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连环画大揭秘
3605800000002

第2章 连环画探源(2)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连环画究竟诞生于何时,并不十分重要,而应该着重弄清楚它是怎样诞生的?诞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是什么?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连环画的本质是很必要的。所以,在此我主要的是想从理论的角度,而不从历史考证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历史的考证,应该留给对此问题有兴趣的同志去专门研究解决。

我还觉得若从理论上探讨连环画的诞生问题,也只有抓住连环画的根本特质去考察和论证材料,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否则,就很难把问题说清楚。在前面的《释义篇》里,曾经说过连环画是文图相结合的艺术,它以内容具有故事性和形式具有连续性为根本特色。而根据我的研究和认识,中国连环画的诞生恰恰是在故事画和连续画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这正好说明这个方法的科学性。

谈到故事性的绘画,在我国可说有悠久的历史,据《孔子家语》记载:早在春秋后期,孔子曾参观过周代都城的明堂(相当于今天的礼堂),那里就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以及周公抱着年幼的成王接受诸侯朝拜的壁画。汉儒王逸为屈原的(天问)作序说:“屈原放逐,彳旁徨山泽,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诡,及古圣贤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愤懑。”其中就有鲧、禹治水和共工怒触不周山等传说故事图画。到了秦、汉,这种以故事为内容的绘画就更多了。可惜绝大部分由于年代久远,多已湮没,但保存下来的东西也还不少,如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漆画、帛画等等。

这里所谓的故事画,是绘画和故事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内容有下述几个方面:(一)神话传说故事,如西王母、东王公等。(二)古代帝王传说故事,如伏羲、神农、黄帝等。(三)历史人物故事,如孔子见老子、侠客、列女等。以上故事画,最初多是单幅绘画,只能表现故事的某一个侧面,无法表现故事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个矛盾,这种故事画便很自然地和中国早期绘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连续性的绘画结合起来。所谓连续性的绘画,即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出各不相同却又互相关联的生活场景或人物活动的绘画形式。如战国时期的《水陆攻战纹图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等。它虽具有连续性,但缺少故事性。故事画和连续画结合在一起,便产生具有连续性的故事画。最初,连续情节多出现在一个画面上,如下章介绍的《羊骑鹤》、《土伯吃蛇》和《二桃杀三士》等。后来才区分为若干相连接的画面。这便是中国连环画的雏形,或者说中国连环画便由此诞生了。

故事画和连续画的结合,实质上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文和图相结合的进一步发展。因为文学故事的人物刻划和丰富情节为连续性绘画提供了构成基础;连续性的绘画则使文学故事得以更直观、更形象、更具体的表现出来。当然,单幅故事画也属文和图的结合,但这是一种简单的结合,或者说是结合的初级形式。自从有了连续性的多幅故事画以后,文和图的结合,便成为复杂的结合,或者说是结合的高级形式了。因为它不仅扩大和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而且,也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它已是正在孕育成长、并最终将和母体分离的一门新兴的艺术品种了。

然则,文图为什么要结合起来产生连环画呢?无妨举例来加以说明,如隋、唐时代的一些宗教故事连环画,也算是早期的初具规模的连环画了吧!它是怎样诞生的呢?根据史料记载,当时为了进行宗教宣传,已有一些佛经教义,供人们宣讲;也有一些佛神造像(包括雕塑和绘画),供人们膜拜。除此之外,还有依照佛经故事,加以夸大、演义、变化的宣传品,做成绘画形状的叫作“变相”;利用口头来演唱的则叫作“变文”,在当时也曾广为流行。大多数的庙堂、经常有人讲唱“变文”,庙宇巨壁上,也大多绘饰“地狱变相”等壁画(可参阅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但是,“变相”和“变文”这两种形式,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造型艺术由于它表现出来的形象是静止的,是人物在特定空间一瞬间的活动,或是一件肖像造型,所以,它长于象形赋彩,短于叙述故事。而那些带有文学色彩的宗教故事呢,它虽然长于叙述、抒情、议论和想象,但却不能呈现具体可视的图像,有点捉摸不着的感觉。我想当时一定有人发现了它们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就想把他们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以发挥更大的宣传作用。于是,像敦煌石窟中所藏的那样多幅连续宗教故事画——连环画,便应时而生了。

据说,唐玄宗时吴道子于景公寺画地狱变相,京城很多人去参观,都吓得不敢吃肉饮酒,市上肉店酒肆没有生意可做,只好关门歇业。边幅地狱变相究竟具体画的什么,可惜没有记载。如今可见的传说为吴道子所绘的“地狱图”,经考证亦并非真品。但我们从唐代文人杜牧所作《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一文中关于地狱变相的描绘,或可见其一斑。杜牧在文中写道:“刑狱皆怪险,非人世所为……其尤可怪者,狱广大干百亿里,积火烧之,一日凡千万生死,穷亿万世,无有间断,名为‘无间’。夹殿宏廊,悉图其状,人未熟见者,莫不毛立神骇。”这样一个地狱世界,单幅画是很难表现的。而且,当时许多变相都有题榜,即说明文字。也可证明所绘内容是相当复杂的,否则何须文字解说?联想敦煌石窟保存的唐代经变壁画很多都是连环画,我们有理由猜测吴道子画的许多地狱变相,很可能有些就是连环画。他所描绘的地狱图一定比佛经上讲的更具体更可怕,否则不会使人看了连吃肉和饮酒都得戒除了。由此可见文图结合起来,特别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叙述故事,可以取得多么强烈的艺术效果!我们可以由此推想其它类型连环画的诞生,也大致是这样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连环画艺术的诞生,是顺应历史的要求,使文图相结合,产生更高的艺术效果,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里应该进一步说明的是:文图相结合产生连环画艺术,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为了适应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愿望和要求,而且,也是艺术本身发展的必然,各个艺术品种本来就是在彼此互相联结和互相影响中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艺术间的联结,在艺术诞生之初便已经开始了,后来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加强起来。它们通过互相吸取、结合、配合、综合等种种方式,彼此互相影响,互相联结,使艺术的门类不断增多,艺术的内容更为丰富,艺术的表现手段更加多样,艺术的感染力也更为增强了。然而,不同艺术品种的互相联结又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有相通(同一)之处,这样,它们的联结才有可能。其次要有相异(矛盾)之处,这样,它们的联结才有必要。连环画的文图相结合的艺术法则厂正可以说明这个道理。文学和绘画相异而又相通。它们的相通,在于都要求塑造具体的形象和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它们的相异,在于文学是语言艺术,绘画是造型艺术,文学是时间艺术,绘画是空间艺术。各有优越性,又各有局限性。一旦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融为一体,便产生了这种真有特殊魅力的艺术新品种——连环画。因此,我们又可以说,连环画艺术的诞生,是顺应艺术发展的规律,使文图结合起来,产生崭新的艺术品种,以满足艺术发展的要求。

既然连环画艺术保留了文学和绘画的长处,又补足了两者的短处,那么它为什么不能代替一般的文学和绘画呢?这是因为文图融为一体,形成独立的连环画艺术之后,又产生了新的局限,又有许多不及一般文学和绘画的地方。例如,因受篇幅的限制,连环画文学就不可能像小说那样,尽情地发挥语言描绘的特点,而要受一定字数的限制。连环画又因篇幅较多,画幅较小,绘画也不能像单幅面那样,要求每幅都花很多时间去精雕细琢。所以,它无法代替一般的文学和绘画。当然,如前所述,它确也具有一般文学和绘画所不及的地方。所以,它不仅能够独立存在,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正在不断前进和发展。

四、关于连环画学的建立

在近期若干年来,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在学术研究领域各门新学科成群崛起,简直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这不仅是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也说明人类的知识正在日益加快地膨胀。上海社科院情报研究所编写的《世界新学科总览》(1987年出版),一下子就介绍了470门新学科。林骧华等编写的《文艺新学科新方法手册》(1987年出版),也介绍了几十种文学艺术的新学科。但是,连环画这门独特的艺术,不仅在国内,也许在国外(恕我耳目闭塞,从未听说过)至今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研究它的新学科来。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它不具备建立新学科的条件,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就我们国内的情况来说,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前面提到的直至今天相当多的人还认为连环画是属于绘画的范畴,不是什么独立的艺术。这一旧观念就大大地束缚着连环画学的建立和发展。它既然是一种绘画的形式,还有什么建立新学科的必要呢?其次,我们连环画界理论队伍力量薄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要建立一个新学科,首先要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我们连环画的理论研究,是大大落后于创作实践的。所以,虽然早有一些同行们发出要建立连环画理论体系的呼吁,但这个愿望却很难实现。

然则,当前我们提出建立连环画学科的问题,究竟有无可能和是否必要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也许有的同志认为连环画过去被人视作不登大雅之堂的“下等事物”,如今已被人承认是绘画的品种,已经登入艺术殿堂,就很不错了,再来提什么独立艺术,建立新学科,岂非有些好高骛远?我觉得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观念却是保守的。我们的连环画艺术要改革发展,必须克服保守的观念。我们应该正视现实,勇于开拓,使连环画在社会上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地位。据说,在欧洲及美、日等国,连环画从来就是独立的艺术,并不属于绘画的范畴。这点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前面我们说过,事实上我们的连环画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当然应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它在不断地发展当中,的确有许多独特的理论问题和实践经验,须要研究和总结。这既非绘画界所能解决的问题,也非文学界所能解决的问题,只有依靠我们连环画界自己来解决。这个研究解决的过程,也就是连环画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长期以来,连环画的理论研究一直落后于实际,木仅不能很好地推动创作,也使连环画这门独特的艺术不能在理论上坚实地站立起来。因此,我们对开展基本理论研究,不仅应该重视,还应该有特别的紧迫感!

所谓连环画学,就是以连环画艺术为对象,阐明其基本规律及基本原理的科学。它大致包括连环画艺术的特性、本质和价值、功能、创作规律、发展历史,以及分类和比较研究等。

我写的这本《连环画学》,是本“概论”性质的专著,试图以揭示连环画学的基本原理为宗旨。但是,它不是空泛的概念式的论说,而是力图结合实践经验的总结,做到虚实并论:由基本理论来总结经验;由实践经验来印证理论。在内容上,理论的探讨固然是研究的重点,但亦要讲一些启蒙式的ABC,做到深浅兼顾。如今“连坛”正是新老交替时代,对老战友可以作理论切磋,而对于刚跨进“连坛”的新朋友,亦不妨做些入门引导。再其次,因为本书是“概论”,一方面要求建立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一方面对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又无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它只能是提纲性质的提出和解决一些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

我将按照以上宗旨,先从连环画的一些基本概念(《释义篇》)和历史源流(《溯源篇》)谈起;进而揭示和探讨连环画本体的内部结构,以及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创作活动规律(《脚本篇》、《图画篇》、《结合篇》、《作品篇》);再进而探讨它的外部诸种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相互之间和本体之间存在的诸种关系(《作者篇》、《读者篇》;最后对今日连环画所处的社会地位及其发展前途加以展望(《发展篇》),共计有九个篇章。

目前,连环画正处于不景气的状态。我们要接受这个严酷的现实,并进行冷静的反思。我觉得在造成这一现状的众多原因中,缺乏能指导我们行动的理论研究,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客观因素。现在有不少同志越来越感到推进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我自己就是怀着这种激情和责任感,不顾学识浅薄,冒昧地想把《连环画学概论》写出来,目的就是想为连环画基本理论的建立,投下一砖半瓦,以吸引更多的有志者,共同努力来完成这个艰巨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