忙中丢下的一个装有一副金耳环的首

饰盒,却硬去承认自己就是警察当局追查的杀人犯,甘愿替人受苦。这表现了作家极深的宗

教偏见。正因为如此,作家才借警察局侦察科长波尔菲里的口说:受苦是件好事,是件伟大

的事。

艺术独特影响深远

《罪与罚》体现着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活动的艺术特色。

第一,是在取材和主题方面的独特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关注的主要是俄国的平民及其知识分子。他们不是造反起

义的平民,而是俯首贴耳的平民。他们深陷在苦难中,在呻吟、赎罪中打发时日,或者悲惨

地死去。他们是平民中的一部分,是染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主义色彩的平民,是俄国文学乃至

世界文学中独有的平民。《罪与罚》就是通过这些独特的平民形象阐发了救世主张的。

第二,反映上述题材、主题、形象和创作意图的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

情节紧张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一个特征

。他笔下难得有一个处境安定、心境平和的人物。

作家多写梦境,写精神恍惚、歇斯底里、幻觉、呓语、内心分裂等,乃至写鬼魂,这些与作

品的题材、主题、形象和作家创作意图有关。

第一,是作家笔下人物描绘的需要,这些梦境、幻觉等多与人们的不幸相联系。比如人物的

梦境,和他们日常的生活相似,也多是悲惨的、恐怖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在作品结尾部分的

梦境,就是如此。

第二,与作家创作思想和意图有内在联系。描写与现实生活联系并不紧密的梦境等,作为刻

画人物性格、展示作品主题的艺术手段,给作家创作的主观性、任意性、内向性留下了极大

的空间,可以使作家有可能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创作,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复杂性。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

基的时候,首先应当注意他作品中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合理内核,以及他在艺术上的独创

性,同时也应注意到其中浓重的宗教影响和反动的政治主张。

《罪与罚》是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它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把市民题材带入小说的巨

著,在文学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和多方面的影响。著名的苏联文学

批评家卢那察尔斯基说这是“第一部伟大的小市民小说”。这部著作较好的把人道主义和

民主

主义统一起来,具有独创性。当然作品中含有浓重的宗教影响和反动的政治主张,体现出时

代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