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英明叫果敢
3606700000019

第19章 现实——你行动了没有!(3)

生活中确实有许多的“不满”驻扎在我们心头,它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们的意志和理想,许多本来能被我们把握的机遇也便在对“不满”的牢骚中悄然逝去。其实,这些“不满”大多是人们的一种想像,只要能拿出勇气主动出击,那些“不满”就会变成进取的力量。我们很多时候之所以不能成功,缺乏的不是才能和机遇,而是缺乏那种大胆尝试的勇气。

你也许把非常多的时间用在了努力征得他人的同意上,或者说用在了担心他人不同意你做的那些事情上。如果他人的赞同或同意成了你生命中的必需,那么,你又多了一件要干的事。你可能在开始时认为,我们都喜欢掌声、恭维和表扬。别人拍我们的马屁时,我们感觉都非常好。谁不愿意被人奉承、恭维呢?没有必要不允许人们这样做。他人的赞同本身并没有害处,寻求他人的赞许只有在它成为一种必需而非一种渴望的时候才是一种误区,才成为一种爱慕虚荣的表现。

如果你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许或同意,那么,一旦获得了他人的认可,你就会感到幸福、快乐。但是,如果你陷入这种无法摆脱的虚荣之中,那么,一旦没有得到它,你就会感到身价暴跌。这时候,自暴自弃的因素就会潜入进来。同样,一旦征求他人的同意成了你的一种“必需”,那么,你就把自己的一大部分交给了“外人”。在爱慕虚荣心理的驱使下,为得到他人的认可,“外人”的任何主张你都必须听从,甚至在很小的事情上。如果“外人们”不同意你的做法,你就不敢轻举妄动。在这种情况下,虚荣心使得你选择的是让他人去申诉你的尊严或留给你面子。只有当他们给予你表扬时,你才会感觉良好。

这种征得他人同意的虚荣心极其有害,而且,真正的麻烦会随着事事必须请示他人而来。如果你真存有这样一种虚荣心,那么,你的人生就注定会有许多痛苦和挫折。而且,你会感到自己的自我形象是软弱无力的,是没有社会地位的。

如果你想获得个人的幸福,你必须将这种征得他人同意的虚荣心从你的生命中根除掉。

不去祈求别人的认同可以给你带来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当你过分关注别人对你的感受时,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得到别人的赞赏,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是否对自己满意。然而,如果你抛开别人的认同而只注重自己的感觉的话,你会发现自己已经不会再那么轻易地就发怒了,也不会感到孤立,不会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地去迎合别人的喜好,来换取别人的认同了。

比尔·盖茨对年轻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永不知足”。他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不满足于所取得成绩,不断进取,始终激励自己向前发展,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到达了他所向往的地位。比尔·盖茨如此,诺思克利夫、松下幸之助亦是如此。

世界上真不知道有多少人一辈子都一事无成,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太容易满足了!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终其一生总是拿那么一点点薪水,每天总是做着同样的事情,一直到死。而他们竟以为人的一生所能获得的东西也就只能有这么多了。

大人物不喜欢听别人的奉承,他们只是以批判的态度来审视自己,把他们现在的地位和他所期待的状况来进行比较,并因此激励自己不断努力。

“现在的自己永远是有待完成的”,格斯特的这句话说的便是这个意思。格斯特经常在报纸上发表诗作,是深受全世界读者喜爱的一个诗人。他之所以会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能常常向上望着他理想中的自我,而不满足于现实中的自我。

他还说:“在去年暑假里,我便是如此,我发觉我所希望的那个自我比现在的自我要聪明一些。在我那个远离城市喧嚣的乡间茅舍里,我列出了一个表,一方面写出我所要的东西,一方面写出我所不要的东西……这个表使我的人生变得更丰富、更快乐。”

要求自己上进的第一步,是要让自己不满足于停留在现有的位置上。不满于现状的感觉可以帮助你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比尔·盖茨说:“如果我们有了一点成功便觉得了不得,这是很不好的。但是假如在我们为自己的成功自鸣得意时,有一个人来教训我们一番,那我们就是很幸运了。”

你要记住这一点,你将要做的事,比你已经做了的事要重要得多。过去的价值,就是在于它能帮助你将来做什么。如果你把你一生的事都做完了,别人就会听你讲过去的事。他们之所以听你,或是对你表示同情,或是想从你的经历中得到一些经验。除此之外,他们不大会关心你所做的事。如果你总是谈论你的成就,他们不但不觉得有趣,反而觉得很讨厌。

你能够使成功成为你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你能够使昨日的理想成为今天的现实。但是,靠愿望和祈祷是不行的,必须动手去做才能让你的理想实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失败者谈起别人获得的成功总会愤愤不平地说:“人家有好的运气。”他们不采取行动,总是等待着有一天他们会走运。他们把成功看做是降临在“幸运儿”头上的偶然事情。而成功者都是忙于勤奋的人,他们从来都不靠运气的降临,只是忙于解决问题,忙于把事情做好。

知足者之所以能乐得起来,是基于当事者对现状的满足。但是,请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整个人类都满足现状的话,社会还能发展和进步吗?不满足现状的起因可以分为自发需要和外界压力两类,来自自发需要的不满足现状是对理想的追求,而来自外界压力的不满足现状则是危机意识。对企业来说,面对着激烈的、甚至是残酷的市场竞争和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甚至一着失误,全盘皆输。

记得在一九八八年冬季奥运会闭幕式的时候。负责转播的美国ABc电视台评论员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他说奥运的真正精神,是把我们自己硬推到自己的极限之外(Pushyourownlimits)。这句话也适合形容天才,只有那种不向自己既有的能力屈服,不满足于既有的成就,总是试图抱着一种不服、不平、甚至愤懑,以自己为敌,追求突破的人,才可能称得上天才。也就因此,天才才会看来有几分神经质,或被人看成疯子,当然他们加诸自己身上过人的压力,也确实常会使他们崩溃。

譬如爱迪生小时候,曾经被学校老师怀疑为低能儿;有诗鬼之称的唐代诗人李贺,由于早晚不停地写作,连他的母亲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怕要呕出血来才能停止;印象派大师梵高,不但割下自己的耳朵,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说这许多话,不是要教你去效法李贺、梵高般透支自己,而是告诉你,你虽然是一个学什么,像什么,甚至能青出于蓝的人,但是不论你的文章、绘画、弹琴目前有多么好,只要那不是出于你内在学习冲动而获得的成就,便会不算一回事。

年轻人!如果有一天,我不准你写作、不准你弹琴、不准你绘画,甚至不准你念书,而你却千方百计地自己追求。如果有一天,你工作繁重、乃至生计无着,拖着疲惫饥饿的身子回来,却仍会提笔,一吐你胸中的块垒。虽然不一定成功,也不一定会被任何人肯定,却可以自己对自己说:我是个锲而不舍的天才。在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集中营里,有些犹太艺术家,明明知道自己即将被推进煤气室,却伸出他们骨瘦如柴的臂膀,以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向人换取发条和铅笔,创作出他们生命中最后的作品。当你被我硬是塞上纸笔画出一幅好画时,我要问,在你心底可有他们那种“生死与之”的创作原动力?如果没有,你就不可能成为天才!

8、决不能因循守旧

有一则乌鸦喝水的新编寓言:

有只乌鸦,口渴极了,可是附近没有水,只有一只被小孩丢弃的长颈小瓶,里面盛有半瓶雨水。乌鸦伸过嘴去,可是瓶口很小,瓶颈很长,它喝不到。于是乌鸦想了一个办法,把一颗颗小石子投进瓶里去,这样,瓶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很轻松地喝到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