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骚塞信仰的一部分。他仿佛永远都在阅读、写作和作注释。他的脑海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美妙的设计,尽管他没有活到足够长的时间来实现它们。然而,在他一生中,他还是设法就各个研究领域写了一百多部作品,此外,他还为《季刊评论》写了一百三十多篇文章。和骚塞相比,尽管席勒的作品要少得多,但是他也同样地勤奋刻苦。在席勒生命的最后15年,他过得穷困潦倒,几乎没有一天不饿肚子。事实上他最好的作品却都创作于这个时期。
然而,也有许多脑力劳动是出于自私的动机;它们既不是为了实现某个有价值的目标,也不是为了促进科学的进步,甚至也不是为了娱乐或教导他人,而仅仅是为了令他自身感到愉悦。也正因为如此,尽管梅泽方第熟练地掌握了所有已知语言的运用,却至死都未留下一个字。马力巴西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他整天就生活在书本之中,吃饭拿着书本,连睡觉也抱着书本。终其一生,他离开佛罗伦萨没有超过两次。但是,和梅泽方第一样,他同样是一个毫无用处的脑力劳动者——他只为自己活着,没有为别人奉献任何东西,这个世界并不因为曾经有这样一个嗜书如命的人存在过而有所改变。
正如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的,最有价值的并不是作品的数量,而是作品的质量。有些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当作品最终完成时,却只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流传。巴特勒为写作《类推》花费了20年的时间。虽然这部作品的篇幅很小,但他却一次又一次地修改各个部分,并仔细研究和推敲每个单词和每个句子,直到它们能够精确地表达他的意思为止。可以说,它简直就是一个对思想和观点的压缩摘要。
孟德斯鸠为创作《论法的精神》花费了整整25年的时间,尽管这部作品在1个小时之内就可以看完。作者曾经这样对一个朋友说:“我为写好这本书几乎熬白了头发。”亚伯拉汉·塔克在最终决定《自然界的光》的写作计划和写作细节前,曾经打了无数遍的草稿。此后,他自己亲手誊写了作品,并两次转录了全部书稿。这部作品共计8开7大卷,花费了他大约18年时间。尽管现在鲜有人看这本书,但巴雷博士和詹姆士爵士都非常钟爱这部作品。亚伯拉汉·塔克曾经被称之为“形而上学的蒙田”。詹姆士爵士也说他写这本书更多的是给自己看的而不是给公众看的,他根本没有照顾读者的需求,文章写得冗长啰唆、内容重复、并且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这本书只能和其他那些死书及已经快被遗忘的书籍一起尘封在书架上。
每个作者的创作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像罗普·韦加和斯科特这样的作家可以轻松快速地进行创作,而另外一些作家,譬如维吉尔、彼特拉克、塔索、帕斯卡和布丰,却一遍又一遍地在修改自己的作品,他们永远都不会对作品表达自己思想的形式感到满意。然而,对于作品来说,尤其是对于散文作品来说,我们可以发现能够使它们保持生命力的并不是它们的表现形式,而更多是它们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如果仅仅靠形式是很难令一部作品经久不衰的,或者说永远都不可能。然而,不幸的是,大部分作家都很重视作品的写作形式。那些过多考虑形式的作品即便是在他自己生活的时代也很难流传开来,而那些作者全神贯注于要表达的内容,全然忘了形式而完成的作品却大多数能够流传下来。
毋庸置疑,许多不费脑筋匆匆而就的作品大都是毫无价值,然而,也有许多精心创作出来的作品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例如,在罗普·韦加所创作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中,现在只有很少几部能够被人们记住,而他所写的剧本中只有两三部在舞台上还可以看到。意大利诗人利奥尼达的作品也是如此,他的每首诗都要写10遍,以便达到他所追求的完美境界。此外还有皮埃罗·马菲,他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强制自己每天写作不要超过15行。同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克劳德·瓦格拉斯耗费30年的心血精心翻译了《昆图斯·瑟修斯》,并发誓不再作任何的修改和润色。可是,现在又有谁还会来读这些作品呢?我们的读者是最擅长于遗忘的。
罗杰斯潜心14年的光阴,创作了作品《意大利》。可是,现在许多读者收藏这本书只不过是喜欢上特纳对该作品精美绝伦的说明。正如有人说:“人们之所以愿意品尝这道菜,不是中意于佳肴本身而是盛装它的盘子。”这是对罗杰斯作品最恰如其分的写照。罗杰斯曾经告诉巴比奇,在他的一生中,他一天的写作从未超过4行诗歌。然而,巴比奇在他的《一位哲学家的一生》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件离奇的事,这也证明罗杰斯是具有非常活跃的想象力的。一天,罗杰斯和朋友一起进餐时,他坐在只有一扇玻璃的窗户前,当诗人回头看时,他想象着玻璃被打开了,不断有冷风吹进来,诗人因此得了感冒。
天才的人物当然具有普通匠人难以企及的迅捷和专注力。阿尔福利告诉我们,他是在怒火中烧和泪流成河的情形下完成了《阿瑟特斯》的第一幕。天才们的伟大作品的确很少是“老牛拉破车般”完成的。当诗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在涂抹修改自己的思想时,诗中的精华早已逃之夭夭,灵感的火花已经不复存在,思想的列车自然也就迷失了。
莎士比亚、彼特拉克、但丁、斯科特、歌德、雪莱等写作起来都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尽管彼特拉克是个伟大的“涂改者”。歌德从不允许一个思想的火花逃逸,总是急不可耐地将它们一一记录在纸上。某一日,当歌德正受宠若惊地接待一位尊贵君主的造访时,他竟然可以做到突然从有趣的谈笑中消失了几分钟,偷偷跑到另一间屋子里,飞快记录下突然闪入脑海的关于“浮士德”的一个绝妙构思。即使是在深夜,蒲柏也不让闪烁脑海中的灵感溜走。他会立即起床,点亮一支昏暗的蜡烛,在摇曳的烛光下,把它细细地记录下来。骚塞在给瓦特·司各特的信中说:“相信我,司各特,真正伟大的天才都不会对别人的正确或错误吹毛求疵,但对自己却是‘鸡蛋里挑骨头’,尽求完美。”最好的艺术家,诗人、画家里面产生了最多对自己要求严苛的人。
同时,如贺拉斯提到的那种“金鸡独立”亦可一气完成200行诗歌的诗人,那种“绝技”也是没有必要去耍的。毋庸置疑,这样“金鸡独立”完成的诗歌是很难流传久远的。事实上,值得一读的好作品是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准备和学习才可能完成的。尽管它可能是在一瞬间诞生的,但它一定是“冰冻三尺”的结晶。有一次,一位富豪请贺拉斯为自己的纪念册涂鸦一幅作品,贺拉斯按要求画了一幅画,并开价1 000法郎。“但是,你只花了5分钟时间啊!”富豪诧异地说。“是的,”贺拉斯回答说,“我的确只花了5分钟时间,但我却耗费了30年的光阴来学习怎样在5分钟内完成它。”
伊拉斯谟的《愚人颂》是在7天之内完成的,实际上这却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因此,卡莱尔在说到司各特时,这样评论说:“这就是精髓之所在;这种在经过长久的酝酿和积累之后突然爆发的思如泉涌,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就像铁炉里的熔液在长久的煅烧和沸腾之后,最终精炼成钢。
尽管夏普曼夸口说他在短短的15周内就翻译出了荷马的12部著作,但实际上,如果他能够多花费一点时间和精力的话,这些翻译的质量无疑会更胜一筹。只有那些能够在清冷的书桌旁耐得住寂寞并自得其乐的心灵,才可能捕捉住灵感,并用优美的语言将天才的思想精准地表达出来。只有在长期的沉思冥想之后突然喷涌的灵感之火,才能够真正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斯莫利特在写《英格兰历史》时,和休谟展开了一场速度竞赛;他以惊人的速度在14个月里写出了4开的四大卷。约翰逊在阅读时,“简直是囫囵吞枣”,他写作时的速度同样也是如此。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他的最好的作品之一《野蛮人的生活》是在36小时之内一笔挥就的;而那首长达12页的诗歌《人类愿望的虚荣》也仅仅是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为了支付母亲葬礼上的花费,他在一周之内用晚上的时间创作了《拉瑟拉斯》;这部作品是边写作边出版的。大仲马是现代创作速度最快的作家之一。他在德鲁维尔的一个渔村里和同事马格纳先生面对面地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用16天的时间写出了《蒙特·克里斯托》的前面四卷;这部书后来成为他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
那些伟大的作曲家绝大部分都是孜孜不倦的工作狂。老斯卡拉第在一生中总共创作了不少于200部弥撒曲、100部歌剧、还有3 000部清唱剧。海顿一生除了创作了六部宗教剧外(其中两部是举世闻名的《创造》和《四季》),其他的作品也极其丰富,其中包括106部交响曲、200首协奏曲、83首小提琴四重奏、60首钢琴奏鸣曲、15首弥撒曲、14部歌剧、62首小调和一首圣母悼歌。事实上,他们的优秀代表作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创作的。亨德尔也是一位不知疲倦的高效率音乐家,后来,他因瘫痪而部分残废之后,仍然如此。他有一把心爱的大键琴,由于他不间断地弹奏,以至于每个键位上都被深深地磨蚀出了一个凹坑。当创作灵感降临时,他就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的《弥赛亚》是在23天内完成的,另一部作品《以色列人在埃及》则是在27天内创作出来的。在同一年内,他创作了《扫罗》、《德里顿·奥德》、《以色列》等作品,此外还有他的12首大奏鸣曲——所有这些都是第一流的作品。
和前面这些人相比,莫扎特在创作速度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那首著名的《费加罗的婚礼》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其中第二幕的最后一个乐章只用了两个晚上和一个白天,在这段时间他几乎是没有歇一口气。《唐·吉万尼》的创作主题在他的脑海里早已经滚瓜烂熟,他把它写出来只用了六个星期的时间。直到这部歌剧预定第一次上演的前一个晚上,他才开始写它的序曲。他是从午夜开始工作的,到第二天早上就完成了。然后,这些记载乐谱的草稿被很快地送到了抄写员手中。但是,由于抄写耗时过长,令到场的观众朋友们还是等了45分钟。后来,序曲的乐谱被匆忙地送到了管弦乐队那里,并立即开始演奏。值得欣慰的是,它依旧获得了观众如潮般的掌声。《索波福洛特》又是一部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完成的作品,当时由于莫扎特长期不规律的生活和过度劳累,身体几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并在几周之后完成了这部歌剧的创作。此后,他又以同样的神速创作了《克莱门撒·第·迪托》,这部作品是他在旅行的过程中开始准备的,他在18天之后完成了创作。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安魂曲》,这是他临终之前在病榻上创作的,当时他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参见霍尔姆斯的《莫扎特的一生》。——原注