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英明叫果敢
3606700000002

第2章 大脑——你打扫了没有!(1)

1、凡事绝不能拖到明天

成功的人士都会谨记工作期限,并清晰地明白,在所有人的心目中,最理想的任务完成日期是——昨天。

这一看似荒谬的要求,是保持恒久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惟一不会过时的东西。一个总能在“昨天”完成工作的人,永远是成功的。其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价值,将会征服一切。

在新世纪的今天,商业环境的节奏,正在以令人眩目的速率快速运转着。大至企业,小至员工,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奉行“把工作完成在昨天”的工作理念。

成功存在于“把工作完成在昨天”的速率之中,有则寓言故事说:

某段期间,因为下地狱的人锐减了,阎罗王便紧急召集群鬼,商讨如何诱人下地狱。

群鬼各抒己见。

牛头提议说:“我告诉人类,‘丢弃良心吧!根本就没有天堂!’”阎王考虑一会儿,摇摇头。

马面提议说:“我告诉人类,‘为所欲为吧!根本就没有地狱!’”阎王想了想,还是摇摇头。

过了一会儿,旁边一个小鬼说:“我去对人类说,‘还有明天’!”阎王终于点了头。

因为世上没有天堂,你可以丢弃良心;因为世上没有地狱,你可以为所欲为。但这都不足以把一个人引向死亡。也许没有几个人会想到可以把一个人引向死亡的竟然是“还有明天”。

—个连今天都放弃的人,哪有能力和资格去说“还有明天”呢?所以古人说,今日事今日毕。人要学会的不是去设想还有明天,而是要将今天抓在手掌里,将现在作为行动的起点。这样做的时候,你就真正有了明天。可惜许多人到老了才明白这一点。

一个渔民曾经看见一个老人在寒风凛冽中趟过一条河。老人在河边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然后顶着衣服一步一步走下水去。

渔民喊住老人,对老人说上游有桥,老人说晓得。渔民说下游有渡,老人也说晓得。但老人没有回来,他一步一步离渔民远去,在呼啸的寒风中走向对岸。

在老人之前和老人之后,有无数年轻人也要过河,但在河边他们停住了。

他们问渔民附近有桥么,渔民说上游10公里有桥,下游10公里有渡口,年轻人听了,立即离开河边,或上或下绕道而行。

有一个人,或许嫌路太远,没走。他脱了鞋,一步步走进水中,但当冰凉的河水没过膝盖时,那人停住了。继而,又一步一步走上岸来,穿好鞋离开河边也绕道而去。

生命经不起消耗,那些年轻人,他们在绕道10次20次或者100次之后,他们会发现自己也老了。

区别于其他动物,动物们只有本能欲求,人有更高的理想,但人生是短暂的,理想最容易因为时间搁浅。明白了时间有限的人,往往会抛开与理想无关的欲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目标。

人要学会的不是去设想还有明天,而是要将今天抓在手掌里,将现在作为行动的起点。这样做的时候,你就真正有了明天。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人们对时间有着高度的重视,但人们却忽略了时间的关键是现在,珍惜时间最重要的是珍惜现在,认为自己时间多着呢,凡事推到明天,那就无所事事。

2、借口是拖延的温床

借口是拖延的温床。习惯性的拖延者通常也是制造借口与托辞的专家。他们每当要付出劳动,或要作出抉择时,总会找出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总想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我相信,对那些做事拖延的人,总有各种各样的人,是不可能报以太高的期望的。

在美国西点军校里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悠久传统,就是遇到军官问话,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说一个字。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这一理念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建设企业文化的最重要的准则。秉承这一理念,众多著名企业建立了自己杰出的团队。

“没有任何借口”是无数商界精英秉承的理念和价值观,被众多著名企业奉为圭臬。它体现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人:他们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借口。

二战以后世界500强企业里面,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经理、董事一级的有5000多名。任何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

西点军校对学生的要求: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刚毅,在一些管理学专家看来,这正是21世纪的人才所必备的。

借口是拖延的温床,习惯性的拖延者通常也是制造借口与拖辞的专家。这类人无法做出承诺,只想找借口。他们总是经常为了没做某些事而制造借口,或想出千百个理由为事情未能按计划实施而辩解。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好员工的,他们也不可能有完美成功的人生。在我的公司里,我会让这样的人统统滚蛋。

在西点军校,需接受的第一个观念就是,没有任何借口,不要拖延,立即行动!比如,如果第一次因疏忽或别的原因没有及时擦亮皮鞋,我以种种借口逃脱了惩罚,第二次、第三次……久而久之,至少在擦皮鞋这件事上,我可能就会养成寻找借口的习惯,而这些借口又会让我对擦皮鞋这件事无故拖延。

想想吧,如果不是擦皮鞋,而是在战场上,在修筑工事,在对敌冲锋……这样的习惯将会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啊!

这不是把问题绝对化,其实,商场如战场,工作就如同战斗。要想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高效的、能战斗的团队。任何一个经营者都知道,对那些做事拖延的人,是不可能给予太高的期望的。

今天该做的事拖到明天完成,现在该打的电话等到一两个小时后才打,这个月该完成的报表拖到下一月,这个季度该达到的进度要等到下一个季度……我不知道喜欢拖延的人哪儿来的这么多的借口:工作太无聊、太辛苦,工作环境不好,老板脑筋有问题,完成期限太紧,等等。我只知道,这样的员工肯定是不努力的员工;至少,是没有良好工作态度的员工。他们找出种种借口来蒙混公司,来欺骗管理者,他们是不负责任的人。

凡事都留待明天处理的态度就是拖延,这是一种很坏的工作习惯。每当要付出劳动时,或要作出抉择时,总会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总想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奇怪的是,这些经常喊累的拖延者,却可以在健身房、酒吧或购物中心流连数个小时而毫无倦意。但是,看看他们上班的模样!你是否常听他们说:“天啊,真希望明天不用上班。”带着这样的念头从健身房、酒吧、购物中心回来,只会感觉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常常纳闷,为什么有的人如此善于找借口,却无法将工作做好,这的确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因为不论他们用多少方法来逃避责任,该做的事,还是得做。而拖延是一种相当累人的折磨,随着完成期限的迫近,工作的压力反而与日俱增,这会让人觉得更加疲倦不堪。

拖延的背后是人的惰性在做怪,而借口是对惰性的纵容。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清晨闹钟将你从睡梦中惊醒,想着该起床上班了,同时却感受着被窝的温暖,一边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借口“再等一会儿”,于是又躺了5分钟,甚至10分钟……

对付惰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本不让惰性出现,千万不能让自己拉开和惰性开仗的架势。往往在事情的开端,总是积极的想法在先,然后当头脑中冒出“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的问题时,惰性就出现了,“战争”也就开始了。一旦开仗,结果就难说了。所以,要在积极的想法一出现马上行动,让惰性没有乘虚而入的可能。

超越平庸,选择完美。这是一句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工作中如此,做人也如此。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虎拖延的习惯,以及对手头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终致一生处于社会底层,不能出人头地。

工作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是没有任何借口的,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借口是拖延的温床,拖延会降低效率,提高成本,是没有竞争力的。借口的实质是推卸责任,而推卸责任会使他人代你受过,这是不道德的。

对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要懊恼,不要沮丧,要学会永不放弃,永不放弃考验一个人的信心、韧性、毅力,持之以恒终究会发生量变转为质变的飞跃。

工作中无小事,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责任心,始终具有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能够对每一变化,每一件小事迅速做出准确的反应和决断。具备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一种自发自动的责任心,小事如此,大事亦然。

态度决定一切,成为积极或消极的人在于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自己决定要以何种态度看待环境和人生的。优良的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他需要进行培训,需要来进行自我培训和接受培训。人的心理是多层面的,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主流也有支流,只要我们学会报有一种感恩的心态,就会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豁达的态度,就能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始终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积极地面对工作和生活。

千万别找借口,寻找借口是对工作的拖延和放弃。诚实,不需要借口!服从,不应该找借口!责任,不屑于找借口!忠诚敬业,更不用找借口!优秀的人从来不在工作中寻找任何借口。

3、懒惰是成功的大敌

“懒惰、好逸恶劳乃是万恶之源,懒惰会吞噬一个人的心灵,就像灰尘可以使铁生锈一样,懒惰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领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

而懒惰会造成畏缩,畏缩则导致进取心及自信心的丧失,一个人缺乏了这些基本的优点,终其一生都要在不稳定中生活,就如同一片枯叶随风到处飘荡。

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去努力学习、奋斗,不但不是不利的事情,反而会是极为有益的,因为为了生活而奋斗将可发掘出一些基本优点,如果没有奋斗,这些优点都将沉睡不醒。

毫无疑问,懒惰者是不能成大事的,因为懒惰的人总是贪图安逸,遇到一点风险就吓破了胆,另外,这些人还缺乏吃苦实干的精神,总想吃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但对成大事者而言,他们不相信伸手就能接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相信勤奋者必有所获,相信“勤奋是金”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人之后,他有幸目睹了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亚历山大注意到,波斯人的生活十分腐朽,他们厌恶辛苦的劳动,却只想舒适地享受一切。亚历山大不禁感慨道:“没有什么东西比懒惰和贪图享受更容易使一个民族奴颜婢膝的了;也没有什么比辛勤劳动的人们更高尚的了。”对于任何人而言,懒惰都是一种堕落的、具有毁灭性的东西。懒惰、懈怠的人从来没有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也永远不会留下好名声。懒惰是一种精神腐蚀剂,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爬过一个小山岗;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去战胜那些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

因此,那些生性懒惰的人,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个成功者,他们永远是失败者。成功只会光顾那些辛勤劳动的人们。懒惰是一种恶劣而卑鄙的精神重负。人们一旦背上了懒惰这个包袱,就只会整天怨天尤人、精神沮丧、无所事事,这种人完全是对社会无用之人。

有些人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无论干什么都舍不得花力气、下工夫,但这种人的脑瓜子可不懒,他们总想不劳而获,总想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他们的脑子一刻也没有停止思维活动,他们一天到晚都在盘算着去掠夺本属于他人的东西。正如肥沃的稻田不生长稻子就必然长满杂草一样,那些好逸恶劳者的脑子中就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杂草”。懒惰这个恶魔总是在黑夜中出现,它直视那些头脑中长满了这些“思想杂草”的懦夫,并时时折磨他们、戏弄他们;正义之神正是派遣这些恶魔来折磨那些懒惰、无所事是的人。

著名哲学家罗素指出:“真正的幸福绝不会光顾那些精神麻木、四体不勤的人们,幸福只在辛勤的劳动和晶莹的汗水中。”只有懒惰才会使人们精神沮丧、万念俱灰;也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生活,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欢乐。任何人只要劳动,就必然要耗费体力和精神,劳动也可能会使人们精疲力竭,但它绝对不会像懒惰一样使人精神空虚、精神沮丧、万念俱灰。因此,一位智者认为劳动是治疗人们身心病症的最好药物。马歇尔·霍尔博士认为:“没有什么比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更为有害的了。”美因兹的一位大主教认为:“一个人的身心就像磨盘一样,如果把麦子放进去,它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如果你不把麦子放进去,磨盘虽然也在照常运转,却不可能磨出面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