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马斯洛的智慧
3609000000017

第17章 实现自我的价值(1)

自我实现价值的人是人类中的最好典范,他们精神健全,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和潜力,他们被称为“不断发展的一小部分”。他们的个人特点、创造性,向人们展示了令人惊讶而又激动万分的美好前景:人,经过充分的发展,竟然可以达到如此的高度!

寻找自我实现的人

按语: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研究源于他对大学时代两位教授——本尼迪克特和韦特海默的崇敬。由于对他们极度崇敬,马斯洛想搞清楚究竟是什么使他们显得如此卓越不凡、风度迷人。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发现两人之间仿佛有某些共同之处,这直接导致了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理论的兴趣。

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一英里能跑多快,你不会去研究一般的跑步者,你研究的是更出色的跑步者,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使你知道人在更快地跑完一英里上所具有的潜力,因此,我们应该研究人类中的出类拔萃者——不断发展的那一部分。

马斯洛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五六十岁的成年人,因为,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年轻人当中不可能存在较为理想的自我实现的类型。在我们所选定的对象中,既有历史人物,也有与我们同时代的人。历史人物包括,晚年的林肯、托马斯·杰斐逊、爱因斯坦、埃莉诺·罗斯福、简·亚当斯、威廉·詹姆士、A·赫胥黎、斯宾诺莎等;在与我们同时代的人选里,虽然他们存在着某些不足,但他们仍然可用于研究,他们之中包括,戈塞、马丁·布伯、科莱斯勒、帕布洛·卡萨尔斯、丹尼洛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人的研究实例,如W·怀特曼、B·富兰克林、E·贝拉米、汤姆斯·摩尔、阿瑟·E·摩根、约翰·济兹、H·W·朗弗罗、D·T·铃木、罗伯特·勃朗宁、P·雷诺尔、E·比·威廉·罗素、R·W·埃米森、乔治·华盛顿等世界上的著名人物。

我们在选择的过程中采用了两种标准——消极的标准和积极的标准。

消极的标准使被选对象中没有神经病、精神变态性格、精神病或这方面的强烈倾向。这种标准可视为淘汰法,即将拥有上述特征的人选出来、淘汰掉,而后利用下一种标准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

积极的标准是自我实现的准确的证据,包括以下要点:

研究对象能够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与潜能,竭尽全力达到完美,他们是一些已经走到或正在走到自己力所能及高度的人。

研究对象的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的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感到安全和无忧无虑,感到爱与被爱,感到自身价值并且被尊重。他们明确自己的哲学、宗教或价值取向,自我实现意味着基本需要的满足,再加上最起码的天才、能力、人性。自我实现者往往是一些年长的人,在年轻人中则很难发现。

需要强调的是,“人无完人”,自我实现者也不例外,他们同样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错误和缺点。比如,他们有时候也会令人厌烦;在涉及到自身作品、家庭时,他们会表现出浅薄的虚荣心与骄傲感;他们也会流露出乏味和自私等弱点。但是,对人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不现实的,每一个活着的人都会有缺点,瑕不掩瑜,有一些缺点不影响他们成为自我实现的研究对象。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魅力

按语:

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中的杰出人物,他们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人类生活的理想状态。他们优秀而健康、坚强、有创造力、高尚而明智,研究他们,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发展潜力究竟会有多大,人能变成什么样子。通过研究他们,人类可以更好地探索自我潜力,自我实现者的特点就是整个人类所要努力的方向。那么,自我实现者又有何特点呢?马斯洛为我们归纳了自我实现者的十大特点,这些特点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中的杰出人物,他们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人类生活的理想状态。他们优秀而健康、坚强、有创造力、高尚而明智,研究他们,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发展潜力究竟会有多大,人能变成什么样子。通过研究他们,人类可以更好地探索自我潜力,自我实现者的特点就是整个人类所要努力的方向。自我实现者具有我们梦寐以求的特点,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特点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十点:

对现实有更深邃的洞察力

在生活的许多领域,如智力与科学、艺术与音乐、政治与公共事物等方面,自我实现者似乎能比其他人更敏捷和更正确地看出被隐藏和混淆的现实。相对于普通人而言,自实现者由于较少地受个人主观愿望、突如其来的欲望、难以控制的焦虑和恐惧的影响,他们也较少地受性格决定的乐观、悲观倾向的影响,他们似乎总能更准确地把握隐藏在事物表面下的本来面目。

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自我实现者可以更为轻易地辨别新颖、独特和具体的东西,他们更多地生活在自然的真实世界中,而非生活在一群人造的概念、抽象物、期望、信仰和陈规之中。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将这些东西和真实世界混淆起来。自我实现者更倾向于领悟实际的存在而非他们自己本人或他们所属文化群的愿望、希望、恐惧、焦虑以及理论和信仰,我们称之为“明亮的眼睛”。

我们的研究对象很明显的不惧怕未知事物。在此点上,他们与普通人大不相同。他们接受未知事物,与之关系融洽,与已知事物相比,他们往往更为未知事物所吸引。他们不但能容忍意义不明、没有结构的事情,甚至还喜欢它们。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我们能体验的最美的事物——神秘的事物,它是一切艺术和科学的源泉。”

对于心理健康的人而言,既然未知事物并不可怕,他们就不必费心去吓唬鬼魂,吹着口哨壮着胆子走过墓地,或者抵御想象的危险。他们并不忽视或者否认未知事物,不回避它们或自欺欺人地把它们看成是已知的。他们也不急于整理未知的事物,过早地将它们分类和标鉴化。他们不固守熟悉的事物,他们对真理的追求也不是处于灾难中,对于确定、安全、明确以及秩序的需要,作为相反的例子,我们可以在戈尔德斯坦的脑损伤或强迫性神经病的病例中看到突出的例子。当整个客观情况要求时,自我实现者可以在杂乱、不整洁、混乱、含糊、怀疑、不肯定、不明确或不精确的状态中感到惬意。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情况在科学、艺术或一般生活中是完全需要的。

对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人会毫无必要地为许多事情感到内疚、羞愧和无谓的焦虑,这或许是因为自己原本应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或许是对自己在某些方面要求过高其结果反而产生不必要的罪恶感。而自我实现者则能相对地不受各种罪恶感、羞耻心和焦虑的影响,他们敢于接受自己的脆弱、过失和缺点,坦然地面对人性的罪恶方面,就像接受大自然一样。大自然有时候风和日丽、春光明媚;但有时候也会雷电交加,喜怒无常。大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只能去自然地接受它。人们不会去抱怨岩石的坚硬、水的流动、树木的翠绿,因为这是客观存在的。同样,自我实现者对待人性的善恶也是如此。面对人性的多样化,他们不会对其指手划脚,说应该这样或应该那样,他们会尊重人的本性而不会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他们所见到的是人性的本来面目,他们不依靠有色眼镜来歪曲、改变或粉饰所见事实的真相。

在接受自我方面,自我实现者往往比一般人做得更好。他们胃口很好,生活得非常愉快,没有不必要的懊悔、羞耻和歉意。他们似乎总是可以保证食欲良好、睡眠香甜,他们不会不必要地压抑自己,他们可以充分享受性爱的美妙,其他相对而言是属于生理性的冲动也都是如此。他们不仅在这些较低的层次上能够接受自己,而且在各个层次上都能够接受自己,如安全、爱与归属、荣誉、自尊等,所有这一切都被看成是值得花时间和精力的。它们之所以能被毫无疑问地接受下来,其原因仅仅在于:自我实现者倾向于接受自然和现实而不会因自然和现实不合己意而愤愤不平。

自我接受与接受他人的紧密相关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他们没有防御性,没有保护色或者伪装,他们大多数时候都坦然面对一切变化,他们不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改变自己的外在表现,他们活的极度潇洒自在,完完全全是为了自己而活。

其二,他们厌恶自己身上矫揉造作的行为。如假话、诡计、虚伪、面子、装腔作势、环弄花招、以庸俗的手法哗众取宠,这一切在他们身上极为罕见。因为,他们与自己的缺点甚至也能和睦相处,这些缺点往往变得令人感觉根本不是缺点,而只是中性的个人特点。

当然,他们也会有罪恶感、羞耻心,也会感到内疚,也会对他人有防卫心理。因为,他们也会有自己的缺点,如懒惰、漫不经心、顽固、猜疑,更普遍地是他们所在文化的固有缺点。但相比普通人而言,他们的这些负面情绪从强度和数量上而言都要小得多。

自发性、坦率、自然

自我实现者具有相对自主的、独特的、不遵从惯例的道德准则,他们的行为中具有相对的自发性,并且在内在的生活、思想、冲动中更具有很强的自发性,他们坦率、自然,很少做作或做人为的努力。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从不遵从习俗,他们的独立性与自发性完全出自于他们的冲动和思想意识。由于他们能够认识到别人很难在这一点上理解他们,也为了避免无意间伤害他人,因此,对于种种俗套礼节,尽管自我实现者心里不以为然,但他们会尽量去接受。

如果自我实现者与一些并不要求俗套行为的人们相处,他们会自动抛弃这种表面特性,自由而无拘无束地表现出自己的天性,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像脱掉一件大衣一样轻松甩掉这些俗套的仪式礼节,这并不费什么事。但通常自我实现者并不愿意小题大做。

自我实现者对于自己的冲动、欲望、见解以及主观反应有一种优越的觉悟,他们与普通人有一个最深刻的差异,他们的动机同普通人相比,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有着深刻的区别。一般适应环境很好的正常人很少意识到他自己是什么,他要什么,他的观点是什么等问题。普通人的动机是为匮乏性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而奋斗,而自我实现的人上述基本需要已经得到了满足,他们行为的动机则是为了成熟,为了日益完善,为了自己的风格日益展现,总之,就是为了自我实现。

以问题为中心

一般来说,自我实现者都习惯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自身以外的事情上,即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自身一般不存在什么问题,他们自身的问题早已得到解决,他们一般也不会关心他们自己。这正与不安定的人们形成强烈的对比。普通人往往会发现有大量等待完成的任务,一些需要付出大量精力的身外的问题需要解决,他们没有时间去发展自身原发的创造性。

自我实现者选择的这些任务未必是他们喜欢的或是他们为自己选择的,而可能是他们所感到的职责、义务和责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采用“他们必须做的工作”,而不采用“他们想要做的工作”的说法的原因。一般来说,这些任务是非个人的,不自私的,更确切地说,它们与人类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或家庭的少数几个人有关。

除了几个例外,马斯洛认为,研究对象通常习惯于生活在最广泛而合理的参照系里,他们的心胸开阔,能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们似乎绝不会见树不见林,他们是在价值的框架里工作。这种价值是伟大的,而不是渺小的,是宇宙性的,而不是区域性的,是从长远出发的,而不是从一时出发的。总之,尽管这些人都很朴实,但似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有点像哲学家。

当然,这种态度对于日常生活的每个领域都具有意义。例如,研究对象的显著特点,如宽宏,脱离渺小、浅薄和偏狭,就可以归入这种更一般的态度的名下。自我实现者超越琐事、视野开阔、见识广博,在最开阔的参照系里生活,笼罩着永恒的氛围,给人印象具有最大的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的意义,它仿佛传播了一种宁静感,摆脱了对于紧迫事务的焦虑,这使生活不仅对于他们自己,并且对于那些与他们有联系的人都变得轻松了。

超然独立与离群独处的特性

所有的自我实现者都可以很随意地离群独处而不会使自己受到伤害,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单独一个人而感到不舒适。通常对人类性格的评价——内向、外向的说法并不适用于他们,他们没有明显的内向或者是外向的特征。马斯洛采用“超然独立”这个词汇来描述他们。这个词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不受外界影响的特征;第二是自我决定、自我管理的特征。

超然独立是相对于周围的环境而言的。前面已经讲过,自我实现者具有超出普通人的集中注意的能力。强烈的专心致志导致他们并不在乎周围的环境,他们具有熟睡的能力,不受干扰的食欲,在面对难题、焦虑和责任时,仍然能够谈笑风生。他们可以超然物外,泰然自若地保持平静,而不受那些在其他人那里会引起骚乱的可怕事情的影响。他们对待个人的不幸并不像一般人那样反应强烈,甚至在不庄重的情境中,他们依然能够保持尊严。

超然独立的另一层含义是自我决定,自我管理。自我实现者是积极主动、有自己的主见的行动者,而不是一个人云亦云、人人可摆弄的棋子,他们在生活中是强者而不弱者。在做决策上,他们是依靠自己的判断,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他们依据自己的经验来分析问题、判断问题时,不轻易为他人的意见所左右。而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人并非如此。我们在发表对事件的看法时,往往受报纸、杂志或者是我们身边的权威的看法的局限;在购买日常的生活用品时,往往听从推销员、广告的劝说;甚至在选择我们自己的领导时,我们也是人云亦云的时候为多。我们实际上并不是自己做决定,而是让别人、让各种媒体替我们决定,他们日常为人处事是在说自己的话,按自己的真正想法做事。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实际上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做到。

自我实现者对于外界具有相对独立的能力,这是因为他们的匮乏性需要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他们所要求的满足并不需要依赖外界、依赖他人来实现。即使面对外界的打击、嘲讽、挫折,他们仍然能够保持心理状态的相对稳定。在普通人会发疯的环境中,他们仍然能够保持一种相对的稳定与安详,在这个时候,人们称这些研究对象“有自制力”。

民主的性格结构

自我实现者有一种马斯洛称之为“民主的性格结构”的特征,这种特征有如下的表现形式。

首先,研究对象对任何人都有一种基本的尊重。即便是一个极度邪恶的人,他们也不会肆意贬损、侮辱他的人格,他们仍然会把他当作一个起码的人来看待。但这并不等同于他们对邪恶是一味忍让,相反,他们对恶势力比一般人更有可能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