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障碍。作为老板,要统领一个部门的工作,其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压力可能也是最大的,一些工作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或者以往的经验就能做好,有一些工作却是需要下属的帮助才能完成的。此时,员工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如果能够向老板提供帮助,为老板出谋划策,那时对于老板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他也会激动地对你满怀感激之情。
有人或许会问:帮助老板实现目标,是不是存在“越权”问题?其实,帮助老板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远远没有达到“越权”的地步,或许根本没有危及到老板的权力,只不过是尽自己的力量,解除老板的后顾之忧罢了。某些事情,老板不便于亲自去完成,下属出面,要方便得多,因此,老板对此不仅不会横加指责,更会击节叫好。
基恩在一家公司的公共部门担任副经理,他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非常丰富。在公司的一次人事变动中,公司调来了一位新老板。此人在人事部门干了三年,成绩斐然,似乎公司准备重用他。
基恩发现调来的新上司在专业知识上非常欠缺,在与外商进行谈判时缺乏应有的知识,在上任的头几天,便出了很多洋相。
一天,公司需要接待一位来访的外商,新老板为了表现出足够的重视,决定亲自布置接待场所。基恩发现老板并不知道应该怎样布置鲜花和装饰品,于是,他对新老板说:“老板,这些小事,你根本无需亲自来做,由我代劳吧。”新老板同意了基恩的意见。结果,这次接待活动搞得非常成功。
事后基恩在与新老板的闲聊中,有意无意地让老板明白各国人的禁忌和偏好,其中还穿插着一些笑话,使这位老板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
这是一个多么有智慧的下属,他采用了一种极其合理的方式,既不损伤老板的自尊心,又给老板提了意见,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给老板上了生动的一课,帮助老板实现了目标。
特征98 视老板为学习对象
老板,之所以成为你的老板,他就一定有比你优秀的地方。所以说,一个好老板能使你受益无穷。因此,我们要向老板学习——90%的人都忽略了这一点。
考研算是比较热门的话题。数以万计的中国本科生在毕业后,为了自己更光明的前途,会选择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问起他们如何选择时,他们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我首先会考虑,我将来的导师是谁?”
同样,如果发现自己的老板没有哪里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无法帮助自己达到预期的计划,那么,就应该毅然决定离开这个老板,另寻出路。无论你是面临导师的选择,或是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白领,还是想成为世界一流的球星,都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人类无权选择自己的祖先,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自己的老板。
长时间地生活在低俗的圈子里——无论是道德上的低俗,还是品味上的低俗——都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去接触一些比我们道德更高尚,比我们学识更渊博的人。
优秀的人并不是有钱人,而是在人格、道德、学识等各方面更胜一筹的人。与他们交往,能从他们身上汲取许多对自身成长有益的养分,可以提升自己的理想,可以使人对自己的事业付出更大的努力。
每个人自儿时起就有自己的偶像。传统地,人们更愿意崇拜和学习那些摇不可及的伟人,却容易忽略近在咫尺的智者。在公司里,或是由于妒忌,或是由于利益的冲突,我们忽视了每天督促我们工作的老板。他们才是每个员工最值得学习的人。有智慧的员工应该在工作中研究他们的一言一行,最起码,从他们的身上,可以学到作为一名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他们的学习,能为事业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殊不知,你的老板也正在向更高级的上司学习。在他们眼中,更高级的上司就是成功人士。老板们会尽可能地寻找机会同他们相处,研究它们的一举一动,目的就是为了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弥补,力争与他们做得同样出色,甚至更为出色,以期获得晋升。
学习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模仿。有人对“模仿”会嗤之以鼻。其实,大可不必产生这种担忧。每个人从模仿中学到的知识,要比以其他方式学到的知识多得多。大多数人会注意观察,然后模仿他人的举止和言行。可以说,你的语言、你的动作、你的姿态等大部分是从你最亲近的人那里“抄袭”来的。
除了自己的家人之外,老板可能是自己接触最多的人了,也是每天要面对的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记住,要消除偏见,不要错过向老板学习的机会。
特征99 不要存在报复心理
作为一名员工,在工作中不得不与老板接触。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看待事物的立足点就会不同,当然,所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同样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甚至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下面提供了一些典型的情况,看看是否曾经或者正在自己身上发生?
1.一项工作你做了很长时间——动作太慢。
同样的工作老板做了很长时间——想得仔细周到。
2.一件事情你做得不细——粗心大意。
同样的事情老板做的不细——抓大放小。
3.你赴约迟到——不守时。
老板赴约迟到了——公务繁忙。
4.你和同事打成一片——拉帮结派。
老板与同事打成一片——平易近人。
5.你加班加点——效率太低。
老板加班加点——废寝忘食。
6.你在办公时间讲笑话——影响工作。
老板在办公室将笑话——活跃气氛。
7.你做了没让你做的事情——越权。
老板做了没让他做的事情——主动自发。
8.你坚持自己的立场——固执、偏执、不可教化。
老板坚持自己的立场——坚持原则。
9.你忽略了某项着装规定——不拘小节。
老板忽略了某项着装规定——不流于形式、不装腔作势。
10.你忘记遵守公司的几项规定——违章违规。
老板未能遵守公司的几项规定——灵活运用。
11.你讨好自己的老板——溜须拍马、阿谀奉承。
老板讨好他自己的老板——配合工作。
12.你不在办公室——一定在到处闲逛、游手好闲。
老板不在自己的办公室——一定忙于其他正事。
13.你请假——懒惰,肯定是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老板请假——工作拖垮了身体。
14.你因病一天未来——怎么老是生病?
老板因病一天未来——一定病得不轻。
15.你在社交活动中多喝了——没出息、酒鬼。
老板在社交活动中多喝了——很豪爽,没架子。
……
你觉得不公平吗?的确,因为办公室中没有绝对的公平,尤其是上下级之间,更不存在真正的公平。其实,这也是职场伦理的一个部分。为了不打破这种伦理道德,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我们不能抱怨,更不能存有报复的心理。
应该懂得“忍耐”,把好吃的“菜”先让给老板“吃”,即使自己已经馋涎欲滴了,也要保持克制,时不时对老板说:“你先请吧。”如果你礼让自己的老板,他心中一定会产生“我欠了人家一份情债”的感觉,这样,一旦有机会,相信老板会报答你的。即使万一没有报答你,从长远来看,老板对你所怀的善意,对你也是有益的。
把天平有意无意地倒向老板,是为了将来在工作上可以得到老板帮助的机会。我们都知道,为出色地完成一项工作,不能单靠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借助众人的力量,合力完成,特别是老板的帮助。为了这种帮助,就不得不对“不公平”采取忍耐的态度,倘若能进一步成为老板的朋友,那么,可能得到老板更多的奖励和眷顾。
特征100 能够经得起考验的忠诚
忠诚并不是对某个公司或者某个人从一而终,而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是承担某一责任或者从事某一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
忠诚是一种美德,忠诚者容易成就事业。健全的品格使人不会为自己的声誉担忧,如果由衷相信自己的品格,确定自己是个诚实可信、和善、谨慎的人,内心就会产生出非凡的勇气,无惧他人对你的看法。
那么,忠诚又有什么作用呢?
维真集团董事长理查德·布兰森爵士曾言:“忠诚可以说在每一层次上均占有主导地位。任何对公司忠诚的员工都能够创造出忠诚的客户来,而后者又反过来吸引了股东。这说明忠诚的艺术和忠诚关系的建立是使现代企业真正有效运转的关键所在。”
忠诚需要经受考验。你忠于公司吗?忠于老板吗?如何证明自己是忠诚的?所谓患难见真情,企业面临危机之际,正是检验员工忠诚度之时。但是,毕竟一个企业不可能总处在危机中,发展时期又如何来考验员工的忠诚度呢?于是,老板们就会想出一些“招数”来制造危机,来“折腾”员工。
一位女士,因加入了沃尔玛的“利润分享计划”而感到由衷的庆幸,她名叫琼·凯利,是沃尔玛总部员工,负责处理货物索赔事项。她20岁时进入沃尔玛25号分店工作,是沃尔玛的老员工。一开始,她的哥哥试图说服凯利辞去工作,他认为她在沃尔玛以外的任何地方的工资都会比这里高。然而,凯利留了下来,并成了公司“利润分享计划”中的一员。到了1991年,她的利润分享数字变成了22.8万美元。凯利很庆幸坚持了自己的意见,没有听从哥哥的话,也很高兴自己对沃尔玛忠心耿耿。现在她所挣的钱可以供她的宝贝女儿阿什莉上大学了。凯利从自己的故事中总结出一个朴素的道理——忠于公司,你的忠诚所获得的报酬将是惊人的。
忠诚不是嘴上说出来的。一切商业经营活动,老板承担的风险是最大的。企业一旦破产,员工通过转换门庭即可摆脱困境;经理可能会跳槽,而老板则可能会跳楼。因此,许多老板都很看重员工的忠诚度。老板不断考验你,也许正是将要器重你的信号。
不管是发自内心的行动,还是接受老板的“折腾”,忠诚都是一种情感和行为的付出。正所谓“苦尽甘来”,收受之前先要给予,不能期望先获得丰厚的报酬,然后再决定是否付出劳动。
人们常常会认为,坦诚之人穷困潦倒,虚伪之人却能功成名就。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见解,不诚实的人可能具有他人所没有的美德,诚实的人也可能有别人所没有的陋习。诚实的人因为美德而得到回报,同时也必须接受陋习给自己带来的惩罚,不诚实的人同样也承受着自己的痛苦与快乐。切记:当你为他人多付出一分,他就因此而对你承担一份义务。如果你真诚对待你的老板,相信他也会真诚地对待你。
忠诚是承担某一责任或者从事某一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对于企业而言,忠诚能带来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竞争实力,降低成本;对员工而言,忠诚能带来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