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帮助你的朋友,你必须透过表面现象,看清他的真面貌。帮助他达到他心中所期望的境界,你就可以赢得他的尊敬和信赖。如果在逆境中,你能对一个人表现出理解和关心,不仅是你帮助的人,其他人同样会对你非常的敬重。
一个人的思想是由行动和语言来表示的,行动有时比语言更直接。大多数人只关心他人的说话,而没注意到行动也是一种语言,有时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受到阻碍。
有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倾听别人的谈话。倾听的艺术是受人喜欢的秘诀之一,当别人有事来找我们时,我们常说的太多。我们总是提出太多的建议,其实大多数时候最需要的是沉默、耐心、宽容和爱护。
受尊敬和受人欢迎的人拥有一种特质,他们懂得如何使别人接受自己。谁做到这一点,谁就能获得别人的喜爱。所以过分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人往往并不快乐。
有一位著名的演说家,他身高1.68米,和一般男士比身材稍微矮了一点,周围的人并不以为然,而他自己却非常在意。由于整天担心自己比别人矮,他从不与别人一起照相,也不参与社会活动。他变得愈来愈孤僻、畏缩。一次,他在一本书里读到了一个艺术家的故事,这个艺术家个性刚毅,他常给那些有心理障碍或面临困难的人出主意。他认为要坚信这一原则:想象自己是伟人,祈祷自己是伟人,相信自己是伟人,做事像伟人,那你便会成为一个伟人。
这个故事感动了这个演说家,他开始用一种正确的心态接受自己,现在他不再过分在意自己的身高。后来他认为:“一个人的身高不在于他的腿有多长,或身体有多高,而在于他是否有智慧和勇气,那才是最重要的。”那时别人都高于他,看他时需低着头,但现在,即使是身材高大的人,也不得不在内心里尊敬他。他成功之处是学会了接受自己,也接受了自己的身高,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如果你经常关心别人,并认为他们很重要,这无疑会增加你获得成功和幸福的机率,别人也会因此而喜欢你。你必须向他们提供建设性的帮助,同时具备与人沟通的技巧。知道如何帮助别人是一门艺术,一个人如果知道该怎么做的话,他肯定能获得别人的感情与尊重。
2.爱的份量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有关受人欢迎或厌恶的个性分析与研究后发现,人须具备46项个性特征方能受人欢迎。如此多的个性很同时拥有,但为了获得人们的喜爱,必须刻意培养如此多的品质。
有一个外表非常英俊的男子,外表很出众但却很少有人喜欢他,这件事很多人都不理解。后来他在和朋友聊天时讲出了关于他在人际关系方面遭受挫折和失意的例子:
他说:“我尽心尽力地去工作,也非常注意人际交往的法则。但不管我怎么努力,关系总是处理得不尽人意,人们不欢迎我,我深有感触,这件事令我痛苦难过”。
通过聊天,他的朋友发现了他的障碍所在。因为在谈话态度中,尽管并不刻意带有锐利的话锋,但的确包含有相当程度执拗的批判语调。也就是他的谈话中不时表露出自恃清高、甚至目中无人的优越意识。此外他总是习惯性地噘起嘴表示不满或不同的意见。事实上,这些行为正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反映,他的思想的确过于偏执,而且太任性。
“有没有办法能够改变我,使大家喜欢我呢?有没有办法能让我不会无意识的去伤害别人?”
这位男子的内心中存在有太强烈的本位主义,因此,潜在意识中总以利已为首要的,经常忽略了他人的存在价值,这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外,他尽管有意识地努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但事实上,由于他心中潜在的自我意识过高,不自觉地流露出冷漠感,所以很难获得大家的好感或进一步的沟通。对他而言,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消除过高的自我意识,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并以“爱”对待他人。
3.现实原则,享乐原则
“现实原则”是什么?
所谓“生活”,就是在我们能做的范围内调整我们愿意做的事的整个过程。
婴儿每次想得到注意而总是哭喊时,他领悟到他的一切所求并未得到满足;成人想买件新衬衣,因为经济不好而作罢;所爱的女人不愿意和自己结婚,而法律又禁止自己强迫她……这些都是意识的愿望被外界环境否定的种种形式。潜意识心理里,某些受享乐原则刺激而产生的欲念常遭到另一个相反的力量的牵制。弗洛伊特称后者为“现实原则”。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个力量,以来统制我们的潜意识里那些无法无天的要求;并设法改造它们,使之合于周围的现实世界,那个充满法律和责任的世界!
“现实原则”的典型例子即是法律、命令以及一些外在的需求。它与享乐原则的关系就像坚决的双亲和任性的孩子一样。
“享乐原则“是什么?
婴儿始终企图要满足他的每一个愿望。不管他是需要母亲的拥抱、吃的东西或除去潮湿的尿布,他总知道怎样让周围的人注意他,并了解他的需要。
弗洛伊特认为潜意识心理大体上也像婴儿一样,以相同的方式满足本身的享乐需求。弗洛伊特所指的享乐并不是一般所谓“有限的个人享受”的意思。他认为这个字包含了任何一种解脱的快感,如情绪痛苦以后的松弛或个人潜意识紧张的解除。
潜意识心理的愿望和需求像婴儿一样,对法律、伦理和禁忌也一无所知。生活世界里的“可以”与“不可以”对它没有任何意义;它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可能是关爱、重视、力量或者其他的某些东西,若不设法得到是绝不甘休的。
这种冲动在每个人的心理深处造成一个“追求满足力的固定需要——这就是享乐原则”。弗洛伊特认为它是潜意识心理所奉行的“最高指南”。
六、吸引财富
每个人都需要财富,但不是需要的人都能拥有它,要吸引财富,除了花时间从事研究、思考和计划外,还要有积极的心态。
1.万事开头难
确定目标容易,难的是采取行动。任何事只有动起来了才有了成功的希望。
一位63岁的老太婆菲莉皮亚夫人,决定从纽约市步行到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她到达了迈阿密市,在那儿一些记者访问了她。他们想知道,这种长途跋涉的想法是否曾经吓倒过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
“走一步路是不需要鼓起勇气的。”菲莉皮亚夫人答道,“真的,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这样。我只是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一步,一步一步地,我就到了这里。”
是的,你必须迈出第一步,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否则,不论你花多少时间思考和学习,都不会有所收益。
2.资金少也能得到财富
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之一就是财富,有些人一直以为,我每天做梦都想得到财富,但我一无本钱,二无机会,又无才能,怎么能得到财富?你也许还会认为:
“所有那些关于积极心态的和消极心态的问题对于要赚得100万美元的人说来是极好的。但我对于赚100万美元不感兴趣。”
“当然,我需要安全。我需要足够的财力,以便生活得很好。当我退休的时候,我需要一笔积蓄,以维持我今后的生活。”如果我是一个公司的雇员,仅靠薪金生活,我又该怎样办呢?”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积极心态者应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吧:
你也能得到财富。你既能确保经济上的安全,又可得到财富,甚至是足以使你致富的财富。不管怎么说,只要你能让你的积极的心态很好地影响你。
奥斯卡先生是靠工资生活的雇员,然而他得到了财富。几年前当他退休时,他说:“现在我想要做的事,就是花时间使我的钱为我赚钱。”
奥斯卡先生所用的原则是太平凡了,以致它常常不为人所注意。
奥斯卡先生在阅读《巴比伦之首富》的时候发现,财富是可以获得的,只要你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从你赚得的每1美元中节省下10美分。
(2)每六个月把你的储蓄和利息或这种储蓄投资时所得的利润拿去投资。
(3)当你投资时,你要听取行家关于安全投资的忠告,这样你就不致因冒险而丧失你的本金。
让我们再重复一遍,以上三条正是奥斯卡的致富原则。你且想想这一点吧,从你赚得的每1美元中节省10美分,并进行安全投资,这样,你就能得到安全和财富。
你应当何时开始呢?现在就做!
现在让我们把奥斯卡先生的经历同另一个人的经历作个对比,这个人有健康的身体,并且读过一本励志书。当他被介绍给拿破仑·希尔时,他已50岁了。
他笑着对希尔说:“多年前我就读过你的《思考致富》,但是现在我还是不富裕。”
拿破仑·希尔笑起来了。然后他严肃地答道:“你能富裕,你的前程远大。你必须预先作好准备。为了利用可以利用的机会,你首先必须培养积极的心态。”有趣的是,这个人确实很注意希尔的忠告。五年后,这个人还是不富裕,但他已发展了积极的心态,摆脱了贫穷。他原先欠债好几千美元,在这五年期间,他偿还了债务,并且已经开始用他所节约的钱从事投资。
当他再研究《思考致富》这本书时,他真正地学会认识和应用这本书所提出的原则。
所以,仅仅读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要树立积极的心态,要下功失去理解和应用书中所讲的那些成功原则,这是你成功的前提。
3.实现梦想
如果你有值得追求的目标,你只须找出为什么你能达到这个目标的一个理由就行了,而不要去找出为什么你不能达到这个目标的几百个理由。你的思想和你说的有关你自己的话能决定你的心态。你的心态也就决定了你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你想获得你所想要的东西,还要做到一旦看准了目标就立即行动,并且要“多走些路”。克里曼特·斯通自述的亲身经历可以说明这两条原则:
一个晚上,我正在墨西哥城访问弗兰克和克劳迪娅夫妇。克劳迪娅谈到:“我盼望我们在加丁区能够有一所房子。”(加丁区是这个美丽的城市中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你们为什么还没有呢?”我问,弗兰克笑着答道:“我们没有这笔钱。”
“如果你知道你想要什么,那有什么关系呢?”我问道,未等回答,我又提出一个问题:
“顺便说一下,你是否读过一本激励自己的励志书?”
“没有。”这是回答。
于是我就告诉他们一些人的经历,这些人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读了一些励志书,听从书中的意见,然后就付诸行动。
我甚至告诉他俩几年前我以自己的条件——首次付款为1500美元的分期付款购买了一套价值30000美元的新房子以及怎样如期付清了房款,我答应送给他们一册我推荐的书。
弗兰克和克劳迪娅下了决心。
就在这一年的12月,当我正在我的书房里学习时,我接到克劳迪娅打来的电话,她说:“我们刚刚从墨西哥城来到美国,弗兰克和我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感谢你。”
“感谢我,为什么?”
“我们感谢你,因为我们在加丁区买了一所新房子。”
几天后在吃饭时,克劳迪娅解释道:“在一个星期六的傍晚,弗兰克和我正在家里休息。有几位从美国来的朋友打电话来,要我们用汽车把他们送到加丁区去。”
“恰好那时我们两个人都相当疲乏。此外,我们在本周早些时候已送过他们到那里。弗兰克正准备‘请求原谅’,这时这本书上的一句话闪现予他的心中——多走些路。”
“当我用汽车送他们通过这人造的天堂时,我看见了我所梦想的房子,甚至还有我所渴望的游泳池。”
“弗兰克买了它。”
弗兰克说:“你可能很想知道:虽然这个房产的价值超过50万比索,而我的存款只有5000比索。但我们住在加丁区新居的费用比住在旧居的费用还要少些。”
“这是为什么呢?”
“哈,我们买了两套房间,我们在财产上相当于一所房子。我们将其中的一套租了出去,那套房间的租金足以偿付整个房产的分期付款。”
故事毕竟并不十分惊人。一个家庭买了两套房间,出租一套房间,自住另一套房间,这是很普通的事情。使人吃惊的是,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只要弄懂并应用某些成功原则,他就很容易地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