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致我们挥霍在路上的青春
3595500000026

第26章 德国(6)

我想起自己,哪怕是在旅行时,也习惯性地挑着排名靠前的大城市去,好像那里有太多我没见识过的、让我觉得好奇又向往的东西。但从认识克里斯之后,我开始学会去关注并欣赏小镇有高山有湖泊的地方的魅力,学会不去盲目崇拜物质的丰厚,而更关注内心朴实又纯粹的东西。

在数以百计的日夜中,我仍然会反复地在脑海中勾画出小城市的宁静舒适和大城市的喧嚣精彩。然后问自己,手中的筹码应该加在哪一边?天平又该向哪个方向倾斜?想了很多次,大概现在的我还是摆脱不了那点物欲,不能免俗又不安分地想要涌向更繁华的地方。但也许有一天,我也需要回归那个可以为我遮风挡雨的避风港,并安心地在里面缱绻,舒舒服服地伸个懒腰吧?

想起那个一有空就要上山下水的他,想起搬到新城市后会挨个与邻居打招呼的他,就忍不住心里跟着软了下来。总有一些有着质朴灵魂的人,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仍会有着如此单纯、美好又让人期待的一面。我不知道克里斯在汉堡待久了以后,身上是不是也会筑起坚厚的防护,变得像其他那些步履匆匆却冷若冰霜的上班族一样。

那么,唯愿他心中的那个纯真的自己从不曾远离……

雨中的告别

很不巧,与我相伴多日的太阳没有一直陪我到旅行最终。

在即将返程这天上午,我按照克里斯的推荐,在上午10点钟来到市政厅前的星巴克,因为这里有免费的Tour可以随意参加。带队的是一个主修音乐的英国姑娘,在几年前从伦敦搬到汉堡以后,就在这个城市一边教钢琴一边带旅行者参观。她说,虽然领着游客参观的路线基本相同,但每次都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新的感受和发现,这是她享受这份工作的原因,而工资则靠她所属组织的补助和事后游客们的自愿打赏。

清早,曾露会儿脸的青空,早就退到了惨白的幕布后面,在我们一行20多人的小队伍出发时甚至还飘起了雨。导游姑娘说,最辛苦的时候是冬天飘着雪花的日子,明明已经冻得手脚冰冷鼻子通红,但只要来了那么零星的几个游客,就不能不出团。所以,我们这群来自世界各地又不乐意跟着旅行团东奔西走的旅人,就跟着她的脚步在城市中穿行。路过仓库区、路过海港区、路过汉堡那些设计漂亮又标新立异的建筑群,路过正在修建的歌剧院并看了它的建造模型,这个桥的数量比阿姆斯特丹和威尼斯要多的城市总有让人觉得意想不到的一面,只是这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克里斯已经带着我看过了,而浸润在温柔的夕阳下的它们比阴天中的样子好看多了。

在一间叫“zum Brandanfang”的海鲜餐厅前,我们又停了下来。

在1842年,曾有一场大火把汉堡市区烧掉了四分之一,毁坏了3个教堂和无数的房屋建筑,市政厅也未能幸免,但是因为州政府牺牲了自己的大楼才让火势得到了控制。整个火灾持续了4天,无数死伤,而之后的修复与重建工作则花费40余年。火势最初爆发的地点就是在这附近,所以餐厅的名字就以“大火始于这里”的意思来命名。

zum Brandanfang餐厅见证了1842年的那场大火灾,而圣尼古拉斯教堂的遗迹则是对几年后二战时的战火和历史的佐证。曾经的汉堡是个伤痕累累的城市,还未能从旧伤中痊愈,就又受到新的重创和伤害。能把这样几经摧残的城市重新建立成如今这样繁华的德国第二大都市,除了这里优厚的地理条件外,还有了不起的汉堡人的功劳。

只是,即使中途将我们逼至空荡荡的圣尼古拉斯教堂躲避还不算,倾盆的雨水不带半点怜悯地向着地面越倒越多。仓皇地结束了参观后,我沿着建筑屋檐赶回市中心,躲进在雨天有着更加让人觉得温暖灯光的Junge烘焙坊,点了杯热可可和蛋糕来驱散身上的潮湿。想来,这是我在德国尝的最后的味道吧。

久久见雨势没有任何减弱的迹象,看着时间,耽误不起的我顶着瓢泼的大雨在雨中狂跑到火车站。这种感觉不太好受,更让我觉得不好受的是即将结束旅程和离开这里的心情。

坐在S线上驶向机场时,看着被雨水模糊了的窗外光景,我多希望时间可以停留在这里,即使外面烟雨迷蒙,但因为是德国,所以不想离开。我记得自己在汉堡机场的大厅里徘徊了好久,但已经到了这里,就没法再回到旅行的时光了。飞机晚点,虽然外面的天气应该不至于延误飞行,但它依然耍赖似地拖了1个多小时不肯飞,就像我想耍赖地留在这里一样。

伴着雨水起飞,水滴划在机窗上的痕迹,像极了那时弥漫在我心里的潮湿。

当等飞机“腾——”地穿越密云,进入平流层之后,周围一片晴朗,连之前的云朵也变回了松软的棉花糖的样子,像是不准备给我留半点悲伤的余地一般。没办法,看着眼前的光景,想难过也难过不起来。之前的压抑像是假的一样。

不知过了多久,当我再次看向窗外时,铺开在眼前的是一片规整的红色小房子们,它们都是不同于我之前看惯了42天的风景,却也是我看惯了的英国才有的样子。虽然我不清楚自己具体在哪儿的上空,但我知道,这是我熟悉的地方了。

降落到曼城时已是晚上接近9点,是夏令时与夸张的日照总能让人在这个时候依然能看到温暖的夕阳。打开手机,收到了室友们的联络,并告诉他们我回来了。他们熟悉的声音那么近,近得和我出发前一点都没变;而又那么远,远到与这时的我有了40多天的距离。我觉得那一刻自己简直矫情到有病,但萦绕在心头的那种恍如隔世之感却是真的。

坐着的火车有紫色的柔软坐垫,是我熟悉的颜色,却不是我之前那么多天坐惯了的颜色。从火车站走回家,这一路上不到20分钟的时间,我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空,蓝紫色的暮色中有飞机划过的一条长长的白色轨迹。

周围的一切那么熟悉,这条路是我走过太多遍的路。

但,我怎么就回来了呢?

之前经历过的事情,我是真的经历过了,还是梦境一场呢?

在家门口的TESCO抓上一袋面包当第二天早餐。之前每一刻总在吃吃吃,而回来后突然没有那么多的欲望,我知道自己的冰箱是空的,但这一袋普通面包,真的足够了。

进屋时已经10点多了,天色依然未暗,开着窗透透气,如同之前在傍晚时总会做的那样。

看向镜子,一个背包,一个挎包,脖子上挂着相机,怀里抱着刚买的面包,甚至比慌慌张张启程时的装备还利索。似乎,行囊比起42天前什么都没变。双肩不知是习惯了这般重量,还是行李多少有点减轻,一路走回来,竟也觉得没那么辛苦了。

不一样的是,我知道自己心里可以沉淀下的丰富又美好的记忆有多重。重到无论何时再回想起来,总能写出这么多的字。

当然,还远远不止这些……

旅行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我明显无法习惯这种转变。最初被我认为漫长得快要望不到头的42天竟然就这么在转眼间结束了,而不管是身体,还是内心都丝毫没有感到疲惫的我,总觉得每天早上背上背包出发,告别一处风景,然后去往下一个目的地的日子还会继续下去一样。

但是,旅行再美好,总有一天要回来,这曾让我觉得现实到让人感到无奈又有些悲伤。不过,旅行也不应该成为逃避现实的借口和方式。能从一段自我抽离的状态中与真实的自己坦诚相处,并在旅途结束之时找回平常心,踏实地继续面对眼前的生活,才是一路上带回来的正能量。而且,我还年轻,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可以去更多的地方。记得在慕尼黑时,尤利娅曾对我说,一段旅程的结束也意味着下一段旅程的开始。生活也好,旅行也好,前方的路总是让人期待。

这次旅行后,我发现说英语很有趣,交朋友很有趣,跟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交流彼此的文化和生活很有趣,用自己的双脚去踏踏实实地走过每一片陌生又新鲜的风景很有趣。

我开始吃久不曾碰的土司面包,并在涂草莓酱之前,还要先铺上一层黄油打底,这是我在旅行时从很多人那里学来的小习惯,虽然热量有些高,但却一如既往的香甜,而且这也会让我想起之前一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和与他们坐在餐桌边度过的每一个早晨。

那些一起谈过的话,一起做过的事,无论何时想起都那么清晰。他们曾来到我的生活中,点亮了一盏一盏的散发着温暖光线的明灯,然后我从他们的世界中轻轻走过,遇见了一个不太一样的自己。

我想我并不能像师父那样时刻充满活力和热情,能够长年累月地去与一个又一个的陌生人交往。我只能把我有限的精力去专注的想念并喜欢一些人。所以,每当我受困于当下时,总是忍不住抬头看看天空,想起路上曾遇到的他们。

他们现在好么?在地球的那一端依然好好地、过着简单却认真的生活么?

哪怕只是想一想,心里就会再次有了力量,并想要在自己的这片蓝天下继续努力下去。这样,在下一封mail或下一次见面时,就可以因为没有虚度而找到新的谈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