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3605100000004

第4章 菜根第一味苦(2)

一种香连着那种香,好比一种人连着同样一种人。我在《心灵的盛宴》里曾讲我的“品香录”,把香分六品,今年秋天也曾对一个开花店的朋友讲我的“香道”,我说:我们是用香味认识世界,我们只跟相同气味的人打交道,香之道是最妙之道,最高之道,最后之道,最不骗人的道,比起香道来,茶道书道都算是小道了,你不是做花吗?可以把花道提升为香道,我还和她相约去秦皇岛祖山采天女木兰,窃得天女,酿成天香。我在《心灵的盛宴》里曾说“饭道”,如今的“香道”是饭道的另一表达。前一阵子我在湖州做客,晚上无事,闲看明奘法师送我的书,无意中翻到了《坛经》上讲的几种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合称五分法身香。“法身香”,这是个很雅的汉语词汇。下面介绍一下。

法身为何香?因为有了戒、定、慧,解脱又解脱。“戒”,指持戒,无是非心,无害人心、无自害心。“定”,指睹相不乱的禅定功夫。人或乱于恶,或竟乱于善,佛陀告诉我们破除外相,无善无恶。“慧”,指慧眼识慧心,乃有慧行,积福积善。“解脱”,指心不攀缘,独立自性,空空如也,如婴儿坐白雪,内外空明。“解脱知见”,指秉此自性重人江湖,再向虎山行,在人世中修炼,磨砺锋芒,不伤我身,乃成大器,用世渡人。

以上五香,即《坛经》所云“五分法身香”。佛门又称香界,佛教名山香山之名也是从这里得来。

人们常说“出淤泥而不染”,以为做人到这一步就好了,其实不然,“出淤泥而不染”并非上品,在这一层天中,虽然没有了淤泥,但还有莲花,还有人我之相,因此,要进入无相无我的天人境界,要“出莲花而不染”。

真正染我者,非淤泥也,是莲花染我于无形。真正伤我者,非敌人也,是朋友伤我于无形。真正弃我去者,亦非李白所云“昨日之日”,乱我心者,亦非“今日之日。”昨日已毁,如何能弃我?今日将过,这日子自顾不暇,哪来精神乱我?乱者自乱,见风就是雨,照镜子都晃动,吃饭都疑心,读书锥目,电话刺耳,家里单位无一措足处。何故如此?有染。世界是个大染缸,我们与她有染。有染必乱性。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这话的自以为高明,听这话的人自以为深妙,其实是乱弹琴。——近朱近墨都是染。染朱为赤,染墨为黑,在纯洁看来毫无区别。

有一个人,从他父亲那里来。他坐在山上眺望,看见城的一边住着王室与富人,他们的顶上有股火红的云气,城的另一边住着平民与贫民,他们的顶上有股晦暗的云气,两股云气交织成凄厉黄昏,风从地底吹来,山上的香柏树沙沙的响。这个人低着头为这城祷告,请求他父亲为城里的每一个人披上纯洁的义袍,不然他们太冷了。后来,风越吹越大,把他吹到了一个木架上,他举目望天,身旁的幔子分为了两半。

古代祭司必穿白袍,唐代进士曲江宴饮时赐穿白衣,白象征终极之美,最高之善。也不是空洞的白,衣服上有可爱的花纹。也不是单一的白,衣服上有七彩,只不过这七彩不乱,都统一在白里面。在明净里缤纷,在多元里纯粹,天人合一,其名为太(太一)。那是清虚的白,庄子云“虚室生白”,佛经云“空花”,君如曾见,当告我知。

出淤泥而不染,莲花还是如淤泥。

出莲花而不染,真正大解脱。

莲花有甜香,不好。

莲子有苦香,好。

从甜香到苦香,我们终于品尝到了人间至味。从闻香到食香,我们终于落到了实处。

当一粒莲子落回到淤泥中,势必人间遍放奇花。因它甘愿沉沦,换来四方普渡,义人尽得救赎。

太顺利了等于慢性中毒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理在鸩毒中矣。

耳中常闻逆耳的忠言,心中常有不顺心的正事(指办正事都会有阻拦),这才是上进的基石(指“克己”)。如果只听好听话,只做好做的事,表面上会事事顺心,其实等于把今生都扔在了毒药里。

鸩,一种恶鸟。它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它的声音让人恐慌,它的外形诡异而华美,把它的羽毛摘两片泡在酒里,两三天即可酿成天下剧毒的毒酒,偏又甘甜美味,让人无法拒绝,喝了先是让人哑声,然后麻醉,然后毒烟笼罩,毒气攻心,人就死了,最令人诧异的是,中鸩毒而死的人会在临死时把双手打开,模仿鸩鸟飞翔的形状,人的嘴唇也会因为神经麻痹变形成鸟喙状,整个人就像是被鸩鸟附体。

中蛇毒而死,人形如蛇扭曲。

中鸩毒而死,人形如鸩鸟飞翔。

中花毒而死,人形如花开放。

中情毒而死,到死还念着情人的名字。《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就是这样,临死还念叨:“宝玉宝玉,你好……”她想说什么恐怕连自己都不知道,但她嘴巴里当时确实在念贾宝玉的名字,紫鹃听见了。

中名利之毒而死,其状不可说。《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发疯不算什么,大家来看《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明白了。

“诸狱相连,名号各别,独有一狱,名曰无间。其狱周匝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悉是铁围,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地藏菩萨本愿经·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这都是名利搞的,色欲搞的。照此经说法,喜欢“上床”、尤其喜欢“上大床”的人有祸了。喜欢“上墙”、尤其喜欢“上高墙”的人也有祸了。上下都是火,怎么也是死,偏偏一时又死不了,将死未死,丢丑丢大了,将生未生,丢人丢到家。世界是个苦狱,正如前说“诸狱相连,名号各别。”

此苦来自邪火烧得太旺,佛经谓之“苦毒无量。”这是一个无底洞,高利贷,连环套,恶循环。玩牌的人都知道输钱的感觉是非常恐慌的,对方不仅要你手上有的,还要你家里有的,总之你把一切赔进去还不够,砸锅卖铁不够,卖儿卖女卖老婆不够,一句话“祖坟卖了都还不够。”够狠是吧,还有更狠的,那就是一国的百姓世代温顺,本想用驯服换舒服,没想到把国君宠坏了,结果世世代代百姓都作奴隶,抗争、镇压、抗争、镇压,永远下去。再说小点,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也是恶性循环,日出日落,恶梦悄然来临。梦中之梦,犹呼圣灵。人外之人,准是救主?

一刀劈破虚空。

一声喝断锁链。

大丈夫当如是:不随人恶,独扬己善。所谓“独扬己善”,管好自己就行了,别人哪里需要你去管!想学也不能。项羽在人群里看见秦始皇威风凛凛南巡,心里面好生羡慕人家,果然后来他也成了屠夫,还一把火烧了阿房宫。从人恶,不得不恶,扬己善,可以独善。所谓己善,就是不需要求证的自我本性之善。李宗吾以小孩在母亲怀中自然争食为例,证明苟子所言性恶不虚,殊不知争食的孩子相对兄弟姐妹讲确实是恶,他争着要吃母亲的奶却是大大的本性之善。

有时候相争是好的,太顺了不会珍惜,就会渐渐有了践踏、荼毒的心。富豪之家,或生逆子。清贫之家,或出英雄。

世上有两种毒药,分别毒死两种人。剧毒毒杀强人,艳毒毒杀美人。对于那些爱美的人儿来说,美艳如花是她所好,她到死都不会相信美丽的后面会有一把丑陋的刀。

和气方能化解大磨难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月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狂风暴雨之下鸟儿都会凄凄惨惨,风和日丽之中草木自然会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不能一天没有祥和之气,人心不能一天没有喜神(道教说保佑人的神明)。

中国人爱说“抬头见喜”,因为“头上三尺有神明”。狂风暴雨的时候,雀鸟都瑟缩惧怕。天气好,好天气,草木自然欣欣向荣。因此,“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无可一日无喜神。”

人心遵循自然之道,最能证明的就是人的情绪像极了天气。生气像刮风下雨,开心像雨后彩虹,沮丧如冬,温煦如春。我们形容与君子相处“如坐春风”,“对剪秋雨”。

中国有四季,分春夏秋冬。印度有三季,分春季、雨季、秋季。无论何时何地,何族何人,都喜欢春和景明。一个“和”字,是宇宙规律,最见神力。

有起手之和,预设和局。

有变手之和,强行和解。

有终止之和,另起一局。

我不善博弈,似以起手之和为是。总之,和气方能化解大磨难。什么时候我们一团和气了,外物就不能伤,内心就有成就。和气是安定,是坚强,是坚守。

平淡绝杀神奇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浓浓的不是本味,真本味只是一个淡。神奇的不是高手,高手只是一个平常。

香浓可口不是真味道,真味道是淡的。神奇得不得了也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的人只是平平常常。

上篇讲了和气胜过霸气,本篇讲平淡绝杀神奇。我是四川人,从小接受的美食概念是肥美鲜浓,虽然川菜里也有白水菜是淡品,但总的来讲辛辣香浓依然是主流。我就这么吃了三十三年的川菜,直到有一天到了湖州……

我登飞英塔,作了一首诗,我念给大家听:

唐时江南今如何

我持名花发浩歌

几回飞英塔上望

诗心欲堕太湖波

诗不算好,表达心情而已。我老师李学功先生待我好,引我到太湖边上走了一遭,望一望烟波浩渺的太湖水。晚上,老师招待我吃饭,食客中有我这个巴蜀浪子、京华倦客,有吾师西北宿儒,亦有此间江南美女、吴越名士,席间自然是谈笑饮酒,雅谑一番。所食者何?曰“太湖三白”也:白鱼、白虾、银鱼。每味皆淡,每味极鲜。我逐一品尝,始知此为人间至味。

非淡不鲜,君当知本味如太湖三白。

茶有苦味,人遇到苦味就会停下来,好,这样就有了思考的时间,对平淡生活会有新的认识。

淡味胜美味。

平淡绝杀神奇。

所谓“绝杀”,指神奇遇到神奇就会果然神奇,但神奇一遇到平淡就哑火了。

两个和尚下棋,一个火气冲天,一个镇定自如,结果不用猜也知道。

一个男子相亲,他见的第一个姑娘跟他谈生意,相约一起发展。第二个姑娘只是静静地喝茶,听他说小时候的经历。不用说,第二个就是他的妻子。

悠闲才会自在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少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尽快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天地看似不动,其实它的气息时时在动。日月看似奔尽快不休,其实它的光明一直未曾更改。因此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尽快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气机”,气的运动。“贞明”,光明。本篇讲闲静功夫。

人经常觉得不自在,为什么?因为心里不清净,不悠闲。悠闲才会自在,不悠闲就不自在,这是相关的。古人创下很多词很有意思,我们拆开来看可以发现它关系紧密,一方决定了另一方。如“悠闲自在”已如前述,“春风得意”意思是要有“春风”才会“得意”。这个词来自孟郊的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考中了官,脸上有了面子,这就是他所说的春风。我们各人有各人的春风,关键在于:你是选择先春风后得意呢,还是先得意后春风?应以后者境界为上。人心里一得意(指自得),自然有春风,原不必苦苦等待外在的春风。心里没整明白,就算春风来了还是一脸苦相。

悠闲见静的功夫,涵养是动的学问。谢安隐居闲不闲?当然闲,其实他天天都在淝水之战。这其中有个技术绝窍:当演习成习惯,那么实战就当演习:并不太难。其实有时候演习强度比实战还强,我们不要被外部世界气势汹汹的进攻吓坏了。谢安在山上经常歌舞升平。他最怕人家说他“玩物不丧志,”他要的就是“玩物丧志”的效果。丧掉那“志”,得到自己,人就悠闲了。这是境界,当然,又与纣王有区别。

本篇讲,天地看似寂然不动,其实动静大了。日夜交替看似剧烈运动,其实不过是重复,并无变化。因此,君子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之间“以闲致胜”。

再讲一个词,那就是“寂”。我注意到,《菜根谭》一开头就讲“寂寞”,此处又讲“寂然不动”,吃透这两个“寂”,就永远不会寂了。寂寞好啊,寂然不动更好。寂寞养成高手,寂然不动养成圣人。

内心交战就交给时间来处理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夜深人静的时候独坐观心,才知道打消妄念看到真实的自我,每当这时就觉得很有意思。但有时又觉得虽然看到了真实的自我,妄念依然没有消除干净,每当这时又深觉惭愧。

洪应明本篇大意讲他夜深人静时,经常用禅家方法练习打坐观心,觉得很有效果,妄念一下子消除,“真独”(指真心实意)之念显露出来,他好高兴,得其趣矣。可是一会儿又觉得虽然“真独”来了,但似乎妄念并没有消除干净,真妄并存,这种情况让他尴尬,大是惭愧。

修行者经常会遇见这种情况,每当内心交战时,就不要着急解决,可以先放一放,交给时间处理。

一杯滚开水放一放就可以喝了,你可以选择稍热点喝,也可以选择稍凉点喝,也可以选择喝温开水。你既然信任时间,时间就交给你自由调整的权力。关键在于一定要放一放。

一件事水火相煎,没法下手,你放一放,就可以慢慢去做。

有时人的心情糟糕,情绪败坏,没关系,你把自己冷处理,降降温,自然就好了。你要相信“时间疗法,”一定要相信时间。

你不得不相信时间!我们都曾经与时间较劲,扳手腕,每次都是输,还需要赌一把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你看,时间把原属于你的人变没了,伤感没有用,痛哭也没有用,做一千篇祭文、招一万次魂也全没用。时间来了,她就来了。时间走了,她就走了。就这么简单。

恨时间没用,因为时间本身也很无奈。如果我们知道时间也会伤心,那我们就会同情它。我们必须亲自做一回时间,才知道时间里会发生什么,为什么会发生。

我们自己做时间。我们以自身为刻度,并且光荣地成为别人的坐标。“亲爱的,我是你的时间。”这话让人温暖又恐怖。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定时炸弹,这“炸弹”又是某一个人奔跑的目标。或者排除它,或者投向它。在我们的时间圈里,有的人是我们的时针,有的人是我们的分针,有的人是我们的秒针。上帝是钟表,世界是发条,我们是摇摆不定的钟摆。无论如何,进入公元纪年以来,庄稼期待成熟,姑娘期待出嫁,洪水如期来临,方舟还遥遥无期。在这时,你还敢做时间吗?别人问你:时候到了吗?你将如何回答?

我们可以种下时间,并收获时间。

及时回头还可以看见落日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恩情里面会生出祸害,因此快乐的时候要及早回头。失败后有时反有收获,因此不顺的地方也不要着急撒手。

上篇讲放手,这篇讲不要放手。“拂心”指心有所拂逆,不顺心。“拂心处莫便放手”,讲即使不顺心也不要着急放手。那不是自找苦吃吗?原来,有的事情坚持一下,苦会转化为甜。其中关键在于“须早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