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俄罗斯所处的环境已然十分糟糕,不管从哪个方向进行扩张,都有可能遭遇被吞并的厄运,并且最致命的是,在与任何一方进行武力对抗的过程中,都很有可能遭遇其他强敌的入侵。虽然北边没有这样的忧患,但是北边接近北极地区,就算俄罗斯将那片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事实上又能获得多少利益呢。
最终,俄罗斯把侵越的突破口对准了东面的喀山汗国,也就是从这里成功地进入到了西伯利亚,这里因为气候常年寒冷,主要提供毛皮产品。实际上对俄罗斯的军事防备没有任何帮助。
然后是对西面和南面,在跟波兰和土耳其进行了长时间的角逐后,终于实现了目标,将乌克兰、白俄罗斯纳入国家版图,此后三百年,俄罗斯都在同土耳其进行不断地交战,终于开通了一些海上的重要航线,从此,俄罗斯不再是势单力薄的一个小众,而是走上了与西欧人打交道的宽广舞台上。
俄罗斯是一个异常顽强的民族,并且在作战上也十分讲究方针和战略。比如,在跟土耳其常年进行战斗的时候,即使在占据有利地位的时候也没有对土耳其发动全面战争,虽然土耳其的天然条件十分优秀,温暖的气候对来自寒冷地区的俄罗斯人具有极强大的诱惑力。但俄罗斯还是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运用一定的计谋侵占了中国的一部分领地,比如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区域,得到的方式仅仅是作为是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索取的“酬劳”。并且在中国同其他的列强,比如英、法、美等过进行激烈的斗争时,俄国人却在一边喝着美酒,高高兴兴地看着热闹。至于历史上那些比较出名的战争,只不过都是一些细碎的小摩擦,包括雅克萨之战。可见俄罗斯完全是用一种巧夺天工的方式在赢取中国的领土。按照这个规律不难发现,实际上俄国同其他国家也没有爆发过那种“你死我活”的争夺战。
俄国在版图扩张上并不是急火攻心的那种,同时他们也懂得在遇到危险的关头,奋力抵抗。
最难得的是,他不是一个简单的、野蛮的民族,在进行军事扩张的同时,也很注意国家文化的传递和发展。俄罗斯民族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忍耐力,他们强调团结一致。
或许,在旁人看来,俄罗斯人就像他们当地的北极熊一样,呆呆地、笨笨地,但其实并不是你想的这样,现实中的北极熊可是非常灵巧的。
第二节灾难与开拓
中世纪的荣耀——骑士
一提起骑士两个字,人们总是不知不觉就对此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他们是一群勇敢的武士,居住在宏伟壮观的中世纪大城堡中,过着体面的生活,物质和精神都很富庶;他们拥有强大的本领,甚至连邪恶的魔法师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他们拥有一颗比面容更加受人们欢迎的心,时常担负着保护人们安全的重任。
要想知道骑士的真正面目,首先就要清楚骑士的定义是什么,主要包括三点:一、是封建制度的组成部分;二、是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三、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方式、荣誉观和道德准则。·
骑士所生活的年代是这样的:当时的欧洲正在废墟上重新划分格局,罗马的荣光已经变成昨日黄花,文艺复兴的光明尚且没有来临,欧洲就像一个刚刚诞生的孩子,等待着第一次睁开眼睛时的那种的荣光出现·。
蛮族动乱以后,各个种族的人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国家。条顿征服席卷了整个西北欧,军队中的一大部分武士都是步卒,当时的日耳曼部落中经常会举行隆重的成人典礼。到年纪的男子集中到一个地方,由部落首领授予一矛一盾,并跟随首领进行呐喊宣誓,这标志着他们正式成为战士。这种仪式在当时的高卢人中间尤其普遍。同样地,法兰克的男子们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不管是虔诚的路易,还是大胆的查理,他们都在自己的成人礼上得到过一把佩剑。这算是骑士受勋仪式的前身。·
通过翻阅历史资料我们得知,世界上最早采用领地和采邑制度的国家是加洛林王朝。查理曼倾其一生都在南征北讨,但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自己庞大的军费。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将自己征服的土地划分成一小块一小块,赏赐给收下的追随者。当然,国王和领主之间是有契约的:国王向领主提供土地的使用权,领主们必须每年上缴税收,定期服役。从这里可以看出,土地的所有者依然是国王,领主们只是有权利使用罢了。查理曼统治时期,国家达到了空前的强盛,世界各地都知道他的应用决断,只可惜这种光辉的场景没能维持太久,仅仅到了路易这里国家就出现了分崩离析。这是由于他的一个错误的决断:将国家平均的分配给相互仇视的后裔。所以他死了以后,强大的帝国被瓜分成三分,各地涌现出很多大小不一的孤立王国,这些王国都是由封地演化来的,而贵族们的采邑则变成了世袭,神圣不可侵犯。·
当时,欧洲经常会遭到外来民族的入侵,穆斯林驾驭着南风呼啸而来,北方的维京海盗在这里任意抢掠,而东边的马扎尔人则在时刻等待入侵的最好时机。从洛尔河到莱茵河之间,那些有权有势,从小就生活在天堂里的贵族子弟们,从小就过着一种与穷苦人与众不同的生活。他们大部分的童年时光都在每天的格斗训练和马术训练中度过了。从这点可以看出,世界上最早的骑兵无疑就是贵族和有钱人。不像那些连下顿饭都不知道在哪里的人,他们天生就有很多钱来买马上的这些精良装备:每个人都有三到四匹可以随时换的马匹,当然都是一些上等的品种,马匹的耗费也是十分巨大的,每匹马会吃掉大量的粮食,特别是由于当时的农业还不十分发达,仅仅饲料就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更不用说身上所穿的盔甲了,那都是要去铁匠铺量身定做的。这么多繁杂的工序下来,一个人的军事装备大概至少需要耗费20头公牛。贫困的农民是根本无力承担这些开支的。因此,那些骑在马背上的武士阶层也是贵族阶层,优越的出身使得他们经常看不起出身低贱的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作用下他们找到了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战争。于是,这些中世纪的贵族们全副武装,组成了重装骑兵,成为那个时代军队的主力。·
1066年,征服者威廉踏上了不列颠的土地。在这条侵略扩张的道路上,诺曼人的骑兵部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英语中的“Knight”一词,指的就是骑在马上的战士。而骑士阶层就是在11世纪中期正式形成的。·
十字军东征
宗教战争在世界文明史上十分显而易见,不同宗教教义与其利益之间的冲突会经常引发一系列战争。但像基督教的十字军征伐这样大规模的战争却是极其罕见。
11世纪后期,原本安居在丝绸之路沿线和东罗马活动的突厥人突然向西亚进行移动。突厥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民族,关于他们的历史由于相关记载的文献比较少,人们向来知道的都不是很多,但是中国文献是最早记录突厥历史的。早在公元6-8世纪之间,他们就在中国北方建立过突厥汗国,随着时间他们不断向西移动,慢慢地离中国越来越远,所以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因此,它为什么会于公元11世纪在西亚再次出现,这显然是一个很难解答的谜。但不管怎样,一个历史事实永远无法掩盖,那就是塞尔柱突厥人在11世纪末攻占了耶路撒冷,从此基督教圣城彻底沦陷。
突厥人的信仰非常复杂,除了他们原本就有的原始宗教以外,以后又相继开始了对佛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这种行为在基督教来看,简直荒诞至极,是极其不能容忍的。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召开了克勒芒宗教会议,来自于各地的修道院长与主教们是这场会议的主要参与人员,教皇在会上发表了长篇大论,并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组织十字军进行东征,目的是收复失去的圣城耶路撒冷。整个欧洲在听闻这个消息后,变得一片沸腾。这时候,在欧洲封建制度与工商业发展的大格局下,很多的封建家族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了自己的财产与土地,因此,这些落魄的贵族们想要借助这次十字军东征的机会再捞上一笔横财。必须要面对的是,基督教会长期的排斥异端的宣教、西方文化中所具备的异域征服与冒险的传统以及商人们想要借机发财的欲望,甚至一些破产农民子弟想要借助立军工来作为安身立命的本钱等,所有的这些因素集结起来最终将十字军东征推向了高潮。
从1095年到1291年,十字军共实现了9次大征伐。第一次是在1906年春季,以农民为主体的十字军大征伐,因为参加征伐的人员都是一些毫无军事经验的农民,所以整个军队很快就全军覆没了。就在同一年的秋天,骑士十字军再次倾巢而出并在1099年7月占领了耶路撒冷,从此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它的性质是宗主国,当时的附属国家有爱德沙(Edessa)伯国、特里波里(Tripoli)伯国和安条东(Antioch)公国。耶路撒冷王国在宗教与政治上,制定了《耶路撒冷条约》,将西欧的封建制度与宗教进行整合处理,完全与东方文化无关。从这以后,十字军东征的浪潮一浪更比一浪高,各种战争疯狂地席卷了欧洲地区。到后来,疯狂地战争局势制造了一个当时极为可笑的大笑话,战争性质竟然完全改变初衷,发展到原发起国拜占廷。原本,拜占廷是积极支持十字军进行东征的,它想借助十字军东征维护国家的安全,获得西欧的庇佑。但十字军在东方大获全胜后,意大利的商人们集体策划了一场新的战争,于是,第四次东征军竟然转向攻打拜占廷并最终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建立起所谓的“拉丁帝国”。但同时一个负面的影响产生了,十字军东征开始逐渐走向低潮。1291年,十字军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克城失守,这标志着它的最终失败。
十字军东征是亚里山大王之后,西方国家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东征,因此,其在世界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东、西两方所进行的比较大规模的战争,首先是以波斯人西征作为开端的,这次西征直到希波战争才结束。接着就是亚里山大王的东征,东征足迹竟然远到印度为止,尚未进入到中国。再然后就是十字军东征。这之后十字军之后则是蒙古人成吉思汗所进行的西征,虽然他们向西行驶最终到达了黑海,但其实蒙古人的根据地仍然是东方的草原,他们的文化还是受到中国的文明影响比较深远和广泛。后来,伊斯兰教逐渐兴起,建立起横跨东西两方的帝国,从此,历史上很少再出现东方西征和西方东征的相关事件。最起码从近代以来,历史上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于十字军东征那样大规模的宗教战争了,这是世界大型战争的一种转化。后来,历史上爆发的两次重大的世界战争,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教战争,经济和政治的因素代替其,成为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次战争的背后都深藏着深刻的民族和宗教原因。
十字军东征为那些疯狂而战的骑士们带来了丰盛的来自东方的财富,法国的圣殿骑士团由此成为世界闻名的首富,然而这些战争的不义之财最终还是为他们带来了难以承受的重大灾难。
13世纪末,法王腓力四世与教皇的矛盾日益加剧,圣殿骑士团成为双方争斗的导火线。法王为了抑制教势力并最终霸占教会的财产,就下令对圣殿骑士团进行了严酷的迫害。1302年,腓力四世利用武力将罗马教廷迁向法国的阿维农,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阿维农之囚”。那些通过十字军东征暴发横财的圣殿骑士团团长和其主要成员,在教廷失权以后,竟然被腓力四世处以残忍的火刑。就这样,他们奋力掠夺来的财富最终全部纷纷落入了王室的口袋中。英国牛津大学的某个着名的神学教授在论述教会改革的重要性的时候,公开宣称教会所拥有的很多财富都是一些不义之财,应当上交国王。这项提议无可厚非地将宗教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中。但是,宗教改革其实还有其更重要的思想内容。
最长的战役——百年战争
英国和法国这两个隔海相望的邻邦曾发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百年战争”。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多方面原因纠结在一起的结果,其中包括王位继承问题、领土争端以及对佛兰德尔的争夺等问题。
长期以来,英国王室一直和法国保持着良好的联姻关系,英国的诺曼王朝和安如王朝都是由法国封建主创立的。英国王室在法国境内北部沿海一带拥有大片领地,后来一些领地被法国国王收回,但南部的阿基坦和加斯科尼仍然在英国掌管的范围之内。这时两国出现了分歧,英国想扩大领土,法国想完成统一。双方互不相让,时不时地发生冲突,甚至发生武力事件。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因为他没有男性继承人,法国三级会议推举查理四世的堂弟——瓦罗亚家族的腓力继位,即腓力六世。英王爱德华三世的母亲是腓力四世的妹妹,于是爱德华便以法王外孙的资格要求继承法国王位,没有想到遭到了法国的拒绝。爱德华恼羞成怒,等待时机准备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