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茶具收藏艺术
3603800000019

第19章 紫砂茶具紫壶与收藏(3)

紫砂壶的装饰手法有很多种,这就是在壶坯体上送行刻画、着色、施彩釉,以及成品的抛光、金属的包攘等等。这些手段的运用往往很少、也很有分寸,但有时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其中尤以线条装饰与刻画装饰最具魅力。紫砂壶的线条装饰种类很多,有各种名堂或术语,如筋囊线、凹肩线、云肩线、凹凸线、皮带线、子母线、灯草线、抽角线、云水线、菱纹线、花瓣纹线等等。这些线一般都用牛角、金属、竹木制成的光洁度较高的专用线尺加工而成,要求线条挺括、清晰、流畅。这些线条的运用不仅加强了紫砂壶的装饰效果,有时还可起到增强黏接处及边缘部分的强度作用。其肩部的线条具有一定代表性。另外从陈鸣远所制南瓜形壶、莲形银配壶,姚世英藏清代合菊壶,及其他一些作品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筋囊线的运用及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至于红学家冯其庸所藏高海庚制集玉壶,更是多种装饰线条巧妙运用的成功典范。紫砂壶的刻画装饰是紫砂壶最主要的艺术装饰手法,也是文人参与紫砂壶制作后,紫砂壶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在紫砂壶半成品的泥坯上用锋利的钢、竹刀具雕刻各种书体的书法作品或各种内容的绘画作品,这些熔诗、书、画、印于一炉的名家作品,极大地丰富和强化了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和作为艺术品的美学感染力。然而也对我们的鉴赏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紫砂壶的鉴别中最关键的是款识。款识二字本来是指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铭文。《汉书·郊祀志》:“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不宜荐于宗庙。”颜师古注云:“款,刻也;识,记也。”明代方以智《通雅》对款识有三种解释:一是阴文曰“款”,阳文曰“识”;二是在外曰“款”,在内曰“识”;三是花纹曰“款”,篆刻(文字)白“识”。现在所说的款识。一般是指书画等作品上的署名题字。如果题款中既有赠予对象的名号,又有书画家的署名,则谓之“双款”,前者称为“上款”,后者称为“下款”。只有作者署名的,称为“单款”。今天我们所说的紫砂壶款识,其来源自然与书画作品的题款是一样的,虽然刻款与印款都有阴阳之分,但一般并不说何者为“款”,何者为“识”,只是说阴刻(文)或阳刻(文)。广义的款识,包括紫砂壶上的一切雕刻(包括书法、绘画、印);狭义的款识则指赠予者名号,制壶者、绘画者、书写者、雕刻者、诗文作者等的名号及时间地点等内容,书法作品的诗文部分和绘画部分一般不包括在内。书法的正文(诗词歌赋、对联、吉语等等)一般称为壶铭。

紫砂壶的款识是鉴别紫砂壶的重要依据,因而历来颇受藏家重视。事实上,一把紫砂壶拿到手中,鉴赏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先看款识(特别是印款),正说明紫砂壶款识的重要性。

紫砂壶款识的制法、位置、形式,历代各不相同,同时代的人亦各有别。即使是同一人,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下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情况相当复杂,比较难于掌握,非下大功夫不可。正如前人所说:“款识或以诗句,或以古语,或以姓号,或以别号,或以堂亭斋馆诸号,或印或否,书体不一。大抵用真行草,间有篆隶者,印文有朱白肥瘦诸体。其镌(当为钤)印所在,或腹,或底,或流(壶嘴)下,或鍪(壶把)下,或盖背,或盖之外口,无一定位置,各随作家匠心而为之耳。”紫砂壶款识虽然千差万别,较难掌握,却并不是深不可测,无规律可循。早期的紫砂壶多无款。在壶上题款,据元人蔡司《霁园丛话》说:“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宇”,可见壶款最迟在元代就已出现。可惜至今未能有实物支持这种说法。到了明代,有题款的紫砂壶记载多了起来。如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说:“沈子澈,崇祯时人,所制壶古雅浑朴,尝为人制菱花壶,铭之曰:‘石根泉,蒙顶叶,漱齿鲜,涤尘热。’”清吴骞《阳羡名陶录》也说:“余得一壶,底有唐诗‘云人西津一片明’句旁署‘孟臣制’,十字皆行书,制浑朴而笔法绝类褚河南(初唐书家,名褚遂良,字登善,河南为其受封之地),知孟臣亦大彬后一名手也。”由此可见,紫砂壶题款在明代已开始流行,其创始人当属时大彬。目前流传下来的实物,也证实了上述的说法。虽然现在流传下来的最早款识还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和“时鹏”两个,但这两件作品都不可靠,当然不足为据。即使是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为储南强先生所献的那把“树瘿壶”,其壶把梢处虽有篆书镌刻的“供春”二字,因为学术界对此壶多有争议,恐非供春真迹,自然也不能作为根据了。

紫砂壶作者署款既始于时大彬,可见时大彬之前的作者,无论是供春还是时鹏,多不属款。要是某一天读者诸君在某地见到有“供春”或是“时鹏”款的紫砂壶,你先别激动,我告诉你,它肯定不会是真的。那么读者又会说了,碰到“时大彬”款紫砂壶呢?这当然不能把话说绝了。不过,目前流传下来的“时大彬”款紫砂壶不少,而真迹也不过几把,真品的可能自然微乎其微。最主要的,还要对“款”的各方面仔细考察,才能得出结论。不能一见“时大彬”三字,就激动不已,这是收藏爱好者最忌讳的。收藏者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冷静的心态,才不至于犯错误。我们听说的对款的各方面进行考察,包括是用竹刀刻的还是用钢刀刻的?如果是竹刀所刻,所刻阴文笔画边缘,必然有高出的砂泥。这是因为竹刀硬度低,锋利程度亦不及钢刀。所以竹刀刻款,要趁湿进行,与其说“刻”,不如说“划”。款成之后,笔画周围自然有被挤出的砂泥痕迹。至于笔画的凹陷处,则较为光滑。如果是钢刀刻,往往是待壶坯半干或全干进行。可以采用单刀刻,也可以采用双刀刻。所刻款字,周围自然平整,砂泥不会有高出表面的痕迹。如果泥坯已干,又用单刀刻法,则可以看出刀锋的另一面有自然崩损的痕迹,笔画的凹陷处,自然不会十分光滑,颇有一种金石趣味。时大彬款,多用钢刀在半湿的情况下刻成,款字边缘既无明显高出表面的痕迹,又没有单刀在干坯上刻出的崩残效果。他的款识多用楷书刻成,书体近于王羲之所书《黄庭经》、《乐毅论》,也近于欧阳询。款识或刻于壶底,如那件鼎足盖圆壶和六方壶;或刻于把梢与底足之间,如那件三足圆壶。至于时大彬的印款,目前还没有真迹发现。所见最早的印款出现在明代出土的一些紫砂盖罐顶部和个别壶底,还有明末清初惠孟臣的水平壶上,其后还有陈鸣远的作品中。陈鸣远之后,印款盛行,几有取代刻款的趋势。论其原因可能很多,首先是明清以来篆刻盛行,上至达官显贵,下至文人及平民百姓,多有自己的印章。加之印款比刻款在紫砂壶制作上较容易,可以提高效率,且有更高的美学价值。当然,这只是一般而言。紫砂壶艺中的印款使用,不仅不能取代壶上的雕刻装饰的诗文(通常称作壶铭),而其本身,也有优劣方面的极大差别。

为了使我们的读者在鉴别紫砂壶时对印款有很好的把握,我们不防先看看制作印款的基本工具——印章,是怎么一回事。紫砂壶印款所使用的印章,多半用篆书刻成,因此称为篆刻。篆刻是我国一门传统艺术,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古代的篆刻作品一般称作玺印。是古代人们用来昭明信用的凭证,刘熙《释名》说:“印者,信也。”其起源甚早,一般认为不会晚于商代。到了战国时代,玺印已经相当流行,那时的印章通常称为“古”。到了汉代,古代印章更是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的印章,通常称作“汉印”。这两种印章,前者字体使用“古文”,后者使用“汉篆”,历来被认为是学习篆刻必学的典范。特别是汉印,布局整饬、匀满、端庄、凝练,笔画匀齐、简约,方中寓圆,尤为世人喜爱,亦为紫砂壶印款多所取法。玺印所用材料很多,如金、银、铜、铁、象牙、犀角、牛角、竹、木、玉石、玛瑙等,到了明清以后,则普遍使用各种叶蜡石。如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等。因为这些石材,软硬适中,受刀效果好,产量高,容易得到。最主要的是比较容易表现中国篆刻艺术丰富的内涵和各种美学特征。篆刻作品分为阴文和阳文。阴文是文字笔画凹下去的印章,用印泥钤盖在白纸上,印文是白色的,所以也称为白文;阳文是文字笔画凸出来的印章,用红色印泥钤盖在白纸上,印文是红色的,所以也称为朱文。这是说印章用于书画、书箱上的情况。古代印章在纸张和印泥产生以前,是钤盖在泥上的,称作“封泥”或“泥封”,这是古代用来封检货物、简牍的方法。值得强调的是,印章钤盖在紫砂壶上,与古代印章钤盖在泥上的“封泥”很有类似之处。这就是:一枚阴文印章钤于泥上形成的款文,其字笔画就变成了阳文;同样的,一枚阳文印章钤于泥上形成的款文,其字笔画就变成了阴文。这本是一个非常简单易懂的道理,我们所以在这里如此加以强调,就因为有不少介绍紫砂壶的书中往往写得相当混乱,他们所谓的阳文印,实际上是指阴文印。比如说某壶底钤有若干字篆书阳文印章,实际上所钤印章应为阴文,只是钤在壶底,留在壶上的印款是阳文。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壶底钤有若干字篆书阴文印章,或是壶底有若干字阳文篆书印款。“印款”二字,在这里是紫砂壶专用名词,是相对于刻款而言的,是紫砂壶款识的一种,这和书画作品的款、印不是一回事。书画作品的款是指题款,是字;印则是指印章。印章钤盖在书画作品上,阳文的仍是阳文,只是可以叫朱文;阴文的仍是阴文,只是可以叫白文。至于钤于紫砂泥之上,就有阳变阴、阴变阳的颠倒,所以必须弄清楚。印章除了阴文和阳文之分外,还有半阴半阳式印章,即印章的某部分刻成阴文,某部分刻成阳文。印章除了文字印之外,还有所谓图形印,也称肖形印,即印童上无文字,只有图形。当然,半文字半图形的印章也有。通常是将文字刻于中间,将图案围在两边或四周。印章的形状以正方为主,也有长方的、圆的、椭圆的、扇形的、腰圆的、葫芦的和随形的。所谓随形的,即是用石头的自然形状镌刻的印章。印章的字体,主要是小篆,也有用大篆的。至于用隶书、楷书、行书,或满文的,甚至英文的也都有,那就不能算是篆刻了。楷书印章,一般也不是篆刻家所为,多半出于刻字匠人之手;印材也多半不是印石,而是牛角、木头之类,自然谈不上多少艺术价值了。

紫砂壶印款的使用,有一个发展过程。时大彬时,基本不用印款。目前所传时大彬壶只有一件有“天香阁”印款的,这印款还不是时大彬的,是收藏者的堂号(此壶藏于南京博物院)。到了明末清初之际,紫砂壶款识就有刻款与印款并用的情况,如陈鸣远。印款的部位,亦不限于壶底,壶身上也常见。至清康熙之后,刻款渐少,印款增多,且多用于壶底。到了十九世纪末,紫砂壶上出现商号监制的印款;二十世纪初叶,这种商号印款更是特别常见,字体且多楷书,往往用角、木刻成,虽工整,然而终嫌缺少艺术性,美学价值不高。

紫砂壶作者的印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方形的(也有椭圆的、圆的)姓名印或斋号印,尺寸较大,钤盖在壶的底部,通常叫做底印。另一种是较小的名号印,有方、圆、长圆的,钤在盖内,通常叫做盖印,这种小印,有时也钤于把梢之下,就称作脚印。

紫砂壶印章内容以作者的姓名、字号、堂号等为主,还有其他内容,包括作者的籍贯(如“荆溪”、“阳羡”、“宜兴”)、学衔(如“董府翰林”);也有些内容是记事的,如“八十二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和国货物品展览会曾得优奖”;有的印章隐含作者的制作时期,如“景舟七十后作”;印章中也有所谓“闲章”,即抒发自己的理想、怀抱、趣味、爱憎等方面的文辞、成语之类,如顾景舟的“啜墨看茶”之类。其中有些印章内容还是若干项结合在一起的,全凭作者所好,并无一定规范。另外古今人名印章的最后一两个字,往往是印、印信、玺、宝、章等字,但在紫砂壶印章中,这些字运用得却很少。相反,后面往往加有与紫砂壶制作有关的字词、如“制”、“制陶”、“造”、“监造”、“监制”、“手制”、“秘制”、“摹古”、“仿制”、“自造”、“出品”、“制壶”、“陶艺”等等,这也许是紫砂壶印章在内容上与其他书画印章略有不同之处。

总之,紫砂壶的款识,是紫砂壶研究中最豆杂的问题,也是紫砂壶收藏者必须着力学习的方面。紫砂壶款识的表现方法如上所说,主要是在素胎体上用刀刻、划文字或符号图案。或是将各种内容、形状的印章用敲击的方法钤盖于半干的素坯体上,以形式印款。个别也有用笔将釉色写于壶上的釉上款,同时用矾红画上印章。此法一般限于以彩釉装饰的紫砂壶,主要流行于清代康、雍、乾三朝,至嘉庆便日趋衰落,不再流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