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科学保鲜
3597500000016

第16章 马铃薯保鲜新技术

一、贮藏特性

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山药蛋,属茄科植物,食用器官为地下块茎,富含淀粉和蛋白质,菜粮兼用,又可用作饲料,也是淀粉、酒精、葡萄糖等工业的原料。马铃薯块茎成熟收获后,有一个较长的休眠期,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休眠初期,为15~35天。这一时期,由于呼吸旺盛,水分蒸发多,所以重量显著减少,加之环境湿度较高,容易积聚水汽,引起腐烂;第二阶段,称为深休眠期,一般约2个月左左,有些品种可达100多天,这个时期块茎呼吸变弱,养分消耗到最低程度。环境在此期对块茎生理影响不大,即使在有利于萌芽的条件下,一般也不发芽;第三阶段,称为休眠后期,这时生理休眠终止,呼吸作用又趋旺盛,同时,由于热量的积累而使温度升高,促使块茎迅速发芽,这时如能保持一定的低温,并加强通风,可使块茎处于被迫休眠状态,延后萌芽。马铃薯品种很多,依皮色可分白、红、黄、紫等类型。应选择休眠期长的马铃薯作为长期贮藏品种,晚熟品种或在寒冷地区栽培的秋作的马铃薯品种耐贮藏。

二、保鲜条件

贮藏期间,马铃薯所含淀粉与糖能相互转化,这些转化受温度制约,当温度降到0℃时,水解酶的活性增高,单糖积累,食用时变甜;当温度提高,单糖又合成淀粉;温度大于5℃时,淀粉水解成糖的量也会增多,所以贮藏马铃薯适宜温度为3~5℃,0℃反而不利。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0%~85%。湿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贮藏,失水严重增加自然损耗。马铃薯块茎含有茄碱苷,正常含量不超过0.02%时对人、畜无害,当薯块萌芽时,茄碱苷含量急剧增加,对人体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光照高温能促使萌芽,所以贮藏马铃薯要避光。

三、保鲜技术

1.采收

根据用途不同决定适宜采收期。适时收获非常重要,特别应注意的是作为秋收、冬收、冬贮的马铃薯,秋雨多的地区或年份,应收在雨前;秋霜早易出现寒流的地区和年份,应在霜前收获以防涝防冻;在生育后期不能灌水过多,收获时应选择晴天进行,先割植株耕翻出土后,在田间稍行晾晒排出代谢水,使其适应生理代谢的需要,也便于贮藏和运输。

2.采后处理

收获后的马铃薯正值高温季节,应放在阴凉通风的窖内或阴棚下堆放预贮。预贮可以加速伤口愈合,防止病从伤口侵入,提早进入休眠期。马铃薯采收时很容易造成机械损伤,伤口愈合只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形成木栓组织,如在2.5℃时需要2天才能形成木栓组织,周皮细胞的形成也受温度的影响,在7℃以下不能形成真正的愈伤周皮,在7℃时第7天就能形成周皮细胞,在15℃时只需3天。一般环境中有足够的氧气,有漫射光或昏暗弱光照射,温度在15~20℃,相对湿度为85%~95%,需要5~7天就可形成致密的木栓质保护层。因此马铃薯块茎收获后,放在12~15℃下,不但有利于迅速进入生理休眠期,而且还能加速伤口愈合。同时还能散去田间热和过多水分,所以收获后,最好晒晾半日。

马铃薯在成熟的过程中,内部形成大量的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使马铃薯原生质胶体从溶胶态转变成凝胶态,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必须排除过多的游离水。因此马铃薯收获后,催汗是适应生理代谢的需要,也是适宜其代谢规律,是帮助排汗。因此对马铃薯不但要催汗,而且必须催汗,有利于长期贮藏。

3.贮藏技术

按栽培季节和茬次可大致分为:两季作区和单季作区,两季作区分为春秋两季,分别用作夏贮和冬贮。夏贮场所为通风阴凉的房屋,冬贮除用暖房间堆积外,主要是在室外采用沟藏,大城市菜站还可用通风贮藏库贮藏。单作区因气候差异,贮藏方法也很多,如沟藏,堆藏等。

(1)窖藏和通风库贮藏。窖藏有棚窖,在黑龙江省为3米深,陕北地区为2.0~2.5米深,窖坑宽多为2~3米,顶架木料或秸秆等,其上再覆土,厚度视各地气候条件而异,一般为45~50厘米,窖口多为70厘米×70厘米。窑窖是山区贮藏马铃薯普遍采用的形式。在通风贮藏库内有堆藏也有筐藏,堆一般不超过2米,中间设通风塔。黑龙江省通风贮藏库内,常将马铃薯堆成2米高的方堆,其内设通风筒,沟内设置鼓风机,以吹风调节堆内温度。

在管理上主要是控制贮藏环境适宜的温度条件,要求适宜的温度为3~5℃。关于控制窖温的经验是“两头热中间冷”,意思是贮藏前期和后期要注意防热,中期防寒。因此在贮藏过程中,温度的管理主要是防热和防冻。湿度管理是应使窖内控制在80%~85%,湿度大易发生腐烂。同时还要防止马铃薯发芽,用药剂处理薯块,如用α-荼乙酸甲酯粉剂,用药量是薯块重量的0.04%~0.06%,为了撒拌均匀首先把药剂用7.5~15千克细土拌匀制粉剂,然后再均匀地撒在薯块堆中,一般在休眠中期处理,不能过晚,以免影响药效,据报道,用米小时制剂,在收前处理马铃薯植株也有抑制马铃薯贮藏期间发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采收前用0.25%的米小时制剂溶液,喷布马铃薯绿色茎叶,如喷后遇雨淋需重喷。

(2)埋藏。留种用的马铃薯采用此方法,要求从头一年的秋季收获后开始一直贮藏到第二年7月上旬为止。如采用一般窖藏的方法,到了第二年5月以后种薯大量发芽而影响种性。最近几年,各地采用马铃薯简易小型闷窖贮藏措施,获得了较好的贮藏效果,马铃薯夏播留种是防止马铃薯退化的方法之一,东北地区均有应用,因此关于夏播留种用的马铃薯贮藏问题也是比较重要的,过去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具体做法是:埋藏窖内的地址宜选在土壤高燥处,埋藏窖的深浅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异。黑龙江省南部地区窖深为2米,宽为l米,窖长以贮藏量而定,窖内种薯堆的高度为1.6米,窖顶铺放横木,再铺放秫秸捆,其上覆土80厘米以上。在“三九”天之前,为防止马铃薯受冻,在窖上再覆1米以上的柴草。这种简易贮藏方法可贮藏到翌年6月底,很少有发芽和腐烂的薯块,保证了夏播马铃薯种薯的安全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