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3608700000010

第10章 知足常乐

韩非子曰:“饕贪而无餍,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语出《韩非子·亡征》)贪得无厌永不知足,追求利益好占便宜,国家有可能灭亡。

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能使人维持心理上的平衡,保持心情的宁静,在物质享受上不至于过分奢求,而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一切量力而行。知足,能使人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去。

知足常乐

韩非子曰:“饕贪而无餍,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语出《韩非子·亡征》

韩非子曰:“饕贪而无餍,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意思是说,贪得无厌永不知足,追求利益好占便宜,国家有可能灭亡。

在韩非子看来,不知足是引起灾祸的根源之一。

不知足的人,在追求名利、地位和财富时,往往有太多的奢望。对名利财富之类心存过高欲望,那就是贪心,贪心常常是自掘坟墓。

韩非子认为,知足才能无祸。

生活中,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与面对物质享受时,“知足”有非凡的借鉴意义。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如果一个人在面对各种利益诱惑时,就像一个毫不知足的孩子第一次走进商店,这也想要,那也想得,总是贪得无厌,那么,他在人际圈中必定不受欢迎。

再者,在面对永无止境的物质享受时,如果一个人总是热衷于攀东家比西家,当他的期望不能在现实中实现时,他就可能想入非非,或利用职位权柄,或明火执仗做出铤而走险、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情来。

类似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不难看到。究其原因,是当事者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物质利益与享受常怀有不知足的欲望。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韩非子所说的“知足”呢?

实行知足的原则,就是在自己应得的报酬、荣誉之外,不应向别人或集体索取额外的报酬,不沽名钓誉,不向社会提出过分的要求,更不能以非法的手段来进行违法乱纪的活动。要珍惜自己的声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在事关人格国格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绝不做出奴颜媚骨、摇尾乞怜的姿态。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应持有顺手牵羊、雁过拔毛之类的凭侥幸而占小便宜的意识,否则,就会丧失自己的人格,并且不会受到别人的信赖与欢迎。作为领导者,更不应因不知足而凭借手中的权力来谋私取利,即使是对于送上门来的礼物礼金,也应理智地予以退还。

韩非子告诉我们,知足才能常乐。

知道满足的人,虽然贫穷但他的内心却很富足、无忧无虑、快快乐乐;贪得无厌的人,虽然富有但他的内心却很贫穷、庸人自扰、悲观痛苦。

由此可见,知足实在是一种聪明的生活方式,我们应学会知足。

吃古通今

东汉时,有一个叫羊续的人在南阳郡做太守。南阳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老家,这个地方北靠河南省的熊耳山,南临湖北省的汉水,土地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农业生产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由于生活安定富裕,这里的社会风气比较奢侈和浮华。郡、县等各级政府机构中请客送礼、托关系办事、讲排场、比吃喝之风颇盛。羊续到任后,对这种不良的风气十分不满。但是,他知道要想纠正一郡之风,先得从郡衙开始,要从郡衙开始,必须从做郡守的开始。于是,他下定决心从我做起,扭转南阳请客送礼等不良风气。

一天,郡丞提着一条又大又肥的鲤鱼来看望羊续。他向羊续解释说,这条鱼并不是花钱买来的,也不是向别人要来的,而是自己在休息的时候从白河里打捞上来的。接着他又向羊续介绍南阳的风土人情,极力夸赞白河鲤鱼的鲜美可口。他又解释说,这条鱼绝非送礼,而是出于同僚之情,让新到南阳的人尝尝鲜,增加对南阳的感情。羊续再三表示他的情意深切,自己已经心领了,但是鱼还是不能收。郡丞无论如何不肯再把鱼拿回去。他说,要是太守一定不肯收,就是不愿意同他共事了。羊续感到盛情难却,只好把鱼收下。郡丞放下鱼,欢天喜地走了。郡丞走了以后,羊续提起那条鱼想了一会儿,就让家里人用一条麻绳把鱼拴好,挂在自己的房檐下。

过了几天,郡丞又来家里拜望羊续,手里提着一条比上次更大更鲜的鲤鱼。羊续一看很不高兴。他对郡丞说:“你在南阳郡是除了太守以外地位最高的长官了,怎么好带头送礼给我呢?”郡丞听了,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刚想再说什么,羊续已经让人从房檐取下上次那条鱼,并对郡丞说:“你看,上次的鱼还在这里,要不你就一块拿回去吧?”郡丞一看,上次那条鱼已经风干得很硬了,一下子从脸红到脖子根,很不好意思地离开了太守的家。从此,南阳郡上下再也没有人敢给羊太守送礼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南阳的百姓非常高兴,纷纷赞扬新来的太守。有人还给羊续起了一个“悬鱼太守”的雅号。

老夫子点评:

类似羊续这样的清官,之所以能两袖清风、戒贪拒贿,知足的意识正是其心理依据之一。培养自己廉洁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生活朴素,反对奢靡,知足常乐,这样为官才能替民作主,为士才会有高尚的品德。

链接共享

喜淫辞而不周于法,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

——《韩非子·亡征》

君主喜欢酷刑而不依据公法,喜好辩说而不求实用,滥用华丽的辞藻而不讲求实际功效,国家有可能灭亡。

浅薄而易见,漏泄而无藏,不能周密而通群臣之语者,可亡也。

——《韩非子·亡征》

君主肤浅,好恶轻易表现出来,秘密泄漏,无所隐藏,不能周到细致,竟将臣下的言辞全部透露的,国家有可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